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9
简介中国股票历史中国股票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逐步引入股票市场,并推出了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股票市场的起步阶段,中国的股票交易活动相对较为有限。
初期,只有一小部分国有企业可以在交易所上市,而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较低。
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的认知和了解也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推进,股票市场逐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重视。
2001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此后,国内企业纷纷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登陆A股市场。
接着,在2005年,中国推出了股票市场的规范化改革,主要包括引入新的交易机制、改进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参与。
然而,中国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股灾,股票价格暴跌,并出现了大量股票停牌的情况。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股票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讨论。
尽管经历了起伏和波动,但中国股票市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目前,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已经大幅增加,投资者的参与度也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中国股票历史的发展充满了曲折与变化,但它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
未来,中国股票市场有望继续发展壮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和选择。
中国股市的历史演变与当今形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加入 WTO,中国股市的蓬勃发展也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然而,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尽管现代股市的历史短暂,但也已经呈现出了独特的演变轨迹与特征。
同时,当前中国股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
I. 历史演变自1988年在深圳建立首家股票市场以来,中国股市迎来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股市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在股市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个A股、B股、H股等市场,股市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历史性的顶峰,有1000多股票上涨超过100%,许多人涌入股市,期望分享股市的红利。
但是,很快股市泡沫破灭,导致了万亿损失。
此后,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较为低迷的时期,直到2014年以来,中国股市才重新恢复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II. 当今形势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股市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尽管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多次繁荣与萧条,但是其仍然拥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尤其是在目前中国经济走势不确定、外贸遇阻的情况下,股市作为另一种经济投资途径,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
同时,中国股市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较高,一些公司以及股民过度乐观。
加上监管系统的不健全,各种失范行为层出不穷,股市内部的问题也时刻存在。
III. 对策及建议针对以上演变与形势,应当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并尝试化解风险。
第一,建立完备的股市监管体系,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公司质量监管与信息披露;第二,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完善股权分离与公司治理;第三,推行资本市场改革,构建健康、稳定、长期的资本市场基础。
通过客观的调研,科学的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脱离“高喊短线”的投资理念、学会环视全球化的投融资环境,我们相信股市一定能够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完成更高质量的发展,妥善面对当前的形势与演变,磨砺技术能力,预测市场风险,吸纳更多优质的资产,呈现出更为稳健与健康的上升趋势。
a股发展史
A股是指中国境内上市交易的股票,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恢复,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起初,A股市场以股票发行方式为主,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国有企业。
此时,A股市场规模较小,交易活跃度也不高。
19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开始推出股权分置改革,将股份制企业股票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引入了更多的非国有资本。
这一改革推动了A股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统一监管中国证券市场,包括A股市场。
这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了A股市场的制度建设,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005年,中国A股市场实行了全面的现代化交易制度,包括T+1的交易结算制度、无限制涨跌幅的市场价格机制等。
这些改革进一步增加了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吸引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A股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
2014年,中国A股正式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市场。
然而,A股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波动大、投机氛围浓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包括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等。
总体而言,A股市场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开放,A股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功能和竞争力。
中国a股历史
中国A股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证券市场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A股市场始于1990年代初,经历了多次改
革和变革,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股票市场
之一。
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探索股票市场的建设。
1990年11月,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共同推动下,
设立了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标志着中国A 股市场的正式开启。
然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并不顺利。
1992年,中国股票市场遭遇了短暂但激烈的泡沫期,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不少公司通过虚
假信息炒作股价,最终导致了市场崩盘。
19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完善中国A股市场的机制和监管体系。
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股申购与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新股申购和发行将由证监会集中
审批,大大提高了新股发行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005年,中国A股市场实现了股票账户实名制,进一步规范了股票市场的开放和交易。
2007年3月,中国A股市场全面取消非交易制造,实现了真正的交易市场化。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不断创新、发展。
2014年11月,深港通
正式开通,实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互联互通。
2019年11月,科创板正式开板,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一环。
同时,中国A股市场还不断简化交易流程、提高市场透明度,为全球投资者
提供更加成熟和活跃的股票投资机会。
中国股市发展A股市场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产生过8次较大行情:1、1991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点到1429点5月17日,上证综指探底104点。
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通金魔方软件。
1992年1月19日起,邓小平视察深圳四天,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5月26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429点。
2、1994年7月29日上证综指325点到1052点2月22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
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
5月9日,深圳投资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深发展普通股2.02%。
7月29日,上证综指探底325点。
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三大救市政策”:一、停发新股,二、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9月13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052点。
3、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512点到1510点1月19日,上证综指探底512点。
当年,国务院证券委下发文件要求大规模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证券市场,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改造国企。
5月1日,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
8月22日,央行第2次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
1997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涨到1510点。
4、1999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7点到2245点5月17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探底1047点。
5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获批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资到10亿元。
6月1日,国务院决定降低B股交易印花税,由4‰降至3‰。
6月10日,降息。
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中国大陆股市大事记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
1990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的第一天。
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最低95.79点,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看不见的点位,当日收于最高99.98点之后在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里,整个市场无量空涨,90年收于127.61点1991年在整个91年里,由于是股票市场成立的初期,基本呈现一路单边暴涨或单边回调的特征,结果91年再次收在最高点292.75点,全年涨幅129.41%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1992年1992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这一年让许多新股民品尝了暴涨的兴奋,也体验到暴跌的痛苦。
1992年1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上市交易,它是上交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在深圳视察4天,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说:“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
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小平同志的肯定,造就了一轮大行情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在沪深两地上市。
1992年3月2日: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宣告中国股市进入快速成长期至4月下询,上证指数一改平缓上扬走势,至5月上旬更是出现放量大涨的走势。
中国股票历史大事记1983年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灵、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第一家公开发行企业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6月28日,深市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
1990年11月23日,深市对股票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
同日(即1990年12月19日),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黄浦万国每天收市晚上交流信息者络绎不绝上海一景。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30年,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可以长成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30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股票市场萌芽及最初探索阶段(1978-1991)1986年11月1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600651)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股票发行创"新纪元"1984-1986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集体和国有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股份制试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广东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天桥百货、上海飞乐音响、上海延中实业等公司还公开发行了股票。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前期股份制试点的成绩做出肯定,允许继续试点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
从此政府逐渐加大对股份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加规范,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也越来越多。
上海、深圳出现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出现了股票的公开交易或场外交易。
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从而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1987年1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营企业。
该公司股票的发行,拉开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序幕,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截至1990年底,我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共筹资42.01亿元。
其中,公开发行股票筹资17.39亿元,非公开发行筹资24.62亿元。
中国股市十年回顾(1998—2008)【1998年】借壳上市营造局部牛市98年开年后,高开低走2月跌幅1.34%,而资产重组板块在4、5月引发一轮局部牛市。
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并未使中国受到很严重的冲击,98年股市是一个调整年。
大事记:1)由于上市公司可以轻松地筹集到大笔资金,一些实力强的非上市公司开始借壳上市。
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借壳上市更是成为股票二级市场上惹人注目的亮点。
据记载:借壳上市94年有2家,95年有1家,96年有9家,97年有33家,而到98年有44家。
如西藏圣地,每股收益8.6分,98年最高涨幅358.4%,五一文每股收益1.3毛,最高涨幅达326%。
2) 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
专家理财是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3)4月22日,深沪两市实行《特别处理制度》,辽物资A成为第一家ST公司。
4)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5)98年央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上证综指98-99年月线【1999年】引发5·19井喷拉开大牛序幕99年初持续阴跌,春节后曾探底1084点,随后产生一轮小反弹。
5月19日,由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领头,沪深股市突然爆发井喷行情,开始由网络股启动,行情前后持续了3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由1057点涨至1739点,涨幅达到63.57%。
6月底创出历史新高,上海综指比98年底上升610点,升幅为53%。
但因新股发行上市步伐加大加快、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及配股等扩容对市场压力太大,数百家的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下降,引发7月以后沪深股市持续下跌,令股市全年的升幅大为减少,仅比98年底上升19%。
大事记:1)年底中国公布修改公司法,准备模仿美国开辟二板市场。
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高科技发展,一批困难企业开始"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
中国证券20年来股市重大事件1.首家股份公司1984年7月20日,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揭开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序幕.1993年5月,“天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证券交易所开业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
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华南宾馆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交所的开业,实现了股票的集中交易,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形成.3.股票价格变动指数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以准确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后上海股市价格的总体走势.4.首只可转换债券发行1991年8月1日,海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首只可转换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开始在中国出现.琼能源在上市后按计划实现了转股.5.深圳8.10风波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受影响第一次狂泻,上证指数三天内暴跌400余点.6.集合竞价开始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以使买卖双方按供求关系矫正股价.集合竞价是大盘一天走势的预演.7.上海八.一七事件1993年8月17日,部份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这就是引起股市轩然大波的"八.一七"事件.8.第一只上市基金1993年8月20日,淄博基金成立,成为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淄博基金的设立揭开了中国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序幕,并在当年引发了短暂的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热潮.9."救市"行动1994年7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救市"政策结束了当时的股灾,启动了新一轮牛市.10.金融风暴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长达两年,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在199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半年时间里,香港,韩国,印尼,泰国股市市值的损失高达2010亿美元.而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不大.11.证监会监管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作出决定,沪深证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促进了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12.5.19行情1999年5月19日,在网络股的带领下,沪深股市一扫多年来的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个交易日内股指上涨65%,行情由1047点起步到200年5月2245点结束。
a股的历史回顾A股的历史回顾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中国A股市场中最主要的股票类型之一。
自1990年A股市场开启以来,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
以下是A股的历史回顾:1. 成立阶段(1990年至2002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启和A股市场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还相对小众,投资者为少数富有的人士和机构。
2. 成长阶段(2002年至2007年)2002年,中国股市开始走上成长之路。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进一步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良好。
投资者们开始追逐高收益、高增长的股票,股票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
然而,在2007年初,A股市场遭遇了一次较为严重的调整,股指大幅下跌,众多投资者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3. 破浪前行阶段(2007年至今)A股市场于2007年初经历了一次大幅调整,但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
相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市场发展的不断壮大,A股市场进入了破浪前行的阶段。
自2007年以来,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不断上升。
2014年,中国证监会实行IPO暂停审批,之后进行取消,使得A股市场资金再次涌入,市场呈现出疯狂的反弹。
但从2015年6月份开始,A股市场受到国内股市危机的影响,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下跌。
在之后的几年中,A股市场在多次波动和变化中逐渐稳定下来。
2018年初,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同股不同权”政策陆续推出,众多科技公司相继在A股上市,A股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A股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但它的发展势头仍十分不错。
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市场也不断壮大,预计未来A股市场仍将开拓新的领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我国近20年A股总市值变化曲线一、总市值的定义A股总市值是指某一时间点上,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之和。
总市值的变化是反映A股市场整体规模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和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的指标之一。
二、总市值变化的历史背景我国股市迅速发展的历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
1990年代初,我国A股市场于上海、深圳两地同时开市。
经过20年的长足发展,我国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而A股总市值的变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
三、近20年A股总市值的变化曲线1. 2000年至2010年:蓬勃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股市的蓬勃发展,A股总市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6年,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创下了新高。
投资者对A股市场寄予厚望,股市繁荣景象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2. 2010年至2015年:市场波动的五年然而,2010年后,A股市场总市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2015年6月,A股市场总市值一度蒸发了约30万亿元人民币,市场陷入了深度调整期。
投资者信心受挫,大量资金纷纷退出A股市场。
3. 2015年至今:逐步回升的新趋势自2015年的市场大跌后,我国证券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稳定市场,A股市场总市值也逐步开始回升。
2019年,A股市场总市值已经重新站上了65万亿元人民币,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四、总结与展望近20年来,A股市场总市值的变化曲线反映出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
经历了20年的起起伏伏,A股市场也迎来了逐步回升的新趋势。
然而,总市值的变化仅仅是市场的表面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在规律仍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个人观点:总市值的变化不仅仅反映了市场本身的波动,更代表着整个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A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稳健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健康的资本市场。
我期待未来我国A股市场更加成熟和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a股历史热点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a股市场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a股市场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a股历史上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改革开放与a股市场的起步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了支持经济发展,1984年,中国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a股市场的起步。
这一事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上市公司制度改革上市公司制度改革是a股市场的重要一步。
1993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管理办法》,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行为。
这一改革措施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小康股风潮上世纪90年代末,a股市场出现了一股小康股热潮。
小康股是指具备稳定盈利能力和高股息收益的公司股票。
这些股票在市场上备受追捧,投资者争相购买。
小康股热潮的出现使得a股市场进一步活跃起来。
四、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创业板,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创新。
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国的创业公司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创业板的推出在a股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
五、股市大跌与救市行动2015年6月,a股市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股指大幅下跌。
面对市场的恐慌情绪,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行动,包括暂停熔断机制、降息等。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荡,并对a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启动2014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沪港通,2016年又推出了深港通。
这两个通道使得境内和境外投资者可以相互投资对方市场的股票。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启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将中国股市与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七、科技股的崛起近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a股市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技股企业。
这些公司在市场上表现出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1: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 涨幅1487.8%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
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一次回头: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01-386.85 跌幅73%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
2: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85-1558.95 涨幅301%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的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15.22, 0.04,0.26%)(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
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第二次熊回头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95-325.89 跌幅79%1992年开始,新股发行大幅扩容。
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第二次熊市来临。
沪指在94年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3:第三次牛市 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89-1052.94 涨幅224.4%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三大就是措施。
(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月时间,股指涨幅超过200%,最高达到1052点。
中国A股发展史
一、中国股市诞生
1986年9月26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0年。
诞生背景
◎中国第一股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9月26日正式开业
1986年9月26日清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
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
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4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将要发行的工商银行股票将创全球IPO新高。
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股指期货也将要推出。
如今光沪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上百亿元,与20年前8万余元不可同日而语。
二、恋曲1990:纯洁构想的曲折实现
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
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前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子夜》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中依稀对股票交易所有一点印象。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2月1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
6、股市设计者点评: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历史在为未来奋斗的时候总是
高尚和纯洁的,当年设计者所构想的证券市场只有一个榜样——欧美,欧美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间的活动,而中国的历史现实却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
”一位最初设计者对本刊评论说。
这为后来的政策市以及国企圈钱埋下了伏笔。
三、混乱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与压之间
1、1991年8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
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5月21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新股申购火爆,部分人员利用权力私买抽签表,“那些没买
到表的互诉自己的委屈,交换各自的所见所闻,人们开始愤怒了。
晚上大批大批的人群涌向市政府大门,深南路瘫痪。
警察来了,武警来了,高压水炮来了。
”王安说。
后来政府清查出,内部截留私买的抽签表达10万多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
4、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全国人大也开始讨论要不要制定《证券法》。
管理层开始实施以“打压”为主的监管。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
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市场一冷就是一年多,加之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顿,连带着股市也跟着泛绿。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
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
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终于扼住了涨势的咽喉。
文中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和深交所决定从既日起,对在该两所上市的股票、基金类证券的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10%限制并实行公开信息制度。
当天,沪深两市均跌满10%,大部分股票被巨大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
四、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从5月19日起,在网络股的带动下,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强劲的上升行情,期间,上证综指更是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金额也创下了历史天量。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
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
随后,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
3、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建立,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建设步入新阶段。
五、厚积薄发迎来第二个春天
2002年秋天,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当时还未散去的“赌场论”、“推倒重来论”的争议,起到了拨乱反正的重大作用。
这一朴素的道理,在此后数年的改革发展中得到了一次次验证。
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出台,被视为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以来,
政府对证券市场问题最为全面、最为专业的阐述。
一时间,资本市场春风浩荡。
2005年“五一”刚过,不亚于资本市场再造的股权分置改革破冰,打响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券商综合治理、证券法制建设等一系列改革的发令枪。
2006年12月,中国股市收复了2001年的2245高点。
仿佛拆除了最后的篱笆,此后股市一路高歌猛进,财富效应开始显现,史上最大规模的储蓄大搬家上演。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这段表述成为2007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基调。
2007年9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突破5500点,最高达到5509点。
同时火热的行情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资金,截至2007年9月7日,中国股市总市值已经达到23万亿,沪深两市的账户总数达到1.2万亿户。
六、冰天雪地闲亭漫步2009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登上6124.04点,伴随美国金融危机
和国内大小非解禁的大潮,2008年10月28日滑落至1664.93点,套牢中国新生代的亿万股民,至2009年5月19日,反弹至2688.11点,似乎给人牛市重来的感觉,可谓冰火两重天,现在股民只能闲亭漫步,等待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