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课时)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994.50 KB
- 文档页数:10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难点: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白板或黑板,以便进行板书。
3. 准备一些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物品,如口罩、空气净化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2. 基本概念:介绍空气污染的定义,让幼儿理解空气污染是什么。
3. 空气污染的危害:讲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4. 保护空气质量:介绍一些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如减少排放、植树造林等,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护空气。
5. 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到保护空气的行动中来,如种植绿植、节约能源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幼儿对空气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认知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污染等。
2. 探讨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 分析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列举具体的空气污染事件,让幼儿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2. 运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对空气污染的看法和保护环境的建议。
3. 采用实践活动法,引导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行为,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巩固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幼儿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组织互动讨论,让幼儿思考空气污染的解决办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4. 总结讨论结果,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理解。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有害气体、粉尘等。
2. 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
2.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3.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环保标志,增强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空气污染和保护的故事。
2. 游戏道具:环保卡片、有害气体模型等。
3.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颜料、画笔等。
4. 讨论话题: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五、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空气污染和保护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
2. 游戏互动:开展环保卡片游戏,让幼儿通过互动,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3.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环保标志,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让幼儿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导入环节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幼儿在游戏互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保护空气质量的理解和认识。
3. 检查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空气污染和保护的知识。
3.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环保行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的参与和努力。
2. 对于幼儿在讨论和手工制作环节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应耐心解答和引导。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空气的污染,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意义和方法。
水平: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调查事实、收集资料、分析整理信息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关心空气质量,培养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理解并宣传相关的法令法规,在活动中能克服困难,与人合作,积极争做小小宣传员。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使用分析综合方法解决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问题。
难点:学生研究保护空气的方法。
课前准备:分组:根据自己小组认领的项目准备材料和观察记录本、放大镜、降尘纸、降尘树叶。
第一节目的,组织学生作好空气质量情况的调查和收集信息资料。
过程:讨论:为了健康的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呢?问:怎样才能知道或判断出生活地区的空气质量属于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板书)收集信息、做实验、查资料、听广播、调查亲自体验……问:我们生活的区域包括那些地方?学生回答大致为:1、居室(卧室、厨房)、2、教室(专用教室)、3、公共场所(影院、游戏厅、商场)4、马路(大街、小胡同)5、院子(操场、广场、麦场)、6、公园、工厂附近、农田附近、水域附近、树林附近……(分别出示上述区域场景图的课件)师讲:从同学的发言我们能够把上述地方分为六个区域,室内3个,室外3个。
我这里有一份空气质量观察实验课题(实物投影出示内容,同教法建议),为了做好空气质量情况的调查工作,我们全班同学能够自愿分成6个大组每组认领一个项目,比如:室内植物组、室外空气组等展开调查工作。
学生自愿结合成组认领一个项目,教师作组织工作,把没有进组的学生安插在组员少的小组内。
小组讨论:认领了哪些项目?怎样展开活动?怎样记录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注意什么安全事项?需要什么协助?教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小组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学生相互学习。
教师提出最后的要求:两周后把你们小组认领的项目、考察的记录、实物、图片、数据拿来向大家汇报。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小学自然教案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一、掌握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及危害。
如何预防。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空气被污染了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等
电教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
电教软件:鹏博士备课软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自己独立观察的题目(课本31页的1—3题)穿插实际生活中有关空气污染
危害的事例。
空气被污染了有这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呢?你就应该了解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二、投影图一(空气成分)
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气体、杂质组成。
如果空气的成分发生了改变,增加了对人、动物、植物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空气被污染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图二课题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四、实际生活中有那些主要的污染源?出示投影图片
图3工厂的烟囱
图4飞机的尾气
图5汽车的尾气
图6轮船的废气
改变了空气的成分。
棗空气被污染了。
五:被污染了的空气有什么危害呢?
投影图7棗10 一边观察一边总结:被污染了的空气对动物、植物、有什么样的危害。
六:空气被污染了有这样大的危害,我们应如何防止?应怎样做?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去回答。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环境教育。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知道了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及危害与防止。
我们应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了人类健康而努力!
八、作业:清除日常生活中危害空气的物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一、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知道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形成环保意识。
3.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学会保护空气的方法。
2.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空气的行动。
三、活动准备1.教具:空气污染图片、环保宣传册、口罩、绿植等。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些空气污染的图片,营造氛围。
四、活动过程(一)主题活动导入1.老师出示空气污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现象。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二)主题活动展开1.老师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1)汽车尾气排放:讲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如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工业废气排放:讲解工厂废气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如何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3)生活污染:讲解生活中产生的废气、垃圾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如何减少生活污染。
2.老师组织幼儿讨论保护空气的方法。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2)植树造林:讲解植树造林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活动。
(3)减少一次性用品:讲解一次性用品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幼儿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4)垃圾分类: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组织幼儿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1)制作环保宣传册: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环保宣传册,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佩戴口罩:教给幼儿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养绿植:组织幼儿在教室里养绿植,净化空气。
1.老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为保护空气贡献力量。
2.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环保主题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六、活动反思1.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空气污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保护空气的方法。
2.教师引导: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空气保护的行动中来。
二、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
2. 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空气污染的复杂性。
2. 如何让幼儿提出有效的保护空气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空气污染来源的图片,空气污染危害的图片。
2. 游戏材料:保护空气趣味游戏道具。
3. 分组讨论材料:纸张、彩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蓝天和一张污染严重的蓝天对比图片,引发幼儿对空气污染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污染的概念,解释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3. 图片展示:展示一系列空气污染来源的图片,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
4. 游戏教学:进行“污染与净化”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空气污染和保护的过程。
5.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和措施。
6.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提出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强调每个人的责任和行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幼儿参与度,确保幼儿充分理解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教师通过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方法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3. 教师通过反思幼儿对保护空气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八、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空气污染知识和保护空气的方法。
2. 请幼儿观察身边的空气污染现象,拍摄一张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九、评价方式: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空气污染知识和保护空气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