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电路理论2A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3
电路理论题库(附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网孔电流方程左边是网孔电流引起的沿网孔电流方向的电压降,右边则是独立电源引起的电压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对称三相电路中,任何时刻,三相负载吸收的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都是一个常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换路定律反映了能量不能跃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独立结点之间的电压为结点电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如果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有初始储能,称为非零初始状态。
外加激励作用在非零初始状态的电路所产生的响应称为全响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三要素法适用于一阶电路且外加激励必须为直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仪表本身消耗的功率越小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两个无源元件串联在正弦电流电路中,若总电压小于其中一个元件的电压值,则其中必有一个为电感性元件,另一个为电容性元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理想变压器反映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电流所做的功称为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理想变压器可以变换阻抗,阻抗变换中会改变模值和幅角()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空心变压器的反映阻抗Z1r与原边阻抗Zn1为并联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戴维南定理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定理。
它的特点在于可将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简化,以利于分析剩下来的那部分电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方波和等腰直角波相比,波形的平滑性要比等腰三角波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中的高次谐波幅值一定小于低次谐波幅值()A、正确正确答案:B17.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中截取项数的多少,取决于级数的收敛速度和电路的频率特性两方面()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在计算电路的功率时,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选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功率。
二O 一三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及代码: 电 路 825适用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路与系统可使用的常用工具:计算器、绘图工具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值 150 分。
姓名: 报考学科、专业: 准考证号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电路如在图5所示,已知1R R X X==Ω=,S 200U=∠I、abU及电路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AB 380U =∠A B C ,,I I I ;(2)开关2013年电路考研试题A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计算题(15分)解:利用结点电压法求解。
选定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方程为n1n2n11n3n1181(1)0.5211(1)0.522U U U I U U I ⎧⎪=⎪⎪+-=⎨⎪⎪+-=-⎪⎩ 又 1n 3I U = 联立解得: n 2n 36V ,2V U U == n21n2n315A,4V 2I U I U U U ∴=+==-=二、计算题(15分)解:根据叠加定理求解, 1S 2S I k I k U =+1212101,25 4.5k k k k ∴+=-= 可求得 122,0.1k k ==-故当S S 15 V, 2.5 A U I ==时,2 2.50.115 3.5A I =⨯-⨯= 三、计算题(15分)解:利用戴维南定理将a 、b 左边部分等效OC 11331818V U I I ''=-+= ()113333U I I I I ''''=++-= eq 3R =Ω L eq 3R R ∴==Ω时,L R 可获得最大功率:22OC maxeq 1827W 443U P R ===⨯ 四、计算题(15分)解:开关S 断开前,()08A i -=,开关S 断开后可等效如下图初始值:(0)(0)8A i i +-==,(0)826V u +=-+=- 稳态值:()5A i ∞=,()3V u ∞=- 时间常数:/1/20.5s L R τ===2()53A t i t e -∴=+,0t ≥2()33V tu t e-=--,0t ≥五、计算题(15分)解:利用相量法结合相量图求解(1)11L 22C +1260,1260Z R jX Z R jX ==+=∠︒Ω=-=-=∠-︒Ω1S 12S 2/1060A,/1060A I U Z I U Z ∴==∠-︒==∠︒则 12100A I I I =+=∠︒A B L 122310601060100V U j X I R I j ∴=-=⋅∠-︒-∠︒=∠︒ (1)OC AB eq 1L 2C 100V,//// 1.5U U Z R jX R jX ==∠︒=+-=Ω OC eq /(+0.5)50A I U Z ∴==∠︒六、计算题(15分)解:原电路去耦等效的相量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a 、b 两点等效阻抗为零,两点等电位,ab 0U =。
电路理论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后的傅里叶级数不一定是一个收敛的无穷三角级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假定各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总是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所以,各节点电压在相连电阻中引起的电流总是流出该节点的。
因此,节点电压方程的等式左边是各节点电压引起的流出相应节点的电流,而右边则是电流源和等效电流源注入节点的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电阻混联是指电阻连接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理想变压器反映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电路,因而仍可采用一般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支路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支路数较少的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正弦电路中,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此电路一定呈感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操作者粗心大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和其外部负载所构成的电路无唯一解时,此二端网络就可能无等效电源电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电工指示仪表准确度的数字越小,表示仪表的准确度越低。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对称三相电路Y-Y系统中不管是否含有高次谐波分量,U1=√3U()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工程上将同向耦合状态下的一对施感电流的入端或出端定义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三相电路中,对称负载Y接无中线时,发生一相断路故障后,非断开相的相电压降低到电源线电压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为0,电路中无能量交换。
2013年 一、(15分)电路如图,当电阻时,0U =;当电阻R 取何值时,2U V =。
R 取何值 0U =,由电桥平衡可知解:当52082R R =⇒=Ω; 当2U V =,电路分析如下图所示由1I 网孔易知:14I A =对2I 网孔列KVL 方程有21(5)0R I RI U +--= 对3I 网孔列KVL 方程有31(82)80I I U +-+= 增列辅助方程322()2U I I V =⨯-=联立以上各式可知:234,(2,3)R I A I A =Ω== 二、(15分)电路如图,求电压U 。
解:分析如下图所示;对超结点∑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423000900090003000aU U I +-=⨯-∑ 对节点c 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1()030002000200030002000c b d U U U ++--=对节点d 列结点电压方程有1111()0.0092000200030002000d a c U U U +--=由虚短原理可知:0UV =∑增列辅助方程,,9000aa b c UU U U U U I -∑=== 联立以上各式可知:2,(4,8)a d U V U V U V ==-=三、(15分)电路如图所示。
R N 为线性电阻网络,已知条件如图(a )所示。
求图(b )电路中L R 取何值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max ?P =解:图(a)、图(b)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图(a)中122820,5,8,24U V I A U V I A=====图(b)中当LR=∞时,112222,0,?,22(15)OCU U I A I U I I''''''====+⨯+图(b)中当0LR=时,112222,,?,22(15)OC SCU U I I I U I I''''''''''''==-==+⨯+图(a)和图(b)在LR=∞时,RN两端由特勒跟定理2有;11221122U I U I U I U I''''-⨯+⨯=-⨯+⨯;代入数值12OCU V⇒=图(a)和图(b)在0LR=时,RN两端由特勒跟定理2有;11221122U I U I U I U I''''''''-⨯+⨯=-⨯+⨯所以LR右侧电路的等效电阻4OCOSCURI==Ω,所以图(b)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电路由最大功率传输可知,当4L OR R==Ω时,LR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2max94OCOUP WR==。
电路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 )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B、电源负极C、参考点D、地正确答案:C2.欧姆表的标度尺刻度是()。
A、与电流表刻度相同,而且是均匀的B、与电流表刻度相同,而且是不均匀的C、与电流表刻度相反,而且是均匀的D、与电流表刻度相反,而且是不均匀的正确答案:D3.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u=380sin(wt+φ)V,其有效值是()。
A、220VB、268.7VC、200VD、380V正确答案:B4.下列关于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间常数越大,自由分量衰减的越慢B、时间常数越大,过渡工程进行的越快C、时间常数的大小与外施激励有关D、过度过程的快慢与时间常数无关正确答案:A5.三角形接法的对称三相负载接至相序为A、B、C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已知相电流iag=10∠0°A,则线电流IA=( )A。
A、10√3∠30°B、10√3∠-30°C、10/√3∠30°D、10/√3∠+30°正确答案:B6.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三相负载为Y连接,当电源电压不变而负载换为△接时,对称三相负载所吸收的功率应()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7.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损坏时,则( )不能使用。
A、交流电压挡B、直流电流挡C、电阻挡D、整个万用表正确答案:A8.一负载接到电压U为220V单相交流电路中,电路电流I为5A,功率因数cosφ为0.8,该电路视在功率S和有功功率P为()。
A、2200VA,1760WB、2200VA,1320WC、1100VA,660WD、1100VA,880WV正确答案:D9.非正弦周期信号三次谐波分量下感抗Xz3=9Ω,容抗Xc3=6Ω,则基波分量感抗和容抗可能为()ΩA、3、2B、3、18C、9、18D、9、2正确答案:B10.两个无损耦合线圈串联接到w)=-10rad/s、U=200V的正弦电源上,同向串联时电流I=2A,反向串联时电流为10A,则互感M为()H。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V 5=E ,Ω=10R ,A 1=I ,则电压U 为( A )。
A 15 VB -15 VC 5 VD -5 V2. 图2电路中的电流 I 为( B )。
A 3 A B -3 A C -1 A D 1 A3. 将一只10V1W 的电阻接在5V 的电压上,则电阻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A )。
A 0.25WB 0.5 WC 0.75 WD 1 W4. 某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的功率为60W ,此时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为( B )。
A 30WB 60WC 120WD 240W5. 若将一根导线从中间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电阻值变为原来的( C )倍。
A 1/2B 2C 1/4D 46. 标明100Ω16W 和 100Ω9W 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是( A )A .A. 0.3B. 0.4C. 0.5D. 0.77.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V )30cos(2220︒+=t u ω,Ω=10C X ,则电容电流为( D )。
A )30cos(222︒+=t i ω AB )60cos(222︒-=t i ω AC )60cos(22︒-=t i ω AD )120cos(222︒+=t i ω A 8. 交流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A 3=R I ,A 4=L I 。
则I 为( B )。
A 1 A B 5 A C 7 A D 不能确定+ U 图1LI 图3图23.(本题16分)图示电路,(1)试用戴维宁定理求L R 为何值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功率值;(2)若Ω=4L R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 .L R A3A 2224//4V 12)(A 1A 34//4222)()()(2W 881422)22//(4V 92424)126()(12max =''+'==++=''=⨯++='==Ω==Ω=+==++⨯+=I I I I c I b c b R U P R R R U a eq OC eq L eq OC 中,图中,图所示、图作用的分电路如图)电流源和电压源单独(,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当)图(Ω 4 Ω 4 )(a )(b )(c (2分) (2分) (3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分)6.(本题12分)图示电路,已知Ω=Ω=Ω=︒∠=100,100,100,0220CL X X R U . 求:(1) 电流21,,I I I ; (2) 电路的有功功率P 和功率因数ϕcos .2︒∠=+-=+=︒∠=-︒∠=︒-∠=+︒∠=4521.12.21.11.1902.210002204521.11001000220)1(2121j j I I I j I j I 707.0)450cos(cos W242)450cos(21.1220cos )2(=︒-===︒-⨯==ϕλϕUI P(2分) (2分) (3分)(3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