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癌痛规范化复评汇报材料
- 格式:pptx
- 大小:13.71 MB
- 文档页数:26
规范化癌性疼痛的评估护理及效果评价【摘要】癌症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癌症患者的主诉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最高,不仅给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何有效缓解或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做好癌症患者的护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疼痛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癌性疼痛通过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和有效的止痛方法,90%以上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故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疼痛甚为重要。
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癌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护理。
【关键词】癌性疼痛评估护理效果评价1癌性疼痛概述1.1癌痛现状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该比例高达80%且以中、重度疼痛为主。
1.2癌性疼痛影响癌痛折磨下可使患者选择轻生,因为对承受剧烈疼痛的癌症患者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不是单靠意志就能忍受的疼痛。
眼看患者处于剧痛之中,也成为其家属、亲友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癌痛对患者影响包括:生理功能减退、体能和耐力降低、恶心、食欲减低、睡眠不好或失眠;焦虑、恐惧加重、消遣、娱乐受限、抑郁、苦恼、不能集中精神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社会活动减少、性功能和情感减低、失去生活信心自杀率提高;痛苦加重;想法、宗教信仰改变等,给家庭增添精神压力,增加经济负担。
2临床资料自2014年1月-2014年10月共收治肺癌疼痛患者57人,通过正确的评估、给药、护理,疼痛控制效果满意。
3疼痛评估3.1方法3.1.1护士教会患者如何使用疼痛评分标尺进行自我评分,让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使用疼痛评分标尺,以确保疼痛评估的准确率。
成人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在疼痛评估标尺上选出最能代表患者疼痛程度的数字,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癌痛规范化病房工作总结咱这个癌痛规范化病房啊,那可真是经历了不少事儿呢。
一、病房的基本情况。
咱这病房里啊,住的都是癌痛患者。
这些患者那可都是在跟癌症这个大恶魔作斗争呢,癌痛就像小恶魔在旁边捣乱,让他们特别难受。
病房里有各种各样的患者,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
每一个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大家都盼着能把癌痛给控制住,让患者能舒服点儿。
二、工作中的努力。
1. 医护人员的培训。
咱们医护人员啊,可没少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要想把癌痛规范化管理做好,自己得先明白啊。
所以就有好多培训呢。
这些培训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讲课,而是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就像讲故事一样。
医生护士们围坐在一起,听那些有经验的前辈讲怎么判断癌痛的程度,怎么用药。
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还时不时地提问,就像一群好奇的小猫咪。
而且为了检验学习成果,还会有小测试,要是没考好,就会自己暗暗较劲,下次一定得做好。
2. 疼痛评估。
评估癌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得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还得听患者自己描述。
有时候患者疼得都说不清了,咱们医护人员就得特别耐心,一点点引导。
有时候还会用一些小道具,像疼痛评估量表,让患者指一指自己大概有多疼。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跟患者一起解谜,找到那个最准确的疼痛答案。
3. 用药管理。
说到用药,那可讲究了。
就像做饭要掌握火候一样,用药的剂量、时间都得拿捏得准准的。
咱们医护人员得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有时候一种药效果不好,就得换一种,或者加一种辅助药。
这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块一块地找到最适合的组合。
而且还得给患者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用药,就像给小朋友讲道理一样,让患者能安心地吃药。
三、取得的成果。
1. 患者的疼痛减轻。
经过咱们的努力啊,好多患者的疼痛都减轻了。
看到患者脸上不再是那种被疼痛折磨得扭曲的表情,换成了相对轻松的样子,那心里可高兴了。
患者能睡个好觉了,能和家人聊聊天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有个老爷爷,以前疼得都不想说话,现在还能跟我们开玩笑呢,说感觉自己又有劲儿跟癌症斗一斗了。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同事们: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现将我在本年度癌痛诊疗工作中的情况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工作概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减轻癌痛为己任,积极参与癌痛诊疗工作。
在院领导、科室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与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成绩1. 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癌痛诊疗水平。
现已熟练掌握癌痛评估、诊断、治疗及康复等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
2. 患者满意度提高在癌痛诊疗过程中,我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科癌痛诊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 科研成果积极参与癌痛相关科研项目,撰写论文一篇,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
同时,参与编写癌痛诊疗指南,为我国癌痛诊疗事业贡献力量。
三、存在问题1. 缺乏癌痛诊疗经验尽管我已具备一定的癌痛诊疗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对部分患者疼痛原因判断不准确、治疗方案不够优化等问题。
2. 缺乏跨学科协作癌痛诊疗涉及多个学科,如疼痛科、肿瘤科、麻醉科等。
在实际工作中,我需加强与各学科的沟通与协作,以提高诊疗效果。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继续参加学术会议、培训课程,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癌痛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深入临床实践,积累经验通过参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对癌痛的诊疗能力。
3. 加强跨学科协作,提高诊疗效果与各学科密切沟通,共同制定癌痛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在癌痛诊疗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我国癌痛诊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癌痛示范病房汇报材料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汇报材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二〇一二年八月一、医院简介我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成立于1959年。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1180张,全院职工1280人。
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2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设有临床一级、二级专业学科34个,医技科室11个,临床教研室15个,并下设曙光门诊部,拥有自然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和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开设52个专病特色门诊。
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5个,有8个临床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医院拥有先进的西门子超导型核磁共振(MRI)、多排螺旋CT、DSA、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钴60、高压氧舱、体外碎石机和脑彩超(TCD)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有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医院实施“科教兴皖”战略。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60余项,年开展“三新”项目50余项,年承担临床教学16000课时。
医院拥有按照国家GMP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制剂中心,洁净区净化级别达10万级。
能够生产16种剂型100多种常用中药制剂,药品仓储符合国家GSP管理规范。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癌痛示范病房汇报材料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汇报材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二〇一二年八月一、医院简介我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成立于1959年。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1180张,全院职工1280人。
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2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设有临床一级、二级专业学科34个,医技科室11个,临床教研室15个,并下设曙光门诊部,拥有自然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和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开设52个专病特色门诊。
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5个,有8个临床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医院拥有先进的西门子超导型核磁共振(MRI)、多排螺旋CT、DSA、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钴60、高压氧舱、体外碎石机和脑彩超(TCD)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有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医院实施“科教兴皖”战略。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60余项,年开展“三新”项目50余项,年承担临床教学16000课时。
医院拥有按照国家GMP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制剂中心,洁净区净化级别达10万级。
能够生产16种剂型100多种常用中药制剂,药品仓储符合国家GSP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