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安全管理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管理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管理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管理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信息安全管理-试题集

判断题:

1.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 注释:在统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安全事件的事先预防(保护),事发处理(检测Detection 和响应Reaction)、事后恢复(恢复Restoration )四个主要环节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在这里安全策略只是指导作用,而非核心。

2.一旦发现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信息系统所有者应当在2天内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取

3.1.A.2.A.3.A.

4.A.

5.A.

6.

7.A.

8.在A.

9.A.10.

A.10

B.30

C.60

D.90

11.下列不属于防火墙核心技术的是( D )

A.(静态/动态)包过滤技术

B.NAT 技术

C.应用代理技术

D.日志审计

12.应用代理防火墙的主要优点是( B)

A.加密强度更高

B.安全控制更细化、更灵活

C.安全服务的透明性更好

D.服务对象更广泛

13.对于远程访问型VPN 来说,( A )产品经常与防火墙及NAT 机制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安全隧道建立失败。

A.IPSecVPN

B.SSLVPN

C.MPLSVPN

D.L2TPVPN

注:IPSec 协议是一个应用广泛,开放的VPN 安全协议,目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VPN 解决方案。在IPSec 框架当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Internet 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KE(或者叫ISAKMP/Oakley),它提供自动建立安全关联和管理密钥的功能。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14.1999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国家标准GB17859-1999,提出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为( D )个等级,并提出每个级别的安全功能要求。

A.7

B.8

C.6

D.5

注:该标准参考了美国的TCSEC 标准,分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专控保护级。

15.公钥密码基础设施PKI 解决了信息系统中的( A )问题。

A.身份信任

B.权限管理

C.安全审计

D.加密

注:PKI (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钥密码基础设施),所管理的基本元素是数字证书。

16.最终提交给普通终端用户,并且要求其签署和遵守的安全策略是( C )。

A.口令策略

B.保密协议

C.可接受使用策略AUP

D.责任追究制度

知识点:

1.《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将测评分为安全控制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两个方面。

2.4.5.6.7.8.9.10.12.1

3.1

4.1

5.1

6.1

7.1

8.级。

19.20.21.

23.信息安全策略必须具备确定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既可以对外部黑客的攻击行为进行检测,也可以发现内部攻击者的操作行为,通常部署在网络交换机的监听端口、内网和外网的边界。

25.技术类安全分3类:业务信息安全类(S 类)、业务服务保证类(A 类)、通用安全保护类(G 类)。其中S 类关注的是保护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A 类关注的是保护系统连续正常的运行等;G 类两者都有所关注。

26.如果信息系统只承载一项业务,可以直接为该信息系统确定安全等级,不必划分业务子系统。

27.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包括5个阶段:启动准备、设计/开发、实施/实现、运行维护和系统终止阶段。而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的过程与之相对应,分别是系统定级、安全规划设计、安全实施、安全运行维护和系统终止。

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题库与答案

题库 一、选择 1.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2. 从攻击方式区分攻击类型,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主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 A. 阻止,检测,阻止,检测 B. 检测,阻止,检测,阻止 C. 检测,阻止,阻止,检测 D. 上面3项都不是 3.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 A. 数据完整性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 C. 访问控制机制 D. 加密机制 4. 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C)。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 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5. 基于通信双方共同拥有的但是不为别人知道的秘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该秘密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认证是(C)。 A. 公钥认证 B. 零知识认证 C. 共享密钥认证 D. 口令认证 6. 为了简化管理,通常对访问者(A),以避免访问控制表过于庞大。 A. 分类组织成组 B. 严格限制数量 C. 按访问时间排序,删除长期没有访问的用户 D. 不作任何限制 7. PKI管理对象不包括(A)。 A. ID和口令 B. 证书 C. 密钥 D. 证书撤消 8. 下面不属于PKI组成部分的是(D)。 A. 证书主体 B. 使用证书的应用和系统 C. 证书权威机构 D. AS 9. IKE协商的第一阶段可以采用(C)。 A. 主模式、快速模式 B. 快速模式、积极模式 C. 主模式、积极模式 D. 新组模式 10.AH协议和ESP协议有(A)种工作模式。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1. (C)属于Web中使用的安全协议。 A. PEM、SSL B. S-HTTP、S/MIME C. SSL、S-HTTP D. S/MIME、SSL 12. 包过滤型防火墙原理上是基于(C)进行分析的技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3. VPN的加密手段为(C)。 A. 具有加密功能的防火墙 B. 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 C. VPN内的各台主机对各自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密 D. 单独的加密设备 14.(B)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连接企业总部、远程办事处和分支机构。 A. Access VPN B. Intranet VPN C. Extranet VPN D. Internet VPN 15.(C)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将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或感兴趣的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一、产品聚焦 1、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在提升的同时,为何信息泄露,信息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2、对于信息安全事件为何我们不能更多的在“事前”及时的发现并控制,而是在“事后”进行补救 3、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原因何在 4、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种类繁多,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是否有合适的管理手段对其归类,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提升工作效率是否需要有持续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和增强知识学习的管理体系 二、产品简介 该产品通过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紧密结合,融合国际主流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工具、设计理念,有效结合国内外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相关安全标准体系要求,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全生命周期、全面风险来源、全目标管理的全方位风险管理模型,以监测预警防风险、风险流程查隐患、风险应对控事态、监督评价促改进、保障体系提意识,保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在企业的落地生效。 三、产品特点 1、业务的无缝集成 无缝集成企业终端防护类安全系统、边界防护类安全系统、系统防护类安全系统、数据防护类安全系统、综合监管类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基础认证和授权平台等,实现对信息安全事件引发因素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分析,有的放矢的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上医未病,自律慎独”的风险管理体系 目标鲜明、方法合理、注重实效,为企业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基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和安全防御体系构建,实现系统的行之有效、行之有依。 3、合理的改进咨询建议 通过系统建设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供合理有效的改进咨询建议。 4、创新实用的管理工具 蝴蝶结模型、风险矩阵、风险热图等主流风险管理模型的实用化创新应用;德尔菲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价法等科学分析方法的灵活嵌入;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概率模型的预测分析,致力于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度和准确度。 5、预置的信息安全风险事件库 由信息安全及风险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结合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梳理的风险事件库基础信息,可在系统建设初期提供有力的业务数据支持。 6、持续渐进的信息安全知识管理 信息安全风险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还在于信息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通过信息安全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升全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储备。 四、应用效果 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数据、重点关注的风险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模型,以灵活多样化的图表进行展现以辅助决策。 五、产品功能 1、目标管理 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战略目标、不同层级风险管理目标、目标预警指标、目标风险等。以目标为龙头开展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2、风险识别 利用层次分析法逐层分析,识别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中包含的资产、资产脆弱性和面临的威胁,全面辨识风险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针对风险事件制定缓解措施。 3、风险评估 创新利用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威胁发生概率、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量化风险指数,借助评估工具得出防范风险优先级并对风险分布进行展示。 4、监测预警 依托企业现有的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架构,设置风险监控点,以风险管理视角对各重要的信息安全指标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控,发挥信息系统“摄像头”的职能,针对信息安全关注的重大风险进行实时预警提示,确保风险的提前警示和预先处理。

完整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手册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V1.0 版本号: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iso27001 录目 1 ................................................................ 颁布令 01 2 ......................................................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 02 3 ............................................................. 企业概况 03 3 .................................................. 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04 6 ............................................................ 手册的管理05 7 .........................................................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7 (1) 范围 7 ............................................................. 1.1 总则7 ............................................................. 1.2 应用8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 ........................................................... 3 术语和定义.8 ........................................................... 3.1 本公司 8 ......................................................... 3.2 信息系统 8 ....................................................... 3.3 计算机病毒 8 ..................................................... 信息安全事件3.4 8 ........................................................... 相关方3.5 9 . .....................................................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9 ............................................................. 4.1 概述9 ....................................... 4.2 建立和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5 ........................................................ 4.3 文件要求18 ............................................................ 管理职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信息管理,规范信息安全操作行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规定,以《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环保部制定)等标准为基本管理操作准则,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与监控中心,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岗位管理 第三条业务信息工作人员(包括监控与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及机关业务系统管理人员)、机房运维人员(包括外包机构人员),应遵循《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等规定。 第四条机房运维人员根据运维合同规定由机房管理部门对其实行管理。 第五条信息工作人员岗位设置为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 人员岗位及职责 (一)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从事服务器及存储设备运行管理的人

员,业务上应具备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熟练操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能力。 1、负责指定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资料登记、软件保管及设备报修。 2、配合完成指定的业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正式运行后的服务器系统软硬件操作的监管,执行中心的备份策略。 3、在所负责的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发生硬件故障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运行,针对系统事故找到系统事故原因。 4、负责指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管理口令修改。 5、负责制定、执行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二)业务管理员(业务联系人) 业务管理员是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及业务系统运行管理的人员,业务上应具备业务系统安装及基本调试操作的能力(业务软件厂家负责培训),业务系统及部署操作系统故障分析的能力,预防系统风险的能力。 1、负责维护业务系统的运行及业务系统的安装环境。 2、负责制定、执行业务系统及其数据的备份计划。 3、负责业务数据的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 4、负责制定执行本业务系统的故障应急预案。 (三)网络管理员

信息安全考试题库完整

信息安全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其内涵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安全服务) 2、安全协议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证协议、密钥管理协议、不可否认协议、信息安全交换协议) 3、安全协议的安全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证性、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4、IP协议是网络层使用的最主要的通信协议,以下是IP数据包的格式,请填入表格中缺少的元素 对点协议(ppp)是为______________而设计的链路层协议。 (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

7、PPP协议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_____________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为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共同的解决方案。(拨号或专线方式) 8、连接过程中的主要状态填入下图 1建立2认证3网络4 打开5终止6静止 11、IPsec的设计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IPv4和IPv6提供可互操作的,高质量的,基于密码学的安全性传输) IPsec协议【注:AH和ESP】支持的工作模式有()模式和()模式。(传输、隧道) 13、IPsec传输模式的一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网中的各个主机只能使用公有IP地址,而不能使用私有IP地址) 14、IPsec隧道模式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保护子网内部的拓扑结构)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1 1. 范围 BS 7799的这个部分指明了对建立、实现和文档化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s)的需求。它指明了将要按照个别机构的需要而实现的安全控制的需求。 注:第一部分给出了对最佳惯例的推荐建议,这些惯例支持该规范中的需求。BS 7799的这个部分的条款4给出的那些控制目标和控制来自于BS 7799-1:1999并与改部分的内容保持一致。 2. 术语与定义 为了BS 7799的这个部分,BS 7799-1给出的定义适用于该部分,并有以下专用术语: 2.1 适用性说明 适用于机构的安全要求的目标和控制的批评。 3.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 3.1概要 机构应建立及维护一个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目的是保护信息资产,订立机构的风险管理办法、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以及达到什么程度的保障。 3.2建立一个管理框架 以下的步骤是用来找出及记录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的(参看图一): a) 应定义信息安全策略; b) 应定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范围,定义范围可以是机构的特征、位置、资产及 技术;

c) 应进行合适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确认对资产的安全威胁、漏洞及对机构的 冲击,从而定出风险的严重程度; d) 根据机构的信息安全策略及所要求达到的保障程度定出要管理的风险; e) 从以下第四条款选出机构要实现的安全控制目标及要实施的安全控制; f) 应准备一份适用性声明书,说明选出哪些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以及选择的 原因。 以上步骤应定期重复,确定系统的适用性。 2 3.3实施 选出的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应由机构有效地执行,实施控制的执行程序是否有效应根据4.10.2的规定进行检查。 3.4文档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说明文档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按照3.2所定的步骤实现的证据; b) 管理架构的总结,其中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在适用性声明书所提及的安全控制 目标和已经实现的安全控制; c) 为了实现3.3所指定的控制而采用的程序;这些程序应该刻画责任以及相关行 动; d) 覆盖该ISMS中的管理和操作的程序,这些程序应该指出有哪些责任及其有关

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安全管理 1、医院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计算机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计算机系统。严禁暴力使用计算机或蓄意破坏计算机软硬件。 2、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装计算机硬件系统,若须拆装,则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3、计算机的软件安装和卸载工作必须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4、计算机的使用必须由其合法授权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5、医院计算机仅限于医院内部工作使用,原则上不许接入互联网。因工作需要接入互联网的,需书面向医务科提出申请,经签字批准后交信息科负责接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版的反病毒软件。并保证反病毒软件实时升级。 6、医院任何科室如发现或怀疑有计算机病毒侵入,应立即断开网络,同时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负责处理。信息科应采取措施清除,并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备案。 7、医院计算机内不得安装游戏、即时通讯等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尽量不在院内计算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工具。

二、网络使用人员行为规范 1、不得在医院网络中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信息。 2、不得在医院网络中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活动。 3、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计算机中与网络有关的设置。 4、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添加、删除与医院网络有关的软件。 5、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医院网络或者使用医院网络资源。 6、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7、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8、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9、不得进行其他危害医院网络安全及正常运行的活动。 三、网络硬件的管理 网络硬件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不间断供电设备、机柜、配线架、信息点模块等提供网络服务的设施及设备。 1、各职能部门、各科室应妥善保管安置在本部门的网络设备、设施及通信。 2、不得破坏网络设备、设施及通信线路。由于事故原因造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提纲

第一讲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资产及其价值 ?组织的信息资产有哪些? 业务数据、应用系统、专利及标准、设施和环境、关键人员、文件、图纸、管理规章等等。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需求来源、目标 ?信息安全基本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涵义) COMSEC阶段:保密性 COMPUSEC阶段:CIA三元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IA阶段:私密性、可追溯性、抗抵赖性、可控性、真实性等 ?信息安全的需求来源?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约束;组织的原则、目标和规定;风险评估的结果 ?信息安全的目标? 一般目标: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根本目标:维护组织关键业务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信息安全管理 ?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大题) 管理最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信息安全管理就是风险管理。 安全技术只是信息安全控制的手段,要让安全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有适当的管理 程序支持。信息安全管理作为组织完整的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构成了信息安全具 有能动性部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关于信息安全风险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如果说安全技术 是信息安全的构筑材料,那安全管理就是真正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只有将有效的安全管理 从始至终贯彻落实于安全建设的方方面面,信息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所保证。 管理过程而非技术过程 高层支持 策略并不等于执行力 动态而非静态 主动而非被动 全员参与,培训开路 平衡性原则 ?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误区 重技术、轻管理 缺少安全意识 缺乏安全策略 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 法律法规不完善 ?信息安全管理模型 P2DR 模型(CC):P: 策略P: 防护D: 检测R: 响应

信息安全试题及答案45094

信息安全试题(1/共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___。 A. 保密性 B.完整性 C. 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B,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___。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___。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一对密钥(K A公开,K A秘密 ),B方有一对密钥(K B公开 ,K B秘密 ),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 M加密为:M’= K B公开(K A秘密 (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 A. K B公开(K A秘密 (M’)) B. K A公开 (K A公开 (M’)) C. K A公开(K B秘密 (M’)) D. K B秘密 (K A秘密 (M’)) 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 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8.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___。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 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 9.设哈希函数H有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H的k个随机输入中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出的概率大于0.5,则k约等于__。 A.2128 B.264 C.232 D.2256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修订版)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为了规范公司工业控制系统的使用和操作,防止发生人为或意外损坏系统事故以及误操作引起的设备停运,保证工控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DCS及DEH系统以及辅控网DCS。 2 计算机使用管理 2.1 工程师站严格按照权限进行操作,无关人员不准使用。 2.2 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系统应分级授权使用。严禁非授权人员使用工程师站的系统组态功能,工程师站用户的权限可以实施逻辑修改和系统管理工作;操作员站用户权限,查看运行状态画面,实施监控。 2.3 每三个月更改一次口令,同时检查每一级用户口令的权限设置应正确。口令字长应大于6个字符并由字母数字混合组成。修改后的口令应填写《DCS系统机器密码记录》,妥善保管。 2.4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当前操作,通知集控室负责人和相关维修人员。如服务器发生故障,按各《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操作,维修人员记录《软件故障处理和修改记录》。 2.5 使用工程师站计算机后,需详细填写《工程师站出入及机器使用记录》后方可离开。 3 软件保护 3.1 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其他无关软件。除非软件升级或补丁的需要,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U盘、光盘等。 3.2 禁止向DCS网络中连接系统外接计算机、手机。

3.3 在连接到DCS中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时,使用的可读写存储介质必须是固定的一个设备,并且在每次使用前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才可以接入以上计算机。 4 软件的修改、保存及维护 4.1 更新、升级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下载数据,其存储介质须是本计算机控制系统专用存储介质,不允许与其他计算机系统交换使用。 4.2进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态、设定值等修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工作,同时填写《组态及参数修改记录》,并及时做好修改后的数据备份工作。 5 软件和数据库备份 5.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库、历史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完全备份间隔三个月一次,系统备份必须使用专用的U盘备份,并且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相关操作。 5.2 对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任何修改,包括版本升级和安装补丁,都应及时进行备份。 5.3备份结束后,在备份件上正确标明备份内容、对象,并做好记录,填写《DCS系统备份记录》。 5.4 DCS中各系统的备份必须由系统管理员定期手动进行,具体要求同上。 有限公司 2017年1月 1日

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公司

版本信息 当前版本: 最新更新日期: 最新更新作者: 作者: 创建日期: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修订历史 版本号更新日期修订作者主要修订摘要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1. 公司信息安全要求 (5) 1.1信息安全方针 (5) 1.2信息安全工作准则 (5) 1.3职责 (6) 1.4信息资产的分类规定 (6) 1.5信息资产的分级(保密级别)规定 (7) 1.6现行保密级别与原有保密级别对照表 (7) 1.7信息标识与处置中的角色与职责 (8) 1.8信息资产标注管理规定 (9) 1.9允许的信息交换方式 (9) 1.10信息资产处理和保护要求对应表 (9) 1.11口令使用策略 (11) 1.12桌面、屏幕清空策略 (11) 1.13远程工作安全策略 (12) 1.14移动办公策略 (12) 1.15介质的申请、使用、挂失、报废要求 (13) 1.16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流程 (14) 1.17电子邮件安全使用规范 (16) 1.18设备报废信息安全要求 (17) 1.19用户注册与权限管理策略 (17) 1.20用户口令管理 (18) 1.21终端网络接入准则 (18) 1.22终端使用安全准则 (18) 1.23出口防火墙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4局域网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5集线器、交换机、无线AP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6网络专线的日常管理规定 (20) 1.27信息安全惩戒 (20) 2. 信息安全知识 (21) 2.1什么是信息? (21) 2.2什么是信息安全? (21)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鑫欧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全)

信息安全技术教程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试题(1/共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___。 A. 保密性 B.完整性 C. 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B,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___。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___。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一对密钥(K A公开,K A秘密 ),B方有一对密钥(K B公开 ,K B秘密 ),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 M加密为:M’= K B公开(K A秘密 (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 A. K B公开(K A秘密 (M’)) B. K A公开 (K A公开 (M’)) C. K A公开(K B秘密 (M’)) D. K B秘密 (K A秘密 (M’)) 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 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8.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___。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 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 9.设哈希函数H有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H的k个随机输入中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出的概率大于0.5,则k约等于__。 A.2128 B.26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a* ILIMOOH 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项目 时间:2015年12月

信息化建设引言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程中,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 重。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以及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信息安全领域知识和意识,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我国中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步入普及阶段,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不容缓。 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各种软硬件,保证信息安全体系同工作的高效、有序和经济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在信息安全事故生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信息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更重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预防和避免大多数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就是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并维持该水平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由 新的威胁不断出现,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企业能做到的 就是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信息安全状态,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围之内,获得企业现有条件下和资源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安全。 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结合 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模型,用以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践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管 理能力。 IS0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建立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搭建必须按照适当的程序来进行(如下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SO/IEC 17799:2005)

目 次 引 言 ................................................................... III 0.1 什么是信息安全? ..................................................... III 0.2 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 III 0.3 如何建立安全要求 ..................................................... III 0.4 评估安全风险 .......................................................... IV 0.5 选择控制措施 .......................................................... IV 0.6 信息安全起点 .......................................................... IV 0.7 关键的成功因素 ......................................................... V 0.8 开发你自己的指南 ....................................................... V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本标准的结构 (2) 3.1 章节 (2) 3.2 主要安全类别 (3) 4 风险评估和处理 (3) 4.1 评估安全风险 (3) 4.2 处理安全风险 (4) 5 安全方针 (4) 5.1 信息安全方针 (4) 6 信息安全组织 (6) 6.1 内部组织 (6) 6.2 外部各方 (10) 7 资产管理 (15) 7.1 对资产负责 (15) 7.2 信息分类 (16) 8 人力资源安全 (18) 8.1 任用之前 (18) 8.2 任用中 (20) 8.3 任用的终止或变化 (21) 9 物理和环境安全 (23) 9.1 安全区域 (23) 9.2 设备安全 (26) 10 通信和操作管理 (29) 10.1 操作程序和职责 (29) 10.2 第三方服务交付管理 (32) 10.3 系统规划和验收 (33) 10.4 防范恶意和移动代码 (34) 10.5 备份 (36) 10.6 网络安全管理 (37) 10.7 介质处置 (38) 10.8 信息的交换 (40)

2018年度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信息安全考试题及答案(满分)

2018年度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信息安全100分 ? 1.要安全浏览网页,不应该()(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禁止开启ActiveX控件和Java脚本 o B.定期清理浏览器Cookies o C.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和上网历史记录 o D.在公用计算机上使用“自动登录”和“记住密码”功能 ? 2.赵女士的一个正在国外进修的朋友,晚上用QQ联系赵女士,聊了些近况并谈及国外信用卡的便利,问该女士用的什么信用卡,并好奇地让其发信用卡正反面的照片给他,要比较下国内外信用卡的差别。 该女士有点犹豫,就拨通了朋友的电话,结果朋友说QQ被盗了。那么不法分子为什么要信用卡的正反面照片呢?()(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复制该信用卡卡片 o B.收藏不同图案的信用卡图片 o C.可获得卡号、有效期和CVV(末三位数)该三项信息已可以进行网络支付 o D.对比国内外信用卡的区别 ? 3.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保护。(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主任值班制 o B.责任制 o C.安全等级 o D.专职人员资格 ? 4.注册或者浏览社交类网站时,不恰当的做法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信任他人转载的信息 o B.不要轻易加社交网站好友 o C.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的安全机制

o D.尽量不要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资料 ? 5.我们经常从网站上下载文件、软件,为了确保系统安全,以下哪个处理措施最正确。()(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习惯于下载完成自动安装 o B.下载之后先做操作系统备份,如有异常恢复系统 o C.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o D.直接打开或使用 ? 6.没有自拍,也没有视频聊天,但电脑摄像头的灯总是亮着,这是什么原因()(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电脑坏了 o B.可能中了木马,正在被黑客偷窥 o C.摄像头坏了 o D.本来就该亮着 ?7.位置信息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o A.位置隐私太危险,不使用苹果手机,以及所有有位置服务的电子产品 o B.我就是普通人,位置隐私不重要,可随意查看 o C.通过网络搜集别人的位置信息,可以研究行为规律 o D.需要平衡位置服务和隐私的关系,认真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确保位置信息不泄露 ?8.刘同学喜欢玩网络游戏。某天他正玩游戏,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提示:特大优惠!1元可购买10000元游戏币!点击链接后,在此网站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网上支付后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都没了。 结合本实例,对发生问题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使用网银进行交易 o B.轻信网上的类似“特大优惠”的欺骗链接,并透露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私密信息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o C.电脑被植入木马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

互联网企业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套

互联网企业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套 目录 信息发布登记制度 (1) 信息内容审核制度 (2) 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 (3)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5) 违法案件报告和协助查处制度 (6) 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7) 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8) 信息发布登记制度 1. 在信源接入时要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保障本网络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2. 对以虚拟主机方式接入的单位,系统要做好用户权限设定工作,不能开放其信息目录以外的其他目录的操作

权限。 3. 对委托发布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并存档。 4. 对信源单位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不得有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内容出现。 5. 发现有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情形的,应当保留有关原始记录,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信息内容审核制度 1、必须认真执行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工作,杜绝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 2、对在本网站发布信息的信源单位提供的信息进行认真检查,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出现。 3、对在BBS 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防止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言论出现。 4、一旦在本信息港发现用户制作、复制、查阅和传

播下列信息的:( 1 ).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2 )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3).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 .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6 ). 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 7 ).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8 ). 损害国家机关信誉( 9 ) . 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 10)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上述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并保留原始记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 为促进公司网站健康、安全,高效的应用和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杜绝各类违法、

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题库及 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题库 一、选择 1.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2. 从攻击方式区分攻击类型,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主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 A. 阻止,检测,阻止,检测 B. 检测,阻止,检测,阻止 C. 检测,阻止,阻止,检测 D. 上面3项都不是 3.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 A. 数据完整性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 C. 访问控制机制 D. 加密机制 4. 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C)。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 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5. 基于通信双方共同拥有的但是不为别人知道的秘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该秘密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认证是(C)。 A. 公钥认证 B. 零知识认证

C. 共享密钥认证 D. 口令认证 6. 为了简化管理,通常对访问者(A),以避免访问控制表过于庞大。 A. 分类组织成组 B. 严格限制数量 C. 按访问时间排序,删除长期没有访问的用户 D. 不作任何限制 7. PKI管理对象不包括(A)。 A. ID和口令 B. 证书 C. 密钥 D. 证书撤消 8. 下面不属于PKI组成部分的是(D)。 A. 证书主体 B. 使用证书的应用和系统 C. 证书权威机构 D. AS 9. IKE协商的第一阶段可以采用(C)。 A. 主模式、快速模式 B. 快速模式、积极模式 C. 主模式、积极模式 D. 新组模式 10.AH协议和ESP协议有(A)种工作模式。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1. (C)属于Web中使用的安全协议。 A. PEM、SSL B. S-HTTP、S/MIME C. SSL、S-HTTP D. S/MIME、SSL 12. 包过滤型防火墙原理上是基于(C)进行分析的技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