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 格式:ppt
- 大小:952.50 KB
- 文档页数:65
第十章外部性一、名词解释1.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
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2.⑴负外部性:⑵正外部性结论: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正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采用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对于造成负的外部性的商品征税,而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给予补贴。
3.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学》第⼗章原⽂及译⽂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学》第⼗章原⽂及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guoxue/)查看。
《⼤学》第⼗章 原⽂ 作者: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能教⼈者,⽆之。
故君⼦不出家⽽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如保⾚⼦。
”⼼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后嫁者也。
⼀家仁,⼀国兴仁;⼀家让,⼀国兴让;⼀⼈贪戾,⼀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偾事,⼀⼈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民不从。
是故君⼦有诸⼰⽽后求诸⼈,⽆诸⼰⽽后⾮诸⼈。
所藏乎⾝不恕,⽽能喻诸⼈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于归,宜其家⼈。
”宜其家⼈,⽽后可以教国⼈。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后可以教国⼈。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兄弟⾜法,⽽后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及注释 译⽂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能管教好别⼈的⼈,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在家⾥就受到了治理国家⽅⾯的:对⽗母的孝顺可以⽤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于侍奉官长;对⼦⼥的慈爱可以⽤于统治民众。
《康浩》说:“如同爱护婴⼉⼀样。
”内⼼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标,也不会相差太远。
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再去出嫁的⼈啊!⼀家仁爱,⼀国也会兴起仁爱;⼀家礼让,⼀国也会兴起礼让;⼀⼈贪婪暴戾,⼀国就会犯上作乱。
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句话就会坏事,⼀个⼈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仁爱统治天下,⽼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凶暴统治天下,⽼百姓就跟随着凶暴。
统治者的命令与⾃⼰的实际做法相反,⽼百姓是不会服从的。
所以,品德⾼尚的,总是⾃⼰先做到。
然后才要求别⼈做到;⾃⼰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不这样做。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The Cell Nucleus and Chromosome细胞核的概述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信息中心。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称为拟核。
有无核膜是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标志。
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骨骼肌细胞为多核细胞核进化的意义:● 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保护DNA,使之免受胞质机械运动的影响。
●使基因表达的两步(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
● 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①遗传②发育●前者表现为通过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维持物种的世代连续性。
●后者表现为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控制细胞的分化,完成个体发育的使命。
本章内容第一节核被膜(核膜)第二节染色质和染色体第三节核纤层、核基质和核仁间期细胞核的组成1、核被膜(核膜)2、染色质3、核基质(核纤层,核骨架)4、核仁第一节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一、核被膜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浓度有差异。
1、蛋白质内核膜中含有核纤层相关蛋白(LAP)。
2、脂类与内质网相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多。
二、核被膜的结构1、外核膜2、内核膜3、核周间隙4、核孔复合体1、外核膜与ER膜相连胞质面有核糖体附着,是特殊的内质网(ER)分布有细胞骨架,与核在细胞内的定位有关。
2、内核膜有特殊蛋白结合于核纤层。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旧称“核周层”、“核衬层”或“核层”,是位于细胞核内染色质与内核膜之间的由中间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状结构。
核纤层的功能1.为核膜提供支架2.有助于维持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3.是联系胞质中间纤维与核骨架之间的桥梁3、核周间隙内外核膜间的腔隙,与rER腔相通。
4、核孔(nuclearpores)由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的数目随着不同细胞类型以及细胞代谢活性的不同,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