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获奖成果一览表
- 格式:pdf
- 大小:229.95 KB
- 文档页数:4
自然资源管理新常态下的地质调查成果评价体系刘磊;吕晓岚;王文【摘要】本文综述了地调项目成果评价的概念,介绍了地调项目成果评价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了地调项目成果评价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5条建议:一是建立始终需求导向的成果系统化评价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多方用户参与的成果评价组织模式;三是完善成果评价与地质资料汇交联动管理程序;四是加强评审文件的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五是建立健全相关评审制度并及时组织培训.【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9(028)0z1【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评价;适应性改革;项目管理【作者】刘磊;吕晓岚;王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2.45项目成果管理属于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果评价是成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成果评价活动的运行,分布在设计审查、中期评估、成果评审验收乃至成果奖励等活动中,并且国家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对成果效益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评价为此做出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和变革。
1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评价相关概念1.1 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调查项目是由中央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为完成特定的地质调查或研究任务,独立编制设计,独立提交成果报告的地质工作单元[1]。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对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及业务推进的层级,“二级项目”是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基本单元。
财政部对地质调查项目按照“一级项目-二级项目”层级进行管理。
地调局为了推进业务,按照“计划-工程-二级项目”层级进行管理。
地质调查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评审验收和成果管理等。
1.2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评价项目成果评价是评价主体或第三方机构运用科学方法,对取得的成果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出成果优劣,引导成果的转换、应用、服务。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做好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条件和方式推荐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应符合《办法》规定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一)推荐项目应是在2015年1月1日(国土资源管理类项目在2016年1月1日)以前已完成综合技术评价(指鉴定、评审或验收)的成果。
按国土资源管理类推荐的项目,如不符合相关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二)项目完成人本年度只能申报1项报奖项目。
对不符合此项要求的推荐项目均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三)申报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未获奖,或经批准退出2016年度评审的项目,以及已获得国家或省级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不予受理。
(四)所有报奖项目应在2017年1月1日前已完成科技成果登记。
请推荐单位对报奖材料严格进行审核,并在推荐单位和申报单位分别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推荐单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等。
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
请推荐单位以正式函形式报送推荐项目。
历届获奖名单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1989年)金锤奖获奖名单(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石彦民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建潮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高延林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董树文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银锤奖(1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王安建长春地质学院马昌前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李小彦西安煤炭科学研究院李长江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李继江山东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李荣清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朱玉磷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汪振文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张韬宁夏地矿局矿产地质调查所张明泉兰州大学地质系张哨楠成都地质学院张德润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杨闽中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绍甫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聂风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康豹成河北省综合研究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1年)金锤奖获奖名单(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石昆山河南省地矿厅第三地质探矿队汤良杰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吴景勤核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局陈骏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周国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徐学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晏建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南地质勘查局 317银锤奖(3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万渝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会祥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大队王英民成都地质学院王鹤龄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刘金山湖南地矿局 405 队普查分队刘蒙华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华佑南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研究所朱筱敏石油大学石油地质系朱儒峰内蒙古地矿局第二区调队一分队阮利民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吴澄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张超群广东茂名矿产公司李乃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兆慧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周翊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勘查及城乡建设工程系林畅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罗先熔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郑国东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侯建军北京大学地质系段太忠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栾文楼河北地质学院殷跃平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秦克章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所耿弘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阎子忠宁夏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黄建闽建设部综合勘查研究院舒航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蒋少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潘懋北京大学地质系戴凤岩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3年)金锤奖获奖名单(9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陈践发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庞忠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研究室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胡雄健浙江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赵文智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徐锡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郭英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黄润秋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温宁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银锤奖(30名以姓氏笔划排列)姓名工作单位王剑地矿部成都地质研究所王恩志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王照林山西省地矿局 215 队物探分队韦星林有色总公司江西地勘四队三分队甘盛飞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曲国胜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书才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刘代志中南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刘树文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杜杨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处李延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邱小平中国地质科学院区划室何思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工系汪东波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张光辉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陈衍景北京大学地质系邵益生建设部城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中心苗培森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罗强西南石油学院周平根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国土地质研究室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胡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郜建军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贺安生湖南省地质研究所郭正堂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运飞中国兵器工业部勘察研究院蓝先洪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赖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教研室蔡耀军水利部能源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漆家福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5年)金锤奖获奖名单(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王宗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立新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吴吉春南京大学周瑶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永飞中国科技大学姜钦华北京大学地质系胡圣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郝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秦四清中航勘察设计院舒航中国矿业大学银锤奖 (共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万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青春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方维萱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总队王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王清长春地质学院王京彬有色北京地质研究所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任战利西北大学地质系刘震石油大学(北京)刘小宇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刘晓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孙晓明中山大学地质系许文良长春地质学院宋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正伟河南地质科研所张祖海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张晓培长春地质学院张献民河北地质学院李江海北京大学地质系李建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杨夕辉云南地矿局三队沈树忠中国矿业大学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陈松岭中南工业大学周乐尧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屈建军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施斌南京大学闾国年南京大学唐金荣冶金勘察研究院唐胜利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贾爱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章雨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续世朝山西地勘局区调队银剑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黄海地矿部地质技术勘查院龚汉松海南地矿开发局高新爆破技术公司傅雪海江苏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彭少梅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蒋泰然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解习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1997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位何庆成地矿部环境地质所李功伯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苏俊青大港石油地勘院林承焰石油大学 ( 华东)范洪海华东地质局 270 所侯泉林中科院地质所徐义刚中科院广州地化所高俊地矿部地质研究所董国臣河北地勘局潘葆芝长春科技大学银锤奖( 共 40 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姓名工作单于学峰山东省第二地勘院毛先成中南工业大学王文武化工部辽宁地勘院王世泽西南石油局王建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春亮山西地勘局 216邓吉牛有色北京地质所田升平化工部化学矿产院全裕科华北石油地质局规划设计院刘杰宁夏石炭井矿务局刘再华地矿部岩溶地质所刘俊来长春科技大学孙友宏长春科技大学朱云鹤地矿部南京地矿所汤彬华东地质学院邢红星第三地勘局勘查院吴培康石油勘探开发中心张立东地矿部沈阳所张伯友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张招崇地矿部地质所张振福山西地矿局地调队李晓中科院地质所李志群有色西南地质所李俊建地矿部天津地矿所杨学明中国科技大学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振宇地科院地质力学所肖举乐中科院地质所陆建军南京大学地质系陈远荣桂林矿产地质院陈海弟中南地勘局侯恩科西安矿业学院施泽进成都理工学院柳建新中南工业大学赵平中科院地质所徐贵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聂高众国家地震局地质所顾雪祥成都理工学院赖绍聪西北大学地质系薛良伟河南省地科所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1999年)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名单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2003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名单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2005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中国地质学会2023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和“地质找矿
重大成果”揭晓
张敏敏
【期刊名称】《地质论评》
【年(卷),期】2024(70)3
【摘要】近日,经单位推荐、形式审查、初审、审定和公示等程序,遴选产生了中国地质学会2023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地质找矿重大成果”项目(附表1、表2)。
附表:1.2023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获奖项目一览表2.2023年度地质找矿重大成果获奖项目一览表.
【总页数】2页(P1029-1030)
【作者】张敏敏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
2.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
3.中国地质学会2016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4.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5.中国地质学会2022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和“地质找矿重大成果”揭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一、介绍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是我国自然资源学会每年颁发的重要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自然资源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创新成果,并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在这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该奖项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更有利于促进我国自然资源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二、评选标准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评选以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为基准,评选时会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选拔:1. 科技成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2. 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3. 科技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和贡献;4. 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获奖条件获得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的科技成果,需符合以下条件:1. 申报单位或个人需要具备独立知识产权或申报科技成果的使用权;2. 申报科技成果需要经过严格的科研论证并获得实质性的创新成果;3. 申报科技成果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广泛认可。
四、奖励内容获得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的科技成果,将获得以下奖励:1. 颁发证书和奖金;2. 奖励科技成果的单位或个人将在学会的冠方全球信息站和相关刊物上进行宣传和推介;3. 学会将邀请获奖单位或个人参加颁奖典礼,并为其举办专题报告会。
五、获奖感言获得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的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能够获得这一荣誉非常激动和自豪。
他们表示将继续致力于自然资源领域的科研工作,不断努力,为我国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六、总结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的设立,无疑是对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工作者的一大鼓舞和肯定。
该奖项的严格评选标准和科学公正的评选流程,保证了获奖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相信通过这样的激励和表彰,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七、案例分析2016年的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中涌现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获奖案例。
13、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白宗太二、设计大师(23名)1、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蓝蓉2、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洪健3、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远继4、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红辉5、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龚清田6、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天镭7、柳州华锡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奕旗8、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袁剑平9、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李小平10、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雅锋11、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跃华1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陈德喜13、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祁保民14、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蔡幼忠15、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智和16、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运华17、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建双18、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金明水19、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玉杰20、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哲21、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朝红22、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谢斌兰23、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程秀绵2016年度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奖获奖项目(共76项)序号获奖单位项目名称一等奖18项1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开福万达广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2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力海岸S3、S4地块岩土工程勘察及软基处理工程检测和基坑支护设计3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选矿厂第三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工程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昆钢新区185万吨项目(二标段)2500m3高炉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13栋 17栋及3#地库B 区地下室”原“莲花国际(五号地块)”项目工程勘察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基坑支护设计7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刚果(金)KOLWEZI铜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8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省滦南县马城铁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9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广州市越秀区东沙角路16—34号地段商业办公楼基坑支护变形监测10南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岩土工程监测11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临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项目12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百育镇及百色现代科技园区所在地核心区1ʒ500地形图测量服务(A标段)13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公司)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赤泥提铁项目尾矿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14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天洋·未来城一期项目维纳斯小镇、波尔多小镇、齐丽斯小镇、东方红小镇、嫦娥小镇及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15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南沙区南沙街旧镇片区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工程(工程测量)16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基坑支护工程17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沈阳市东北世贸中心岩土工程勘察18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众阳(桂林)置业有限公司众阳·华城项目岩土工程勘察—91—序号获奖单位项目名称二等奖34项1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高盛置业奎星楼C组团天星阁岩土工程勘察2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柴山烟冲沟尾矿库加高扩容岩土工程勘察3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雷打石镇空灵寺崩塌群地灾治理工程勘察和设计4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道S272线(白蕉高速公路出口至湖心路口段)市政配套二期工程详勘测量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省中金共和资源有限公司马关分公司原五口硐选厂尾矿库闭库勘察报告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禄丰天宝磷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磷酸氢钙工程渣库岩土工程详细勘察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惠州市国土资源局2013年1ʒ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项目(包二段)8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招商局物流集团宁波保税区物流中心(一期)地基处理工程9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延安子长清水园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10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中关铁矿矿坑水回灌工程试验与设计11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司家营矿区地下水环境调查12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万年矿、南洺河铁矿水文地质研究13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岩土工程勘察14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办公大楼基坑监测15南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水道Ⅰ标控制点复测项目16南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苏州丰隆城市中心项目基坑支护设计17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18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崇左市水口湖片区地形图测绘19承德华勘514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丰宁鑫源矿业有限公司西沟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20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院镜湖新区越西路北延伸工程BT项目(基桩检测、整桥试验)21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盐沙线道路新建工程C标段K8+590 K9+010边坡工程治理变形监测项目22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瑞林有色冶金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23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挪威的森林A5、A7、B15、B16项目岩土工程勘察24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南沙区南沙街旧镇片区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25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江门市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26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徐州苏宁广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27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德天商业广场二期岩土工程勘察28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来宾“红河国际”花园住宅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29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整改工程地质勘察与稳定性评价30江苏华都建设有限公司镇江市桃花坞12区19幢房屋纠倾加固工程31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桂林市万福安居小区北组团一期岩土工程勘察32西安岩土工程新技术开发公司K22+304灞河特大桥岩土工程勘察33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金鹰所街6号地块项目(三标段)桩基工程34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金融城地块Ⅲ、Ⅳ区地连墙及桩基工程—02—序号获奖单位项目名称三等奖24项1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吉祥龙花园(原名:六龙湾花园)项目岩土工程勘察2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国际城一期岩土工程勘察3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市政连接线配套工程测量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玉溪矿业有限公司狮凤山铜矿者拉母箐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岩土工程补充勘察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惠州市大亚湾北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岩土工程勘察7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三友有限公司二期北侧部分山体处理工程8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正定新区水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9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航站楼工程物探勘察10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绍兴市保障性住房(鹅境地块)工程建设项目勘察11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柯桥CBD—5、6、7、8地块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12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台州市椒江铂晶国际花园岩土工程勘察13承德华勘514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德万荣建材物流中心B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14广东省有色地质测绘院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沙迳片区用地控制测量及1ʒ500数字化地形测绘15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安宁科教城专家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16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鼎盛科技园科研楼及科研附属楼岩土工程勘察17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天洋城4代商业荷塘月色时尚街区S7、S8、S9岩土工程勘察18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风雨看台岩土工程勘察19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东莞市镇区联网路16号路(生态园段)升级改造工程(工程测量)20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镇区联网路16号路(生态园段)升级改造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21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镇区联网路17号路(生态园段)升级改造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22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江苏华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海凤凰熙岸商业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23江苏华都建设有限公司太湖山庄北区边坡支护工程24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桂林灵川县文华雅居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2016年度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获奖项目(共65项)序号获奖单位项目名称一等奖23项1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40万t/a矿产铜冶炼工程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白象山铁矿3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三矿区开发利用工程4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襄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5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万t/a铜冶炼项目6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都龙矿区8000t/d选矿扩建工程7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赤峰山金银铅有限公司10万吨/年电铅工程8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2—。
2016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科技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地理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为了鼓励和奖励在地理信息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每年都会举办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本文将回顾2016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的评选结果,并对获奖项目进行概述和评价。
2016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活动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积极参与。
经过一系列层层筛选和评审,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并颁发了若干优秀奖。
获奖项目一等奖:《基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项目通过结合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构建了一套高效、准确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地表的遥感数据,并与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自然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获奖项目二等奖:《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智能导航算法,开发了一种智能导航系统。
该系统不仅能够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路线推荐。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城市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广大用户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获奖项目三等奖:《地理信息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应用研究》。
该项目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探索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除了一、二、三等奖外,2016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还颁发了若干优秀奖,表彰了在地理信息科技领域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这些获奖项目涉及到的领域广泛,涵盖了遥感技术、导航系统、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地理信息科技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四川省推荐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序号123-4008项目名称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减灾理论与关键技术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
该项目针对我国西部山区普遍活跃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别是震后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解决了特大山洪形成物理机制、特大泥石流规模放大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模型、特大山洪泥石流防治模式和防治关键技术、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等,形成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减灾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研究成果解决了山洪泥石流减灾中的关键问题,成为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防治的技术依据,在我国西部大量山洪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并在国际减灾中赢得良好声誉。
特别是在5.12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泥石流减灾和2010 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项目组是目前我国山洪泥石流防治研究实力最强的团队,依托研究成果撰写的3份咨询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通过相关部门落实发挥了显著的减灾成效;出版2部专著、发表了大量科技论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2 项。
国内外同行认为成果达到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依托于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山洪形成机理、预报技术与致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50739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2008CB42580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2008CB425800),围绕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减灾的关键问题,开展野外调查、室内模拟、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等工作,揭示特大山洪形成物理机制、特大泥石流形成运动机理,建立山洪和泥石流风险分析模型、泥石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堰塞湖演化与应急处置技术等,形成西部山区山洪泥石流减灾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
获奖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
•【公布日期】2012.02.07
•【文号】中地调函[2012]24号
•【施行日期】2012.02.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矿产资源
正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获奖的
通报
(中地调函〔2012〕24号)
各有关单位:
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展评领导小组审核、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示和批准,共评出获奖图幅239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36项,对已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23个图幅授予特别荣誉奖。
现予以公布表彰。
我局将在201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进行大会表彰,并对获得一等奖的单位和图幅负责人进行现场颁奖,请相关单位派代表参加。
建议获奖单位对获奖图幅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一二年二月七日
附件:。
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内部资料 交流使用)星期日2012年7月1第37期壬辰年五月十三6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视频会,通报两年多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对进一步推进局系统党的建设作出部署。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纪委副书记、文明办副主任丁志如,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王小烈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主持。
汪民首先代表局党组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奋战在地质调查战线的全体共产党员,以及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汪民指出,91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当模范、作表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胜利。
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建党91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加清醒地认识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极端重要性,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358”宏伟目标,努力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勇攀新高峰,切实把基6月21日上午,中宣部、国土资源部、浙江省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组织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当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局机关立即召开“学习浙江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龙主持,国土资源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张先余,裴荣富、肖序常两位院士应邀参加了会议。
局机关各部室负责同志及在京单位代表参加了座谈。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取得丰硕成果封面照片: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暨学术研讨现场会(谷兰丁 供图)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建设目标,秉承“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
整合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设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计划”,构筑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技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基础地质创新研究成果显著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一是“松科二井”完井井深7018 m,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亚洲最深钻井。
二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研究查明了逆冲褶皱构造与晚碰撞铅锌成矿的关系。
三是发现北方和中央造山带地壳深部组成重大差异的地质证据。
四是厘定了华北克拉通22~21亿年的弧后盆地到18.5亿年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
在成矿理论研究方面,一是提出了“四控法”页岩气成藏机制和复杂构造区三位一体的页岩气成藏富集理论,建立了五种页岩气成藏模式。
二是构建了中国北方陆相盆地表生流体大规模铀成矿作用理论框架,建立了成矿预测系统。
三是发展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指导实现了Be-W-Sn 稀有金属找矿突破,建立了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模式。
四是建立了MVT 铅锌矿成矿新模型。
五是重建了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裂解过程,提出了越流补给成矿的新模式。
二、地质勘查技术创新研发成果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面,首次实验合成纳米铜晶体,初步建立金矿、铜矿和铀矿三维迁移模型。
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面,实现了结核快速找矿和多参数定量分析。
完成国产氩离子抛光仪部分模块的研制,自主研发了FPPS 地层压力预测系统,形成页岩气储层“甜点”预测技术体系,形成地质-物探多手段为一体实时标定的低勘探程度区水平井综合地质导向技术。
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方面,建立了高演化页岩有机质热成熟度同位测试技术,提出了利用古地温和沥青芳构化测定结合热史模拟确定页岩热成熟度的技术,提出了页岩微孔隙电子图像定量统计下限技术标准。
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一、地质勘查投入2016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①延续了近年来的下滑态势,以2012年为拐点,继续下行。
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47.29亿元,同比减少24.6%。
图1 2006-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对比图资金来源:中央财政63.20亿元,占总量的25.6%,同比减少10.6%;地方财政81.82亿元,占总量的33.1%,同比减少14.1%;社会资金102.27亿元,占总量的41.3%,同比减少36.8%。
资金投向:矿产勘查169.84亿元,占总量的68.7%,同①未统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所有勘查投入数据不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矿产勘查投入。
下同。
比减少29.3%;基础地质调查34.89亿元,占总量的14.1%,同比减少13.7%;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5.15亿元,占总量的10.2%,同比减少6.2%;地质科技14.19亿元,占总量的5.7%,同比减少15.8%;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22亿元,占总量的1.3%,同比减少10.1%。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56.80亿元)、内蒙古(26.99亿元)、云南(10.30亿元)、甘肃(10.14亿元)、四川(9.45亿元)。
图2 2016年各省(区、市)地质勘查投入示意图(一)矿产勘查。
2016年矿产勘查投入资金169.84亿元,同比减少29.3%。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22.07亿元,占13.0%,同比减少20.5%;地方财政52.93亿元,占31.2%,同比减少12.2%;社会资金94.84亿元,占55.8%,同比减少37.7%。
资金投向:以金(33.55亿元)、铜(31.29亿元)、铅锌(17.48亿元)、煤(17.47亿元)、铁(10.28亿元)为主,占总投入的64.8%。
与2015年相比,钼、磷、钨、煤、铁、镍、铜等矿种投资降幅较大;铝土矿投资明显增加;稀有、稀土、稀散、石墨、金刚石等战略新兴矿种投资同比大幅增加71.4%。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专家评分标准表注:该评分标准适用于专业组评审及评审委员会终审,总分值为100分。
以下说明供评审专家参考。
评分标准说明:该评分标准适用于专业组评审及评审委员会终审,总分值为100分,设置了研究难度、应用效果、科技水平、知识产权情况、社会和经济效益五个评分项,权重分别为10%、40%、20%、10%、20%。
1.“研究难度”标准分10分该评分项主要考察研究手段/技术路线的复杂程度和实施难易情况,鼓励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攻关科技难题,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的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实现地质调查与科研研究一体化,具体进行评分时,研究难度较大,8-10分;研究难度一般5-7分;研究难度较小1-4分。
如果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包括区域地形、岩性、气候、施工难度等),可适当加大分值,但最高不超过10分。
2.“应用效果”标准分40分该评分项主要是考察报奖成果是否紧密围绕国家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重大需求,坚持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大地质问题。
具体进行评分时,在任一方面,包括:(1)实现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提升;(2)能源矿产重大发现,有力支撑能源安全战略实施;(3)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重塑重要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奠定基础;(4)提升服务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减灾防灾能力;(5)提升地质工作水平,促进地质科技创新;(6)完善国家基础地学数据更新机制,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水平。
应用效果显著,30-40分;应用效果良好,20-30分;应用效果一般,20分以下。
如在多个方面存在应用效果,可以累积计分,但最高不超过40分。
3.“科技水平”标准分20分该评分项主要考察报奖成果的创新水平,具体进行评分时,成果的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19-20分;国际先进,17-18分;国内领先,15-16分;国内先进,11-14分;国内一般,10分及以下。
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勇于攻关,成果的创新属性为加分项,原始创新(指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可加6-8分;二次创新(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受囿于已有的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发展的技术创新)可加3-5分;集成创新(指利用各种技术与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有机整体的创新)可加1-2分,但总分值最高不超过20分。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2〕14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2〕190号)要求, 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部长办公会审定,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68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56项。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继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推进国土资源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012年12月31日附件: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推荐单位1青藏高原生长的深部过程与地表隆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朱弟成,莫宣学,赵志丹,魏文博,万晓樵,王根厚,李亚林,周肃,喻学惠,金胜,戴紧根,李国彪,董国臣,叶高峰一等北京市国土资源局2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胡存智,郧文聚,程锋,张凤荣,邱维理,廖永林,吴海洋,吴克宁,赵烨,孔祥斌,苗利梅,王洪波,关文荣,杨丽平,刘彦一等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3全国多级网络化地价监测技术系统研建与规模化应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周建春,赵松,吴海洋,田彦军,刘彦,毕继业,朱珍珍,周光源,王光磊,关文荣,邹晓云,姜栋,马素华,董为红,伍育鹏一等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4全国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炭资源信息中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吕志成,叶天竺,严光生,韦昌山,舒斌,周圣华,周尚国,陈美英,李文良,姚超美,赵财胜,李玉龙,颜廷杰,薛建玲,张志中国地质调查局5布谷马西矿区钾盐矿勘查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宫述林,栾元滇,彭玉明,全中文,赵光贞,侯新文,曲延波,赵书泉,武羽晓,常和平,丁冠涛,杨伟,秦品瑞,岳伟佳,关琴一等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6汶川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航天遥感应急调查与综合研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地矿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秦绪文,徐素宁,杨金中,庄育勋,黄洁,张志,张过,余德清,陈有明,邢丽霞,李媛,郝跃生,王亚红,孙瑜,王志一一等中国地质调查局7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施俊法,唐金荣,周平,金庆花,戴自希,项仁杰,杨宗喜,朱丽丽,金玺,徐华升,江永宏,马振东,潘家永,刘吉成,纪忠元一等中国地质调查局8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谭永杰,杨建锋,付晶泽,李景朝,康高峰,胡斌华,林燕,王永志,易继宁,郭佳,王飞跃,葛送来,路玉林,曹希绅,赵琳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9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高书剑,崔书学,孙瑞刚,魏绪峰,王永国,宋国政,林永成,迟义宾,李山,王敬,柳贡海,霍光,温建贵,荆永渠,姜洪利一等山东省国土资源厅10长江中下游成矿背景与深部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董树文,高锐,周涛发,项怀顺,吕庆田,张荣华,李建设,刘晓春,薛怀民,李秋生,陆三明,马立成,袁峰,范裕一等中国地质调查局11河北省滦南县马城铁矿详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胥燕辉,陈军峰,马文荣,赵明川,胡兴优,蒙永雷,梁敏,江飞,张卫民,刘航,李晓军,孙文国,任志良,许涛,徐娇艳一等中国地质学会12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煤炭普查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八队徐发,李建国,唐永章,王永军,孙家枢,付占荣,沈存利,雷大力,陈东杰,陈旺,贾文,张百胜,陈为毅,王明,赵秋来一等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方法研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气象中心刘传正,刘艳辉,温铭生,唐灿,薛群威,连建发,徐晶,毕宝贵,李宇梅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14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宣传片、手册及挂图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侯金武,李铁锋,何蔓,范宏喜,邢丽霞,李文鹏,程国明,孟晖二等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15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徐辉煌,伍式崇,张国华,符巩固,曾桂华,陈庆,余阳春,姜中笑,龙伟平,梁铁刚二等湖南省国土资源厅16全球能源战略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于汶加,闫强,张照志,李建武,韩淑琴,牛建英,汪莉丽二等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17新疆西天山地区新源县-和静县一带1∶5万航磁勘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XXX,郑广如,庄道泽,周坚鑫,宋燕兵,兰险,范子梁,张玄杰,董继国,梁秀娟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18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花敖包特矿区银铅锌矿勘探报告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李振祥,谢振玉,王文龙,丁海军,周富华,刘昭,张志昌,张凤林,杨发锐,韩国才二等中国地质学会19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管制的生态学途径与案例北京大学,北京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中心俞孔坚,张维,李迪华,陶志红,汪少群,袁弘,乔青,王思思,洪敏,王茹二等北京市国土资源局20资源枯竭井工煤矿区土地损伤诊断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胡振琪,李晶,王霖琳,张永,程功林,肖武,田军,刘春武,郑文杰,宋辉二等中国土地学会21自主CORS系统开发及在土地调查监测中的应用东南大学,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天津市国土资源测绘和房屋测量中心王庆,潘树国,高成发,喻国荣,韩俊梅,文宁,张春生,宋玉兵,马泽忠,王胜利二等中国土地学会22平原地区(苏锡常)地下水开采引发地裂缝灾害预测技术研究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朱锦旗,刘聪,肖荣基,王晓梅,武健强,于军,周清锋,杜建国,黄晓燕,伍洲云二等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3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黎韶光,吴洪涛,黄鹤图,卢静,孟凡荣,王薇,杨帆,刘洋,范延平,宫玉泉二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4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钻目标优选关键技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明,张光学,伍忠良,雷新华,梁金强,黄永样,彭朝旭,沙志彬,胡家赋,张志刚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25中马合作阿巴通德拉扎卡地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邵俭波,乔树岩,卢民杰,连长云,王洪波,赵君,赵院冬,王奎良,辛青山,邢建胜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26山东省兖州市颜店矿区洪福寺铁矿详查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李培远,万国普,宋印胜,黄太岭,边荣春,刘建奎,韩玉珍,陈长峰,陈言贵,姜守亮二等中国地质学会27地面沉降InSAR监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郭小方,葛大庆,范景辉,王艳,张玲,张登荣,涂鹏飞,王毅,刘圣伟,李曼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28长寿命高效地质钻探系列液动潜孔锤研究与开发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谢文卫,苏长寿,杨泽英,孟义泉,王年友,齐力强,王建华,张金昌,冉恒谦,刘三意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29龙门山深部地质结构与动力学特征及汶川大地震机理成都理工大学王绪本,王志,梁春涛,朱介寿,余嘉顺,程先琼,易桂喜,邓继新,李军,蔡学林二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30地球化学填图新增30余种元素堆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研究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洪飞,张英明,刘耀华,白雪冰,姜怀坤,吕振生,徐卫东,王卿,钱惠芬,周长祥二等山东省国土资源厅31基于北斗一号卫星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工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清华大学周平根,李昂,过静珺,白征东,侯圣山,程温鸣,王立朝,肖健,李冬航,王威二等中国地质学会32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系统建设与信息服务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宋元,王芳,陈成,张丹凤,杨玲,谢秀珍二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33西藏1∶25万日新幅、札达县幅、姜叶马幅区域地质调查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张双增,李金和,张宏宝,张计东,李广栋,高雄,吴连亨,吴庚林,梁国庆,白君武二等河北省国土资源厅34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杨强,邓善德,袁琦,唐正国,邵厥年,雍卫华,万会,白冶,余中平,熊军二等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35钒钛磁铁矿矿山空间数据建模及其综合利用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郭科,罗阳勇,李忠权,吴亚梅,张雷,罗德江,黄光鑫,王茂芝,王权锋,龚灏二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36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艾来五库沟勘查区煤炭普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吕候赖,王炳焱,贾文,雷鸣,李建国,韩明祥,朱晶晶,孙志文二等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37海南省琼州海峡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傅杨荣,杨奕,何玉生,刘华峰,马荣林,张固成,郭跃品,夏南,傅小丽,王丰二等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38陆地永久冻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技术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张永勤,孙建华,王汉宝,刘秀美,孙友宏,郭威,梁健,高科,李鑫淼,吴纪修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39新疆伊南煤田1、2号井田与伊北煤田4、7号井田勘探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高明波,裴重举,张锡明,武新岭,付东叶,秦守萍,陈志强,朱国庆,耿锐军,赵海滨二等山东省国土资源厅40面向“精准化”的农用地分等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李相一,张治良,林翔程,刘章琳,林恒萍,吴昊,毛玉龙,李蔓,曹铁军,高小英二等福建省国土资源厅41减量增长目标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支撑技术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罗平,郭仁忠,罗罡辉,姜仁荣,罗婷文,钱竞,王伟玺,彭云飞,徐雅莉,岳隽二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4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土地整理工程监测研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军,鞠正山,张超,罗明,陈英义,谭靖,李道亮,倪金生,李俐,孟宪素二等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43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分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忠大,龚日祥,罗以达,汪庆华,顾明光,胡根兴,彭振宇,凌其聪,傅俊鹤,梁河二等浙江省国土资源厅44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毅,杨伟利,刘全有,王传刚,孙宜朴,张刘平,周波,贾会冲,王付斌,刘树平二等中国地质学会45国土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孟旭光,吕宾,张照志,杜舰,曹清华,吴尚昆,刘天科,侯华丽,安翠娟,王丹二等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46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地壳稳定性及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吴树仁,张永双,韩金良,谭成轩,郑达兴,石玲,陈显尧,杨为民,张春山,孙炜锋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47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历史演变、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吴震强,陆效平,严长清,黄贤金,张晓祥,金平华,朱晨曦,金志丰,沈春竹,高建华二等中国土地学会48上海市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探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大学管韬萍,施玉麒,范宇,赵小风,郭忠诚,张玮,涂继美,陈志刚,许伟,崔浩然二等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49煤矿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研究及应用石家庄经济学院邵爱军,彭建平,李治广,袁颖,刘唐生,曹洪洋,杨小荟,于开宁,李铎,曹静杰二等河北省国土资源厅50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综合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姚华军,贺冰清,薛亚洲,邓锋,李慧,杨德栋,谭文兵,郑娟尔,王海军,冯聪二等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51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余忠珍,衷存堤,尹国胜,邓国辉,马逸麟,毛大发,冯昌和,谢振东,钟达洪,邓必荣二等江西省国土资源厅52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及地质环境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1地质大队,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王明章,陈革平,张林,王伟,陈萍,陈登齐,洪运胜,何邵麟二等贵州省国土资源厅53长江河口区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研究与应用实践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谢建磊,徐俊杰,严学新,方正,赵宝成,黎兵,杨丽君,李晓,王XXX,何中发二等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54危岩崩塌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陈洪凯,廖云平,唐红梅,李德万,何晓英,陈仕欢,王林峰,姚光华,杨建国,杨乐二等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55深层及超深层生物礁滩油气地震检测及流体识别研究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贺振华,文晓涛,蒲勇,黄德济,盛秋红,熊晓军,唐湘蓉,陈学华,贺锡雷,曹均二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56河南土地资源利用重大问题分析研究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王西同,吴荣涛,李保莲,陈守民,李中伟,臧玲,王兵,朱嘉伟,郭艳,李丽娟二等中国土地学会57东准噶尔南缘中新生代造山过程及盆山耦合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宗秀,李涛,柳永清,周高誌,李寅,郝美英,卢苗安,鄢犀利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58基于土地非农化机制的我国差别化土地计划管理方法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曲福田,姜海,郧文聚,吴淑章,陈江龙,李效顺,薛永森,杨晓艳,夏燕榕,徐勉二等江苏省国土资源厅59中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地质评价与有利区优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张金川,张大伟,唐玄,李玉喜,徐波,乔德武,唐颖,姜文利,聂海宽,龙鹏宇二等北京市国土资源局60直升机航空物探系统集成与测量方法技术研究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王卫平,王乃东,周锡华,范正国,王守坦,陈斌,王金龙,程怀德,金龙哲,郭志宏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61深圳市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综合研究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发展中心李惠玲,耿继进,赵亮,饶杨安,田原,王勇强,朱江皇,付强,刘胜,高勇二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6212336国土资源违法形势预警防控统一监测平台建设工程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孙英辉,叶明权,岳晓武,王玲,魏铁军,尚晓萍,胡梦龄,秦险峰,耿子曦,雷笑二等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63忻州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孙占亮,刘成如,张玉生,李建荣,杨耀华,闫文胜,白海军,续世朝,宋春玲,杨月生二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64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特征与聚集规律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徐国盛,宋明水,向奎,董臣强,杜永灯,马立群,庄文山,王军,赵永福,袁海锋二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65生态环境变化地质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李瑞敏,鞠建华,王轶,王祎萍,覃小群,申建梅,孙自永,王红旗,曹峰,段琦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66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整治研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海南省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贵州省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罗明,刘喜韬,李超,王业侨,李文学,尧德明,刘忠斌,邱杰,李佳,谢苗苗二等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67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有机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吴淑琪,佟玲,张玲金,黄园英,杨佳佳,许俊玉,陶文靖,汪雨,肖伟二等中国地质调查局68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姚华军,余振国,白雪华,董建军,张云霞,郑娟尔,张博,林黎,张超宇,张鹏二等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