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9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初始时刻的位置为(x0=5)m,速度为(v0=3)m/s,加速度(a=2)m/s(2)。
在(t=4)s 时刻,它的位置(x)为多少?A.(35)mB.(37)mC.(41)mD.(45)m2、有一弹簧振子,其固有频率为(f=20)Hz,若外力作用下,振子的振动频率为(40)Hz,则该外力是:A. 驻波B. 共振C. 强振动D. 无规则振动3、题干: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s。
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该力F所做的功为:A. FsB. Fs - fsC. Fs + fsD. Fs/f4、题干: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从某个高度h降落到水平面上,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物体在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B.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C.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减少的势能D.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减少的动能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运动状态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必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时,一定不受外力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将保持静止6、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的作用,F1的大小为10N,F2的大小为15N。
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时,才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但仍遵循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D、自由落体加速度只在赤道处最小,在南极或北极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哪些现象符合能量守恒定律?A、摩擦生热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弹簧被拉伸后恢复原状D、自由落体运动2、以下关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PV=nRT)中的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T表示气体的温度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非理想气体C、同一状态下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D、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任何位置的气体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B. 质点没有大小,只有质量C. 质点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D. 质点是质量很大的物体答案:A2. 以下关于参考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参考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是任意选取的物体C. 参考系是运动的物体D. 参考系是固定的物体答案:B3. 以下关于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B.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C.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D.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比值答案:C4. 以下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B.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C.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与时间的比值D.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答案:B5. 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6. 以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F=ma表示力的大小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F=ma表示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加速度成反比C. F=ma表示力的大小与质量成反比,与加速度成正比D. F=ma表示力的大小与质量、加速度成正比答案:A7. 以下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8. 以下关于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B. 动量是物体动能的量度C. 动量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D. 动量是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答案:C9. 以下关于动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g = 10m/s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不定项选择。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四组力学单位中,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N、kg、m B.N、m、s C.kg、m、s D.kg、N、m2.以下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速度D.路程E.位移F.加速度G.力3.关于质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为研究问题方便假象的一种理想化模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受恒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5.某物体受F1=10N和F2=30N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个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以及运动状态可能是( )A.F合=0N,静止状态B.F合=25N,匀加速运动C.F合=30N,匀速状态D.F合=45N,匀减速运动6.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C.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D.一旦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为零,其速度也一定立即变为零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大小,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a、b、c三块木块迭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其做加速运动,运动中三木块保持相对静止,则()A.c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b受到的摩擦力比c受到的摩擦力大D.b受到的摩擦力与c受到的摩擦力反向9.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厢内悬挂在车顶上小球与悬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放在车厢底板上的物体A跟车厢相对静止.A的质量为m,则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mgsinθ向右 B.mgtanθ向右C.mgcosθ向左 C.mgtanθ向左10.如图所示,m=5kg的物体A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以a=5m/s2加速向上运动,已知F=65 N,斜面倾角θ=37o,则突然撤去F的瞬时,A的加速度为A.2m/s2,沿斜面向上B.4m/s2,沿斜面向下C.6m/s2,沿斜面向下D.8m/s2,沿斜面向下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11.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4 s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最大值是N;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合外力大小为N.12.质量为20kg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没有被推动,木箱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N。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任意一段时间内,质点的()保持不变。
A. 合外力B. 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动能2、在平抛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改变B.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随时间改变D. 加速度大小随时间改变,方向保持不变3、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但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B、力的作用效果总是使物体的速度增加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D、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质量也越大4、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向东,大小为10N,另一个力向北,大小为15N。
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A、17N,向东B、17N,向北C、17N,向东偏北D、17N,向东偏南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t2−2t+1)((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则该质点在(t=2)秒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A、10 m/sB、12 m/sC、14 m/sD、16 m/s6、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将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量加倍,另一个点电荷携带的电量保持不变,则新的相互作用库仑力大小变为多少?A、(F/2)B、(F)C、(2F)D、(4F)7、一个物体以2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成30°角的恒力作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 x=2m/s2),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原运动方向之间的角度θ。
A. 15°B. 30°C. 4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制,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km)B、力的单位牛顿(N)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导出单位C、质量的单位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时间的单位秒(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不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2、关于机械能的守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机械能守恒B、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时,其机械能守恒C、一个物体在光滑斜面上滑下时,其机械能守恒D、一个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下时,其机械能不守恒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也越大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一辆质量为2kg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必修一物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结果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B. 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4.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B.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C.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动量可能守恒D.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不一定守恒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快B. 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慢C. 物体下落速度保持不变D. 物体下落速度先快后慢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相互转移C.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D.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答案:AB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将做曲线运动答案:B8.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B.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质量成反比C.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加速度成正比D. 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加速度成反比答案:C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是()A、归纳法B、实验法C、观察法D、类比法2、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C、力的单位是牛顿D、相互作用力就是一对平衡力3、在平抛运动中,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B、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C、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D、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一定随时间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随时间增大C、物体的位移一定随时间增大D、物体的位移一定随时间减小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²,在前2秒内的位移是:A. 2mB. 4mC. 8mD. 16m6、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3m/s和1m/s。
如果它们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粘在一起,则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多少?A. 1m/sB. 1.5m/sC. 2m/sD. 2.5m/s7、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8m/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2m/s²B. 4m/s²C. 6m/s²D. 8m/s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B、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中的力F是指物体不受力的作用;C、牛顿第三定律只适用于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E、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加速度а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和物体质量m的关系。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长度B、质量C、时间D、能量2、一个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2J和3J,当物体从某高度自由下落时,其机械能的变化量是:A、1JB、3JC、5JD、无法确定3、一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均为10N的力的作用,这两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10NB、15NC、20ND、5N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只受重力作用B、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一个常数,等于gD、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5、题干: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波在两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叠加效应。
B、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波发生弯曲。
C、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电场矢量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旋转。
D、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6、题干: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保持不变。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无穷大。
D、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
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速度在增大,物体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但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一致。
D、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的是()A、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B、光速在真空中是恒定的,与光源的运动无关C、物体的质量在高速运动中会随速度增加而增大D、时间的流逝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2、以下物理现象中,属于静电感应现象的是()A、 rubbed a glass rod with a silk cloth and attracted a piece of paperB、 charged particles are accelerated through a potential difference in an electric fieldC、 water boils at a temperature lower than its normal boiling point when placed on a hot plateD、 a slinky is stretched when a force is applied to it3、以下哪些物理量属于矢量?()A、速度B、位移C、时间D、质量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一个滑雪爱好者从山顶以初速度为零开始滑雪,滑雪道可以简化为一个倾角为30°的直坡,滑雪板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以下关于物理学基本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理学的基本单位是用来描述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B、国际单位制(SI)包括七个基本单位。
C、速度的SI单位是米每秒(m/s)。
D、物理学常用的一些基本物理量是指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3秒内通过了15米,那么它的速度是:A、5米/秒B、10米/秒C、15米/秒D、无法确定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5秒内速度达到10米/秒。
求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A. 1 m/s²B. 2 m/s²C. 3 m/s²D. 4 m/s²4、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同。
B.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
C. 只有当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相等。
D.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恒定的B、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C、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但速度改变6、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B、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量不变C、能量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D、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理过程7、一质点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若其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在(t)秒后的速度(v)为多少?A、(v0+at)B、(v0−at)C、(v0/at)D、(v0⋅at)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B、时间的单位是秒(s),其国际单位是毫秒(ms)C、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在国际单位制中称为国际单位D、力的单位是牛顿(N),其定义是使1千克物体产生1米每秒平方的加速度所需的力2、以下关于物理现象和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因此速度在变化,是一种加速度运动C、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D、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但不考虑变压器本身的能量损失3、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只有静止物体之间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一、计算题(共10分)已知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²。
第一章综合测试1.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拿住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
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 、B 落地后均不再弹起。
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1t ,A 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1v ,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2t ,B 落在A 上前的瞬时速率为2v ,则( )A 12t t >B .12t t =C .12:1:2v v =D .12:1:3v v =2.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3m/s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 −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 −图像,已知物体在0t =时速度为5m/s ,则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s3.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B .物体做曲线运动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D .在4s t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质点(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在4m 到6m 范围内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10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4m/s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10m/s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2100.1m x v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10m/s B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m/s 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 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6.关于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运动(210m/s 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位移随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增加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 .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 、10m 、15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8.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必修一综合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那么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N B.102N C.202N D.103N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MB.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P N C.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图13.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P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斜面体P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A.2个B.3个C.4个D.5个4.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m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12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m1gB.l (m1m2)gA.lkk12Fm2g m1m2gD.l图2C.lk(m1m2)k5.如图3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绳对球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将〔〕A.F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B.F先增大后减小,FN逐渐减小C.F逐渐增大,FN逐渐增大θD.F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图3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A.B.C.D.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v1≠v2。
必修一综合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40NB .C .D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C .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3.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 与固定挡板MN 接触且P 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体P 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4.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A .1m gl kμ+ B .12()m m gl kμ++C .2m gl kμ+D .1212()m m gl k m m μ++5.如图3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绳对球的拉力F 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将( )A .F 逐渐增大,F N 逐渐减小B .F 先增大后减小,F N 逐渐减小C .F 逐渐增大,F N 逐渐增大D .F 先减小后增大,F N 逐渐减小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图2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 =10m/s 2) ( )A .1.6mB .2.4mC .3.2mD .4.0m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已知v 1≠v 2。
则 (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确定8.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0。
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判断9.如图4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m ,物体A 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m/s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
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 A .7s B .8s C .9sD .10s10.甲、乙两物体相距s ,同时同向运动,甲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乙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 2、初速度为v 0的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a 1=a 2时,只能相遇一次 B .若a 1>a 2时,可能相遇一次C .若a 1>a 2时,不可能相遇两次D .若a 1<a 2时,一定相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5所示。
图5B图4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
该小组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定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探究合力的求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6所示。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
(填入相应的字母)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7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 ,且s 1=0.96cm ,s 2=2.88cm ,s 3=4.80cm ,s 4=6.72cm ,s 5=8.64cm ,s 6=10.56cm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
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__m/s 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_________m/s 。
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 cm 。
14.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绳悬挂,开始时在竖直位置处于平衡。
如果再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一定的作用力F (F <G ),使物体在某一位置重新处于平衡,如图8所示。
若不计悬线质量,则悬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θ的正弦值sin θ=___________。
15.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司机发现有人未上车,急忙刹车,车图9图8图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停下来,结果总共在5s 内前进了10m 。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v m =___________m/s 。
1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s =15m 安装一个路标,如图9所示。
汽车通过A 、B 两相邻路标的时间t AB =2s ,通过B 、C 两相邻路标的时间t BC =3s ,汽车通过A 、B 、C 三个路标的速度是v A =___________m/s ,v B =___________m/s ,v C =___________m/s 。
三、计算题(共36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7.(8分)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10所示,如果每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104N (sin37º=0.6,sin53º=0.8)求: (1)吊起重物超重时,AO 段和BO 段哪根绳先断?(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18.(8分)如图11所示,为某郊区部分道路图,一歹徒在A 地作案后乘车沿AD 道路逃窜,警方同时接到报警信息,并立即由B 地乘警车沿道路BE 拦截,歹徒到达D 点后沿DE 道路逃窜,警车恰好在E 点追上了歹徒,已知警方与歹徒车辆行驶速度均为60 km/h ,AC =4 km ,BC =6 km ,DE =5 km ,则歹徒从A 地逃窜至E 点被抓获共用时间为多少分?19.(8分)如图12所示,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 s 0=7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 A = 4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速度v B =10m/s 向右,以a =-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A 追上B ?若v A =8m/s ,则又经多长时间A 追上B ?图10图1220.(12分)如图13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结着,黑毛巾的中部用手将它拉住,欲将其分离开来,若两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多大的水平力?如果有n 条白、黑毛巾交替折叠放置着,要将n 条黑毛巾一起匀速拉出,要多大的力?必修一综合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 设F 1 =F 2 =F ,当它们间的夹角α =90º,由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得合力为:F 合,所以F=。
当夹角为120°时,F 合′=F =。
当两个分力F 1和F 2间夹角变为β =120º时,同理画出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因此其合力为:F ′=F 1=F 2=。
2.【答案】ACD【解析】由于合力的大小在:|F 1-F 2|≤F 合≤|F 1+F 2|,从中知,合力的大小可以等于任一个分力也可以大于任一个分力,但必须介于|F 1-F 2|与|F 1+F 2|之间.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CD 。
3.【答案】AC【解析】当斜面体P 与挡板只接触而无挤压时,P 仅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2个力作用;当斜面体P 与挡板接触并发生挤压时,P 受重力、弹簧的弹力、挡板的弹力和摩擦力等4个力作用。
4.【答案】A【解析】以木块1为研究对象,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有弹簧对木块1的拉力与木块1的滑动摩擦力平衡,即: k (x -l )=μm 1g图13解得:x =1m gl kμ+,所以A 正确。
5.【答案】D【解析】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以小球为对象,受重力mg 、绳对球的拉力F 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三个力。
三力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三力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在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的过程中,矢量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F 先减小后增大,F N 逐渐减小,所以D 正确。
6.【答案】C【解析】选取演员刚接球时的状态分析,此时空中有三个球,由于相邻球运动时间间隔皆为0.4s ,考虑到小球运动的对称性特点,在最高点刚好有一个球。
因此球上升或下落的单向运动时间为0.8s ,故球到达的最大高度为:212h gt ==3.2m ,正确答案为C 。
7.【答案】A【解析】假定v 1>v 2,作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
图象下方包围的面积值等于位移值,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位移值应该相等。
从图象可知看出,t 1<t 2,甲先到达目标。
当v 1<v 2时,可作类似分析,结论也应该是甲先到达目标。
8.【答案】C【解析】放手时的高度增大,前一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增大,故后一个小球再运动绳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将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