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画》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人物画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画及画家。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式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等特点。
4.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和影响。
5. 实践环节:学生尝试绘制简易的中国古代人物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欣赏方法和实践技能。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式美、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经典作品,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中国古代人物画,提高实践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中国古代人物画》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经典作品。
3. 画具:准备纸张、毛笔、水墨等绘画材料。
4.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相关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人物画有初步的认识。
3. 发展历程:讲解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人物画及其代表性画家,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历史演变。
4. 欣赏与分析: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式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简易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观看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把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尽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教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取得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置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切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要紧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题,全面熟悉中国古代绘画。
三.教学方式:教学、问答、讨论、欣赏四.教学进程(一)导入新.媒体映示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长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进展进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述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先因此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说明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映示题目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关于人物的刻画不仅知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露,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身世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疑,他为免遭意外便沉缅于声色当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每一个画面放大,要紧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人物画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经典作品赏析、技法特点分析。
4.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方法:线条、墨色、构图、表现手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技法特点和创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相关资料、图片、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什么是人物画。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3.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经典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分析欣赏。
4. 技法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
5.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绘画。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的运用。
3. 学生对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临摹作品的还原度和创作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展览,加深对古代人物画的理解和欣赏。
2. 邀请画家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古代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和创作心得。
中国古代人物画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实践,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分类。
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勾线、渲染、勾勒等技法。
4. 名画欣赏: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5. 绘画实践:指导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展示名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名画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分析特点:分析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构图严谨等。
4. 讲解表现手法: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勾线、渲染、勾勒等技法。
5. 名画欣赏:展示《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6. 绘画实践:指导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所运用的技法和创作能力的表现。
故宫人物儿童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画笔表达对故宫人物的理解和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故宫人物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表现故宫人物的神态和服饰细节。
三、教学准备1. 故宫人物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
3. 教学课件:包括故宫的介绍和人物形象的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并激发他们对故宫人物的兴趣。
2. 学习人物形象(15分钟)展示故宫人物的形象,包括服饰、神态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故宫人物的美和特色。
3. 学习绘画技巧(20分钟)教授绘画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故宫人物的轮廓和服饰。
4. 创作绘画作品(3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人物形象和绘画技巧,自由创作故宫人物的画作。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展现对故宫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5. 展示作品和交流(2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老师指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进步。
6.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故宫人物的美和特色,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宫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绘画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让他们能够用画笔表达对故宫人物的理解和情感。
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通过绘画故宫人物,让学生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人物画的线条、构图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分别描绘了哪些人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教学内容1.讲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背景,包括先秦、汉代、唐代等时期的代表作品。
2.分析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3.欣赏代表作品,如《洛神赋图》、《步辇图》等。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人物画,注意线条、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古代人物画,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2.展示学生上节课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
二、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人物画的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2.讲解人物画的创作步骤,如起稿、勾线、敷色等。
3.欣赏更多的人物画作品,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重新绘制一幅人物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中国古代人物画有哪些独特之处?2.展示学生前两节课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
二、教学内容1.讲解人物画的题材分类,如宫廷人物、文人雅士、民间故事等。
2.分析不同题材人物画的创作特点,如线条、构图、表现手法等。
古代中国人物画《韩鹏13图欣赏》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课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本节课内容为“传神写照的古代中国人物画:古代中国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看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写照工本节课通过《韩熙载夜宴图》(以下均简称为《韩》)的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古代人物画的鉴赏方法并对其的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
2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历史、语文等课程的学习,对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欣赏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储备。
他们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初步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鉴赏能力。
3 .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韩》的内容、创作背景和价值;(二)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核心创作理念——“传神写照”;(三)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古代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方法,并提高审美能力;4 .教学重点、难点(一)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核心创作理念——“传神写照”5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1:1《韩》复制品(4卷)、《韩》明信片(奖品)学生准备:分为4组(面对面而坐),课本、签字笔6 .教学过程一、从游戏入手,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1)邀请学生参与仿《最强大脑》中绘画识记的抢答小游激。
学生活动:(1)10秒钟默记多媒体出示的绘画内容;(2)根据序号顺序依次进行抢答;教师接着用课件展示(图2),通过学生熟悉的、拥有超强记忆能力的王昱布引出顾闵中和《韩》,通过古今相同才能的对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韩》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图像记忆小游戏,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综艺名人,让学生对顾闵中和《韩》产生好奇感,从而激发对本课程的兴趣。
二、鉴赏《韩熙载夜宴图》a∙鉴赏方法步骤1 .描述:《韩熙载夜宴图》丰富的内容教师将4卷1:1的复制品《韩》发给学生并展开后,开始介绍《韩熙载夜宴图》由题、画面、跋三部分构成(中国画特有的一种构成形式)。
美术课《古代人物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介绍古代人物画的定义、分类和历史发展。
2. 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分析古代人物画的形象、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3. 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讲解古代人物画的勾勒、渲染、勾勒填色等技法。
4. 欣赏古代人物画作品:组织学生欣赏经典古代人物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5. 创作古代人物画:指导学生进行古代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欣赏等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画册、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人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古代人物画的定义、分类和历史发展。
3. 分析特点:分析古代人物画的形象、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4. 讲解表现手法:讲解古代人物画的勾勒、渲染、勾勒填色等技法。
5. 欣赏作品:组织学生欣赏经典古代人物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6.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古代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人物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人物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古代人物画创作能力,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人物画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古代人物画的理解和欣赏。
2. 邀请古代人物画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古代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教学案例基本设计样式
案例名称:古代人物画
课题: 古代人物画
一、学科学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教科书(必修)
美术(全一册)第八讲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编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2、能力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搞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3、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⑴教师收集人物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⑵全班分成八个小组。
2、学生准备——⑴熟悉课文内容
⑵收集古代人物画家的名字。
⑶对《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作品的分析
四、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