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官职表
- 格式:xls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34
朝鲜王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朝鲜王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朝鲜王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
朝鲜的宦官官职有什么权力宦官在本质上为“天子家奴”,但宦官并不是只有在中国古代才有,在朝鲜也有宦官。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朝鲜的宦官,欢迎阅读!朝鲜的宦官官职有什么权力朝鲜的宦官称为内侍,属于贵族。
朝鲜王朝时期的内侍由内侍府管辖,从最高职位从二品尚膳到从九品尚苑共有140名。
内侍一般从小入宫接受阉割,于宫内的内班院接受教育,主要教材是辅佐中国帝王忠臣们事例的《大学演义》。
要通过小宦考试才可以接受正式内侍训练。
内侍居住于宫外,但必须让国王随传随到,他们多居于昌德宫前的凤翼洞通往宗庙的路上。
他们工作的内侍部在北部俊秀坊(今孝子洞附近)。
在大韩帝国末期,内侍住处集中在钟路区云泥洞。
内侍的主要是管理王室饮食诸事,包括尚膳(监督国王饮食)、尚酝(管理厨房)、尚茶(管理茶饮)、尚药(管理药品)等职位。
其次是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
此外,内侍也负责管理宫廷钥匙、清扫、灯火、宫女等业务,王室田地也由内侍管理。
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往往拥有权力,而上报于承旨的国政悬案通过也要内侍传至国王,一些内侍就垄断有关信息以至讹传,败坏朝政。
因此国王的两个近臣承旨和的任用都要非常谨慎。
内侍由于服侍于国王左右,地方长官大都为巡察的内侍设宴接风并赠送各种礼物。
朝鲜内侍府首领是太监吗一、内侍府首领均称太监,从二品,其下有少监、监丞。
二、内侍府简介:朝鲜王朝时,隶属吏曹底下单位,从二品,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
《大长今》里的张尚膳就是任职内侍府总管,朝鲜的内侍府等同于我国清朝的内务府,职责亦类似。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官服也是仿照明朝式样制作的。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朝鲜古代官制高下的分水岭。
古代的朝鲜和日本有太监吗李氏朝鲜王朝,也就是李氏王朝是有太监的,这是非常非常明确的。
朝鲜干部行政级别
朝鲜的行政级别,从最高至最低可分为5个等级:
一级:最高级别,称为“国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力;
二级:包括主席国务院、联邦主席和政府总统等高级职位;
三级:包括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其他高级官员;
四级:包括副主席、部长、副部长、副秘书长和其他有着中级行政职
位的官员;
五级:低级行政级别,包括副---------------------------国等官员。
朝鲜的行政级别,与其他国家类似,由最高到最低依次分为国家元首,主席国务院,联邦主席,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级,再到副主席,部长,副部长,副秘书长等级,以及低级行政级别的副乡长,乡长等官员。
大体上,古代朝鲜的官衔是借鉴了中国,随着朝代的更替,官衔也有变化。
让我们看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朝鲜时.代的官衔吧。
品階(对应的现代职位)正一品(国务总理)영의정좌의정(문관) 우의정도제조(이상무관)영사도제조대장(이상지방관)종1 품(副总理)좌찬성우찬성판사제조,판사정2 품(장관,차관, 본부장대장,도지사)지사판서좌참찬, (문관) 우참찬대제학(무관),지사제조도총관(지방관)종2 품(차관보, 중장)동지사참판상선(문관), 동지사부총관(무관),병마절도사관찰사부윤(지방관)정3 품(관리관,소장)참의직제학(문관),첨지사별장(무관),목사병마절제사(지방관)종3 품(이사관,국장,준장)집의사간(문관), 대호군부장(무관),도호부사병마첨절제사(지방관)정4 품(부이사관, 대령)사인장령(문관), 군호(무관),종4 품(중령)경력첨정(문관),경력부호군첨정(무관),군수병마동첨절제사(지방관)정5 품(서기관,소령,군수)정랑별좌교리,(문관) 사직, (무관),종5 품(부군수)도사판관(문관),도사부사직판관(무관),도사판관현령(지방관)정6 품(사무관,대위,면장)좌랑별제(문관),종 6 품주부교수(문관), 부장수문장종사관(무관), 찰방현감교수병마절제도위(지방관)정7 품(주사,계장,중위)박사(문관),사정참군(무관),종7 품직장(문관),부사정(무관),정8 품(주사보,소위,준위)저작(문관),사맹(무관),종8 품봉사(문관),부사맹(무관),정9 품(서기,상사,중사)부봉사정자훈도(문관),사용(무관),종9 품(서기보,하사)참봉(문관), 부사용별장(무관),如果想详述就会很困难,我在这里介绍几个比较常见的官职和关系吧。
国王:往往被大臣称为상감마마, 마마,意思就是“陛下”朝鲜的三大官员如下영의정:领议政,最高职位,可以理解为中国清朝的内阁大学士。
朝鲜王朝体制小结朝鲜王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朝鲜王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朝鲜王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
朝鲜李朝诸皇帝在位时间表七Just be happy, remember on the morning of June 18, 2022朝鲜李朝诸皇帝在位时间表七朝鲜李朝诸皇帝在位时间表:01、太祖皇帝: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李旦至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1335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高丽朔方道永兴郡黑石里的桓祖私邸永兴本宫;父亲李子春仕蒙古双城总管府并为高丽朔方万户;李成桂少年仕高丽官至东北面帅知门下省事、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出生和成长的时期正是大蒙古帝国走向衰弱、东北亚大地风云跌宕的时期;至正二十八年高丽恭愍王十七年1368年正月初四出身红巾军的朱璋在应天即位建立大明改洪武;是为洪武年;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惠宗乌哈图可汗北奔作为中国历史朝代之一的朝宣告终结;但是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残余势力仍然控制着漠北并且影响着高丽对明朝和北的政策;洪武二年四月朱璋派人前往高丽宣告即位;高丽立即停用至年号遣使至应天恭贺朱璋登极朱璋颁诏册封恭愍王为高丽国王并赐金印;明丽两国宗藩关系正式建立;但是高丽王室世代迎娶蒙古公主而且高丽一向擅长在大国之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这也是它免于被金、这样的虎狼之国吞并的原因——而获得好处;所以高丽朝廷一直与北朝廷也私有往来;1372年明军在辽东败于盘踞在辽阳行省的北将领纳哈出高丽亲势力也大为活跃;1373年恭愍王被弑北想送高丽宗室、沈王脱脱不花回国即位但是高丽拥立恭愍王养子辛褕;1377年北册封辛褕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1378年北昭宗去世国力式微善变的高丽又再次向明朝示好;其时高丽国内分为以崔莹为首的亲派和以李成桂为首的亲明派;两派相争亲明派最后得胜;李成桂等新官僚废除了高丽的私田制改行“科田法”一扫高丽王朝的旧势力;此法不仅把土地交给李成桂去分配还赋予了他统治国家的权力;以李成桂为首的集团完全了解能不能带来秩序和结束衰微的高丽王国取决于土地占有制度;高丽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宗庙、学校、仓库、寺社、禄转、军须田及国人世业田民豪强之家夺占几尽”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跨州包郡山川为标”的大农庄;而兼并之家收租之徒“自秋至夏成群横行纵暴侵掠倍于盗贼”许多良人农民又沦为大农庄主的奴婢;李成桂兵变上台以后积极着手田制改革;政变当年李成桂立即宣布将佛寺的三百多处土地收归国有没收国家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私田文契;1390年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1391年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共79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并宣布实行科田法;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故称科田;第一科得田150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10结或5结;从“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看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结糙米30斗旱田1结杂谷30斗;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1结白米2斗旱田1结黄豆2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私田的比例无资料可查无疑公田占绝大多数;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国家规定公私田租的数额“此外有横敛者以脏论;”科田法的实施有积极意义它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也多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李成桂及其追随者通过坚决地实行土地改革掌握了经济大权;02、定宗皇帝: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李敬“敬”字左边有一个“日”字旁我的机子打不出来所以只能在此说明一下曔李敬1357——1419字光远初名李芳果至正十七年高丽恭愍王六年1357七月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的李成桂私邸太祖潜邸咸兴本宫;仕高丽官至将相;1392年李成桂即位取代高丽李芳果受封为永安君、官拜义兴亲军卫节度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靖安君李芳远在都城举兵发难朝鲜发生第一次王子之乱世子李芳硕被杀;其时李芳果居长长子李芳雨已死于是册封为王世子九月五日受李成桂禅让于景福宫勤政殿;是为李朝定宗;李芳果即位后实际操纵政权的是拥有兵权的五弟李芳远;即位当年李芳果便离开了充满血腥戾气的汉城回到高丽故都开京先后居住在高丽故宫寿康宫、昌乐宫中;李芳果为人宽厚中庸喜好在开城宫中玩击球之戏;吸取高丽朝臣专擅的教训在定宗年间的1399年三月李朝颁布了奔竞禁止法抑制官人权贵势力;建文二年定宗二年1400年在开城发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乱;这一次李芳远已经不甘心当幕后国王了;是年十一月十三日癸酉在百官拥戴下李芳果在开城寿昌宫内传位于太宗十二月上尊号为“仁文恭睿上王”;永乐十七年世宗年1419年九月二十六日李芳果于开城仁德宫去世在位二年在上王位十九年春秋六十三;明朝赐谥为“恭靖”敬事上曰恭;宽乐令终曰靖; 葬兴教洞厚陵;王妃:顺德温明庄懿定安王后金氏籍庆州至正十五年生永乐十年太宗十二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同葬厚陵;长子义平君李生淑仪池氏出次子顺平君李群生淑仪奇氏出三子锦平君李义生淑仪奇氏出四子宣城君李茂生淑仪池氏出五子从义君李贵生淑仪文氏出六子鎭南君李终生淑仪李氏出七子守道君李德生淑仪尹氏出八子林堰君李禄生淑仪尹氏出九子石保君李福生淑仪尹氏出十子德泉君李厚生诚嫔池氏出十一子任城君李好生淑仪池氏出十二子桃平君李末生诚嫔池氏出十三子长川君李普生淑仪尹氏出十四子贞石君李隆生淑仪奇氏出十五子茂林君李善生淑仪奇氏出长女咸阳翁主淑仪池氏出二女淑慎翁主淑仪奇氏出三女德川翁主四女高城翁主五女祥原翁主六女全山翁主七女仁川翁主淑仪尹氏出03、太宗皇帝: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李芳远李芳远1367——1422字遗德至正二十七年恭愍王十六年1367五月十六日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咸兴本宫母亲是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从少年时代起便英果聪毅洪武十五年1383年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在李成桂谋代高丽的过程中李芳远出力最大;为了给父亲篡位扫清道他和判典客寺事赵英珪一起在开城选地桥善竹桥刺杀了高丽大贤郑梦周;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洪武年间他多次前往明朝;尤其是洪武二十六年朝鲜贡马他随贡使前往南京过北平时与燕王私相会见两人性格相近相谈甚欢;由于李成桂晚年丧妻续娶神德王后康氏前妻韩氏所出诸子一直与其不睦李芳远尤过之康氏因此对其侮慢无礼;而出于对继室幼子的溺爱李成桂立最幼之子李芳硕为世子;这就为后来朝鲜宫中巨变埋下了伏笔;而李芳远既然有辅佐父亲篡位的本事自然也有招募私兵暗做筹备的本事;经过前文所说的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定宗二年1400年被册封为王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起兵靖难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当他得知李朝定宗传位于弟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呵呵讽刺得妙极任他国中自主张”;于是方赐朝鲜太宗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郡王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而与其相厚又均为夺位而成的明成祖“靖难”成功登极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李芳远在位期间完善了其父的“科田制”没收大量“私田”、“别赐田”、“寺院田”颁布功臣田传给法;创立了官员向国王个人负责的“六曹直启制”;1403年改革行政区划撤去高丽时代沿袭下来的一留都府、五都护府、六府、二十牧并改高丽的五道两边为八道;1417年设立都巡问使、都观察黜陟使、都安抚使三言官;有感于两次王子之乱的教训在1400年太宗废除高丽的私兵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集兵权于中央;还召集都内衣冠子弟设立“鹰扬卫”和“别侍卫”;1415年改革军制设立守城军、营镇军、杂色军三种级别;李芳远在位期间还修订了经济六典集详节, 续集详节、璿源录等书籍;1413年9月李朝宣布实行号牌法;国家规定10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均按身分佩带一种号牌上书姓名、住址、面色、身长、有无胡须等在发牌时进行户口登记;如有不戴或伪造、遗失、借用者要受处罚;两班贵族的号牌用象牙或鹿角制成平民的则用杂木;1407年起实行邻保制以连环保的方式加强统治和保证对国家的负担得以实现;李朝实行奴婢辩正把高丽末期沦为奴婢的人改为良民把寺院的私奴婢改为国家控制的公奴婢使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力和兵源;永乐十六年八月八日五十二岁的李芳远位于世宗;十一月上尊号“圣德神功大王”;永乐二十年世宗四年1422五月十日他在汉城泉达坊新宫去世;共计在位十八年在上王位四年享年五十六岁;他死后明朝赐谥号为“恭定”敬事上曰恭;纯行不爽曰定;肃宗九年加上谥号“睿哲成烈”高宗九年追上尊号“建天体极大正启佑”;葬于献陵在京畿道广州大母山王妃彰德昭烈敬王后闵氏籍骊兴骊兴闵氏自此为朝鲜望族五百年间出了多位王后至正二十五年高丽恭愍王十四年生永乐十八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合葬献陵子女嫡子长子让宁大君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世宗大王李祹四子诚宁大君李褈长女贞顺公主二女庆贞公主三女庆安公主四女贞善公主庶子二子諴宁君李裀信嫔辛氏出三子温宁君李裎信嫔辛氏出四子谨宁君李裎信嫔辛氏出五子惠宁君李祉安氏出六子熙宁君李袉淑仪崔氏出七子厚宁君李衦崔氏出八子益宁君李■善嫔安氏出长女贞惠翁主懿嫔权氏出二女贞信翁主信嫔辛氏出三女贞静翁主信嫔辛氏出四女淑贞翁主信嫔辛氏出五女昭善翁主六女淑惠翁主昭嫔卢氏出七女淑宁翁主信嫔辛氏出八女昭淑翁主安氏出九女淑庆翁主信嫔辛氏出十女敬慎翁主安氏出十一女淑安翁主金氏出十二女淑谨翁主信嫔辛氏出十三女淑顺翁主李氏出04、世宗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李陶注:“陶”字左边就是左耳旁而是示字旁;机子打不出来特此说明祹李陶1397——1450字正洪武三十年太祖六年1397 四月十日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永乐六年太宗八年封忠宁君四年后进封大君;其时朝鲜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是“是”字的左边有一个示字旁永乐二年册封王位似乎与李陶无关;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鲜宫中发生变动;根据明史记载“……十六年奏世子不肖第三子陶孝悌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诏听王所择;因上表谢并陈己年老请以陶理国事;命光禄少卿韩确、鸿胪丞刘泉封陶为朝鲜国王……”;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陶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是年八月八日,李陶受其父禅让,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朝鲜乃至东亚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国王之一——李朝世宗大王;世宗以精通儒学而着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在十五世纪中叶他统治期间在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在政治方面世宗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且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世宗年间得到了改善;世宗时期还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他还对当时朝鲜的农民生活表现出巨大关注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置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征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救济;世宗还命郑招编纂农事直说内容为从全国经验丰富的老农那里收集来的材料;这是朝鲜第一部农书成了朝鲜农业的经典着作;此外还修订了农桑辑要、四时纂要、本国经验方等农事书籍;世宗还下令编纂医书表明他对人民健康的关注;公1433年完成了一部共有365章的医方类聚和共有85章的乡药集成方;后一部书包括959条疾病诊断10706个处方和1477个针炙疗法;还用本国语文出版了一部关于如何采集本地药材的书藉乡药采集月令;世宗大王最着名的成就之一是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朴彭年、崔恒、李善老、李垲等着名学者创立了韩文字母Hangul;韩文字母由11个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说使用韩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世宗则坚持推行韩文;并于公1446年颁布了训民正音;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欧洲那样但是朝鲜的下层人民却有了一种书写自己语言的手段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韩中两种语言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佛祖生平片断一书译成韩文;这两本着作为韩文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在科学文化方面世宗于公1442年下令试制雨量计并把复制品分发给汉城的钦天监和地方行政长官以纪录降水量;世宗对天文学的兴趣非常广泛在他的鼓励推动下汉城简仪台制造了浑天仪、浑象仪、正方案、圭表等天文仪器以及仰釜日晷、悬珠日晷、天平日晷、定南日晷、自击漏、玉漏等计时仪器绘制了天文图和七个星球的图集;还在汉城惠政桥安装了公众核对时间的计时仪器;历法方面制定了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诸家历象集等历法书籍;世宗还命人修订韩国音乐的记谱法十二律创作了朝会雅乐、会礼雅乐、祭礼雅乐以及定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朝乐大曲以及凤凰吟、满殿春、与民乐等曲目;军事方面当时的朝鲜发明了小火炮和火炮箭设立了火炮铸造所;在对外关系上世宗对当时朝鲜东北的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东北边疆地区的大片土地被朝鲜吞并大将金宗瑞1434年平定东北女真部落之后在那里建立了会宁、稳城、钟城、庆源、庆兴和茂山六镇;公1443年世宗在北部边境设置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四郡并向人开放三个港口以利贸易;世宗的土地税改革、保健政策和创制韩文字母全都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也有助于唤醒人民;世宗使儒教国家名副其实地得到了实现并在人们心目中造成了一种现代国家意识;他虽然在早先曾没收了寺庙的土地和农权并在其他方面限制佛教但后来在昭宪王后死后变得特别崇奉佛教;在那段时间他的健康日益不济于是准备象其父亲一样把王位禅让给世子文宗1450-52在位但是不久就去世了;不幸的是他留下的国家稳定繁荣的局面没有被他短寿的继承者保持下来;景泰年二月十七日世宗大王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在位三十二年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严敬临民曰庄;行善可纪曰宪定世室;初葬广州献陵睿宗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王妃:宣仁齐圣昭宪王后沈氏籍青松洪武二十八年太祖四年生正统十一年世宗二十八年在别宫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合葬英陵子女:长子文宗大王李珦次子世祖大王李瑈三子安平大君李瑢四子临灜大君李璆五子广平大君李玙六子锦城大君李瑜七子平原大君李琳八子永膺大君李琰长女贞昭公主二女贞懿公主庶子:一子和义君李璎令嫔姜氏出二子桂阳君李曾慎嫔金氏出注:“曾”字左边有“王”字旁三子义昌君李工慎嫔金氏出注:“工”字左边有“王”字旁四子汉南君李■惠嫔杨氏出五子密城君李琛慎嫔金氏出六子寿春君李玄惠嫔杨氏出注:“玄”字左边有“王”字旁七子翼岘君李曾慎嫔金氏出注:“曾”字左边有“王”字旁八子永曾君李曾惠嫔杨氏出注:“曾”字左边有“王”字旁九子宁海君李瑭慎嫔金氏出十子潭阳君李渠慎嫔金氏出注:“渠”字左边有“王”字旁长女贞显翁主尚寝宋氏出二女贞安翁主淑媛李氏出05、文宗皇帝: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李向注:“向”字的左边有“王”字旁珦李向1414——1452字辉之;永乐十二年太宗十四年1414出生于世宗潜邸;六岁的时候被封为王世子;二十三岁的时候世宗十九年1437开始协助父亲世宗大王处理庶务;景泰年世宗三十二年1450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文宗体弱多病而且一改李朝崇儒抑佛的政策有好佛倾向不仅在宫中修建内佛堂并对全国的寺庙进行布施养并因此遭到儒臣言官的劝谏;但是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享国长久;文宗在位仅仅两年便在景泰三年1452年因病死去终年三十八岁;葬杨州显陵;王妃:仁孝顺惠显德王后权氏籍安东永乐十六年1418年生;世宗十三年1431年册封良媛世宗十九年1437年册封世子嫔;正统六年世宗二十三年1441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合葬显陵;子女:长子端宗大王李弘暐长女敬惠公主庶长女敬淑翁主司则杨氏出06、端宗皇帝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李弘韦注:“韦”字左边有“日”字旁暐李弘韦1441——1457;正统六年世宗二十三年1441七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朝鲜王朝的东宫——景福宫资善堂;父亲是当时的王世子后来的文宗;正统十三1448年被封为王世孙景泰年1450册封王世子;景泰三年1452五月十八日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一年后景泰六年1455年他的叔父首阳大君和大臣韩明浍、郑麟趾勾结杀死了皇甫仁、金宗瑞等顾命大臣而夺取政权是年闰六月十一日端宗被迫禅位于世祖七月尊为恭懿温文太上王;端宗被篡后被幽于昌德宫一批忠臣密谋拥戴其复位但是被人出首密告;为了警告仍然拥护端宗的那些大臣世祖在景泰七年1456悍然下令处死了为首图谋拥戴端宗的成三问、俞应孚、金文起、朴彭年、河纬地、李垲六人世称“死六臣”;发明朝鲜文字的着名大学者成三问在临刑前做绝命诗两首:击鼓催人命回首日欲斜黄泉无一店今夜宿谁家食人之食衣人衣素志平生愿莫违一死固知忠义在显陵松柏梦依依事后两百余年如同明朝末年为方孝儒等人平反一样李朝的肃宗、正祖、高宗等国王也纷纷为这些王朝忠臣平反并赠谥号皇甫仁为忠定金宗瑞为忠翼朴彭年为忠正成三问为忠文大加旌表修碑纪念;天顺年1457六月端宗被流放于外降封鲁山君;最初的流放地在江原道清泠浦该地三面为深水仅剩一面则是险峻的悬崖只有乘船渡江才能出去;该年夏天这里发生洪灾于是世祖将其迁到更险恶的宁越并在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下了最后的毒手;在世祖派来的使者面前年轻的鲁山君于宁越的观风梅竹楼内被赐药鸩死尸体被使者抛入江中最后由宁越的一个小户长偷偷收尸安置这个户长一家都因此被杀害;端宗共计在位三年在上王位二年终年十七岁;肃宗七年追封为大君二十四年追尊复位上庙号端宗;无嗣;葬于江原道宁越郡的庄陵;这也是李朝五百年间唯一一座不在京畿的王陵追封的各王不算;王妃:懿德端良齐敬定顺王后宋氏籍砺山正统五年世宗二十二年出生景泰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册封王妃次年七月被世祖尊为懿德王大妃天顺年六月降为夫人;正德十六年中宗十六年六月四日去世终年八十二岁;肃宗二十四年追复位;葬杨州思陵;07、世祖皇帝: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李柔注:“柔”字左边有“王”字旁瑈李柔1417——1468字粹之;永乐十五年丁酉太宗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于世宗本宫;宣德三年世宗十年封晋平大君后改咸平又改晋阳最后改为首阳大君;自称“小中华”的朝鲜历史与中国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太宗李芳远屠兄杀弟逼父退位就与唐太宗李世民很相象而据说自幼“聪敏”的首阳大君则表现出了与明朝太宗文皇帝一样惊人的本事——篡位;文宗去世后任命了皇甫仁、金宗瑞、成三问等一批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端宗;1453年首阳大君勾结大臣郑麟趾、韩明浍出其不意地扑杀了皇甫仁、金宗瑞、南智等顾命大臣;史称“癸酉靖难”;之后首阳大君把持朝政逐渐剪除反对篡位的朝臣;三弟安平大君李瑢及其儿子宜春君李友直、六弟锦城大君李瑜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江华岛的乔桐不久赐死英祖年间复爵昭雪高宗以南阳君为安平大君之后;韩明浍等人则被封为“靖难功臣”;广赐封田并让次子后来的睿宗娶韩明浍之女为夫人;景泰六年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乙卯首阳大君受禅于景福宫勤政殿;是为世祖大王;明史中对此事件的记载是“……弘暐立三年以年幼且婴夙疾请以叔瑈权国事;七年上表逊位乃封瑈为国王;瑈请立子暲为世子从之”朝鲜奏闻使完全掩盖了其中的血腥残酷;端宗被废之后囚禁于昌德宫内;一年之后1456年发生了大臣成三问等人图谋拥戴端宗复位的密谋;成三问等六人被处以用烧红的铁钳活剥皮的极刑是为“死六臣”;此外还有金时习、南孝温等六位大臣则辞官引退终生不仕世祖是为“生六臣”;这次密谋失败。
古代朝鲜的官职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古代朝鲜时期可能存在的一些官职:
1. 国王和王后:
-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统治者。
2. 宰相(丞相):
-朝鲜王朝时期的宰相负责辅助国王处理国家事务,有时称为丞相。
3. 大将军:
-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计划的高级军事官员。
4. 将军:
-统领军队的将领,负责实际的军事行动。
5. 大臣:
-辅助国王的高级官员,可能负责特定的行政职能。
6. 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
-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两个主要政府机构,官员负责文书工作和政府管理。
7. 刑部、礼部、兵部等部门官员:
-负责刑事司法、礼仪事务、军事事务等的官员。
8. 郡守:
-负责郡(行政区划单位)的官员,负责行政、财政和安全事务。
9. 府院君(府使):
-管理府(大城市)事务的官员,类似于郡守。
10. 科举考试官员:
-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选拔和任命官员的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朝鲜历史的发展,官职体系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不同朝代之间。
而且,在朝鲜历史上的一些时期,尤其是三国时代和高丽时代,官职体系可能有不同的特点。
古代朝鲜官职朝鲜朝有许多官制沿用中国官制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朝鲜王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朝鲜王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在1896年独立之前,称谓方面严格遵循中国礼制,从不僭越。
寡人””。
主上殿下””,自称为“寡人朝鲜君主称国王,尊称为“殿下殿下””或“主上殿下翻译中称国王为“皇上”、“陛下”,或国王自称为“朕”的,都属瞎遍乱造;中殿娘娘””。
中宫殿””或“中殿娘娘国王的正妻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尊称为“中宫殿翻译为“皇后”也是错误的。
《大长今》中出现的,是中宗朝的文正王妃坡平尹氏。
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媛、淑容、贵人这些等级,剧中连生即被册封为淑媛;邸下””或“世子邸下世子邸下””,王位继承人(通常是国王的长子)称世子,尊称为“邸下大君””;国王诸子皆称“大君嫔宫娘娘””;王世子嫔””,尊称“嫔宫娘娘王世子的正妻称“王世子嫔大王大妃””。
王大妃””;二代先王的正妻称为“大王大妃当今国王的母亲称“王大妃按照上述标准,我们就不难辨别翻译中一些常识的错误。
李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一个职份高下的分水岭。
长今在她八岁时的第一次考试中,就准确无误地详述了每一级官职包含的各项职务。
剧中中宗加长今为正三品堂上官,以一女子而得此高位,实为惊世骇俗。
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在国王下面,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议政府为最高中央行政单位,长官有领议政和左右议政各一名(均为正一品),另有左右赞成(从一品)各一名,左右参赞(正二品)各一名,领议政我觉得应该就像我国的行政院长,左右议政应该是副院长的地位吧检详和舍人--都是议政府所属的官职,舍人是正四品,检详是正五品`宗亲府--朝鲜时期宗室办公场所,管理历代王室系谱还有王肖像,还有王与王妃的服装管理·1392年(太祖元年)设置诸君府,1433年(世宗15年)改称宗亲府,1864年(高宗元年)又名宗簿寺,1894年(高宗31年)又改名为宗正府敦宁府--朝鲜管理有关王室与宗亲系事务的地方.仪宾府--朝鲜时期作为驸马爷办公的地方·1894年(高宗31年)甲午改革时改成宗正府办理汉城府--朝鲜时的首都,就像现在台北市政府一样地位,原名汉阳府,长官为判府,府尹开城府--是高丽朝的首都,是京畿道的首府,应该就像台湾省政府一样吧或是上海特别行政区的地位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