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化学》第八章 期末考试拓展学习2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西交《有机化学》(二)第二章烷烃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链分类(1) 开链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正丁烷, 异丁烷(2) 碳环族化合物A:脂环族化合物: 环戊烷, 环己烷B:芳香族化合物: 苯, 萘(3) 杂环化合物: 呋喃, 吡啶2、按官能团分类按分子中含有相同的、容易发生某些特征反应的(1) 原子 (如卤素原子)(2) 原子团 (如:羟基 -OH 、羧基 -COOH 、硝基-NO2,氨基-NH2 等)(3) 或某些特征化学键结构(如双键>C=C< 、叁键- C C - )等分类。
3、有机化合物按碳链分类(1) 开链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正丁烷, 异丁烷(2) 碳环族化合物A:脂环族化合物: 环戊烷, 环己烷B:芳香族化合物: 苯, 萘(3) 杂环化合物: 呋喃, 吡啶二、饱和烃:分子中只含 C、H 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连接,碳原的其余化合价完全为氢原子所饱和。
烃分子中所有化学键均为σ键,即C SP3C SP3 C SP3H1S饱和烃的通式: CnH 2 n + 2同系列:具有同一个分子式,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化合物彼此互为同系物系差:同系列组成上的差异—CH2—。
三、乙烷的构象 :在乙烷分子的无数个构象异构体中,其两个典型的构象异构体(又称极限构象异构体)可表示如下:交叉式构象的能量较低,故较为稳定。
四、丁烷的构象丁烷绕 C2—C3σ键 旋转的典型构象有四种:丁烷分子不同构象的能量:全重叠式 > 部分重叠式 > 邻位交叉式 > 反交叉式H H H HH HHHH 三维结构三维结构锯架式结构纽曼( Newman )投影式重叠式构象交叉式构象333全重叠式(顺叠式)邻位交叉式(顺错式)部分重叠式(反错式)对位交叉式(反叠式)。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原理》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2.3.若沉降室高度降低,则沉降时间()。
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4.离心机的分离因数α愈大,表明它的分离能力愈强。
()A.正确B.错误5.下面关于旋风分离器说法正确的是()。
A.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直径不可被表示B.为提高分离效率,通常不宜采用直径D太小的旋风分离器C.如果处理的含尘气体量较大时,可采用几个小直径的旋风分离器并联操作,这样则可达到要求的分离效果D.分离的临界直径dmin增大,会导致分离效率降低6.7.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16倍。
()A.正确B.错误8.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A.高压流体B.蒸汽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9.10.离心泵的出口阀关闭,其流量为零,则所需的轴功率也为零。
()A.正确B.错误11.12.牛顿冷却定律是描述()的基本定律。
A.热传导B.对流传热C.热辐射13.在稳态传热中,凡热阻大处其温差也大。
()A.正确B.错误14.15.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
A.35℃B.120℃C.77.5℃D.50℃16.离心泵的轴功率N随流量Q的变化情况是()。
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增大17.18.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
A.gzB.v²/2C.p/ρD.we19.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量称为()。
A.流速B.流线C.流量D.流函数20.板框压滤机中横穿洗涤法的洗涤速度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
A.1/4B.1/2C.4D.1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CD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CD10.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A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A。
西交《有机化学》(八)第八章立体化学外消旋体性质一种具有旋光性(见)的手性分子(见手征性)与其的等摩尔混合物。
它由旋光方向相反、旋光能力相同的分子等量混合而成,其旋光性因这些分子间的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是不旋光的。
并且,虽然对映体的物理性质一般相同,但外消旋体的物理性质如、等与对应的对映体性质常常是不相同的。
外消旋体常用D,L-标记,如右图所组成外消旋体的两种分子除旋光方向相反外,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相同,外消旋体是由一个具有潜手性中心的分子在生成一个手性中心时的必然产物。
根据药物的不同,有些药物是其多个对映体之一,而有些药物则为外消旋体。
事前必须就药物对映体的药理学效果作验证,以减少危险发生。
外消旋体还可细分为:1、外消旋化合物: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子之间有较大亲和力,两种分子在中配对,形成计量学上的化合物晶体。
它们熔点多数高于纯旋光体,溶解度则低于纯旋光体。
2、外消旋混合物:纯旋光体之间的亲和力更大,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别形成晶体。
它们熔点通常低于纯旋光体,溶解度则高于纯旋光体。
3、:纯旋光体之间,与对映体之间的亲和力比较接近,两种构型分子排列混乱。
熔点、溶解度和纯旋光体比较接近。
拆分如果要从外消旋体的一对对映体中分离出其中之一,必须经过的步骤。
1、通过化学反应:拆分剂,如常用的光活性碱包括、等,光活性酸则包括、樟脑磺酸等。
2、酶解3、晶种结晶4、柱色谱参考资料:分子内含有不对称性的原子,但因具有对称因素而形成的不旋光性化合物。
例如内消旋酒石酸分子内虽然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C*,但由于它们具有对称因素,一半分子的右旋作用被另一半分子的左旋作用在内部所抵消,因此是一个不旋光性化合物。
西交《大学化学》第五章原子结构1、光谱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2、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某些金属受光照射时发射电子的现象。
3、测不准原理不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测不准原理。
4、主量子数(n)含义:(1)描述电子层离核的远近;(2)描述电子层能量的高低。
取值:取零以外的正整数,其中每一个数代表一个电子层(主层)。
5、角量子数(l)含义:(1)在多电子原子中与n一起决定电子亚层的能量,l值越小,亚层能量越低。
(2)每一个l值决定电子层中的一个亚层;(3)每一个l值代表一种电子云或原子轨道的形状。
取值:l从0到(n-1)的正整数6、磁量子数(m)含义: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取向。
取值:受l限制,可取-l,-2,-1,0,1,2,+l(即0,±1±2…±l)7、自旋量子数(ms)含义:描述核外电子的自旋状态(绕电子自身的轴旋转运动)。
取值:±1/28、电子云电子云是电子出现概率密度的形象化描述。
9、屏蔽效应定义:多电子原子中,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相当于核电荷对外层电子引力的减弱,这种现象叫做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
其它电子对选定电子的屏蔽作用的效果叫屏蔽效应。
10、有效核电荷有效核电荷——被屏蔽效应降低后所剩余的核电荷称为有效核电荷,用Z*=Z-σ表示。
11、钻穿效应定义:由于角量子数l不同,几率的径向分布不同,电子钻到核附近的几率不同,因而能量不同的现象,称为电子的钻穿效应。
12、最低能量原理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核外排列应尽先分布在低能级轨道上, 使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低。
13、Pauli不相容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方式相反的电子。
14、Hund 规则Hund 规则:在n 和l 相同的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m 值不同的轨道, 且自旋平行。
西交《有机化学》(一)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哪些?绝大多数有机物只是由碳,氢,氧,卤素,硫和磷等少数元素组成,但种类繁多。
1、碳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1s22s22p22、碳原子相互结合能力很强(碳链和碳环)3、碳的同素异形体:(1)石墨(2)金刚石(3)足球烯(富勒烯)(C60/C70)石墨的晶体结构 (SP2) 金刚石的晶体结( SP3)含碳化合物的转化CH4 CH3Cl ... CCl4 C金刚石二、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特点?与无机物,无机盐相比,有机化合物一般有以下特点:(1)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可以燃烧(如汽油).(2) 一般有机化合物热稳定性较差,易受热分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在200~300℃时就逐渐分解.(3)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气体、液体.常温下为固体的有机化合物,其熔点一般也很低,一般很少超过300℃,因为有机化合物晶体一般是由较弱的分子间力维持所致.(4)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较弱或没有极性.水是极性强,介电常数很大的液体,一般有机物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苯、乙醚、丙酮、石油醚).但一些极性强的有机物,如低级醇、羧酸、磺酸等也溶于水.(5) 有机物的反应多数不是离子反应,而是分子间的反应.除自由基型反应外,大多数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加速反应,往往需要加热、加催化剂或光照等手段来增加分子动能、降低活化能或改变反应历程来缩短反应时间.(6) 有机反应往往不是单一反应.(主反应和副反应).三、阐述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C10H22的同分异构体数可达75个.象丁烷和异丁烷异构,只是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顺序不同而引起的,只是构造不同而导致的异构现象,又叫做构造异构现象。
此外,有机化合物还可由于构型(顺、反;Z、E;R、S)和构象不同而造成异构现象。
化合物的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间的排列次序,原子相互间的立体位置,化学键的结合状态以及分子中电子的分布状态等各项内容在内的总称。
化学与人类文明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答案:雾2.中国在基因组计划中承担的份额()答案:1%3.金银花的功效是()答案:清凉解毒4.被称为“世纪神药”的是以下哪种药物?答案:阿司匹林5.石质文物表面防护可用的化学试剂是()答案:丙烯酸6.生漆刚采割时为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数小时后变为黑褐色的原因是()答案:生漆中的漆酚在空气中被氧化7.砒霜的俗名是()答案:三氧化二砷8.摇头丸是哪种化学物质()答案:甲基苯丙胺9.“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是()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答案:201210.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答案:铜→铁→铝11.只杀伤敌方人员,但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性小的是那种武器()答案:中子弹1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答案:石油14.下面哪一种试剂不属于易制毒试剂()答案:乙烷15.按照国际公约分类,下面哪一类化合物不属于毒品()答案:乙醇16.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以下哪种化学物质是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答案:氟利昂17.下列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变化规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答案: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减弱18.下面哪一种性质不属于“毒鼠强”的性状?()答案:有臭味19.铅白为人造的白色颜料,壁画上的铅白色会因为烟熏等原因变黑,欲恢复铅白的颜色,可以用()答案:过氧化氢20.我国能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答案:人均能源资源充足21.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的是()答案:人口增长22.阿司匹林具有让鲜花保鲜和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答案:正确23.兴奋剂检测的最主要的方式是血检。
答案:错误24.络合滴定法可以用来检测钙镁离子。
西交《化学反应工程》(二)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一、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哪些?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敏感因素,尤其对放热反应,要及时调节和控制反应温度。
①反应速率随 X A升高而降低(包括可逆及不可逆反应,吸热和放热反应);②② k随T升高而升高(包括正反应和逆反应);③③对于不可逆反应和可逆吸热反应,T升高,r升高;④④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存在最佳温度Top二、什么是复合反应,有哪些类型及特点。
复合反应:当同一个反应物系中同时进行若干个化学反应时,称为复合反应。
某一组分的反应量是所参与的各个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复合反应类型:1、并列反应:反应系统中各个反应的反应组分不同。
特点:各反应独立进行,任一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受其它反应的反应组分浓度的影响。
各反应都可按单一反应来处理。
2、平行反应Irreversible Reaction in Parallel :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或不全相同。
又称为竞争反应。
S随着反应物系的组成和温度而变3、连串反应Irreversible Reaction in series :一个反应的产物同时又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
特点:(1)中间产物P存在最大浓度;(2)不论目的产物是P还是Q,提高A的转化率总有利;(3)若Q为目的产物,加速两个反应都有利,若P为目的产物,则要抑制第二个反应。
三、吸附的特点有哪些?(1)反应物被分布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位吸附,成为活性吸附态;(2)活性吸附态组分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反应,生成吸附态产物;(3)吸附态产物从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脱附。
四、催化剂有哪些特征?(1)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加速反应速率;(2)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催化剂必然同时加速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3)具有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朝着所期望的方向进行,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
五、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有哪些?固体催化剂绝大多数为颗粒状,形状和尺寸根据反应和反应器的特征而定。
基础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注意基本单元的表示。
若n(H2O)=1.0mol,则n(1/2H2O) 的数值为()A: 3.0 mol B: 1.0 mol C: 2.0 mol D: 0.5 mol答案: 2.0 mol第二章测试1.对于非电解质稀溶液,其渗透浓度在数值上等于其质量摩尔浓度。
A:错 B:对答案:对2.临床上将葡萄糖溶液与溶液作为等渗溶液使用。
如将此两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则所得混合液也必然是等渗溶液。
A:对 B:错答案:对3.渗透浓度为的NaCl溶液和的葡萄糖溶液,它们的渗透压相等,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A:错 B:对答案:错4.由于0 ℃的冰与0 ℃的NaCl溶液温度相同,所以该两相可以共存。
A:对 B:错答案:错5.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均由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
A:错 B:对答案:对6.无论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凝固点降低值较小的溶液的渗透压一定低于凝固点降低值较大的溶液。
A:对 B:错答案:对7.由于苯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苯的蒸气压比水大。
A:错 B:对答案:对8.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 L水中,则两溶液的△p1=△p2,△T b1=△T b2,p1=p2(T一定)。
A:对 B:错答案:错9.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A:对 B:错答案:错10.渗透浓度均为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
A:对 B:错答案:错11.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A:对 B:错答案:错12.下列方法最适用于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是()A:沸点升高法 B:渗透压法 C:蒸气压下降法 D:凝固点降低法答案:渗透压法13.已知水的,测得某人血清的凝固点为-0.56 ℃,则该血清的渗透浓度为()A:506 mmol·L-1 B:301 mmol·L-1 C:560 mmol·L-1 D:408 mmol·L-1答案:301 mmol·L-114.已知苯的凝固点为5.35 ℃,。
西交《无机与分析化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气体、溶液和溶胶1.什么叫分散系? 分散系是如何分类的?答: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
(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九种,包括气-气分散系、液-气分散系、固-气分散系和气-液分散系、液-液分散系、固-液分散系及气-固分散系、液-固分散系、固-固分散系。
(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三种。
分子离子分散系(d<1 nm)、胶体分散系(1 nm<d<100 nm)、粗分散系(d>100 nm)2.对稀溶液依数性进行计算的公式是否适用于电解质稀溶液和易挥发溶质的稀溶液? 为什么?答:不适用。
当溶质是电解质的时候,拉乌尔定律发生偏离,主要原因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发生解离,使溶液中溶质粒子数增加,计算时应考虑其解离的因素,否则会使计算得到的Δp、ΔT b、ΔT f 、Π值比实验测得值小;另一方面,电解质溶液由于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比非电解质之间的作用力大得多,因此用离子浓度来计算强电解质溶液的Δp、ΔT b、ΔT f 、Π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偏离较大,应该用活度代替浓度进行计算。
对易挥发溶质的稀溶液,由于其溶质不断挥发,溶液浓度不断变化,所以也无法进行依数性计算。
3.难挥发溶质的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它的沸点是否恒定?其蒸气在冷却过程中的凝聚温度是否恒定?为什么?答:由于溶剂的挥发,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其沸点是逐渐升高的, 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在蒸气冷却过程中,由于溶剂是纯净的,其凝聚温度是恒定的,等于溶剂的沸点。
4.若渗透现象停止了,是否意味着半透膜两端溶液的浓度也相等了?答:据范特霍夫的渗透压定律,若渗透现象停止了,说明渗透压相等,但其浓度不一定相等。
5.溶胶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溶胶聚沉的办法有哪些? 用电解质聚沉溶胶时有何规律?答:溶胶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另一个是聚结稳定性。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能说明苯环对侧链的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在30℃时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B.甲苯能使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甲苯在FeBr3催化下能与液溴反应D.1mol甲苯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2、已知:CO(g) + H2O(g) H2(g) + CO2(g) 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400 500 830 1000平衡常数K 10 9 1 0.6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恒温时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C.830℃时,反应达到平衡,一定是c(CO)=c(CO2)D.400℃时,生成CO2物质的量越多,平衡常数K越大3、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克银;将等量的该醛完全燃烧,生产3.6克水。
此醛可能是()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4、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羟基的电子式:C.甲醇的球棍模型:D.乙酸的实验式:CH3COOH5、某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H2(g)+I2(g)2HI(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C.单位时间内拆开1 mol H—H键,同时生成2 mol H—I键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6、下列盐既能发生水解反应,蒸干该盐溶液并充分加热后又能得到该盐(加热体系)的是A.Na2CO3B.AlCl3C.NaCl D.NH4Cl7、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在水溶液达到平衡:Mg (OH)2(s) Mg2+(aq)+2OH-(aq),要使平衡向左移动,且c(Mg2+)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少量水B.加入少量盐酸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D.加入少量MgSO4固体8、反应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9、某有机物A用质谱仪测定如图①,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②,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HCOOH B.CH3CHO C.CH3CH2OH D.CH3CH2CH2COOH10、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B、C点对应的物质均为纯净物,D点对应的物质为混合物)。
西安交通大学15 年 7 月《《大学化学》考察课试题西安交通大学15 年 7 月《《大学化学》考察课试题西交《大学化学》在线作业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8 道试题,共36 分。
)1.某氧化复原反响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成,标准均衡常数为,标准电动势为,则以下对,,的值判断合理的一组是()A. >0,<0, >1B. >0,<0, <1C. <0,<0, >1D. <0,>0, <1----------------- 选择: B2.以下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HgCl2B.H2OC. NH3D. PH3----------------- 选择: C3.以下分子中心原子是 sp2 杂化的是 ( )A.PBr3B.CH4C.BF3D.H2O----------------- 选择: C4.以下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 0.1 甘油B. 0.1 NaClC. 0.1 AlCl3D. 0.1 蔗糖----------------- 选择: C5.以下属于溶胶的特征的有()A.电泳现象B.粒径 >100nmC.布朗运动D.丁铎尔效应----------------- 选择: B6.在以下氧化复原电对中,值最大的是()(已知:(AgCl)×10-10(AgBr)×10-13(A gI ) =1.5 × 10-16 )A. Ag+ / AgB.AgCl /AgC.AgBr / AgD.AgI /Ag-----------------选择:7.以下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A.H, G,UB.U, S,QC.G, W,UD.G,S,W----------------- 选择:8.以下粒子的空间构型正确的有()A. SF4 (平面四边形)B. [Fe(CN)6]3-(正八面体形)C. Ag(NH3)2+(角形)D. ClO4-(正四周体)-----------------选择:9.以下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l4B.NH3C.SF6D.BeCl2----------------- 选择:10.关于银锌电池: (-)Zn │ Zn2+(1mol L·-1) ‖Ag+(1mol·L-1)│ Ag(+),已知,=0.799V ,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A.B.C.D.----------------- 选择:11.有以下水溶液:(1) 0.01 mol ·L-1CH3COOH(2)0.01 mol ·L-1CH3COOH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 L-·1HCl 溶液混淆 (3) 0.01 mol L-1CH3COOH·溶液和等体积 0.01 mol L-·1NaOH 溶液混淆 (4) 0.01 mol L·-1CH3COOH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 ·L-1NaAc 溶液混淆则它们的pH 值由大到小的正确序次是( )A.(1)>(2)>(3)>(4)B.(1)>(3)>(2)>(4)C.(4)>(3)>(2)>(1)D.(3)>(4)>(1)>(2)----------------- 选择:12.同一温度下,反响的标准电极电势为,反响的标准电极电势为,则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为()A.+B.×C.( 2+) /3D.(+) /3----------------- 选择:13. 298K 时,向 1L 0.1 的 HAc 溶液中,加入少许NaAc 晶体,则()A. HAc 的值减小B.溶液的值增添C.溶液的值减少D. HAc 的解离度不变-----------------选择:14.对钠,铝,磷,氯四种元素,随原子序数增添元生性质变化表达正确的有()A.第一电离能挨次增添B.最高氧化值挨次增大;C.原子半径挨次增大;D.电负性挨次增大;-----------------选择:15.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A.当△ H>0 ,△ S<0 时,反响自觉进行B.当△ H<0 ,△ S>0 时,反响自觉进行C.当△ H<0 ,△ S<0 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觉进行D.当△ H>0 ,△ S>0 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觉进行-----------------选择:16.SO42- 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A. 平面正方形B.三角锥形C.四周体D. 八面体-----------------选择:()17. 以下四个量子数正确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 n=3, l=-3, m=0, ms=0; B. n=4,l=3, m=-1, ms=+1/2; C. n=2, l=0, m=-1,ms=-1/2; D. n=3, l=2, m=2, ms=+1/2;-----------------选择:18.已知某反响 2A(g) == B(s) +C(g) 的 =100 ,当反响达到均衡时,以下举措能够使反响向正向挪动的是()A. 增添系统的温度B. 增添 A 物质的分压C. 增添 C 物质的分压D. 降低 A 物质的分压-----------------选择:西交《大学化学》在线作业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二、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西交《有机化学》(五)
第五章 脂环烃
一、脂环烃的分类有哪些?
脂环烃——由碳原子相互连接成环,性质与开链烃相似的环状碳氢化合物。
根据环上碳原子的饱和程度不同,可将脂环烃分为环烷烃、环烯烃、环炔烃等。
脂环烃
不饱和脂环烃环烯烃环二烯烃
环炔烃饱和脂环烃
环烷烃如如如
如... ...... ...... ...
... ...
根据脂环烃分子中所含的碳环数目不同,分为单环、二环和多环脂环烃。
脂环烃根据不饱和度的分类:
脂环烃
不饱和脂环烃环烯烃环二烯烃 环炔烃饱和脂环烃
环烷烃
如如如
如... ...... ...... ...
... ...
二、脂环烃的命名规则
(甲) 桥环烃
固定格式:双环[某烃 (a ≥b ≥c)
先找桥头碳(两环共用的碳原子),从桥头碳开始编号。
沿大环编到另一个桥头碳,再从该桥头碳沿着次大环继续编号。
分子中含有双键或取代基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位次:
(乙) 螺环烃
固定格式:螺[]某烃 (a≤b)
先找螺原子,编号从与螺原子相连的碳开始,沿小环编到大环。
例:
三、脂环烃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1) 取代反应
五元、六元环易发生取代反应。
(2) 氧化反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化学工程与工艺”《大学化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热力学可逆过程是在系统接近于平衡的状态下发生的无限缓慢过程,因此它和平衡态密切相关。
()A.正确B.错误2.就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来说,大致有这样趋势:中部熔点较高,而左右两边的熔点较低。
()A.正确B.错误3.为保护轮船不被海水腐蚀,可做阳极牺牲的金属是()。
A.NaB.CuC.PbD.Zn4.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
l4B.NH3C.SF6D.BeCl25.凝聚过程是放热过程,同时系统的熵值减小。
()A.正确B.错误6.已知:Φ·(Zn2+/Zn)=-0.7621V,但是室温下锌不能从水中置换出H2。
()A.正确B.错误7.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A.正确B.错误8.某反应在200℃时,=2.39,500℃时,=0.39,则该反应大于零。
()A.正确B.错误9.298K时,向1L0.01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晶体,则()。
A.HAc的值减小B.溶液的pH值增加C.溶液的pH值减少D.HAc的解离度不变10.下列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
A.H,G,UB.U,S,QC.G,W,UD.G,S,W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C。
西交《大学化学》第二章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1、转化率α转化率α=某反应物已消耗的浓度/反应物起始浓度×100%=某反应物已转化的量/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总量×100%2、化学平衡V正=V逆。
因此达到平衡后,只要条件不变,体系中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吕.查德里原理吕.查德里原理:当体系达到平衡后,改变平衡状态的条件(如浓度、压力、温度)之一,平衡将向着减弱其改变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加入到任一确定的可逆反应,由于反应前后催化剂不变。
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6、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某一有限时间间隔内浓度的变化量。
7、瞬时速率时间间隔Δt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率的极限。
8、碰撞理论发生反应的两个基本前提:发生碰撞的分子应有足够高的能量;碰撞的几何方位要适当。
9、活化分子分子碰撞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或原子,离子)必须碰撞才能发生反应,但分子间碰撞并不都能发生反应,对一般化学反应,只有少数碰撞能发生反应。
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为活化分子。
10、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过程中经历的真实反应步骤的集合。
11、元反应元反应:由反应物一步生成产物的反应,没有可用宏观实验方法检测到的中间产物。
12、复合反应复合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组合而成的总反应。
在复合反应中,可用实验检测到中间产物的存在,但它被后面的一步或几步反应消耗掉。
13、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质量作用定律。
(幂次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分子式前的计量数)。
14、半衰期。
反应物浓度降低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为半衰期-T1/2。
西安交通大学15 年 7 月《弹性力学》在线作业考察课试题西安交通大学15 年 7 月《大学化学》考察课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 V 1.生物分子有两类不一样的作使劲,生物元素借以联合成为生物分子的强作使劲--()A.共价键B.非共价键C.分子间力D.氢键满分:2分2.类比( 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展望很多物质的性质。
但类比是相对的,不可以违反客观实质。
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NaOH 是强电解质,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Ca(OH)2 也是强电解质,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B. CH4 是正四周体构造,SiH4 也是正四周体构造C. O2 与 Cu 反响生成CuO ,S 与 Cu 反响生成 CuSD. CaCO3 与稀硝酸反响生成CO2, CaSO3 与稀硝酸反响生成SO2满分:2分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响: N2+3H2 ≒2NH3 ,若将均衡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到本来的 2 倍,则产生的结果是()A.均衡不挪动B.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C.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D.正反响速率增大,逆反响速率减小满分:2分4.在 1 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 气体 X 和 2L 气体 Y,在必定条件下发生了以下反响:4X(g)+3Y(g) ≒2Q(g)+nR(g) 达均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淆气体的压强比本来增大了 5% , X的浓度减小 1/3. 则此反响中的 n 值是()A.3B.4C.5D.6满分:2分5.理想气体经历绝热不行逆过程从状态 1 (P1,V1,T1) 变化到状态 2 (P2,V2,T2) ,所做的功为()A.P2V2-P1V1B.P2(V2-V1)C. [P2V2γ-γ/(1 )](1/V2 -1)-γ(1/ V1-1)γD. (P2V2-P1V1)/(1-γ)满分: 2分6.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 的△H 为()满分:2分7.最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是一种更加洁净、更便于利用的燃料。
西交《有机化学》(七)
第七章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一、多环芳烃的分类有哪些?
按照苯环相互联结方式,多环芳烃可分为三种:
二、联苯及其衍生物
(1)联苯的工业制备
(2) 联苯的实验室制备
三、萘及其衍生物的结构
•萘的分子式C10H8,是最简单的稠环芳烃.
•萘是煤焦油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6%.
萘的结构
•萘的结构与苯类似,是一平面状分子
•每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联接成两个稠合的六元环
•8个氢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
萘分子结构的共振结构式:,
结构特点:sp2杂化,平面结构,键长不均等(但与普通的单双键又不同)。
所以不能用一个完美的结构式来表达,平时用最稳定的共振极限式来表达。
四、共振论的解释。
西交《化学反应工程》(七)
第六章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
例题分析
例一:在半径为R的球形催化剂上,等温进行气相反应。
试以产物B的浓度C
B
为纵座标,径向距离r为横座标,针对下列三种情况分别绘出产物B的浓度分布示意图。
(1)化学动力学控制
(2)外扩散控制
(3)内、外扩散的影响均不能忽略
图中要示出C
BG ,C
BS
及C
Be
的相对位置,它们分别为气相主体、催化剂外表面、催化剂
颗粒中心处B的浓度,C
Be
是B的平衡浓度。
如以产物A的浓度CA为纵座标,情况又是如何?
解(1)以产物B的浓度为纵座标
(2)以产物A的浓度为纵座标
例二:有一有效容积V=12L,用脉冲示踪法测定 . v0=min,M=80g . 在出口记录示踪剂A 的浓度cA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t/min。
求N级全混流模型来预测速率常数k为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转化率。
解:先进行一致性检验,输入:
输出:
两者相等,一致性检验通过。
根据多级等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模型,可求出转化率。
西交《大学化学》第八章化学与环境
1、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2、大气圈
大气圈包括:
(1)对流层:平均厚度为12Km。
(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厚度12-52Km。
(3)中层:52-86Km(顶层温度约为180K)。
(4)热层(电离层):86-800Km (温度高达1250-1750K)。
(5)外层(逸散层):800Km以上,大气极稀。
3、水圈
水圈: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
既有液态水,也包括固态水和气态水,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雪山中的水、地下水、大气水等。
4、岩石圈
岩石圈: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其中地壳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的,又称岩石圈(厚度约70-150 Km )。
5、生物圈
生物圈:指地球表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植物约30余万种,动物约100余万种,微生物则不计其数。
6、环境污染
人为因素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从而干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甚至是潜在的不利影响,这就称为环境污染。
7、颗粒物质
颗粒物质: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又称为尘和雾。
8、粉尘
粉尘:主要来自工厂生产(开矿、选矿、金属冶炼),人类生活中煤和石油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粉尘。
粉尘按粒径大小,分为降尘和飘尘。
9、湿雾
湿雾:指液态颗粒物,有酸雾、油雾、农药、有害蒸汽等。
其粒径<10um,如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的气溶胶。
10、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地球大气中等微量元素,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而对地表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这些气体有类似花房温室玻璃的作用,使大气的温度升高。
在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中,CO
2
占56%,
氯氟烃占24%,CH
4占11%,N
2
O占6%。
11、酸雨
在雨、雪、雾、雹等形式的降水过程,若pH小于,则雨水称为酸雨,而从大气污染物沉降形式的角度看,酸雨又称“酸性降水”。
12、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以汽车作动力燃料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空气污染现象。
13、植物营养素
洗涤剂、化肥、饲料等含N、P等的化合物及其一些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称为植物营养素。
14、水体的富营养化
当这些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水体过分肥沃,藻类繁殖特别迅速,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5、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能与水中杂质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杂质离子交换到树脂上去,达到纯化。
16、混凝法
混凝法:向胶体浑浊液中投加电解质,凝聚水中胶状物质,使之和水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