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诗歌的意境 揣摩诗歌的语言
10/13/2018
11
配乐朗诵: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0/13/2018
12
这首诗歌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了形象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 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 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 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非常委婉动 人。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比如:有 天上的星图形状,由此及彼的想象出牛郎 织女的故事。
10/13/2018
7
理解词的主题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 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 念头,表现了旷达和乐观的情致。 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月亮”的诗句吗?
10/13/2018
10/13/2018 10
赏 析
领会诗歌的意思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雪。萧 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停下来,它们 终于适应了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明月当空, 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 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但同是 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 的。
10/13/2018 2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词牌名。清朝 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 隐丛话》里曾道:“中 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眉州(今属四川)人。 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与 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3
10/13/2018
中秋咏月 诗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