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及对策_赵洋
- 格式:pdf
- 大小:375.63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刘斌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2000(000)011
【摘要】@@ 江泽民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
【总页数】3页(P14-15,10)
【作者】刘斌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为例[J], 张艺桐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为例[J], 张艺桐
3.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环保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 [J], 李露
4.我国医药企业战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J], 高璐璐
5.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刘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长期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一些矿区在开采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矿产资源,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损失。
2.资源开发不均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一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缺乏。
资源开发不均衡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3.环境破坏严重。
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开采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甚至引发了一些生态灾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和保护,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促进资源开发的均衡性。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开发。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环境保护责任,采取可持续的开采方式,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探究矿产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张玉芬王楠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11期摘要:矿产资源对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保护,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发生。
基于此,本文就矿产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全面探究,首先就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进行阐述,然后针对矿产资源供需不平衡、利用难度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的水平。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环境污染矿产资源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矿产资源的总量却越来越少,这无疑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提出新的挑战。
为了提升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矿产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1.矿产资源的总量种类齐全从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的现状来看,我国矿产资源的总量较大,种类也相对比较齐全,煤矿、铁矿、铝矿、锌矿、钢矿等查明资源储量都比较丰富,还有一些矿产资源在世界上还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例如稀土、钨、滑石、萤石、石墨、芒硝等。
从2016年我国最新的矿产资源统计情况来看,我国查明资源储量中有36种矿产资源总量明显增长,但有12种矿产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
2.矿产资源的开发实力较强我国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地质勘探队伍,并且先后勘探出大批的矿产资源,典型的开发实例有白云鄂博稀土金属矿、焦家金矿、阿什勒铜矿、玉龙铜矿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开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能力雄厚的资源大国,使我国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
3.矿产资源的勘探技术较成熟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探水平也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进步。
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增强,能够对物探、钻探、遥感、坑探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使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的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恢复1. 背景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其开采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
如何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环境的恢复和生态的平衡,是当今矿产资源开采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2. 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普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机制等问题。
许多矿区的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污染、土壤侵蚀、植被减少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3. 环境恢复技术针对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学者和专家们积极探索环境恢复技术。
例如,利用植物修复受损土壤,通过搭建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废水,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可持续开采理念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倡导可持续开采理念至关重要。
这包括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5. 案例分享以中国为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近年来在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在部分区域实施了大规模植被恢复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些案例为其他国家在类似问题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 面临挑战然而,要实现真正的绿色矿业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于一些小型和散装矿山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环境监管难度较大。
此外,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对于矿业开发政策、法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实现全球绿色矿业发展仍需要更多国际合作。
7.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各国在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恢复方面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在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下,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突破性成果出现,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姓名:石儒浪摘要:我国矿产资源总量高,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在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实际中存在很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分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非法、环境、采矿引言: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强,我国虽然矿产丰富、矿种比较齐全,但由于我国的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管理还比较薄弱,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我们要寻求一条合理的道路。
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国现有的矿产。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也成绩斐然,我国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
我国原油、煤炭、水泥、粗钢、磷矿、硫铁矿10种有色金属产量也已跃居世界前列。
固体矿产开发的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已非常凸现。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大多矿产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
3、大多矿产资源质量差,国际竞争能力弱。
与国外主要矿产资源国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的质量很不理想。
4、贫矿多,富矿、易选的矿少。
5、成分复杂的共(伴)生矿多,大大增加了开发利用的技术。
6、中、小型矿和坑采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和露采矿少,严重制约着矿产开发的规模效益。
7、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地区差异性明显。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无证采矿,非法采矿:虽然经过多次治理整顿,全国大规模的非法采矿得到基本遏制,但在一些地区,无证采矿问题仍然突出,影响恶劣。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与对策(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雷涯邻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四)资源浪费与资源危机并存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
如有色金属矿的85%以上是综合矿,共、伴生铁矿约占其总储量的31%。
我国在珍惜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严峻。
我国对矿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刚刚起步,全国现有2000多座金属矿山尾矿库,存尾矿约60亿吨,每年新增排放固体废弃物约3亿吨,而平均利用率只有8.3%。
目前我国综合利用搞得比较好的国有矿山仅占30%左右,部分进行综合利用的国有矿山为25%,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占45%,全国20多万个集体、个体矿山基本上不搞综合利用。
据专家估算,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不超过50%,总体上综合利用率约为20%。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为35%,黑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
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0%,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8倍。
矿产资源浪费又给矿产资源和矿业发展带来危机。
资源浪费的结局必将导致资源的大量进口和矿山资源的尽快枯竭。
未来十年间,将是我国一大批大中型矿山集中闭坑和矿山接替紧张时期。
这种情况更加剧了矿产资源供给的紧张程度。
五、国际市场价格风险矿产资源价格受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我国矿山环境现状及治理建议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发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矿山环境的总体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部分矿山的处置不当,污染物继续排入环境,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采矿环境污染是造成中国矿山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存的大多数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对土壤环境和地表水体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矿山沉积物中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硫化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到环境中,严重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影响当地人民的健康。
此外,大量的旧式设施、设备装置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因。
由于技术落后,少数矿山因未及时废弃不再使用的设备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
此外,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烟雾、尘埃等会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当地人民的健康。
为了维护和恢复矿山环境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矿山污水的监督和控制。
实施执行的规定和法律法规,要求矿山对废水和废渣进行治理,防止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保护当地水源的品质。
其次,矿山的经营活动应注重环境效益。
应强化公司责任,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以及加快设施升级和更新。
同时,应加大对矿山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坚持环境监督量化评价制度,有效控制排污行为,使环境污染承担者负责任的原则,严肃治理矿山环境污染,努力恢复矿山环境质量,保护环境。
总之,面对我国矿山环境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矿山环境管理,规范矿山开发建设环境行为,切实减轻矿山环境污染,为当地居民带来美好环境。
我国矿山安全现状及措施浅议作者:王晓军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4期【摘要】矿山安全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矿山安全领域的预警和事故预防技术相对开采技术处于退步状态,使矿山安全环境难以改善。
由于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矿山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矿山企业发展,因此,完善保障矿山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矿山安全现状;安全体系;解决措施矿业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矿山资源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使得矿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为此,我国矿业界人士将目光投向了矿山安全生产,为提高矿业生产力,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已制定并应用于矿山企业,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安全生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矿山安全现状虽然近年来我国采矿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矿业企业也更加重视安全管理,但事故仍然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使矿业企业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仅在2019年,我国开采过程中全年共发生170起死亡事故,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死亡事故,虽然这些数据与往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然暴露出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必须加强改进和完善。
二、影响矿山安全的因素2.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矿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矿山周边季节、气候等。
在开采前,通常进行适当的环境研究和以及所有数据的摘要,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矿山企业的技术水平,保证了采矿活动顺利有序完成。
但如果调查程度不够,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2.2机械设备和材料机械设备现场检修在我国控制不严,也是矿山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在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工作。
而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经常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机械故障,这严重影响了开采工作。
环球市场/市场论坛-122-浅析我国采矿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张春雨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摘要:采矿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飞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采矿环境治理必须得到社会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在实际开采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不断创新新工艺、新方法,尽量减少问题的产生,从而在提高采矿工程的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采矿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以此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采矿;生态环境;对策1、基于我国采矿工程现状的相关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过大,使得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
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得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多。
相比其他国家来说,采矿工程工艺技术发展的比较晚,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导致采矿企业只能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现的问题呈上升趋势,给相关采矿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威胁,还对采矿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我国采矿生态环境现状采矿业发展由来已久,人们也逐渐发现矿藏开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然而采矿事业的发展,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土地形态、植被分布、大气环境、水体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壳上的各个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各种不良环境现象频发。
2.1 岩体环境遭到破坏矿藏一般在地下,如果开采不合理,地下镂空现象就会发生,再加上水体变化很可能会造成人为灾害的发生,具体有地面出现裂缝、土层塌陷、地面沉陷、山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
另外,如果采矿过于不合理,后果会更严重,有可能导致地震的发生。
2.2 周遭水环境遭到破坏(1)不合理、无科学规划的采矿行为将会使不同区域、不同质量的水相互融合,使得优质的水遭到劣质水的侵袭,受到污染;(2)被矿业丢弃的废弃物淋滤的水往往会富含有害的物质;(3)采矿将会造成矿体揭露,水中将会直接进入有害的物质;(4)采矿污染大气,会造成酸雨等危害;(5)采矿的一些附属工厂排放“三废”,使水质受到污染。
采矿业中的矿山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矿山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采矿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矿山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成为了当今矿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矿山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矿山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矿山资源是地球上宝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于国家的产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采矿方式往往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长期以来,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没有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导致许多矿山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生态灾害。
因此,矿山资源环境保护不仅是矿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于永续发展的要求。
二、矿山资源环境保护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矿山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了对矿山资源环境保护的管理。
同时,一些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修复措施被应用于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
例如,合理利用矿渣、尾矿和废弃物等资源,进行绿色开采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也是矿山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三、矿山资源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在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水源和生态系统等造成破坏。
因此,进行矿山资源环境修复非常重要。
矿山资源环境修复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土地资源和水源,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矿山资源环境修复既是对环境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后代子孙和未来发展负责的举措。
四、矿山资源环境修复的方法与措施在矿山资源环境修复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来实现目标。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的生态修复,例如进行植被的绿化和土壤的改良等。
其次,对于水源的保护与修复,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或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净化矿山废水。
此外,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引种植物、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与对策矿产资源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人类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截至2004年,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5种,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我国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
但是,我国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并不高,如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如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 ,化石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为世界第53位。
在资源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区带性:74%的煤集中于晋、陕、蒙、新4省区,而经济发达,用煤量大的东南地区则很紧缺,形成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
70%的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4省,北方大量用磷则需南磷北调。
从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来看,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3.5%,富矿少,贫矿多,选矿难度大。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
但是,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
因为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尽管人均消费不高,总消费量却依然可观。
下面以铁资源的消费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储量不足。
我国铁矿采选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具有年产铁矿石近 2.7亿吨能力的生产体系。
2004年铁矿石产量3.1亿吨,钢产量2.97亿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消费量逐年增加,2004年铁矿石消费量为5.19亿吨,并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可见,我国铁矿石尚不能满足钢铁工业需求,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给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良好的安全防护不仅是对勘查水平与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勘查人员生命健康的保证。
因此,只有将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位,对勘探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消除,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开发与使用,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才能充分保证矿产开采工作的经济效益,并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安全问题在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有色金属矿物,它们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储量非常丰富,拥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上对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其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也对地质勘探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大部分的有色金属矿物都位于地壳深处,所以在勘察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对勘察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所以,要做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探的安全防护工作。
一、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开发现状地质勘探可以为矿产开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矿产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科学的地质勘探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采矿的过程中,要对开采地区的地质结构、岩层、地下水层进行全面勘查,并对地质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
此外,在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要对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所以,还需要改善地质勘探的安全系数。
伴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质勘探的安全性要求也在增强,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安全性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二、存在的安全问题2.1粉尘危害问题地质勘探中经常涉及到爆破、运输、破碎等,因而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含有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白石英、燧石、麟英石、石英等,勘探人员因为工作的要求,经常要长期与粉尘接触,一旦粉尘在肺中大量累积,就会诱发尘肺病,对勘探人员的健康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对中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建议【摘要】随着当下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在进一步推动矿业发展的同时,亦对矿山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全。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本文就当下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建议,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建议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伴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力度的不断增加,对矿山终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着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加强对矿山环境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当下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下的必然选择。
1.矿山环境面临的威胁1.1存在环境与资源遭到损毁的问题在当下粗狂式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而导致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常常因为不合理的开采施工导致矿山周围土地被压占,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甚至会导致农田被侵占,耽误种植。
另外,矿产的挖掘还容易导致地质遗迹,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遗,以及迹地表的人文景观与生态遭到破坏。
最后,矿产资源的开采,还容易导致地下水均衡系统的破坏,进而导致水位降低,河湖断流等问题。
1.2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的产生矿产资源的开采很容易会造成矿区应力系统的改变【1】,导致出现如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而导致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的产生。
在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同时,更是对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影响矿山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1.3造成环境污染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以及废渣等“三废”资源。
若这“三废”在排放过程中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很容易对矿山周边的大气、土壤以及水源产生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更会对其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现阶段我国矿山环境修护治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矿产属于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矿产蕴藏于矿山环境中,但是矿产资源有限,在长时间的开采后会导致矿山环境受到破坏,所以应该加强矿山环境的修护治理。
本文首先对矿山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我国矿山环境修护治理中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矿山环境;修护治理;常见问题;应对策略矿产品属于农业、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作为主要能源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性,然而在矿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性的进行矿产资源开采,会对矿山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严重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矿山环境,需要加强矿山环境的修护治理。
由此可见,对矿山环境修护治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矿山环境的现状研究我国矿山环境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矿产资源大国,然而频繁多次的进行资源开采,导致矿山环境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损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方面。
土地资源损坏:通过调查相关数据发现,国内矿山环境中损失的岩土每年将近2亿吨,导致岩石内部出现孔洞,极易发生坍塌。
环境污染:在开采矿产资源时,会排放出金属废水、化学试剂、废渣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地质灾害:因为矿产环境破坏后会引发地面坍塌、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问题,破坏生态平衡稳定性。
二、我国矿山环境修护治理中常见问题现阶段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在矿产资源开采上,对于资源节约以及环保的重视度不足,未认识环境修护治理对神的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中,针对矿山地质环境而言,主要将侧重点放在矿山环境经济效益评价上,通常是在矿产资源开采后,对已经受到损害的矿山环境进行治理,矿山治理永远是在矿山环境破坏之后采取的工作。
当前矿山的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发表时间:2017-09-28T10:09:51.0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杨祯[导读] 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是采矿大国,就目前的采矿业而言,我国现在已开采的矿产达 180 多种,采矿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成都中材建设工程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是采矿大国,就目前的采矿业而言,我国现在已开采的矿产达 180 多种,采矿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国内矿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强烈反响,给矿业行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矿山的安全现状,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问题加强安全管理。
关键词:矿山;安全形式;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措施我国大小矿企众多,每年因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却依然不容乐观,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矿山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较大的困扰。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保证矿山安全、可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务之急。
因此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为矿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是现代采矿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严格的安全管理是矿工生命安全的保证,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1、我国矿山安全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1.1 我国矿山安全事故与现状分析我国矿山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中小型矿山,约占事故总数的 82%以上。
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下,各部门的技术人员也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仅加大了安全管理意识的宣传,同时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上也予以了应有的重视,配套的设备更新及采集技术的改进也发挥出了较强的作用,但是这些依然无法满足不同地域下的安全管理需求,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的加以改进。
1.2 矿山安全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矿山采集而言,周边的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并且不同地区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分布也各具特点,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实践探讨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采矿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矿产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现状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原料。
然而,由于采矿活动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矿石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目前,我国采矿业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一方面,过度开采导致矿石资源的快速消耗,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另一方面,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严重污染了土壤、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矿产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
二、矿产资源保护的实践探索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深入推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探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已经出台了各种涉及矿产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矿产资源法》、《矿业权管理条例》等文件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了规范和约束。
同时,政府加大对矿业企业的执法检查和监管力度,对于那些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罚款和关停。
2. 推进矿山环境治理为了防止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成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设矿山生态公园、矿山湖泊景观和人工湿地等,改善了矿山环境质量,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为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矿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
例如,采用新型的矿山开采方法,减少岩石破碎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低矿石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三、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和难点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和重建矿山等采矿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使其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
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浅析我国小矿立法
赵洋;沈镭;程清华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0(019)003
【摘要】小矿是我国矿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小矿立法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对国外小矿法律政策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小矿自身特点,从小矿立法的模式、法律主体的关系,以及法律实施等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小矿规制的方案和思路.【总页数】4页(P1-3,12)
【作者】赵洋;沈镭;程清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天津市红桥区房地产管理局,天津,3001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23
【相关文献】
1.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立法争议之思考 [J], 曹路曼
2.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立法的完善 [J], 李伟鹏
3.浅析现代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及中国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 [J], 赵华伟;刘婷婷;于淼
4.在"中国小篮球发展计划"背景下浅析我国小篮球的发展 [J], 王方珍
5.必须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小企业劳动立法、执法与监察工作——“中国小企业实施劳动政策法规研讨会”综述 [J], 马永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