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潜力小宇宙》课件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4
《潜力小宇宙》教学设计【主题背景】百度词条上这样解释“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表意识以内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潜力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力量;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发挥潜力|挖掘潜力。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但并不是没个人都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潜能,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本节课以潜力、潜能为核心,通过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潜能、体验潜能的巨大能量,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潜能,树立自信,增强成长的动力。
【活动目标】1.了解自身的潜能,体验潜能的巨大能量。
2.找到自身的优势潜能,激发起挖掘潜能的动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自信和热情。
【活动方法】情景体验法、叙事疗法、游戏体验法、谈话交流法、问题讨论法、冥想疗法【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纸片【活动过程】一.拍手游戏,认识潜力1.第一次拍手活动,初识潜力据科学研究,拍手这个动作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不仅能按摩手掌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反应能力,让人变的更聪明。
估计一下,30秒钟,你能拍手多少下?(学生猜测)请把你的猜测记录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学生填写表格)想不想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首先,我们来看游戏规则:(课件呈现游戏规则)1.心里默默的计数。
2.时间结束,快速记录。
3.记录后,手放平坐直。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开始!(课件计时,学生活动)对比估计数和实际拍手数,感觉如何?(学生自由交流)把估计拍手次数和实际拍手次数对比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有多么棒!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很多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这种我们原本具备却被忽视了的能力就是——潜力。
【板贴:潜力】虽然人人都有潜力,但这潜力是需要积极开发,才会变成实际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开发自己的“潜力小宇宙”。
【板贴:小宇宙】2.第二次拍手活动,二识潜力如果再来一次,有什么想法?请你准备好,计时开始!(课件计时,学生活动)第二次实际拍手次数和第一次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交流)是什么原因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小结:的确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当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板贴:设定目标】,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板贴:心理暗示】,这样做出来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存储量的120万倍。
生命意义:燃动小宇宙(教学设计)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激发学生探索自我、发展自我潜能的热情。
课程内容将围绕“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和“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三个核心问题展开,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学会用积极的方式看待生活中的挑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2. 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1. 故事书《小王子》。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心理游戏卡片。
4. 视频资料《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播放《生命的奇迹》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环节:故事分享讲述《小王子》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的生命旅程,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和“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三个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
第四环节:心理游戏进行“发现自我”心理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第五环节:绘画活动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环节: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生命的意义2. 我是谁?3. 我能做什么?4. 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的“生命树”,并在树上标出自己目前的优点和未来的目标。
2. 写一篇关于“我的生命意义”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否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同时,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心理辅导课《潜力小宇宙》活动课反思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形成互动,刺激学生形成对话是我这堂课《潜力小宇宙》的主要教学目的。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反思了以下几点:
1. 平时教学总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每设计一个问题总想让学生都能回答出老师设想的答案,而忽略了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要让学生说完,然后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想,弄明白原因之后,再纠正他的错误思维,起带"治标治本"的作用.
2. 由于平时教学中提问好学生多一些,所以大部分学困生非常自卑,感觉上课与他们无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鼓励学困生,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扩大同伴互助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效果应该会更好.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逐步扩大同伴互助学习的机会与力度.
不足之处:
1、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也没有及时写到黑板上,导致学生回答重复较多,也不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2、还没有真正把学生调动起来,因许多因素的影响,整个活动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过来又影响教师的发挥,只能造成遗憾。
五年级二班。
最新2019年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2课开发我的潜能》教学设计
什么?你会怎么做才能让它变成“能”?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研究如何将“不能”转化为“能”。
我
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并勇敢地去尝试。
这样,我们就可以逐渐将“不能”变成“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五、游戏活动:翻转挑战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将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勇敢地去尝试。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反思,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将潜能转化为特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挑战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深入理解了潜能的含义,并学会了将潜能转化为特长的方法。
我们也感受到了挑战自己的快乐和生命的无限精彩。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勇敢地尝试,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小学心理健康开发自我潜能(教学设计)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开发自我潜能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心理健康开发自我潜能为主题,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和潜能。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正面心态,提升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3.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发掘和培养潜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第一课:情绪认知与调节a. 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情绪表达,并讨论不同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b.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绪下的情景,学生通过体验探索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2. 第二课:积极情绪的培养a. 通过展示正能量的视频、故事和音乐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b. 组织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积极的经历和成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3. 第三课:探索自我潜能a.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想法。
b. 组织学生参加多样化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表演等,培养并展示他们的潜能。
4. 第四课: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a. 设计团队合作的游戏和任务,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b. 引导学生学习积极的沟通技巧,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团队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生命意义燃动小宇宙教案引言: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小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义观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生命意义燃动小宇宙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他们提供行动方案。
第一部分:认识心理健康和生命意义1.1 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1.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意义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例如家庭、友情、爱心、成就等。
第二部分:燃动小宇宙的行动方案2.1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绘画、写作、音乐等创作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2.2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供机会让他们深入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兴趣小组、课外俱乐部或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2.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让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鼓励和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和规划,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2.4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合作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例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社交游戏等,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2.5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和管理情绪。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情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的潜能我的潜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概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了解和发掘自身的潜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潜能的概念和意义;2.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潜能;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了解潜能的定义和意义;2. 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潜能和个性特点;3. 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2. 如何激发学生发挥潜能的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3. 学生课堂参与和合作的基础教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潜能的兴趣,并提出“你有多少潜能?”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潜能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潜能的定义和意义,解释潜能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小组活动:探索自己的潜能:(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
每组为自己取一个小组名字,然后讨论并列举出组内每个成员的潜能或优点。
鼓励学生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和特长。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4. 学生分享:我的潜能:(15分钟)鼓励学生站起来,轮流分享自己在小组活动中被列举的潜能或优点。
教师可以提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的潜能。
其他同学可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培养良好的学园氛围。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如何利用自己的潜能和优点,规划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鼓励学生设定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目标,然后规划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并鼓励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再次发挥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