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06-2 DNA Biotechniques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2
双脱氧核苷酸测序法实验原理双脱氧测序▼▼▼▼▼▼▼▼▼▼▼▼▼▼▼▼▼▼▼▼▼▼▼▼▼▼▼▼▼双脱氧测序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生以A、T、C、G结束的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的DNA碱基序列。
▲▲▲▲▲▲▲▲▲▲▲▲▲▲▲▲▲▲▲▲▲▲▲▲▲▲▲▲▲DNA测序DNA测序技术,即测定DNA序列的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的序列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础。
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Sanger等(1977)发明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和 Maxam和 Gilbert(1977)发明的化学降解法。
这二种方法在原理上差异很大,但都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 A,T,C,G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DNA序列.目前 Sanger测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测序原理DNA链中的核苷酸是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合成DNA 所用的底物是2’-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属于单脱氧核苷酸,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中被掺入了少量2’3’-双脱氧核苷酸(ddNTP),在核酸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过程中,ddNTP 会随机地代替dNTP参加反应,一旦ddNTP加入了新合成的DNA 链, 由于其3位的羟基变成了氢, 不能再与其它的脱氧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DNA合成便在此处终止,如果此处掺入的是一个ddATP,则新生链的末端就是A,依次类推可以通过掺入ddTTP、 ddCTP、 ddGTP ,则新生链的末端为T、C或G。
测序应用测序时分成四个反应, 每个反应除上述成分外分别加入2,3-双脱氧的A, C, G, T核苷三磷酸(称为ddATP, ddCTP, ddGTP, ddTTP), 然后进行聚合反应。
专利名称:牡蛎低分子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祺福
申请号:CN02141715.6
申请日:20020830
公开号:CN1478792A
公开日:
200403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涉及一种首次从自然界分离提取的多肽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牡蛎低分子活性肽其组份含有八种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4kD、39.8kD、31.6kD、10kD、7.9kD、
6.3kD、5.3kD和5.0kD,其中5.3kD的蛋白可被阳离子交换柱琼脂糖凝胶CM-SepharoseCL-6B 强烈吸附,是一种碱性蛋白。
采用酸抽提和分子筛层析方法有效地对牡蛎进行抽得和分离提取,获得BPO-L,既能使牡蛎细胞中的蛋白得到充分的抽提,又能使蛋白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并且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作用,能有效地干预癌细胞相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进而诱导癌细胞分化。
申请人:厦门大学
地址: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马应森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杨学芳,董馨忆,普吉霞,等. 辣木叶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6):313−320.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136YANG Xuefang, DONG Xinyi, PU Jixia, et al. Ameliora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ga oleifera Leaves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6): 313−3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136· 营养与保健 ·辣木叶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杨学芳1,董馨忆1,普吉霞1,刘建昆2,马 立3, *,张志毕1,*(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云南昆明 650032;3.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摘 要:研究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am ,LM )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 )的改善作用和机制。
60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100 mg/kg ),以及LM 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 ),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acetamide ,TAA )建立HF 模型,自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
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HF 指标(血清III 型前胶原(procollagen III ,PCIII )、IV 型胶原(IV collagen IV-C )、层黏蛋白(laminin ,LN )、透明质酸(hyaluronidase ,HA )、肝脏羟脯胺酸(HYP )、Masson 染色观察肝脏纤维组织病变、氧化应激指标(肝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ROS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检测肝脏转运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 通路基因表达。
青霉素结合蛋白2a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
陈维贤;张莉萍;叶耀红;李兴禄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03(021)004
【摘要】@@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oNS)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之临床无效.MRCoNS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低亲和力的新型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该蛋白由mecA基因编码.本文对PBP2a筛选法[1]与PCR检测mecA基因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以寻找适合医院实验室检测MRCoNS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29-230)
【作者】陈维贤;张莉萍;叶耀红;李兴禄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青霉素结合蛋白2 a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J], 洪湘辉;彭湘明
2.新型重氮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测抗结核杆菌抗体的研究 [J], 曾年华;王志斌;彭桂福;王珊珊
3.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测溶血性链球菌的临床应用 [J], 孔海深;金妙玲
4.重氮胶乳凝集试验快速检测斯氏狸殖吸虫抗体 [J], 万磊;刘有初
5.HIV快速检测法:胶乳凝集试验 [J], 雅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粗糙脉孢菌丝切蛋白的纯化及微丝解聚活性分析
黄璐;陈菁秋;孙海涛;李艳红;陈志玲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22(39)6
【摘要】为探讨粗糙脉孢菌丝切蛋白(NcCof)的生化功能,对其进行纯化和微丝解聚活性分析。
序列比对结果表明,NcCof N端第4位丝氨酸(S4)高度保守,推测其是NcCof发挥活性的重要位点,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它含有5个α-螺旋和6个β-折叠,中间的4个β折叠片处于反平行状态,5个α-螺旋围绕在β折叠片周围,具有典型的丝切蛋白/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家族结构特征。
利用点突变、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蛋白NcCof、NcCof(S4A)和NcCof(S4D),进一步通过高速共沉淀等技术对其微丝解聚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cCof具有经典的微丝解聚活性,并具有剂量效应,突变蛋白NcCof(S4A)和NcCof(S4D)也具有解聚微丝的能力,但是NcCof(S4D)的解聚活性明显减弱。
结果为进一步探讨NcCof调控肌动蛋白动态特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黄璐;陈菁秋;孙海涛;李艳红;陈志玲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1
【相关文献】
1.一种被毛孢菌丝体中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液质联用分析
2.粗糙脉孢菌ERG-11蛋白抗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3.粗糙脉孢菌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4.HIV-1 HXB2株蛋白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Gag蛋白
CAP2NC的切割活性分析5.粗糙脉孢菌驱动蛋白-1在菌丝极性生长中的功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碧云天生物技术/Beyotime Biotechnology订货热线: 400-1683301或800-8283301订货e-mail:******************技术咨询: *****************网址: 碧云天网站 微信公众号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D7220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 200U产品简介:碧云天生产的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是一种以嗜热古细菌DNA聚合酶(hyperthermophilic archaeon Pyrococcus-like DNA polymerase)为基础通过突变等改造而获得的超高性能DNA聚合酶,它具有扩增速度快、保真度极高、扩增片段可以轻松达到12kb等优点。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扩增速度极快,扩增小于6kb的DNA片段时,延伸1kb只需要15秒(参考表1)。
普通的DNA聚合酶延伸1kb通常需要1-2分钟。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由于其超快的扩增速度,可以显著缩短PCR扩增所需的时间。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是一种高保真DNA聚合酶。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不仅可以非常高效地催化5'至3'方向的依赖于DNA模板的脱氧核苷酸的聚合反应,它同时还具有3'至5'的外切酶活性(proofreading activity),它的错误发生概率比Taq酶要低52倍,比pfu酶要约低6倍(参考表1)。
表1.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的主要性能与Taq酶及同类产品的比较。
Product Name Concentration Manufacture Velocity Target Size Fidelity Product end Taq 5U/μl Various 1min/kb <3kb 2.3×10-5/nt/cycle3'overhangs Pfu 5U/μl Various 2min/kb <5kb 2.6×10-6/nt/cycle Blunt Platinum Taq 5U/μl Thermo 30s/kb 15kb 3.8×10-6/nt/cycle 3'overhangs Phusion HF 2U/μl Thermo 15-30s/kb 20kb 4.4×10-7/nt/cycle BluntLongAmp Taq 2.5U/μl NEB 50s/kb 30kb 1.2×10-5/nt/cycle 3'overhangs Phusion HF 2U/μl NEB 15-30s/kb 20kb 4.6×10-7/nt/cycle BluntPfuUltra HF 2.5U/μl Agilent 1-2min/kb 17kb 1.3×10-6/nt/cycle BluntPfuUltra II FH - Agilent 15-30s/kb 19kb 1.2×10-6/nt/cycle BluntKOD Dash 2.5U/μl TOYOBO 30s/kb 18kb 5.8×10-6/nt/cycle 3'overhangsKOD FX 1U/μl TOYOBO 30s-1min/kb 40kb 2.1×10-6/nt/cycle BluntBeyoFusion™ 2.5U/μl Beyotime 15-60sec/kb >12kb 4.4×10-7/nt/cycle Blunt BeyoFusion™ Plus 2.5U/μl Beyotime 15-60sec/kb >12kb 2.2×10-6/nt/cycle 3' overhangs BeyoFusion™ DNA Polymerase的扩增长度长,可以达到12kb。
一种简便快速提取和透析昆虫杆状病毒DNA的方法
孟小林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1991(011)001
【摘要】经几次蔗糖梯度离心纯化的多角体病毒或颗粒体病毒,在
0.05MNa_2CO_3-0.01M EDTA-0.17M NaCl(pHl0.9)的碱解液中碱解之后,直接用苯酚抽提,乙醇沉淀DNA,DNA在照有透析膜的Enpendorf离心管内以TE缓冲液透析,这样提取的DNA用凝胶电胶检查仅为单一DNA带,其2600D/2800D的比值为1.82。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孟小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33
【相关文献】
1.刺桫椤DNA的简便快速提取方法 [J], 王经源;黄儒珠
2.快速提取酵母线粒体DNA的简便方法 [J], Gargo.,A;柯永培
3.一种简便快速提取细菌质粒的方法改进 [J], 黄前川
4.高质量甘蔗基因组DNA的简便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J], 黄东亮;覃肖良;廖青;高轶静;方锋学
5.用于PCR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的一种快速提取DNA方法 [J], 王馗;史成银;黄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珠母贝组织蛋白酶B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作者:徐扬王姿曼李俊辉梁飞龙邓岳文杨创业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组织蛋白酶B基因(CatB)在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明确CatB在大珠母贝中的功能作用,为培育生长快且抗逆性强的大珠母贝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利用RACE克隆大珠母贝CatB基因,利用ExPASy ProtParam、ExPASy ProtScale、NPS@SOPMA、SWISS-MODEL及SignalP 4.1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tB基因在大珠母贝外套膜(套膜区、边缘膜区和中央膜区)、肝胰腺、鳃、足和闭壳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大珠母贝CatB基因cDNA序列全长1365 bp,其开放阅读框(ORF)1026 bp,5'非编码区(5'-UTR)长度81 bp,3'非编码区(3'-UTR)长度258 bp,共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
大珠母贝CatB蛋白分子量为37.73 kD,理論等电点(pI)为6.66,脂溶性系数为67.48,不稳定指数为31.18,亲水性平均系数(GRAVY)为-0.451,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在第89~337位氨基酸存在一个Pept-C1结构域。
大珠母贝CatB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占51.03%,α-螺旋占26.98%,β-转角占9.09%,延伸链占12.90%;三级结构与马氏珠母贝(P. fucata martensii)CatB蛋白结构相似。
大珠母贝CatB氨基酸序列与马氏珠母贝CatB氨基酸序列(ADX32985.1)的相似性高达90.91%;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XP_011428258.1)、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ANG56311.1)、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AEF32260.1)的Cat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9.47%、65.38%和62.18%。
一种改进的小型节肢动物无形态损伤的DNA提取方法高艳;卜云【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小型节肢动物无形态损伤的DNA提取方法,并在双尾纲、原尾纲和弹尾纲中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的提取三类小型节肢动物的DNA,并用于扩增目标基因序列,凭证标本的回收质量高,有助于进一步的分类鉴定.该方法有望对螨、蚜虫、介壳虫、蚤等其他小型节肢动物的分子鉴定提供方便.【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5页(P216-220)【关键词】DNA条形码;凭证标本;分子鉴定;小型节肢动物;DNA提取【作者】高艳;卜云【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15.819;Q78最近几年,DNA条形码技术迅速发展,大量研究不断涌现,几乎所有主要的动物类群都在构建所选择基因区域(如COⅠ)的综合序列数据库(Hebert et al., 2003),并建立相应的凭证标本(voucher specimen)馆藏。
这些研究均需要强大的分类基础,而且凭证标本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允许通过形态鉴定来进行基因来源的核查。
小型节肢动物(螨、跳虫、蚜虫等)的种类鉴定一般需要制作整体装片,通过褪色、透明化和封片等多个步骤,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获得可靠的物种鉴定(尹文英,1992),其基因提取就更加困难。
传统的小型节肢动物DNA提取方法往往会对动物体进行彻底的破碎(Frati et al., 2001; Carapelli et al., 2005; Xiong et al., 2008),无法保留凭证标本,也就无法将基因序列与标本一一对应起来。
损伤性的DNA提取方法必须以种类的准确鉴定为前提,但是小型节肢动物标本被错误地鉴定分析屡见不鲜,现有的基因数据库如GenBank中大多数小型节肢动物的序列缺乏相关的凭证标本,修正错误就很难实现。
二氧化硅诱导小鼠肺纤维化中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改变及IL-4中和抗体干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硅诱导小鼠肺纤维化中肺泡巨噬细胞(AM) 极化改变及 IL-4 中和抗体对其的影响。
方法:6 周龄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氧化硅诱导组及 IL-4 中和抗体介入组。
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二氧化硅组小鼠经鼻腔滴入含有 20 mg/kg 二氧化硅的缓冲盐水,每周 1 次,连续 8 周。
介入组小鼠经同样的方式诱导后,在第 2、4、6 周分别静脉注射 0.5 mg IL-4 中和抗体。
最后测定小鼠肺组织中 AM 极化分布及相关分子表达情况。
结果:经过 8 周的二氧化硅诱导,小鼠肺组织中 AM 的 M1 极化数量明显增加,而M2 极化数量明显减少。
同时,AMPK/mTOR 信号通路激活且抗氧化能力下降。
IL-4 中和抗体干预可减轻二氧化硅诱导的 AM 极化改变,同时抑制 AMPK/mTOR 信号通路的激活。
结论:二氧化硅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出现 M1 极化,IL-4 中和抗体对其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作为肺纤维化的治疗靶点,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二氧化硅;肺纤维化;极化; IL-4;中和抗体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工、建筑、陶瓷等行业的发展,二氧化硅(SiO2)的广泛使用导致其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肺纤维化是其最常见的慢性病变之一。
肺泡巨噬细胞(AM)作为肺部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维持肺微环境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二氧化硅所致肺纤维化过程中,AM 的极化状态(M1 和M2)及相关信号通路等仍未明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6 周龄 C57BL/6 雄性小鼠。
2. 实验分组:对照组、二氧化硅诱导组及 IL-4 中和抗体介入组。
3. 实验方法: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二氧化硅组小鼠经鼻腔滴入含有 20 mg/kg 二氧化硅的缓冲盐水,每周 1 次,连续8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