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点归纳.pdf
- 格式:pdf
- 大小:174.33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其主要特征包括:•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经济建设是中心,以工业为主导,同时兼顾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正在推进。
2.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2.1 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主体,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是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行使管理和调节职能的工具。
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国有企业主要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
中央企业是由中央政府出资组建的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企业。
集体所有制在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农民通过自愿结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共同占有和管理土地、农机具和经营资金等生产资料。
在城市,集体所有制是城市集体企业、城市居民社区和单位社会福利事业的主要形式。
城市集体企业既可以由工人集体组建,也可以由居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集体组建。
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新的所有制模式,主要由国家或集体与个人、内外资企业合作组建。
它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间的又一种有效的结合形式。
2.2 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包括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两种形式: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按劳分配主要是以工资为形式实现的。
工资是职工按劳动时间、强度、技术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获得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石。
下面将对考研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 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主导力量,包括国家公有制经济和集体公有制经济。
国家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自然资源等,它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集体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等。
2. 私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私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建设。
3. 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混合,既有它们各自的优势,也有它们各自的局限。
在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形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核心,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按劳分配主要是根据个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劳动者根据辛勤、智力和创造性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
2. 其他分配方式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中国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分配方式,如按资分配、按事分配等。
这些分配方式的存在是为了体现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和价值,更好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行政干预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①生产力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核心、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②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关系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主要内涵(7个坚持)(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7)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5、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归纳和概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
中国将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等手段,引导和调整市场行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主调节的有机结合。
这一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中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发挥了重要的经济活力和创新力。
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注重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的解决。
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乡村振兴,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解决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富裕。
同时,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注重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一体化,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倡导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和历史背景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进行考研知识点的归纳。
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经济形式和基础,包括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所有制经济以国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根本经济形式,国家通过对重要的经济领域和关键产业进行所有与控制,实现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
集体所有制经济则是农村和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劳动者经营的经济和各种形式的私营企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提供公正、平等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例如,在资本主义复辟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此外,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节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从农民政权转变为工人农民联盟的政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考点总结汇总
以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些考点总结: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升级、动力转换等特征。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7. 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8. 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9. 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成分?4.制定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国有经济涉及哪些行业和领域?(P39)6.国有经济的作用: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国有经济担负着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7.集体经济的作用: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③缓解就业压力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8.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国家应该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前提下,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依法保护它的合法权益。
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会。
原因如下:①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就业,增加税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10.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点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容1.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资源配置、经济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安排。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集体、个人三种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求关系调节、市场竞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1.国家所有制:由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国家统一所有、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所有制形式。
2.集体所有制:由劳动群众的集体组织所有,实行集体所有、自治管理、自负盈亏的所有制形式。
3.个人所有制:由个人所有,实行个人所有、自负盈亏的所有制形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供求关系调节: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市场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进行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3.市场配置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自由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
4.国家调节: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公平。
四、社会主义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为主体:通过劳动报酬来分配财富,强调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按能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实现共同富裕: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
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
4.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六、总结高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容、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集体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制度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民主的权利,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领导地位,人民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实现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根本特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体现。
3. 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力和权益。
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好地发挥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包括理论、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内的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考知识点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在这个经济制度下,公有制经济是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和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调节和引导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一、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
公有制经济是指国家、集体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以国家所有制经济为主导。
国家所有制经济是由全体人民共同所有,代表公共利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主导力量。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是农民集体所有和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投资或组建企业,实行共同所有和共同经营。
二、私有制经济和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由个人或者私人组织所有和经营的经济形式。
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合作经营。
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点。
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并通过竞争推动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是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手段,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能保障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整体调控。
四、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调节和引导作用。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等手段,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公共利益,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还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公平等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了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
这一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国家的公有制经济,也有私人的非公有制经济。
这种并存的经济制度,既保持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和引导,又保护了个体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非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互动发展。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除了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外,还包括个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
这种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但公有制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保障了国家对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的控制权,维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与安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为国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经济基础。
国家可以通过对公有制经济的调控和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保障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存在,既允许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保障了全民的基本利益。
通过对经济的合理调配和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共享,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成分?
4.制定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国有经济涉及哪些行业和领域?(P39)
6.国有经济的作用:
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国有经济担负着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7.集体经济的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8.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国家应该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前提下,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依法保护它的合法权益。
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不会。
原因如下:
①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就业,增加税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10.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坚持公
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个有利于也是判断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是非得失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