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1020.98 KB
- 文档页数:8
剪枝算法综述
x
介绍
剪枝算法是一类从评价值最优化问题中获得最优解的算法,是机器学习和搜索引擎的重要基础,其结果可以用于优化计算机程序、算法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它的本质是探索检索空间以找到最优解的方法。
剪枝算法的主要功能是消减搜索空间,通过消减搜索空间来获取最优解。
它通过对搜索树进行搜索,避免了在不必要的节点上浪费资源,最后得到更好的搜索效果。
剪枝算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前剪枝算法,它的原理是在搜索树中寻找最佳点,在搜索到最佳点时,舍弃比它低的点,从而减小搜索空间;另一类是后剪枝算法,它的原理是在所有子树被访问完后,删除没有影响最终结果的节点,从而减小搜索空间。
剪枝算法的典型应用如下:
1.最优组合搜索:可以使用剪枝算法找出给定数据集中可能存在的最优解。
2.图像特征提取:可以使用剪枝算法从图像中提取最有价值的特征集合。
3.机器学习:可以使用剪枝算法减少模型的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剪枝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性能优良以及易于实现等特点,广泛
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优化问题处理中。
其结果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实现极致优化。
COMPUTER ALGORITHM最大利益优先——分支限界算法分支限界法就是最佳优先(包括广度优先在内)的搜索法。
分支限界法将要搜索的结点按评价函数的优劣排序,让好的结点优先搜索,将坏的结点剪去。
所以准确说,此方法应称为界限剪支法。
分支限界法中有两个要点:分支限界法是最佳优先搜索法12评价函数的构造;搜索路径的构造。
评价函数的构造评价函数要能够提供一个评定候选扩展结点的方法,以便确定哪个结点最有可能在通往目标的最佳路径上。
一个评价函数f(d)通常可以由两个部分构成:⑴从开始结点到结点d的已有耗损值g(d),和⑵再从结点d到达目标的期望耗损值h(d)。
即:f(d) = g(d) + h(d)通常g(d)的构造较易,h(d)的构造较难。
在回溯法中,每次仅考察一条路径,因而只需要构造这一条路径即可:前进时记下相应结点,回溯时删去最末尾结点的记录。
这比较容易实现。
在分支限界法中,是同时考察若干条路径,那么又该如何构造搜索的路径呢?搜索路径的构造对每一个扩展的结点,建立三个信息: 这样一旦找到目标,即可逆向构造其路径。
用一个表保存准备扩展的结点,称为Open表。
用一个表保存已搜索过的结点,称为Closed表。
该结点的名称; 它的评价函数值; 指向其前驱的指针;分支限界法的一般算法⑴计算初始结点s 的f(s); [s, f(s), nil]放入Open;⑵while (Open ≠Φ) {⑶从Open 中取出[p, f(p), x](f(p)为最小);⑷将[p, f(p), x]放入Closed;⑸若p 是目标,则成功返回;否则⑹{ 产生p 的后继d 并计算f(d) ;对每个后继d有二种情况:①d ∈Closed || ∈Open ;②d Open && d Closed 。
⑺{ 若([d, f’(d), p]∈Closed || [d, f’(d), p]∈Open) && f(d)<f’(d),则删去旧结点并将[d, f(d), p] ⑻将[d, f(d), p] 插入到Open 中}}}。
参数空间剪枝
剪枝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用于减少参数空间的大小,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参数空间剪枝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机器学习、优化算法等。
在机器学习中,参数空间剪枝可以用于减少模型的复杂度,提高训练速度和泛化能力。
在训练模型时,通常需要搜索一定的参数空间,以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
然而,参数空间往往非常庞大,搜索起来非常耗时。
因此,剪枝技术可以用来缩小参数空间,减少搜索的时间和计算量。
在优化算法中,参数空间剪枝可以用于减少搜索空间,加速求解过程。
优化问题通常可以转化为在参数空间中搜索最优解的问题。
然而,参数空间往往非常庞大,搜索起来非常困难。
因此,剪枝技术可以用来减少搜索空间,提高求解效率。
剪枝技术有很多种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剪枝、基于启发式的剪枝、基于模型的剪枝等。
基于规则的剪枝方法通常通过定义一些规则,来剪除一些不符合规则的参数组合。
基于启发式的剪枝方法通常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方法,来剪除一些不可能是最优解的参数组合。
基于模型的剪枝方法通常通过训练一个模型,来预测哪些参数组合是不可能是最优解的。
在实际应用中,剪枝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通过剪
枝,可以减少搜索的时间和计算量,从而加快求解过程。
同时,剪枝还可以减少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因此,参数空间剪枝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值得在各种应用中广泛使用。
决策树系列(⼆)——剪枝什么是剪枝?剪枝是指将⼀颗⼦树的⼦节点全部删掉,根节点作为叶⼦节点,以下图为例:为甚么要剪枝?决策树是充分考虑了所有的数据点⽽⽣成的复杂树,有可能出现过拟合的情况,决策树越复杂,过拟合的程度会越⾼。
考虑极端的情况,如果我们令所有的叶⼦节点都只含有⼀个数据点,那么我们能够保证所有的训练数据都能准确分类,但是很有可能得到⾼的预测误差,原因是将训练数据中所有的噪声数据都”准确划分”了,强化了噪声数据的作⽤。
剪枝修剪分裂前后分类误差相差不⼤的⼦树,能够降低决策树的复杂度,降低过拟合出现的概率。
怎样剪枝?两种⽅案:先剪枝和后剪枝先剪枝说⽩了就是提前结束决策树的增长,跟上述决策树停⽌⽣长的⽅法⼀样。
后剪枝是指在决策树⽣长完成之后再进⾏剪枝的过程。
这⾥介绍三种后剪枝⽅案:(1)REP—错误率降低剪枝顾名思义,该剪枝⽅法是根据错误率进⾏剪枝,如果⼀棵⼦树修剪前后错误率没有下降,就可以认为该⼦树是可以修剪的。
REP剪枝需要⽤新的数据集,原因是如果⽤旧的数据集,不可能出现分裂后的错误率⽐分裂前错误率要⾼的情况。
由于使⽤新的数据集没有参与决策树的构建,能够降低训练数据的影响,降低过拟合的程度,提⾼预测的准确率。
(2)PEP—悲观剪枝悲观剪枝认为如果决策树的精度在剪枝前后没有影响的话,则进⾏剪枝。
怎样才算是没有影响?如果剪枝后的误差⼩于剪枝前经度的上限,则说明剪枝后的效果与剪枝前的效果⼀致,此时要进⾏剪枝。
进⾏剪枝必须满⾜的条件:其中:表⽰剪枝前⼦树的误差;表⽰剪枝后节点的误差;两者的计算公式如下:令⼦树误差的经度满⾜⼆项分布,根据⼆项分布的性质,,,其中,N为⼦树的数据量;同样,叶⼦节点的误差。
上述公式中,0.5表⽰修正因⼦。
由于⼦节点是⽗节点进⾏分裂的结果,从理论上讲,⼦节点的分类效果总⽐⽗节点好,分类的误差更⼩,如果单纯通过⽐较⼦节点和⽗节点的误差进⾏剪枝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因此对节点的误差计算⽅法进⾏修正。
剪枝算法创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剪枝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用于在搜索过程中减少计算量,提高算法效率。
通过删除不必要的节点或分支,剪枝算法可以大大减少搜索空间,加快算法的执行速度。
本文将从剪枝算法的基础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创新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方法和思路,进一步提高剪枝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写成:"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剪枝算法的基础知识,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剪枝算法的基础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创新发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讨论结果,探讨剪枝算法的创新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本文的内容安排和阅读路径。
"1.3 目的剪枝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决策树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剪枝算法的创新之处,分析其在现有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剪枝算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剪枝算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思考,可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对剪枝算法的应用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正文2.1 剪枝算法基础剪枝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它通过在搜索过程中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节点或者子树,从而减少搜索空间,提高搜索效率。
在很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剪枝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某些策略或条件对搜索树进行剪枝,去掉一些不可能产生最优解的节点,从而缩小搜索空间,减少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剪枝算法可以分为静态剪枝和动态剪枝两种方法。
静态剪枝是在整个搜索树构建完成后进行剪枝操作,而动态剪枝则是在搜索过程中根据当前状态实时进行剪枝。
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剪枝问题及解决方法剪枝(Pruning)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处理过度拟合问题的技术,尤其在机器学习算法中被广泛使用。
随着数据量及模型结构的日益复杂,剪枝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剪枝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剪枝是什么?剪枝是一种技术,旨在减少复杂的模型所造成的过度拟合。
过度拟合发生在数据集过小或模型过于复杂的情况下。
这时,模型的性能可能会表现出很高的训练误差,但在新数据集上可能表现很差。
剪枝就是一种技术,用于减小模型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其中两种主要的剪枝方式为预剪枝和后剪枝。
预剪枝是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通过预先选择某些结点不进行拓展来避免过拟合的产生。
通常预剪枝的方式有限制树的深度、限制每个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目、限制每个节点的最小信息增益等。
后剪枝则是在决策树生成完成之后,被用于去除不必要的节点用以降低树的复杂度。
后剪枝通常的方式是数据集分成三部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决策树生成之后,计算每个节点对验证集的划分误差。
如果将某个节点剪枝之后,验证集误差不会增加,则可以进行该节点的剪枝操作。
二、剪枝问题剪枝是为了减小模型复杂度,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但是在实际模型中,剪枝也会产生一些问题:1. 剪枝不当可能导致模型欠拟合如果剪枝太过严格,可能导致模型的复杂度过低,以至于无法准确拟合样本数据。
这样的模型会表现出较高的测试误差,而且会失去对与某些输入的能力,危及模型的准确性。
2. 剪枝过程过于耗时剪枝的过程可以非常耗时,尤其是考虑到剪枝需要在很多不同的模型上进行。
不同的算法剪枝的过程可能不同,不同模型的结构和大小也会影响剪枝的效率和时间。
3. 剪枝会影响模型的泛化性能剪枝不但可以减小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泛化能力的下降。
如果剪枝的过度而导致了欠拟合,那么在应用到未曾见过的数据上时,可能表现出过低的准确性。
剪枝的原理剪枝是一种在搜索算法中用于减少计算量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效率。
剪枝的原理是在搜索过程中,通过对节点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搜索,如果不必要,则可以将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从搜索树中剪掉,从而减少计算量。
剪枝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最优性剪枝: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当前的解以及部分可行解进行评估,如果已经找到了一个更优的解,那么就可以停止继续搜索这个分支,因为这个分支上的解都不可能比已找到的更优。
通过最优性剪枝,可以有效地减少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效率。
2. 可行性剪枝: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当前的解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问题的约束条件,如果不能满足,则可以停止继续搜索这个分支,因为该分支上的解都是不可行的。
可行性剪枝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那些不符合约束条件的解,从而减少搜索空间。
3. 对称性剪枝:在搜索过程中,如果存在解的对称性,即不同分支上的解是等价的,那么只需要搜索其中一个分支即可,并将其他等价的分支剪掉。
通过对称性剪枝,可以减少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效率。
4. 条件剪枝:在搜索过程中,如果某个子问题的解无论如何延伸都不会比已知解更好,那么就可以剪枝停止对该子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搜索,从而减少计算量。
条件剪枝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最优解的子问题,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5. 数据剪枝:在搜索过程中,根据问题的特点,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最优解的数据,从而减少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效率。
数据剪枝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最优解的数据,从而减少计算量。
通过剪枝技术,我们可以在搜索过程中逐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剪枝的原理是通过对节点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有必要继续搜索,如果不必要,则将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从搜索树中剪掉。
剪枝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搜索算法中,如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A*算法等,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效率,并减少计算量。
神经网络剪枝技术研究综述
姜晓勇;李忠义;黄朗月;彭孟乐;徐书杨
【期刊名称】《应用科学学报》
【年(卷),期】2022(40)5
【摘要】本文梳理了神经网络剪枝技术的起源与研究进展,将其分为对权重参数稀疏化的非结构化剪枝和粗粒度的结构化剪枝,分别介绍了两者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由于剪枝减少了模型参数,压缩了模型大小,使得深度模型能应用于嵌入式设备,表现出剪枝在深度学习模型压缩领域中的重要性。
针对现有剪枝技术,阐述了一些在实际应用和衡量标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2页(P838-849)
【作者】姜晓勇;李忠义;黄朗月;彭孟乐;徐书杨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模型剪枝的神经网络压缩技术研究
2.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合成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3.神经网络验证和测试技术研究综述
4.图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综述
5.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后门植入与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加大对林果业的发展力度,不仅可以改善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对树木进行科学的修剪可以保障树木健康成长,并发挥提升木材质量等作用。
因此,要积极强化对树木修枝机械的研究和应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修枝机械研发技术水平,保障森林资源的优质生长。
由此可见,强化对爬树机器人等树木修枝机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树木修枝机械研究的意义在国家退耕还林号召下,林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种植面积逐渐拓展,但是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偏差较大,严重限制了林果业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强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技术研究事关整体行业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人工修枝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量比较大,效率低下,而且树木切口处理不当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影响其整体生长质量,并对人员安全带来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强化对树木修枝机械如爬树机器人的研究,提升林果业修枝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爬树机器人的应用还有以下优势作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大大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身安全;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修枝效率高、质量好;可以有效地解决之前在人工林中修剪树木时作业噪声大、操作不便、大面积破坏林地等各种问题。
基于此,国家以及相关行业逐渐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强化了对修枝机械的开发与研制工作[1]。
3树木修枝机械研究的现状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树木修枝机械的类型较多,如手持式、背负式、车载式、自动式等,其中无动力和有动力式较为流行。
背负式操作简单,易于携带。
车载式体型较大,利用拖拉机牵引液压折叠臂,使其进行灵活伸缩,从而完成修枝任务,主要应用于杂草林、灌木等树种类型中。
手动型修枝机械,在鱼头锯基础上设【基金项目】2020年度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DC2020103)。
剪枝技巧促进植物分枝和修剪的方法植物的分枝和修剪对于植物的健康和美观至关重要。
剪枝技巧能够促进植物的分枝生长,使植物更加茂盛。
本文将介绍一些剪枝技巧,帮助你正确地进行植物的修剪,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一、剪枝的基本原则剪枝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工作,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剪枝原则。
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1. 剪枝时间:剪枝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春季剪枝有助于促进植物新枝的生长和形成,而秋季剪枝有助于植物的休眠和准备冬季。
2. 剪枝工具:使用锋利且清洁的剪刀或剪刀进行剪枝。
确保工具的锋利度,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3. 剪枝角度:在进行修剪时,将工具置于枝干基部略上方的位置,并以约45度角剪切。
这种角度有助于促进新枝的生长。
4. 剪枝力度:遵循“少剪多留”的原则。
即尽量保留植物的健康枝条,只修剪植物的枯萎、病变或遮挡其他枝条的部分。
二、促进植物分枝的剪枝技巧1. 顶端剪枝法:这是一种促进植物分枝的常用方法。
在植物生长季节,将植物的顶端剪掉一小段,如1~2厘米。
这样可以刺激植物分枝生长,让植物变得更加茂盛。
2. 侧枝剪枝法:如果你希望植物的侧枝更加茂盛,那么你可以剪去一些主干上的顶端部分。
这样可以促使植物的侧枝得到更多的养分,进而茂盛生长。
3. 克制性剪枝:对于生长过快的植物,我们可以进行克制性剪枝。
通过剪去一些茎条和枝叶,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使其分配更多的养分到根部和其他部分。
三、修剪的方法修剪是保持植物健康和形状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修剪的方法:1. 去除死枝:及时去除植物上的枯萎和死亡的枝条,以保持植物的整洁和健康。
2. 疏理枝条:及时修剪过密的枝叶和侧枝,使植物的内部空气流通,降低疾病和虫害的发生。
3. 控制植物的形状:根据植物的特点和你的期望,剪掉一些枝条和枝叶,保持植物的形状和美观。
4. 花芽修剪:对于花卉植物,及时修剪花芽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生长和更多花芽的形成。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剪枝和修剪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预防病虫害:剪刀要保持清洁,避免在植物之间传播病虫害。
模型剪枝综述模型剪枝是一种用于减小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大小的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模型的复杂性和参数量也越来越大,这给模型的存储、传输和计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模型剪枝成为了优化深度神经网络的一种重要方法。
模型剪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去除模型中冗余和不必要的连接和参数,从而减小模型的大小。
剪枝可以分为结构剪枝和权重剪枝两种方式。
结构剪枝是通过去除网络中的一些结构单元(如神经元、层或卷积核)来减小模型的大小。
权重剪枝则是通过将网络中的某些权重设置为零来减小模型的大小。
这些被设置为零的权重可以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它们对模型的输出没有显著影响。
模型剪枝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显著减小模型的大小,从而降低存储和传输成本。
其次,剪枝后的模型具有更少的参数,可以加速模型的推理过程,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
此外,剪枝还可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减少过拟合的风险。
在进行模型剪枝时,有一些常用的剪枝策略可以使用。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基于权重的剪枝,即将权重较小的连接或参数设置为零。
这是因为较小的权重往往对模型的输出影响较小,因此可以被去除。
另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基于梯度的剪枝,即将梯度较小的连接或参数设置为零。
这是因为梯度较小的连接或参数对模型的训练和更新影响较小,因此可以被去除。
除了常用的剪枝策略,还有一些高级的剪枝技术可以使用。
一种是迭代剪枝,即在多次迭代中重复进行剪枝和微调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逐步减小模型的大小,同时保持模型的性能。
另一种是结构优化剪枝,即通过优化剪枝策略,找到最优的剪枝方式和剪枝比例。
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剪枝效果,并减少剪枝后的性能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剪枝可以应用于各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Transformer模型等。
剪枝后的模型可以用于各种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剪枝后的模型在保持较小的模型大小的同时,仍然能够取得与原始模型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
剪枝的原则和方法
剪枝原则:
1. 完整性:在决策过程中,遵循完整性原则,要求必须尝试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2. 近似算法:近似算法主要是在原问题存在的时候,在其某些方面变形,并且降低难度来得到更佳的结果;
3. 统计学期望:根据问题可以得出可能性,在找到最佳解中,有可能在增加期望值时,也会降低枝叶节点数;
4. 优化:采用交叉验证对节点进行优化,当后续节点满足弊端值时,就会有可能会横向剪枝,以减少决策树的宽度;
剪枝方法:
1. 预剪枝:预剪枝是指在生成决策树之前,确定剪枝规则,当节点的属性和分类标签都确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剪枝,从而大大减少决策树的节点数量;
2. 后剪枝:后剪枝是指,在生成完决策树之后,采用后剪枝将树中一
些没用的节点剔除,从而降低决策树的复杂性;
3. 枚举法:表示从候选节点中挑选最优的时,就要进行枚举,此时可以采用多棵树的模型,先将最优的节点从模型中剔除,再完整生成多棵树,比对最终结果,挑选出表现最优的那棵。
4. 动态剪枝:在扩展树的时候会维护一个动态节点,当发现此节点不能提高决策树性能的时候,就可以删除掉,从而减少多余节点。
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综述随着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s)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推理速度。
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便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综述当前主要的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包括结构剪枝、参数剪枝以及剪枝后的网络修复等内容。
一、结构剪枝方法1. 稀疏正则化剪枝法稀疏正则化剪枝法通过引入稀疏正则化项将不重要的连接稀疏化,从而剪掉网络中不必要的连接。
常用的稀疏正则化方法包括L1正则化、Group Lasso以及Elastic Net等。
2. 激活值分布剪枝法激活值分布剪枝法通过分析网络中每层神经元的激活值分布来判断神经元的重要性。
将激活值过小的神经元剪掉,从而减少网络的计算量。
3. 通道剪枝法通道剪枝法将网络中不重要的通道剪掉,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参数量。
常见的通道剪枝方法包括L1正则化、特征重复消除以及网络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等。
二、参数剪枝方法1. 稀疏参数剪枝法稀疏参数剪枝法通过将参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权重置零,并通过网络微调来恢复模型的准确性。
该方法可以显著减小网络的参数量。
2. 低秩近似剪枝法低秩近似剪枝法将网络中的权重矩阵分解为两个低秩矩阵的乘积,从而减小参数量。
通过调整低秩分解的参数,可以在减小参数量的同时保持模型的准确性。
三、剪枝后的网络修复1. 知识蒸馏方法知识蒸馏方法通过将剪枝前的完整网络作为教师网络,将剪枝后的稀疏网络视为学生网络,通过训练学生网络来保留教师网络的知识。
知识蒸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剪枝后网络的性能。
2. 参数重置方法参数重置方法通过重新调整剪枝后网络的参数,以最小化模型精度损失。
常见的参数重置方法包括矩阵近似、参数重复利用以及参数微调等。
四、实践案例本文还将列举一些具体的实践案例,以展示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的应用效果。
这些案例涵盖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语音识别等领域,证明了剪枝方法对模型压缩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权重剪枝综述大语言模型剪枝是一种用于减小大型语言模型的参数规模和计算成本的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由于大语言模型的参数规模庞大,计算资源需求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为了解决大语言模型的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剪枝技术。
剪枝是一种模型压缩方法,通过去除冗余的参数和连接,以减小模型的规模和计算成本。
大语言模型剪枝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减小模型的体积。
大语言模型剪枝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结构剪枝和参数剪枝。
结构剪枝通过对模型的结构进行优化,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
常见的结构剪枝技术包括网络剪枝、过滤剪枝和分组剪枝等。
参数剪枝则是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修剪,去除不必要的参数,从而减小模型的体积和计算成本。
参数剪枝的方法包括权重剪枝、通道剪枝和层剪枝等。
在大语言模型剪枝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剪枝率的选择和剪枝后模型的重训练。
剪枝率是指保留模型参数的比例,剪枝率越高,模型的规模越小,但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因此,选择合适的剪枝率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剪枝后模型需要进行重训练,以恢复模型的性能。
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有限的数据重新调整模型参数,使其达到原始模型的性能。
大语言模型剪枝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小模型的规模和计算成本,从而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可用性。
同时,剪枝后的模型也可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此外,剪枝技术还可以为模型的部署和应用提供便利,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
然而,大语言模型剪枝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剪枝技术需要对模型进行全局优化,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其次,剪枝后的模型往往需要进行重训练,这需要额外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此外,剪枝技术可能会导致模型性能的下降,需要在剪枝率和模型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大语言模型剪枝是一种有效的模型压缩方法,可以减小模型的规模和计算成本,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可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剪枝方法和参数,以实现更高效的模型部署和应用。
深度学习中的模型剪枝与组合方法简介在深度学习领域中,模型剪枝和组合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优化深度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模型剪枝是通过消除冗余的网络连接和节点来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运行效率。
而模型组合则是将多个模型集成到一个更强大的模型中,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鲁棒性。
模型剪枝是一种通过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来优化模型复杂性和计算效率的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通常具有大量的参数,这使得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非常耗时。
在模型剪枝中,一些冗余的权重和连接被移除,以减少模型的规模。
这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的速度,还可以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模型剪枝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结构化剪枝。
结构化剪枝是通过简化网络架构来减少模型的参数。
例如,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化剪枝方法是通道剪枝,即通过删除不重要的通道来减少参数数量。
通道剪枝能够保持网络的整体结构和拓扑特性,从而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另一种常见的剪枝方法是权重剪枝。
权重剪枝通过将权重值接近零的连接移除,从而减少模型的参数量。
一些重要的连接可以通过正则化方法来保留,以确保模型的性能不受影响。
权重剪枝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减少模型的存储需求和计算复杂度。
除了模型剪枝,模型组合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集成多个模型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模型组合可以通过投票、加权平均或堆叠等方式实现。
不同的模型可以通过集成方法来弥补彼此的缺点,从而提高整体模型的性能和鲁棒性。
在模型组合中,集成方法中最常见的是投票方法。
投票方法将多个独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
投票方法适用于分类问题,可以通过集成多个模型来减少误差率。
加权平均方法则是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其中权重可以根据模型的性能和可信度进行分配。
堆叠方法是一种更高级的模型组合技术,它通过训练一个元模型来集成多个基模型。
在堆叠方法中,多个基模型的预测结果被用作元模型的输入,元模型通过学习基模型的预测结果来生成最终的预测。
剪枝技术让植物更健康植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礼物,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也会生长得不太规则,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剪枝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园艺技术,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让植物更加健康。
一、剪枝的基本原则剪枝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下面是剪枝的基本原则:1. 剪枝的时间:不同的植物适合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剪枝。
一般来说,落叶乔木适合在冬季进行剪枝,而常绿植物则可以在春季进行剪枝。
避免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进行剪枝,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
2. 剪枝的工具:使用锋利的剪刀或修枝剪进行剪枝,以确保剪口光滑,减少对植物的伤害。
剪枝后可以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3. 剪枝的部位:剪枝时要选择在叶节点以上1/4处进行,这样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
对于老枝或病枝,要选择在基部进行剪除,以保持植物的整体健康。
二、剪枝的好处剪枝技术可以给植物带来诸多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促进生长:适当的剪枝可以刺激植物的生长,促进新梢的长出。
通过剪除枯枝败叶,可以让植物更多地分配养分到健康的部位,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2. 保持形态:剪枝可以帮助植物保持良好的形态,让植物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通过修剪过密的枝条,可以增加植物的透光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 预防疾病:剪除病枝和虫害部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保持植物的健康。
及时剪除感染疾病的部位,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4. 促进结果:适当的剪枝可以促进果树结果实,增加产量。
通过修剪多余的枝条,可以让植物将更多的养分分配到果实的生长上,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剪枝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剪枝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过度剪枝:过度剪枝会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剪枝时要注意适量,不要一次性剪去过多的枝条。
2. 防止感染:剪枝工具要保持锋利,并定期进行消毒,避免将病菌传播到健康的部位。
剪枝综述深度学习模型剪枝的评述摘要近年来,深度神经⽹络在机器视觉和⾃然语⾔处理领域都取得了巨⼤的成功。
然⽽,要将这些模型部署到诸如机器⼈芯⽚、智能⼿机等微型嵌⼊式设备上仍是⼀个巨⼤的挑战。
因此,对于这样的平台,模型压缩是⼀种降低内存消耗和计算复杂度的合理解决⽅案,⽬前处理这⼀问题的技术⼿段仍然是模型剪枝,⽽通道级别的模型剪枝⼜是最有效的⼿段之⼀。
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通道级别的模型剪枝是⾄关重要的,并且⼀直是⼀个具有⼤量研究成果的主题。
本⽂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通道级别模型剪枝的主要技术⼿段,我们主要讨论各个论⽂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共同的特点按类别组织的解决⽅案列表,并且还列出了各个实验结果之间的⽐较。
关键词:深度学习,模型压缩,通道剪枝⼀.引⾔在最近这⼏年中,深度学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促进了⾮常多领域的突破,这依赖于深度神经⽹络百万甚⾄千万级别的参数量,和图形处理器的⾼速计算能⼒都起着⾄关重要的作⽤。
然⽽,深度学习模型不管在训练还是在部署到设备上时都存在需要问题。
⽐如,[1]在2012年的ImageNet Challenge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了包含6000万个参数的5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的⽹络。
通常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在NVIDIA K40机器来训练整个模型的ImagetNet数据集。
有时在仅依赖于全连接层的架构中,参数的数量可以增长到数⼗亿[2]。
另⼀⽅⾯,卷积运算消耗了⼤量的计算资源,⽽这在移动设备上是⾮常稀缺的,数⼗亿的⽹络参数对于嵌⼊式设备来说也是⾼存储开销。
以VGG-16模型为例,它拥有超过1.38亿个参数,占⽤超过500MB的内存空间。
同时,224×224图像的分类需要300亿次浮点运算(FLOPs)。
显然,将如此⼤的模型直接部署到嵌⼊式设备中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在精度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压缩深度模型是⼀个关键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模型压缩⽅法也相继被提出。
深度学习模型剪枝的评述摘要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要将这些模型部署到诸如机器人芯片、智能手机等微型嵌入式设备上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于这样的平台,模型压缩是一种降低内存消耗和计算复杂度的合理解决方案,目前处理这一问题的技术手段仍然是模型剪枝,而通道级别的模型剪枝又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通道级别的模型剪枝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一直是一个具有大量研究成果的主题。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通道级别模型剪枝的主要技术手段,我们主要讨论各个论文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共同的特点按类别组织的解决方案列表,并且还列出了各个实验结果之间的比较。
关键词:深度学习,模型压缩,通道剪枝一.引言在最近这几年中,深度学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促进了非常多领域的突破,这依赖于深度神经网络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参数量,和图形处理器的高速计算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深度学习模型不管在训练还是在部署到设备上时都存在需要问题。
比如,[1]在2012年的ImageNet Challenge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用了包含6000万个参数的5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的网络。
通常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在NVIDIA K40机器来训练整个模型的ImagetNet数据集。
有时在仅依赖于全连接层的架构中,参数的数量可以增长到数十亿[2]。
另一方面,卷积运算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而这在移动设备上是非常稀缺的,数十亿的网络参数对于嵌入式设备来说也是高存储开销。
以VGG-16模型为例,它拥有超过1.38亿个参数,占用超过500MB的内存空间。
同时,224×224图像的分类需要300亿次浮点运算(FLOPs)。
显然,将如此大的模型直接部署到嵌入式设备中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在精度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压缩深度模型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模型压缩方法也相继被提出。
最近的一些压缩和加速方法,包括权值剪枝[3-5]、网络量化[6-8]、低秩近似[9,10]、高效模型设计[11-12]。
神经元剪枝方法[3]通过去除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连接,使权值变得稀疏。
网络量化针对存储空间压缩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参数表示精度的网络量化[7]算法。
低秩近似[9]利用低秩矩阵技术将权值矩阵分解成几个存储空间较小的小矩阵。
但是以上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权值剪枝与网络量化需要特殊的软硬件结合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低秩近似对于1*1的卷积并无效果。
而高效模型设计更多关注设计一些不同的网络模型而不是优化已有的卷积运算或者网络架构来压缩加速。
通道剪枝[4,5]是另一种权值剪枝方法,不同于神经元剪枝。
与去除单个神经元连接相比,修剪整个通道有两个优点。
首先,它不引入原始网络结构的稀疏性,因此不需要对生成的模型进行特殊的软硬件实现。
其次,推理阶段不需要庞大的磁盘存储和运行时内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道剪枝在深神经网络的压缩和加速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引起了深度学习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表1中,我们总结了三种不同的方案对模型的通道进行删除,分别是单层剪枝、全局剪枝、多分枝网络剪枝。
表1 模型通道删除方案列表二.单层剪枝2.1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模拟人工种群进化过程,求解优化问题[13,14]。
遗传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包含交叉和变异的遗传算子,它使我们能够探索更大的解空间。
突变算子用于保持遗传多样性,避免在产生下一代时出现局部极小值。
交叉算子有利于不同个体间的基因交换。
遗传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函数优化等各个领域,比如:函数优化、自适应控制、模式识别等。
算法1 遗传算法对单层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剪枝Step1:初始化:t = 0;生成初始种群{I m,n}N n=1;初始化交叉概率P C,变异概率P M,种群个体数,和最大迭代数T。
Step2:输入:待修剪层的黑森矩阵和参数、压缩率r和训练集{x i,y i}。
Step3:输出:一组二进制序列,编码了想要的卷积核最合适的结构。
Step4:当t < T,执行:Step5:预测:通过海森矩阵计算第t代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I m,n}N n=1;Step6:选择:通过轮盘赌算法从{I m,n}N n=1到{I m+1,n}N n=1中选择最适合的个体;Step7:交叉:随机地选择两个个体{ I m+1,p, I m+1,q},然后用概率P C进行交叉运算;Step8:突变: 随机地选择一个没有交叉的个体{ I m+1,r}然后用概率P M进行突变操作;Step9:更新t = t + 1;Step10:结束循环。
算法1中包含了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单层进行剪枝的算法过程。
其中,突变算子用于保持遗传多样性,避免产生下一代时局部极小值。
首先从单个I m,n中选择随机二进制序列,每个位置被选中的概率是1/l,其中l是二进制编码序列的长度。
然后根据小概率PM对所选位进行倒转,如果所选的位是0,那么它就会以P M的概率变为1,反之亦然。
交叉算子从两个选定的亲本I m,p和I m,q中产生新的后代,这有助于整个种群的基因流动。
交叉算子采用单点交叉,就像突变算子一样,首先选择一个与突变概率相同的交叉序列,然后从I m;p中复制从开始到交叉点的二进制序列;然后剩余的用很小的概率P C从I m;q中复制。
论文中两个概率都设置为0.1,如果设置太大会变成随机搜索。
然后每个下一代都用同样的方法。
由算法1的输出可得一个二进制序列,该序列即代表当前层的通道掩码,1则保留,0则删除。
2.2.套索回归套索回归类似于岭回归,Lasso会就回归系数向量给出惩罚值项。
此外,它能够减少变化程度并提高线性回归模型的精度。
Lasso 回归与Ridge回归有一点不同,它使用的惩罚函数是L1范数,而不是L2范数。
这导致惩罚(或等于约束估计的绝对值之和)值使一些参数估计结果等于零。
使用惩罚值越大,进一步估计会使得缩小值越趋近于零。
这将导致我们要从给定的n个变量中选择变量。
如果预测的一组变量是高度相关的,Lasso 会选出其中一个变量并且将其它的收缩为零。
图1 用于加速卷积层的通道修剪图1描述了针对单个卷积层的通道修剪算法。
算法的目标是减少特征图B的通道,同时保持输出特征图C。
一旦通道被修剪,我们可以移除将这些通道作为输入的过滤器的相应通道。
此外,产生这些通道的过滤器可以也要移除。
很明显,通道修剪涉及两个要点。
第一个是频道选择,因为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通道组合以保持为很多信息。
二是重建。
我们需要使用选定的渠道。
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两个步骤。
首先,由于穷举搜索对于极小的网络也是不可行的,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回归的方法来求出具有代表性的信道并剔除冗余信道。
通常为了用C通道修剪一个特征图,如果对于n×c×k h×k w形状的卷积滤波器W应用于N×c×k h×k w形状的输入量X从该特性中取样,生成了N×n输出矩阵Y。
这里的N是样本数,n为输出通道数,k h,k w是filter大小。
修剪输入通道从C到所需的C’(0≤C’≤C),同时把重建误差降到最小,就有如下公式:||·||F是Frobenius 范数,简称F-范数,是一种矩阵范数。
Xi 是N × k h k w矩阵在输入张量X中第i(i = 1,…, c)个通道的切片。
W i是n × k h k w滤波器W中的第i个通道的切片。
长为c的系数向量β用来选择通道。
βi (i在β中)是一个掩码,表示是否i个channel要被删除。
如果βi = 0,那么X i将不再有用,可以安全的删除特征图中的通道,W i也可以被移除。
C’是剩余要重新训练的通道数,这不需要手动设置,因为可以从期望的加速率计算出来。
对于全模型加速,给定整体加速,然后为每一层分配加速比,然后计算每个层的C’。
2.3.方法总结下面给出了前面提出的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的对比,图2所示的是遗传算法的实验结果,图3所示的是套索回归的结果。
可以从两个实验中看出,不管是哪种方法,对比较靠前的layer 都删除的比较少,对底层的layer都能删除比较大的比率,保留的通道数大致为1.0:1.5。
并且在最大删除比率在40~60之间,存在一个拐点会导致精度陡然下降。
图2 遗传算法实验结果图3 套索回归实验结果三.全局剪枝3.1单层累积剪枝由[16]中所述,全局剪枝是一层接一层连续的应用单层剪枝方法,利用单层剪枝的方法都能实现全局剪枝,2.1中遗传算法的方式如图4所示。
利用遗传过程对单层进行修剪,对每一层进行修剪后,都对修剪后的模型进行几个epoch 的微调,以进一步恢复模型的精度。
前一层使用一个或两个epoch,最后一层使用更多的epoch。
然后,将算法扩展到整个模型剪枝。
在[15]的基础上,对整个模型进行逐层剪枝。
然而,整个网络剪枝最后精度的下降是依赖于逐层精度下降的累积的,所以精度下降较小的层具有较低的灵敏度,因此修剪更积极。
图4 单层累积删除方案利用套索回归的方式则也是给定一个全局加速比,然后计算每层的C’即可,两种方案都比较相似。
且由于是一层一层顺序剪枝,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可以累积计算的。
3.2.整体剪枝前面提出的整个网络剪枝是基于单层剪枝,然后一层接一层连续进行,以达到整个网络模型剪枝的目的。
这里提出一种方法能够对整个网络一次性全部剪枝。
BatchNorm层[22]已被大多数现代CNNs采用作为标准方法,以实现快速收敛和更好的泛化性能。
BN层使用小批统计数据对内部激活进行规范化。
如下公式(2),Z in和Z out代表BN层的输入和输出,B代表当前的批次。
µB和σB代表当前批次的均值和方差,γ和β分别代表平移因子和缩放因子。
由于通常在卷积层之后都会追加一个BN层,所以卷积层的每个通道都会具有缩放性和平移性。
由上述可知,对于每个通道都有一个对应的缩放因子γ,首先现在网络训练时对BN层中的缩放因子正则化,然后删除那些缩放因子小的对应的通道,最后微调整个网络。
图5 整体删除方案在施加了正则项的训练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许多缩放因子接近0的模型,如图5所示。
那么就可以将这些缩放因子对应的通道删除。
这里文中设置了一个全局阈值,对应着整个缩放因子的百分比,所有的层都应用这个比例进行剪枝。
比如设置70%,那么将排序得到每层较低的70%的通道进行删除,这样得到一个更紧凑的网络,具有更少参数和运行内存,还有更少的计算量。
3.3.方法总结在各种全局剪枝的方案中,呈现出了比较大差异性,有采用与单层剪枝方案无异的一层接一层的方法。
也有采用把控全局的一次性剪枝方案。
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为一层接一层的方案结果,表2为一次性剪枝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