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着火和火焰的稳定性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74
《燃烧工程》思考题第一章煤的基本性质第一节煤的成分与表示方法1.煤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中的有机可燃质主要包括什么?2.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成分的表示方法?3.不同基煤的成分换算关系如何?第二节煤的分析1.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分别分析什么?2.为什么要对煤进行工业分析?3.如何进行挥发分测定?煤中的挥发分是定值还是变值?4.煤灰在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下有什么特征?5.何为煤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工业应用中一般利用哪一种发热量?6.不同基之间的发热量如何进行转换第三节煤的分类1.根据煤的碳化程度可将其分为几类?他们分别是什么?2.烟煤、无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V AWST代表什么?其高、中、低值如何区分?4.工业锅炉行业煤主要以什么指标进行分类?第四节煤的理论燃烧温度1.何为煤的理论燃烧温度?2.煤的理论燃烧温度主要有那些量决定?3.煤的低位发热量、过量空气系数、空气中的氧浓度、以及煤和空气的温度对煤的理论燃烧温度有什么影响?第二章煤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分类1.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可逆反应、平行反应、串联反应、链锁反应?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方程式1.什么是质量作用定律?它的使用范围?第三节反应级数1.什么是反应级数?什么是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一级、二级反应的特点?3.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有什么不同?第四节阿累尼乌斯定律及活化能1.常见的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五种类型?2.什么是阿类尼乌斯定律?它的使用范围?3.什么是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说明了什么?第五节反应速率的理论1.什么是碰撞频率、有效碰撞频率、有效碰撞份额?2.什么是活化络合物?第六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3.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4.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第七节链锁反应1.简述链锁反应过程的三个阶段。
火灾形式稳定性分析报告概述在建筑和工业领域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和财物安全,对于不同类型火灾的形式稳定性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火焰燃烧、气体爆炸和颗粒爆炸这三种主要的火灾形式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火焰燃烧的形式稳定性分析1. 火焰的自由扩散在空气中,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可燃物燃烧并形成火焰。
通过分析火焰的高度、强度和紊乱程度等指标,可以评估其形式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并采用适当的消防设备来控制火焰蔓延范围,可以有效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2. 火源与周围环境关系在考虑火灾发展过程时,需要综合考虑着火源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例如,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如果着火源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燃烧产物,会导致局部温度快速升高,从而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火灾扩散。
因此,对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火源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火灾安全措施。
3. 火焰流动与传播火焰在燃烧时会产生气体和烟雾等废气,并伴随着剧烈的火焰流动和传播。
通过模拟火焰在封闭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及其对建筑物结构和人员的影响,可以评估火灾形式稳定性。
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火灾蔓延风险,如设置防护设备、建立合理的应急通道等。
二、气体爆炸形式稳定性分析1. 混合气体爆炸混合气体爆炸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达到点火源时发生爆炸反应。
通过确定混合比例、点火源特性以及容器结构强度等参数,并进行精确计算和仿真模拟,可以预测爆炸形式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体系改善、强化容器结构等。
2. 燃气泄漏引发爆炸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设备或储存装置等原因,会发生燃气泄漏情况。
当泄漏处与火源接触时,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通过分析泄漏速度、泄漏位置和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可以评估火灾的形式稳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加强管道密封、提高检修管理水平等。
三、颗粒爆炸形式稳定性分析1. 颗粒物自然堆积下爆炸风险在某些特殊行业领域,如面粉厂、饲料加工厂等,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颗粒物会堆积并累积静电能量。
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1第五章着火及着火理论重要性:燃料与氧化剂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体必须经过着火阶段才能进行燃烧,而实现着火须具备一定的着火条件,因此着火是燃烧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掌握不同着火方式的特点及影响着火、熄火的因素与规律,理解热自燃理论、强迫着火理论。
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2研究着火与熄火的意义从无化学反应向稳定强烈的放热反应的过渡过程。
熄火从稳定强烈的放热反应向无化学反应的过渡过程。
着火¾迅速、可靠地点火¾稳定的燃烧¾防火、防爆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3影响着火与熄火的因素化学动力学因素:¾燃料性质¾混气成分¾环境温度流体力学因素:¾气流速度¾燃烧室结构尺寸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4着火方式自燃着火点燃着火热自燃着火理论链锁自燃着火理论点燃方法简介点燃理论q 1>q 2活性中心增殖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5¾点燃(强迫着火):¾链锁(化学)自燃:不需要外界加热,在常温条件下依靠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着火过程。
¾热自燃:着火方式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物迅速而均匀地加热,当混合物被加热到某一温度出现火焰。
用电火花、电弧、热板等高温源使混合气局部受到强烈地加热而先着火,然后火焰传播到整个空间。
2009-5-13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6着火方式的区别与联系9热自燃与点燃的区别在于整体加热与局部加热,着火机理均基于热活化。
第五章气体燃烧本章知识要点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的概念;预混气的热自燃理论和点燃理论;层流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传播理论;湍流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经典理论;火焰稳定性理论。
重点1.预混可燃气的着火和自燃理论:绝热条件下预混可燃气着火自燃理论,非绝热条件下谢苗诺夫非稳态着火自燃理论。
2.预混可燃气体的点燃理论:无穷大平板点燃理论——零值梯度理论3.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理论:层流火焰传播的综合性理论4.层流扩散火焰:扩散火焰的本生灯试验,脱火、回火,扩散火焰特点5.湍流预混和扩散火焰传播:湍流火焰传播的经典模型简介6.射流火焰:自由射流、旋转射流和直流交叉射流火焰的特点7.火焰的稳定性: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复习思考题1.绝热条件下自燃过程的温度、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用谢苗诺夫的非稳态热力着火理论分析热力着火中的自燃现象。
3.用点燃条件下的零值梯度理论分析无限大平板上燃气点燃现象。
4.着火感应期,着火过程的时间特征。
5.燃料的可燃界限,影响燃料可燃界限的因素有哪些?6.层流和湍流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锋面厚度。
7.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求解的热理论和综合性理论。
8.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规律如何?9.运用层流火焰传播理论分析层流火焰传播的稳定性。
10.湍流火焰的分类和湍流火焰的特点。
11.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12.应用火焰稳定的均匀搅混热平衡原理和传热原理分析湍流火焰的稳定性。
13.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各自特点。
14.工程上稳定火焰的措施。
作业题1.煤堆自燃导致能源的浪费和设备受损伤,因此必须防止。
现有下列现象,请用自燃热力着火理论加以解释:(1)褐煤和高挥发分烟煤容易自燃;(2)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3)在煤堆上装上通风竖井深入煤层深处,可防止自燃;(4)如果用压路机碾压煤堆,使之密实,可防止自燃。
2.热自燃或热爆炸和链式爆炸有什么区别?请分析原因。
3.请解释为什么发动机在高原、冬季难发动?4.试讨论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如果预混可燃气由甲烷+氧气(摩尔比1:1)换成乙烷+氧气(摩尔比1:1),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预混可燃气甲烷+氧气的摩尔比由1:1变为1:2,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5.请全面比较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优缺点,并说明为什么工程上燃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时一般不用一次空气为零的纯扩散火焰?6.点燃煤气时一定要先放明火后开气阀,这是“火等气”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