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一、数的概念
1. 整数
2. 分数
3. 小数
二、数的计算
1. 加法
2. 减法
3. 乘法
4. 除法
三、量的转化
1. 长度
2. 重量
3. 容积
4. 时间
四、分析问题
1. 理解问题
2. 判断问题
3. 解决问题
五、模型应用
1. 线性模型
2. 单位模型
3. 偏离模型
4. 比例模型
六、图形
1. 点、线、面
2.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普通三角形
3. 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菱形
七、统计
1. 数量统计
2. 数值统计
3. 图表统计
八、应用数学
1. 购物计算
2. 小学生活计算
3. 人生计划设计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小学三年级数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阶段。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数学题目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数学是一门非常应用广泛的科学,它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整理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一、数与代数1. 整数自然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2. 分数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3. 小数小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小数点表示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右边的数字表示小数部分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二、图形与几何1.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的直线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的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的直线2. 角角的意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组成的图形角的度量:使用度(°)作为单位,一个圆的周长是360°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角的和差:掌握角的和差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三角形的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掌握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数据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汇总等处理2. 数据的表示表格: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观察和分析图表:将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特征3. 概率概率的定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计算: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整理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四、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2. 不等式不等式的定义:表示不等关系的数学式子不等式的解:满足不等关系的未知数的值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加减乘除性质,能熟练判断不等式的真假五、函数与图像1. 函数函数的定义:每个自变量都对应唯一因变量的关系函数的表示:使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图像等方式表示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2. 图像图像的定义:函数的图形表示图像的绘制: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能熟练绘制常见函数的图像图像的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和行为六、逻辑与推理1. 逻辑逻辑的定义: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律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逻辑的推理:掌握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推理方法2. 推理推理的定义:根据已知事实和规律,推断未知事实推理的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的应用:运用推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七、数学思维方法1. 类比法类比法的定义:通过比较相似事物的性质,推断其他事物的性质类比法的应用: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通过类比找到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2. 归纳法归纳法的定义:从个别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归纳法的应用: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通过归纳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3. 演绎法演绎法的定义:从一般规律中推导出个别事实演绎法的应用: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通过演绎验证个别事实是否符合一般规律八、数学学习策略1. 复习与预习复习:定期回顾已学知识,巩固记忆预习: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 练习与应用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提高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3. 合作与交流合作: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交流: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和启发整理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九、数学与生活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测量: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进行长度、角度的测量时间:理解钟表、日历的使用,计算时间差等2. 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物理实验:使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验证物理定律化学实验: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计算反应物和物的量生物统计:收集和分析生物数据,得出结论十、数学与艺术1. 数学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几何图形:在绘画、雕塑中运用几何图形,增强作品的美感比例与对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比例与对称,创造和谐的空间音乐节奏:在音乐创作中运用数学规律,创造优美的旋律2. 数学在艺术欣赏中的应用观察与发现:通过观察艺术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发现数学之美分析与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规律,加深理解创造与表现:尝试将数学元素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个性十一、数学与游戏1. 数学游戏猜数游戏:通过猜数游戏锻炼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24点游戏: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到24,提高计算能力数独游戏:通过填数字解决数独问题,锻炼逻辑思维和注意力2. 数学竞赛数学奥林匹克:参加数学竞赛,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通过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第1单元时、分、秒(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1单元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2单元
第3单元测量(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3单元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4单元
第5单元倍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5单元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6单元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7单元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8单元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9单元
利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学会这些知识有利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一、除法
1.整数除法的意义
1.1什么叫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叫做除法。
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
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所求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例:50÷5=10
50是被除数
5是除数
10是商
1.2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有余数除法
2.1有余数除法
如果两个整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那么被除数中最多含有的除数叫做不完全商,所余部分,即被除数减去不完全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叫余数。
这种除法叫带余数除法或叫有余数除法。
例如:27÷4=6……3,读作27除以4等于6余3,其中6是不完全商,3是余数。
注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2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除数与商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再除以商。
即: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3.整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3.1表内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一位数,或者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且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
这样的除法叫表内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