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上海(1993年至2016年)
- 格式:xls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1949—1952年上海对外贸易状况的变化作者:庞思娇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年第01期[摘要]自开埠以来,上海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
解放以后,上海依旧是中国的重要贸易港口。
与此之前所不同的是,上海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海对外贸易的主体——进出口商的格局有所演变;上海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从资本主义国家变为苏新国家;上海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从易货贸易变为结汇贸易再变为易货贸易。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对外贸易;变化[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1-0046-04进出口商是进行对外贸易的主体。
上海的进出口商主要有:进出口洋行、华商私营进出口企业和国营外贸企业。
解放后,上海的进出口商格局发生了变化。
面对变化了的政治环境,进出口洋行数量迅速地减少。
同时,华商进出口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地减少。
解放后,政府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并认为应该对其进行外贸管制。
由于政府对国营外贸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营外贸企业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其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提升。
(一)进出口洋行。
抗戰胜利后外资企业有1800家,而到上海解放时已经减少到910家,1949年6月为376家,到1955年底已经锐减为22家。
解放后上海外资企业减少,为外资企业服务的进出口洋行的业务也随之减少。
与对外资银行的态度有些相似,政府对洋行实行的也是“管理”与“利用”的方针。
由于建设的需要和洋行先天的优越条件(国外关系一般比国内的贸易商好),洋商如果能遵守政府的法令,政府不但不歧视反而欢迎他们。
不少组织健全的洋商机构仍在做业务,而且非常蓬勃,利润也相当可观。
但是由于洋行数量减少,进出口业务的比重也减少了。
因此洋行呈衰落的趋势,其衰落的原因:一是洋行不肯积极开展业务;二是一些洋行还像过去一样进行不公平贸易,即出口商品压低价格,进口商品抬高价格;三是由于美国的禁运政策,洋行多难以进口我国市场需要的物资;四是解放后洋行失去特权。
90年代以来上海对外对内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作者:江建全来源:《商业时代》2009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对外对内开放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阶段和加入WTO以来上海开放功能的全面提升阶段。
上海对外对内开放基本经验包括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开放;提高市场运行的规范性和市场开放度;以浦东开放为“领头羊”,东西联动等。
关键词:上海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实施对外和对内双向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使上海的“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同时上海开放的深化也为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条件,我国沿海沿江地区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上海开放的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和推动下,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同年6月,中央又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浦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体制环境。
从此,上海从原先全国对外开放后卫转变成全国对外开放的前锋。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上海外向型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对外开放概况20世纪90年代上海对外开放最大亮点是外商在上海的投资。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提供给浦东外商很多优惠政策,如生产性“三资”企业,其所得税减按15%税率计征;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三年减半征收等等。
上海充分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和优惠政策,实行东西联动,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上海优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上海优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上海优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批发业-其他批发业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检验检测服务。
(依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2019年物流快递员现状调查报告7月21日,北京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已解除,但雨还在继续。
北京防汛部门通报显示,从19日1时至20日15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142.3毫米,城区181.9毫米。
一位美团外卖小哥在朝阳大悦城取餐时和店家说起昨天的经历,有些沮丧和委屈。
‚下那么大雨,还摔了一跤,饭全洒了,还得返回来再买一趟,还要怪我送得太慢。
‛一辆电动车配备两个外卖包,一般能装下十份外卖。
如果送餐中途外卖出现损坏,都是外卖员自己出钱补给顾客。
除了外卖送餐雨天会有增加,普通快递员每天常规的送单量遇到雨天也更难完成。
菜鸟网络的监测显示,截至20日下午3点,派件签收不足40%,预计当日包裹签收量为日常的50%左右。
正常情况下,北京地区每天有500万票快递等待派送,近5万多名快递小哥奔跑在一线,中午时分更是有无数外卖送餐员在解决各大写字楼里成百上千上班族的就餐问题。
每天在北京朝阳区青年路、三里屯、海淀中关村这些繁华拥挤的路口,等一个红绿灯的功夫,就会有十来个红、蓝、黄各色制服、骑三轮的快递和外卖员,他们有些赶紧抽空打电话确认配送,有人焦急的注视前方等着插空通行。
一场暴雨让人们再次意识到了快递员、外送员对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
2020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和菜鸟网络联合发布《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社会化电商物流行业的有203.3万人,大概是5年前的3.4倍。
日复一日的取件、派件,是快递员看似简单重复的生活,他们就像镶嵌在庞大物流链条上的螺丝。
在社会消费趋势、政策、资本的影响下,这个行业在上百万快递员脚下轰鸣的车轮声中加速运转。
从早晨六点到晚上九点北京顺丰快递的小马也在这周暴雨天损失了一部手机,这让他心疼不已。
但值得庆幸的是,住所管理员即时设臵围挡,保住了他的地下室的家避免被淹。
北京东后河沿一栋楼地下室,楼道里停着几排自行车和电动车,这里住着不少快递员、外卖员,有宿管进行统一管理,就如大学宿舍,还有公共洗漱台、洗澡间。
历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1993年~2011年数据)1993年进出口总额: 276.6亿美元(出口总额169.7亿美元,进口总额106.3亿美元)1994年进出口总额:353.3亿美元(出口总额214.6亿美元,进口总额139.7亿美元)1995年进出口总额:408.3亿美元(出口总额247.1亿美元,进口总额161.2亿美元)1996年进出口总额:428.5亿美元(出口总额266.9亿美元,进口总额161.6亿美元)1999年进出口总额:614.8亿美元(出口总额419.5亿美元,进口总额195.3亿美元)2000年进出口总额:744.7亿美元(出口总额521亿美元,进口总额297.4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总额:804.8亿美元(出口总额542.8亿美元,进口总额262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971.80亿美元(出口总额699.5亿美元,进口总额272.3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额:1263.3亿美元(出口总额924.7亿美元,进口总额338.6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总额:1696.30亿美元(出口总额1249.5亿美元,进口总额446.8亿美元)2005年进出口总额:2116.3亿美元(出口总额1269亿美元,进口总额487.3亿美元)2006年进出口总额:2627亿美元(出口总额2035亿美元,进口总额592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3020.8亿美元(出口总额2327亿美元,进口总额963.8亿美元)2008年进出口总额:3337.4亿美元(出口总额2523亿美元,进口总额814.40亿美元)2009年进出口总额:2982.6 亿美元(出口总额2208.20亿美元,进口总额774.4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3853.4亿美元(出口总额2833.0亿美元,进口总额1020.4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4467亿美元(出口总额3245亿美元,进口总额1222亿美元)。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自 1978 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我国在政治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助力.如今,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得三大引擎.若将目光观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在1950-1978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11.35亿元上升至206亿美元,实现了从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制成品为主的跨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支差额仍然表现出周期性的态势,且贸易对象单一的问题也使得我们不能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性,原创性产业.那么改革开放后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呢?数据表明,在1978-1990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281.4亿美元上升到了1154.4亿美元;在1990-2000年间,由1154.4亿美元上升至4742.9亿美元;2000-2010年间,从4742.9亿美元上升到了29727.62亿美元.如果从1978-2007年计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增长了104倍,即从206亿增长到21737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附图一).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4%和9.1%.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8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单看这样一组数据可能会给人误导—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对全球的贸易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的确如此,但是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0.2%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够能以稳定的态势发展,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当我们细化的观察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1979 年到 1987 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西部金融》2008年第8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特征及演变路径分析肖继五摘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演变特征。
因此,本文实证分析了1992年至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路径与特征。
分析表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的东部地区占据不断增强的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劣势加剧,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地区差异;演变路径中图分类号:F 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17-2008(8)-0026-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肖继五(),男,湖北黄冈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金融理论与货币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一)理论分析Schmitz 和Helmberg er 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当资本、技术等方面占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在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时,就会形成垂直型的国际分工,而作为FDI 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就会形成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东道国和投资国都会从该贸易中获益。
外资以技术和资本对中国进行投资后,进口大量投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零部件和设备,并结合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加工基地,再返销到投资国或出口到其他国家,最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形成新的产品内贸易,使投资国和东道国都享受到一定的贸易利益。
从东道国的角度出发,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首先会引进高技术含量资本品;同时随之而来的先进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都会对东道国产生一定的技术外溢效应;当这些生产要素与东道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会形成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使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同时积极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东道国出口增长,最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杨定光、程中立,2006)。
(二)所占比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从1980年的0.42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8317.2亿美元,且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0.1%上升至2005年的58.5%。
目录一、企业背景 (5)1.1 工商信息 (5)1.2 分支机构 (5)1.3 变更记录 (5)1.4 主要人员 (9)1.5 联系方式 (9)二、股东信息 (10)三、对外投资信息 (10)四、企业年报 (12)五、重点关注 (13)5.1 被执行人 (14)5.2 失信信息 (14)5.3 裁判文书 (14)5.4 法院公告 (16)5.5 行政处罚 (16)5.6 严重违法 (16)5.7 股权出质 (16)5.8 动产抵押 (16)5.9 开庭公告 (16)5.11 股权冻结 (18)5.12 清算信息 (18)5.13 公示催告 (18)六、知识产权 (19)6.1 商标信息 (19)6.2 专利信息 (19)6.3 软件著作权 (19)6.4 作品著作权 (19)6.5 网站备案 (19)七、企业发展 (20)7.1 融资信息 (20)7.2 核心成员 (20)7.3 竞品信息 (21)7.4 企业品牌项目 (21)八、经营状况 (21)8.1 招投标 (21)8.2 税务评级 (22)8.3 资质证书 (22)8.4 抽查检查 (22)8.5 进出口信用 (22)8.6 行政许可 (22)一、企业背景1.1 工商信息企业名称: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310000000010329统一信用代码:913100001322107478法定代表人:张林发组织机构代码:13221074-7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所属行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经营状态:开业注册资本:70,000万(元)注册时间:1992-07-17注册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358号20楼B室营业期限:1992-07-17 至无固定期限经营范围:承包国外工程,境内外资工程,经援项目,外派劳务,工程所需设备材料出口,举办海外非贸易企业,上海市外商投资的咨询代理,在沪外资工程的代为转,分包及施工人员招用;国家商务部部批准的进出口业务,技术进出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咨询。
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现状评述及建议作者:王玲郑兴峰刘崇献来源:《对外经贸》2019年第05期[摘要]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能够帮助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单一窗口”建设目前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调研不充分、业务整合程度低、跨部门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加强全国性设计规划、选择难度较小的“公共平台”建设模式、选择整合程度高的纵向一体化流程功能模式、组建高效建设和运营团队并加强调研协调等。
[关键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平台;贸易便利化[中图分类号]F7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5-0016-04Abstract: At present,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has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ngle window” of internationa l trade can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de facilitation. 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a “single window” can produce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Exist 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ngle window” in the top design, the insufficient research, lack of low degree of business integration, inter-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is difficult, fo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design planning,choose the difficulty smaller “public platform construction mode, select the high degree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process integration mod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fficient team and strengthen research coordination, etc.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Single Window;Public Platform;Trade Facilitation[作者简介]王玲(1993-),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物流;郑兴峰(1989-),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物流;刘崇献(1976-),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物流。
第9课对外开放(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2022版课标】【2022】版课标·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思维导学】【背记要点】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易错易混】1.近代的开埠通商是丧权辱国的被动“开放”,如今的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的主动开放。
2.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不是深圳,而是海南岛。
【拓展延伸】1.经济特区中的“深圳、厦门和海南”(1)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
(2)厦门——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3)海南——后增设的、面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
2.近现代对外开放【三年真题】(一)、2022年中考真题1.(2022年山东青岛)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
90年代以来上海对外对内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对外对内开放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阶段和加入WTO以来上海开放功能的全面提升阶段。
上海对外对内开放基本经验包括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开放;提高市场运行的规范性和市场开放度;以浦东开放为“领头羊”,东西联动等。
关键词:上海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实施对外和对内双向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使上海的“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同时上海开放的深化也为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条件,我国沿海沿江地区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上海开放的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和推动下,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同年6月,中央又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浦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体制环境。
从此,上海从原先全国对外开放后卫转变成全国对外开放的前锋。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上海外向型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对外开放概况20世纪90年代上海对外开放最大亮点是外商在上海的投资。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提供给浦东外商很多优惠政策,如生产性“三资”企业,其所得税减按15%税率计征;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三年减半征收等等。
上海充分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和优惠政策,实行东西联动,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另外,上海进一步扩大区、县及有关局的审批权限。
继1992年向区、县及有关局下放了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审批权,1993年又将审批权下放至1000万美元以下,同时放宽5项政策界限。
上海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联系电话:目录第一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2002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上海对外贸易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2002年—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贸易依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贸易依存度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上海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上海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的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控制上海外贸依存度的政策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概述一.2002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002-2011年,中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由6207.7亿美元扩大至36417.83亿美元,共计增长5.9%倍,年均增长21.7%,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由4%升至9.7%。
2009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及地位已经不容忽视。
2002-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2002-2011年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2002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增速(%)自编二.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从国际看,近期世界经济出现好的迹象,但持续复苏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
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问题探析=========================================李健伟 (2007.08)摘要:自2004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联系日益紧密,双方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
但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中国一直存在着贸易逆差现象。
对此,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对东盟贸易逆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后,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平衡的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实行中国品牌战略、运用产业政策进行产品调整、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提升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量中的比重。
最终促进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合作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逆差;平衡思考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双边政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性较强,使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卓有成效。
2000年双边贸易强劲增长,全年进出口贸易额达395.2亿美元,增长45.3%。
2006年双边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达1608.4亿美元。
中国—东盟间贸易额从1993年的106.8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60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81.6%。
其中,出口额从46.8亿美元增至713.2亿美元,增幅达1424%;进口额从60.0亿美元增至895.2亿美元,增幅达1392%。
同时,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据统计,1995—2006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6.9%增至9.14%。
其中,出口的比重从6.4%增至7.36%,进口的比重从7.4%增至11.31%。
在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原料性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