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7
基因工程作文篇一《基因工程:一场微观世界的奇妙冒险》基因工程这事儿,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但其实就像一场奇妙的微观世界冒险。
我有一次去参观科学博物馆,在那个基因工程的展区,真的是大开眼界。
那里摆着很多双螺旋结构的模型,一大一小的模型组合起来看起来就像神奇的魔法组合。
解说员给我们讲,这基因啊,就像藏着生命密码的小匣子。
你看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球和线条,仿佛是微观世界的建筑蓝图。
我就凑到跟前,眼睛瞪得大大的,想把那结构里的秘密都给看穿。
这基因工程呢,就像是一群超级小的建筑工人,拿着微观世界的工具,在基因这小匣子里修修改改。
比如说,科学家们想让一种植物能抗虫。
他们就跑到那植物的基因里去找密码,找到对应的基因片段,然后像换个零件似的,把抗虫的基因给装进去。
这就好像给植物穿上了一层铠甲,那些虫子咬啊咬,就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在博物馆的展示屏上,还放着转基因农作物的对比图。
没有改造基因的农作物,被虫子啃得千疮百孔,就像破了很多洞的布袋子。
而转基因的农作物呢,光滑饱满,精神得很。
就像一个瘦弱的孩子,通过特别的训练,变成了威猛的小战士。
而且这个基因工程不光在植物身上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在动物身上也能搞出大动静。
我看到介绍说有人想用基因工程来治疗某些疾病。
就像给身体里坏掉的机器打补丁,把好的基因送到身体里,把病给赶跑。
那次博物馆之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基因工程好奇的大门。
我就像个懵懂的冒险家,才刚刚踏入这个微观世界的奇妙领地,这基因工程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和惊喜。
篇二《基因工程:我家的基因工程小故事》基因工程其实离咱们的生活没有那么远,我就实实在在地感受过一回,是跟我家养的花有关。
我这人特别喜欢养些花花草草的,家里阳台上种满了。
可有一盆小兰花,就总是病恹恹的。
叶子发黄,花朵也不精神,总之看起来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我成天在它旁边转来转去,浇水施肥,可啥法子都不管用。
后来我一个学植物学的朋友来我家,他一看这花,就跟我说这小兰花可能是在抗虫方面先天不足,所以总是被虫子或者病菌给欺负。
基因工程篇一基因工程:我的基因里住着个吃货?要说基因工程,其实离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挺远,至少比隔壁老王家的狗子离咱们远。
不过,一想到这玩意儿能改基因,我就忍不住琢磨,我是不是能改改我的基因,让我少吃点?毕竟,我妈从小就说我基因里住着个吃货,这几年更是验证了这个说法。
就拿上周来说吧,我本来打算一周瘦五斤,结果呢?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我的食欲。
那天中午,单位食堂做了糖醋排骨,那香味儿,啧啧,隔着老远都能闻到,直往我鼻子里钻。
我本来想着就吃一小块,意思意思得了,谁知道,一筷子下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那排骨,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一口气吃了三大块,还偷偷夹了两块鸡腿,最后还喝了两碗米饭汤,那叫一个满足。
别说瘦五斤了,当天晚上体重蹭蹭往上涨,我直接放弃了减肥计划,躺床上默默地反思人生。
后来我越想越难受,这基因到底有多强大啊,居然能控制我的食欲!要是能用基因工程技术改改我的基因,让我对高热量食物没那么大的兴趣,那该多好啊!想想以后能轻松减肥,不用再为吃太多而自责,人生都变得轻松快乐了。
篇二基因工程:超级草莓和我的纠结基因工程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超市里那些又大又红的草莓,大部分都是基因改良的结果。
我前几天去超市买草莓,就特意挑了几个长得特别大的,回家一尝,哇塞,又甜又多汁,简直比小时候吃过的草莓好吃一百倍!但是,我心里又有点纠结。
这些超级草莓,长得这么好,产量这么高,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技术?会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虽然超市里卖的草莓都经过了检测,但总觉得心里没底,毕竟基因这玩意儿,太神秘了。
那天晚上,我还在想这个问题,突然想起我一个在农业大学读研究生的表弟,他好像就在研究基因工程方面的课题。
我赶紧给他打电话,问了他好多问题,从超级草莓的培育过程,到基因工程的安全性,他都给我耐心讲解。
听完他的解释,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告诉我,现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要科学规范操作,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刘建20101103805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汉班)呼和浩特010022摘要基因工程对于人类的利弊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
但它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也可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
但它亦引起很大的忧虑与关切。
当此科技由严谨的实验室转移至大规模医药应用或商业生产时,我们如何评估它的安全性?此项技术是否可能因为人为失控,反而危害人类健康并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关键词:基因工程转基因道德伦理正文生物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生物的表征遗传自其亲代。
生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染色体,其组成分为DNA。
DNA含有四种碱基--腺嘌呤(adenine,),胸腺嘧啶(thymine,),胞嘧啶(cytosine,)和鸟嘌呤(guanine,(它们分别简称A、T、C、G)。
这些碱基在DNA 中看似杂乱无章,但它们的排列顺序,正代表遗传讯息。
每三个碱基代表一种胺基酸的密码。
基因就是这些遗传密码的组合,亦即代表蛋白质的胺基酸序列。
每个基因含有启动控制区,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
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
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
)在医药及农业上应用广泛。
这项尖端科技加上最近突破性的生殖科技,却引发人们极大的隐忧及争论。
观点:辨证地看待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基因工程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一、基因工程是在对促进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等学科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反过来也可促进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界是通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而来的,因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不仅可以阐明生命发生的现象和规律,揭示重要基因功能以及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还能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历程,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物进化的理论,促进生物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基因工程论文基因工程的概述和应用进展摘要:基因工程是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编辑的科学领域。
本论文旨在阐述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并重点探讨其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为人类提供了改良农作物、研发新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
本文将综述基因工程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引言基因工程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改良生物体的基因,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和调整,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基因工程的核心在于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其中,基因克隆、基因转染和基因编辑是主要的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克隆通过将感兴趣的基因序列插入到载体中,如质粒,然后将其导入宿主细胞中,实现对外源基因的操控。
基因转染则是将外源基因转入目标细胞或生物体中,以达到改变其性状的目的。
基因编辑则通过使用诸如CRISPR-Cas9等技术,直接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编辑、删除或替换。
三、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的改良上。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改良作物的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性状,实现对农作物整体性状的优化和提升。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解决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控制和育种加速等。
四、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基因治疗和新药开发。
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基因序列,基因治疗可以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
同时,基因工程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和操控,研发出针对特定疾病的靶向药物。
五、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生物修复和生物能源开发。
基因工程可以改造微生物,使其具备降解有害污染物的能力,从而用于生物修复。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改造植物和微生物,使其能够高效生产生物燃料,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基因工程的探索篇一:基因工程的探索说基因工程,感觉挺高大上的,像科幻电影里才有的事儿。
其实吧,离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也没那么遥远。
就说我前段时间,我家的那盆绿萝,它居然……不绿了!原本那盆绿萝,是我妈从单位抱回来的,说是别人不要的,叶子蔫儿吧唧的,可怜巴巴的。
我妈是个心软的人,硬是给它修剪枝叶,换了盆,还天天唠叨着浇水施肥。
那绿萝还真争气,没几个月就生龙活虎了,叶子油亮油亮的,爬满了整个花架。
然后有一天,我发现其中几根藤,叶子是黄的,而且黄得不对劲,不是那种自然发黄,而是像……得了黄疸似的,那种病态的黄。
我寻思着是不是哪里不对劲,于是上网查了查,结果越查越懵。
什么缺铁、缺氮、病虫害……各种说法都有,弄得我一头雾水。
最后看到一个帖子,说什么可能是基因突变了,培育出了新品种。
我当时就想,我家的绿萝,它也开始玩基因工程了?是不是我妈浇水浇多了,把它的基因给激活了?这难道是新时代的花草培育方式?想想我妈天天对着它念叨的那些话,感觉它像是被催眠了一样,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的基因?!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科学解释肯定没这么离谱。
不过,这件事让我对基因工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再是那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东西了。
小小的绿萝都能发生基因变化,那更复杂的生物呢?想想都觉得神奇。
篇二:基因工程的探索我那盆绿萝的“基因突变”事件,让我对基因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是很肤浅,毕竟只是我自己的瞎琢磨。
后来,我看了几部纪录片,这才算真正开了眼界。
纪录片里讲了很多基因工程的应用,比如改良农作物,提高产量和抗病性;还有治疗遗传疾病,让很多原本绝望的病人看到了希望;甚至还有克隆技术,虽然争议很大,但也展现了基因工程强大的潜力。
其中一个案例,我印象特别深刻。
讲的是一个患有某种罕见遗传病的小女孩,通过基因疗法,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玩耍。
看到小女孩的笑容,我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我想,这就是基因工程的魅力吧,它能改变命运,让人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花卉产业带来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观赏植物颜色的需求。
本文将从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和技术基因工程是通过对生物体基因的重组或改造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诞生于1970年代,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工程技术有许多基本方法,例如在宿主细胞中利用质粒或病毒等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以达到修改宿主细胞基因或系统。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生物体的性状,强化耐荫能力,改进品种增加产量等,对于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二、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随着对植物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育种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害。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将病虫害相关的基因改造成抵抗基因,从而改变作物本身的抗病抗虫性能;2. 优化果实品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和颜色变化,提高果实品质和口感;3. 改进目标植物的适应性。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为目标植物增加抵御环境压力的能力,提高适应严酷环境的能力;4. 通过改变花卉的色彩,改变其观赏价值。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花卉颜色,从而使花卉更加美观,并提高其观赏价值。
三、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对于观赏植物来说,花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指标。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授粉、选择等方式,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改变花卉的颜色,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花卉色泽的不同需求。
具体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改变花青素合成途径。
花青素是指一类能够产生蓝、紫色花朵的化合物。
基因工程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基因工程论文基因工程科技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基因工程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基因工程论文:浅谈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摘要: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已经被十分广泛地应用。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动植物,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基因;应用基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其中的道理未必广为人知。
那么所谓基因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生殖繁衍的遗传信息。
并且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它的作用主要是以转基因技术和基因克隆技为核心。
通过它们改良动植物的品种,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下面我们就谈谈它们是怎样为人类服务的呢?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生物蓝图,把所需要的基因从一种生物的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外科手术”,然后把所需要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转基因技术能培养出多种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转基因羊、产奶量高的转基因牛等,还能培育出抗旱、抗涝、抗盐碱、抗枯萎病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还培育出抗虫作物,科学家将杀虫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后,植物体内就能合成霉素蛋白,产生这种霉素蛋白基因的作物有烟草、马铃薯、番茄、棉花和水稻等,其中效益最大的是抗虫棉。
二、基因克隆技术“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
利用它可以拯救濒临灭迹的物种,或是复制一些优良品种等等。
然而在进一步细想克隆,却也着实让人深虑。
首先,若是无节制地“复制”某种物种,就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给自然界带来了混乱。
其次,从理论上说“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即为“克隆”人类准备了前提条件,再经过技术的不断改善,毫无疑问,不久以后就能“克隆”出人。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基因工程技术范文基因工程技术范文第1篇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技术伦理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依据、相互支持。
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
作为一个多目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基因工程技术进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
重新端详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进展供应一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进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进展的必要性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展,实现人的自由,满意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进展和应用就必定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目标制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幻想和盼望。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并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简单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亲密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进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进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端详。
这种困惑折射出社会进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
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我们必需承认和审慎对待。
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进展是非常必要的。
试论基因工程论文2300字_试论基因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试论基因工程论文2300字(一):试论基因工程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摘要:近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代表之一就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发展迅速,林业上已经有二十多种树种应用进了转基因技术。
林业生产中应用进基因工程的方面包括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御能力,培育抗除草剂作物,生物固氮等。
本文就以基因工程展开分析,并且对基因工程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加以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基因工程;林业生产;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科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在1970年代诞生,基因工程是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工程,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可分为两种: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酿造、制作酱料和育种技术已经被用于传统的生物技术。
近20年来,随着许多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实验手段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了发展,并被纳入了高科技领域。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树木基因工程是通过适当的基因转移技术,引入有用的外源基因,获得转基因植物,最后进行树木遗传改良或相关的研究。
一、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基因工程正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改变植物质量和适应能力的转基因植物和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植物以及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等。
大量的成功转基因材料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其中中国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七期间,世界上已经有四十五个国家在六十多种植物上进行了二点五万株转基因植物的田间试验,仅仅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这一年里就有一万例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报道,直到一九九七年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12种作物的4 8种转基因作物产品被允许进入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一千两百八十万公顷,其中美国就占了百分之六十的比例。
预计,全球转基因植物产品市场已从一九九六年的不足五亿美元增加到两千年的七十亿至一百亿美元。
2021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优秀范文参考范文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本文提供几篇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
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一: [摘要]目的构建含有人纤维蛋白原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实现胞外高效分泌表达。
方法全基因合成人纤维蛋白原3个基因FGA、FGB、FGG,构建表达载体pGAPZαA-FGB-FGG-FGA-AOX1,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SMD1168H,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发酵液经SDS-PAGE确定蛋白表达部位,ELISA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
表达产物超滤浓缩后利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纯化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
结果基因工程菌株摇瓶培养上清液表达量约15mg/L,生物学活性分析重组蛋白具有凝集活性。
结论成功获得了高效分泌表达重组人纤维蛋白原的毕赤酵母菌株,且分离纯化的蛋白具有生物凝集活性。
[关键词]重组人纤维蛋白原;毕赤酵母;分泌表达;分离纯化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凝血因子共13个,大多由肝脏产生,正常情况下,所有凝血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逐级放大,直到纤维蛋白形成,血液发生凝固。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即凝血因子Ι,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凝血因子,血浆中含量高达2000~4000mg/L[1],其分子量340kDa,由完全相同的2个亚基组成共价二聚体,每个亚基含有α(63.5kDa)、β(56kDa)、γ(47kDa)3条肽链[2],分别由4号染号体(4q28-30)上的3个独立的基因FGA、FGB、FGG编码形成,在肝脏中由独立的核糖体合成其前体蛋白,再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完成蛋白的组装,各肽链彼此通过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Fg单体。
基因工程相关研究参考论文首先获得需要生产的蛋白质药物的目的基因,然后选择适宜的运载体(多以病毒)并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生物(动物或植物)内,从而得到生物反响器。
(3)实例:动物乳腺生物反响器。
操作大致过程为:获取目的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导入哺乳动物受精卵中→形成胚胎→将胚胎送入母体动物→发育成转基因动物(只有在产下的雌性个体中,转入的基因才能表达)。
因为动物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故其乳腺细胞中含有重组基因并进行选择性表达,产生出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等重要的医药产品。
4.蛋白质工程(prtein engineering)(1)概念: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以便获得具有理想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可以创造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分子。
目前,蛋白质工程主要是改造现有的蛋白质,通过修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来改良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提高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和产率。
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蛋白质。
如下方法: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2)与基因工程的关系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实质: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产生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从而产生新性状。
原那么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目的:生产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并非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二、基因工程的未来基因工程是一种新鲜的事物,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
只要科学地、合理地加以利用,相信基因工程一定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纲举目张理清结构基因工程的研究在动植物育种、人类疾病防治及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科学家永不放弃研究,又致力于新的尝试,努力使基因工程为人类提供更大的帮助。
突破难点化解疑点1.分析说明基因工程应用研究的实质。
基因工程技术论文目前,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医药及环保等领域。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基因工程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基因工程技术论文篇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摘要:20世纪70年代,人类建立了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从此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医药及环保等领域。
本文简单介绍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基因工程 DNA重组应用发展现状沃森(Waston)和克里克(Crick)在1953年提出DAN的双螺旋模型,奠定了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重组技术,促进了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DNA的重组技术在体外对基因进行改造和重组,最后将重组后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从而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生物的遗传信息。
基因工程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医药及环保等领域。
1.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传统育种主要是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变异,可通过选择固定优良变异,在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但是,传统育种方法只能近缘杂交,不能远缘杂交,因此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传统育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基因工程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远缘杂交的问题,在育种方面贡献巨大。
人类可以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具有更高价值的作物[1-2]。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谓硕果累累,基因工程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病、抗虫、抗干旱、抗除草剂等)、改良农作物的品质以及可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
提高抗逆性的原理是:从某些生物中分离出具有抗病、杀虫活性、抗干旱、抗除草剂的基因,并将其导入作物中并表达,使其具有抗逆性。
荷兰和以色列两国的科学家从草莓细胞线粒体中提取一种酶基因,将其导入拟南芥菜中,使转基因拟南芥菜产生两种能吸引害虫天敌的化合物,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
西红柿很容易腐烂,运输和储藏很不方便,因此都是在西红柿未完全成熟时就摘取下来,在运输过程中再催熟,降低了西红柿的口感。
关于基因工程的作文《关于基因工程》篇一:关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哇塞,这可真是个超酷又超级神秘的玩意儿呢!就像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装着改变世界的密码。
我第一次听说基因工程,是在一堂生物课上。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那些什么DNA、基因片段之类的东西,我当时就感觉像是在听天书。
但是,当老师开始举例子,说基因工程可以让农作物产量大增,就像给植物吃了“大力丸”一样,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你想啊,以前农民伯伯种地那得多辛苦啊,要是遇上灾年,可能就颗粒无收。
但是有了基因工程,也许就能培育出超级耐旱、超级抗虫的农作物。
就像那些科幻电影里演的一样,大片大片的庄稼长得又高又壮,不管是蝗虫大军还是大旱天,都拿它们没辙。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担心。
这基因工程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砍得好能开辟新世界,砍不好可能就伤到自己了。
比如说,要是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副作用,然后就像传染病一样在大自然里传播开来,那可就完蛋了。
这就好比你给汽车改装了一个超级发动机,结果这个发动机老是冒黑烟,把整个环境都污染了。
我还听说基因工程在医疗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像那些疑难杂症,什么癌症啊,艾滋病啊,也许基因工程就能像超级英雄一样来拯救病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就可以像修改程序代码一样修改我们身体里的基因,把那些病变的基因都给修复好。
但是呢,这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伦理问题。
比如说,要是有人利用基因工程来制造出“完美人类”,那些长得又帅又聪明,还身体倍儿棒的人,那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咋办啊?这不就跟电影《千钧一发》里演的一样了吗?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很不公平呢?基因工程啊,你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们的世界里跳来跳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也带来了无数的担忧。
我们到底该怎么对待你呢?是张开双臂欢迎,还是小心翼翼地防范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关于基因工程》篇二:关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未来感,就像来自遥远星系的科技一样。
基因工程的论文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转基因技术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摘要:综述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农作物抗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能力,以及在改良农作物遗传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使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关键词: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农业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就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将高产、抗胁迫、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转移到目的农作物体内,使其在原有遗传基础上获得新的功能特性,来提高农作物的抗胁迫能力或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获得新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自从首例转基因作物于1983年问世以来,近年来农作物转基因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截止2014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种植面积已达1.81亿hm2。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病虫害等能力,对于农业转基因技术而言可以说已经进入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1转基因技术促进作物抗病虫害作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抗病虫害基因再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到农作物的体内,使目的作物表现出相应的抗病虫害的特性。
早在1901年就从染病的家蚕体液中分离出一种对部分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幼虫具有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即现在所说的Bt。
Bt在芽胞形成过程中,可产生具有杀虫作用的晶体蛋白(即δ-内毒素,δ-endotoxins),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转入农作物将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昆虫的幼虫以及无脊椎动物有特异的毒杀作用,这是关于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的最早起源。
目前采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已延伸到了烟草、棉花及水稻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英国已将豇豆种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即产物为胰蛋白酶抑制剂)转入烟草,通过引起多种昆虫消化不良,达到抗虫作用。
关于基因工程的作文《关于基因工程》篇一:关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这玩意儿听起来就超级高大上,像那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神奇技术。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疯狂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摆弄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仪器,然后创造出什么超级生物的画面,就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把恐龙给复活了一样,超酷的有没有!我觉得基因工程就像是一把超级厉害的魔法剪刀和胶水。
科学家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裁缝,他们可以把生物体内的基因这个“布料”随心所欲地裁剪、拼接。
比如说,我们现在吃到的一些转基因作物,也许就是科学家们把一些能够抵抗病虫害的基因从别的生物身上剪下来,然后粘贴到农作物的基因里。
这样农作物就像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那些害虫啊病菌啊就拿它们没辙了。
但是呢,我对基因工程也有点小担忧。
你想啊,我们这么折腾基因,会不会有一天搞出个大麻烦?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
我听说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也许吃多了会像电影里那些变异的怪物一样,身体突然长出奇怪的东西来,虽然这可能有点夸张啦。
可是谁也不能保证绝对没有问题啊。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谈到基因工程。
他就特别兴奋地说:“要是基因工程能发展到让人长生不老就好了!”我当时就想,这想法可真够疯狂的。
但是仔细想想,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呢?那时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人口爆炸,资源不够用?这就像一场超级大冒险,我们在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前方可能是宝藏,也可能是深渊。
基因工程就这么在争议和期待中不断发展着,而我们就像是站在岸边看着一艘大船起航的人,既好奇它会驶向何方,又有点担心它会不会中途翻船。
在学校里我们也会偶尔谈到基因工程相关的话题。
老师在讲台上说得头头是道,我在下面有时候听得云里雾里的。
感觉这东西好复杂,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
我想努力去理解它,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未来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在基因工程这个巨大迷宫里的小老鼠,到处乱撞,想要找到出口,想要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研究人类的基因工程篇一研究人类的基因工程说基因工程啊,感觉就像在玩上帝的游戏,想想就刺激!不过,这刺激里也带着点害怕,毕竟咱是普通人,对这玩意儿了解有限,就像我上次去菜市场买菜,买了一堆看着挺新鲜的西红柿,结果回家一洗,发现有好几个都烂了,里面都黑乎乎的,那感觉,就跟基因工程的不可预测性一样,心里有点打鼓。
这事儿还得从那天说起,我妈让我去买西红柿,说是做西红柿鸡蛋汤。
我呢,平时对买菜没啥研究,就图个新鲜,挑了几个颜色红得发亮的,个头也大,看着就喜庆。
付完钱提着菜篮子,一路哼着歌儿回家。
回到家,兴冲冲地开始洗西红柿,谁知道洗着洗着,就发现了问题。
几个西红柿看着外表完好无损,甚至还泛着诱人的光泽,可一掰开,里面全是黑乎乎的烂芯,一股子怪味儿,我当时就傻眼了,好家伙,这买菜也碰上概率事件了。
这西红柿烂芯的事儿,其实跟基因工程挺像的。
基因工程,说白了,就是修改基因嘛,就像我妈种菜,施肥浇水,希望长出又大又红的西红柿。
但实际情况是,有时候会出问题,比如基因突变,就像我买的那些西红柿,外表看着好,内里却坏了。
这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这让人不得不多想,万一哪天基因工程在人类身上出错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篇二研究人类的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实际上,很多研究人员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就好比我以前学骑自行车,摔了无数跤,才学会的。
刚开始,那叫一个狼狈,摔得鼻青脸肿的,裤子也蹭破了,看着路边的小草,心里拔凉拔凉的。
但最后,我还是学会了。
想起学骑车这事儿,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那会儿我爸妈整天唠叨我,说要我学骑车,可我天生胆小,总怕摔倒。
记得第一次上车,我扶着墙,两脚使劲蹬,结果车没骑稳,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摔了个四脚朝天。
屁股摔得生疼,膝盖也破了皮,眼泪都下来了。
我爸在一旁哈哈大笑,指着我说:“你看你,像个乌龟一样爬起来!”虽然当时很生气,但现在想想,还挺好笑的。
说回基因工程,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复杂,有各种技术手段,但实质上它也是在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
基因工程学术论文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 20 世纪70 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基因工程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基因工程学术论文篇一摘要: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20 世纪70 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
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
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
这项工程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
它不仅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并且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
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么样呢,而又有哪些利弊?关键词:基因工程;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基因工程利弊一、基因工程(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发展1.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2.发展生物学家于20 世纪50 年代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从微观层面更进一步认识了人类及其他生物遗传的物质载体,这是人类在生物研究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60 年代以后,科学家开始破译生物遗传基因的遗传密码,简单地说,就是将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弄清楚。
在搞清楚某些单个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基础上,进而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
(二)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发展现状(1)基因工程应用于农业方面。
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把负责特定的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去,构建转基因植物,有抗病虫害,抗逆,保鲜,高产,高质的优点。
下面列举几个代表性方法。
①增加农作物产品营养价值如:增加种子、块茎蛋白质含量,改变植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比例等。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此,进行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采用双语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内容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基因工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科学保证。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改革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而基因工程在生物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高等教育中被列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
21世纪的教育和改革,要求高校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1]为了加强内蒙古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让学生全面提升理论与实验技能,近年来,对基因工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教学改革。
一、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科书编写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根据我校制定的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人才市场需求,我们重新修订了《基因工程》教学大纲。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是增加了部分内容,使内容更加完整,如增加了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参考书籍与期刊等部分;二是在制定课程内容时,不像以前那样只简单列出各章节的题目,而是明确了各章节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具体内容,使教师更加明确所讲授的内容;三是详细地规定了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明确了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比例,避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弊端。
二、采用双语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活动
从本科阶段始就开设专业双语课,使学生能够尽早掌握专业外语,以利于学生以后在第一时间快速阅读外文文献,便于迅速掌握和了解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动态。
[2]为此,我们在基因工程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章节都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授课,使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大量基因工程甚至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中的专业术语,对阅读专业学术文献很有裨益。
在结业考试试题中,有40%的试题用英文命题。
开设双语课,让学生对所学专业英语耳濡目染,培养他们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使之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有效地把握科研动态,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三、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科学性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但不是全部。
为避免教材的缺陷,发挥讲授的优势,应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和呈现,即教学内容的优化。
基因工程与很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为了使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必须合理取舍和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生物技术发展很快,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的成果日新月异。
因此,对于基因工程课程而言,要经常给学生补充生命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新动态。
[3]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严重束缚,能力培养受到限制。
改革教学方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
主要采用课堂提问方式。
问题的设置、难易要适度,问题提出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讨论。
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把下一次讲课内容的要点作为问题提出,让学生准备,在下次课程讲授时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来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预习新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
此外,还可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鼓
励学生提问,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坐等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把学习的潜力、能力充分挖掘出来。
2.启发式教学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从第一堂绪论课开始,就由浅入深,将身边现象、关注的科学话题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程学习营造良好的开端。
在基因工程教学中,我们将一些著名科学家突破的重大课题的思路和实验引入课堂,如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Meselmn和Stable设计巧妙的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Berg第一次完成DNA体外重组试验以及Mullis发明了PCR技术,等等,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可以让学生查阅文献,设计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式教学。
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就在身边,只要努力探索,走近科学,就会有所发现。
[4]
3.讨论式教学
讨论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避免被动接受知识。
所以每节课给学生至少留出
5min时间或设置专门的讨论课,鼓励提问、讨论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这样的讨论可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因为,学生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提
示问题的实质,并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从而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达到培养具有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的人才的培养目的。
[5]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
《基因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抽象、较难理解,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同时涉及大量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描述的实验操作技术。
我们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与讲授相互结合的手段,结合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加工,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结合起来,形成生动、直观、系统和完善的《基因工程》多媒体教学课件,明确突出教学重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对学生的网上对话、个别辅导、网上布置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等目的。
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转变成教学的指导者和辅助者。
还可以创建共享空间,与社区成员进行交流,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互动。
六、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考核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检查。
整体素质教育的推行,必须革新的就是考核体系,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2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讲解与讨论。
在日
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和大量科技期刊,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教学相关的题目写微型文献综述,作为平时作业成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文献、写作与英文翻译的能力,又为今后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期末试卷成绩占80%,在理论课笔试试卷设计上,加重主观命题的份量,减少客观命题的比重,同时增加试卷的给分点,考查学生知识面。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水平提高和教育教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为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进行“一帮一”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可以学院的优质课为典型,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鼓励教师从中吸取授课经验。
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组织教师进修。
鼓励和支持硕士生从事教学和实验辅导工作,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辅助师资的服务意识。
学院还可定期举办教师学术成果报告会或教学心得交流会,活跃教研气氛,促进学术交流。
在不断引进人才和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加强师资力量,为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强大的动力。
总之,基因工程教学改革任务艰巨,过程较长,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进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虽然在人才培养、促进学科
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教学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修正改革方案,不断总结,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至立.自觉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实践素质教育思想[J].人民教育,2002,(1).
[2]王海鸥等.“基因工程”双语优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9,(2).
[3]安新民等.基因工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3).
[4]欧阳立明等.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
[5]许崇波等.《基因工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