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47
2014年煤矿安全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管理体制 (4)(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4)(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4)(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5)2、行业政策 (5)3、行业主要标准 (7)二、行业背景 (7)1、煤炭行业带动煤矿安全设备行业需求 (7)2、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日益受到国家重视 (9)3、煤炭行业集中度提高 (11)4、煤矿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12)三、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12)1、安全监测监控设备 (13)(1)瓦斯抽放类 (13)(2)安全监控类 (14)(3)粉尘治理类 (15)2、井下制冷设备 (16)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17)四、上下游行业概况 (19)1、与上游行业之间关系 (19)2、与下游行业之间关系 (19)(1)煤炭产量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20)(2)煤矿安全设备属于国家政策强制安装产品 (21)(3)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日益规范 (21)(4)国家政策的推动催生新的市场需求 (22)五、行业风险情况 (22)1、市场竞争风险 (22)2、受下游煤炭行业影响的风险 (23)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市场应用风险 (23)4、行业标准、安标认定标准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 (24)六、行业壁垒 (24)1、安全标志认证壁垒 (24)2、技术壁垒 (25)3、客户壁垒 (26)一、行业管理1、行业管理体制(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也是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主要承担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及综合监督管理全国安全生产等工作。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依法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权,负责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2014年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与预测发布时间:2013-12-30 点击:5612 责任编辑:张臣良煤炭黄金十年正式结束2013全年市场低迷2013年,煤炭企业经历了一场“炼狱”。
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倒逼煤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与落实也将加速煤炭企业间兼并重组的进程。
与此同时,环保压力增大、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以及煤炭价格低迷,煤炭采掘类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也开始大幅走低。
虽然年底的“翘尾”行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些许希望,但在抑制产能过剩毫无起色的背景下,全年整体煤炭平均价格低位弱势运行。
进口煤冲击有限产能过剩仍不容乐观今年1-11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3.1亿吨,预计全年全国原煤产量将达到约37亿吨,产能将达42.2亿吨,产能利用率将下降到87.7%。
而今年前11月,国内累计煤炭进口量为2.39亿吨,已经达到2012年全年总和,业内预计2013年煤炭进口超过3亿吨。
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可见一斑。
虽然零关税势必会引发国外煤炭出口中国的热情,但不能回避的是中国煤炭需求的增速却在下降。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主任王战军预测,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在3%左右,消费需求增速的锐减。
煤炭通分析师据此分析认为,国外煤价已达均衡价格,外煤趋稳有望缓解进口煤压力,预计明年增量不大。
但煤炭社会库存仍较大,整体仍在去库存中。
环保力度加大煤炭消耗将进一步降低今年以来,“雾霾”袭扰全国。
华北、东北、华中、长三角等地区频频中“霾伏”。
据了解,截止到12中旬,我国今年累计平均雾霾天数已达52年之最。
前段时间,一份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供应结构对京津冀地区的PM2.5污染影响巨大。
而在此前,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燃煤消耗是长三角地区雾霾的主要成因。
为治理空气污染,发改委不断要求各能源企业努力减少煤炭用量,增加使用天然气、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
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4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机械工业平稳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在此背景下,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了生产、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的适度增长,行业发展总体平稳,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继续推进。
展望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仍有下行压力,行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偏紧的状况难有明显改观。
机械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行业运行的提质增效。
一、2014年机械工业发展特点(一)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工业1、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下同),2014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低于上年增速0.9个百分点,但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8.3%)1.7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实现“稳增长”的总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主营业务收入中高速增长2014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增速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下半年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势,但全年仍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6.96%)2.4个百分点。
3、多数产品产量实现增长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46种,占比为71.9%,产量下降的18种,占比为28.1%。
具体分析表明,与消费升级关系更为密切的产品,如大型农机、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乘用车(特别是SUV和MPV型车),产销形势较好;而典型的投资类产品,如工程机械、冶金设备、商用车等,产销疲软。
大型拖拉机产量为6.99万台,同比增长6.6%。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25.90万台,同比增长14.6%。
另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发电设备产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5.2%,连续9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
2014煤化工行业分析2014年是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政策的推动下,煤化工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2014年煤化工行业受到严重的行业过剩困扰。
过去几年来,煤化工行业投资迅猛增长,产能也大幅度扩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行业竞争激烈。
尤其是煤炭价格下跌,使得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进一步加剧了过剩产能的问题。
许多煤化工企业陷入亏损和倒闭的境地。
其次,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采取了限产、停产等措施,加强了对煤化工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这使得煤化工企业不得不加大环保投入,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再次,煤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亟待加强。
虽然我国在煤化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煤化工行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压力,2014年煤化工行业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和成绩。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煤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比如,对“僵尸企业”进行了关闭淘汰,对高排放、高能耗的企业进行了整治,推动了煤化工行业的优胜劣汰,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能和竞争力。
其次,煤化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不少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推出了一批新型的煤化工产品和技术装备,提高了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再次,煤化工行业加强了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国际煤化工技术、设备等等在2014年得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总体来说,2014年煤化工行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发展。
这一年,煤化工行业走上了以发展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行业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煤炭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2014年是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本文将对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供需状况、价格变动、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过该报告,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制定合适的战略做出参考。
2. 供需状况2014年,中国煤炭供需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煤炭需求出现下降趋势。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一些老旧的煤矿被关闭,供应量受到一定限制。
然而,由于冬季取暖需求增加,煤炭供需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3. 价格变动2014年,中国煤炭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由于供应紧张和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煤炭价格在上半年有所上涨。
然而,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煤炭需求进一步减少,价格开始下跌。
此外,政府对煤炭价格进行了一定的调控,进一步影响了价格的变动。
4. 环保政策2014年是中国环保政策逐渐收紧的一年。
为了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政府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环保要求。
一些老旧的煤矿被迫关闭,新建煤矿也面临更为严格的环评审批。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供应量,加剧了供需矛盾。
5. 行业发展趋势尽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也存在发展机遇。
随着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煤炭行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炭采掘技术和环保设备,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6. 结论综上所述,2014年是中国煤炭行业发展中关键的一年。
供需矛盾、价格变动和环保政策的影响使得煤炭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然而,通过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技术升级,煤炭行业仍然可以找到发展的机遇。
政府和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调整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是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该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多个挑战和机遇,包括需求下降、环境压力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下面是对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分析报告。
首先,2014年中国煤炭需求下降。
由于国内经济放缓和政府实施环保政策的影响,工业需求和电力需求减弱,导致煤炭需求下降。
此外,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煤炭的使用,导致煤炭需求的进一步下滑。
其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环境压力增加。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大气污染治理要求的加强,煤炭企业被迫改善环境排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这给煤炭企业造成了额外的成本压力,并且一些小型煤矿由于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被迫关闭,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
再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面对需求下降和环保压力,煤炭企业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加强市场竞争。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加大了对价格的压缩,导致行业内的价格竞争加剧。
同时,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强行业集中度。
最后,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为应对需求下降和环保压力,政府加大了对煤矿安全和环保的监管力度,推动了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加快。
据统计,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整体淘汰了一大批落后和违法煤矿,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面临了多重挑战和机遇。
需求下降、环境压力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都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市场策略,中国煤炭行业还是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2014年山西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储量产量全国第二、炼焦煤储量第一 (3)1、储量全国第二,煤种分布齐全 (3)2、炼焦煤储量全国第一 (5)3、产量全国第二,国有重点占比较高 (6)二、实际产量将超出十二五控制的10亿吨产量 (8)1、十二五控制产量10亿吨 (8)2、预计实际产量将超出十二五规划 (9)(1)新建煤矿1.2亿吨,释放产量约1亿吨 (10)(2)山西省煤炭产量维持高增长 (10)三、省内煤炭消费低增速,稍低于十二五规划数 (12)1、加强电网建设,推动电力外送 (12)(1)形成三大电力外送通道,外送能力大幅提升 (12)(2)大力发展装机,达到外送能力匹配 (13)2、焦炭产能过剩,产量基本维持稳定 (14)3、规划的煤化工进展远低于预期 (15)4、省内煤炭消费低增速,稍低于十二五规划数 (16)四、发展铁路解决外运瓶颈 (17)1、调出量将继续增加 (17)2、铁路外运占比较高 (18)3、新建铁路助推调出量提升 (19)(1)既有铁路对山西煤炭外运助力不大 (19)(2)新建2亿吨运能的中南部通道即将投产 (20)五、山西煤炭供求平衡表 (21)一、储量产量全国第二、炼焦煤储量第一1、储量全国第二,煤种分布齐全山西煤炭资源查明储量266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资源储量(2007年底全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1804亿吨)的22.6%。
山西含煤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公里的40%。
全省118个县中,有94个县区储存煤炭资源,91个县有煤矿。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五个煤产地。
大同煤田和宁武煤田主要赋存为动力煤,资源总量1113亿吨;西山煤田和河东煤田、霍西煤田以炼焦煤赋存居多,资源总量2512亿吨;沁水煤田以无烟煤、贫煤赋存为主,资源总量2798亿吨;其他煤产地资源总量130万吨。
中国矿业大学2013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管理经济学考试时间2014.06.15小组成员所在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董靖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目录1 行业介绍……………………………………………………………………1.1 行业定义…………………………………………………………………1.2 行业地位…………………………………………………………………2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2.1 行业特性…………………………………………………………………2.2 行业竞争…………………………………………………………………2.3 行业变革…………………………………………………………………3 煤炭行业供给分析…………………………………………………………3.1 供给总量分析………………………………………………………………3.2 供给影响因素………………………………………………………………4 煤炭行业需求分析…………………………………………………………4.1 需求总量分析………………………………………………………………4.2 需求影响因素………………………………………………………………5 煤炭行业预测分析…………………………………………………………5.1煤炭供求预测………………………………………………………………5.2利润前景分析………………………………………………………………煤炭行业分析报告1行业介绍1.1 行业定义煤炭行业主要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隶属于采矿业,主要是指从事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从细分行业来看,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可分为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褐煤的开采洗选、其他煤炭采选。
1.2行业地位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煤炭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二○一四年四月一、 行业概况1、行业监管体制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行业协会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也是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设的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认证发放《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对可能危及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矿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是由全国煤炭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个人自愿联合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研究与制定,参与行业管理,参与制定修订本行业质量、技术、经济、管理等标准和规范,促进煤炭工业现代化和规模化。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代管协会,作为煤炭机械企业的自律组织,促进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主要法律、法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996年12月1日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 2002年1月1日关于公布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目录(第一2002年1月1日批)的通知关于发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办程序》等11个安全标2004年8月10日志管理文件的通知(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12月1日实施,规定“煤矿企业使用的设备、器材、火工产品和安全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2002年1月1日实施,规定“对可能危及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矿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014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适度增长,且增幅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但行业分化明显,与房地产、钢铁、煤炭等投资相关的行业产品增势低迷,需求趋缓,增速逐月下行,但与消费、民生、环保相关的产品保持增长。
2014年全行业经受住了需求增长乏力的严峻考验,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转型升级艰难推进。
尽管困难重重,机械行业不乏亮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
综合分析,201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
一、2014年机械工业基本实现了“稳增长”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偏紧。
机械工业上半年增势较好,但下半年增速开始逐月递减。
全年全行业基本实现了温和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70%以上的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增加值:2014年机械工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0%,低于上年同期(10.9%)O.9个百分点;但高出同期全国工业(8.3%)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1―12月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1%,略低于上年同期(13.84%)4.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6.96%)平均水平2.45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1%,低于上年同期(15.56%)4.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3.35%)平均水平7.26个百分点。
税金总额:1―12月机械工业实现税金总额8438亿元,同比增长8.2%,低于上年同期(19.49%)11.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6.15%)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8.07%,比上年同期(3.72%)提高4.35个百分点,同时高于全国外贸(3.4%)4.6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8.16%,比上年同期(0.74%)提高7.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0.4%)8.16个百分点;出口4023亿美元,同比增长8.01%,较上年同期(6.24%)增速提高1.7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6.1%)1.91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79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20.68%。
2014年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4年5月
目录
一、煤炭机械装备行业概述 (5)
1、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构成 (5)
2、煤炭综合采掘设备的配套使用 (6)
3、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 (7)
4、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8)
二、行业监管体制及行业政策 (9)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9)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0)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1)
三、行业竞争状况 (14)
1、全球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14)
2、国内煤炭装备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 (15)
(1)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现有厂商竞争加剧 (15)
(2)专业化分工较为突出,单一产品形成优势企业 (15)
(3)多元化企业结构 (16)
四、行业进入壁垒 (17)
1、矿用煤机产品安全标志准入壁垒 (17)
2、技术水平壁垒 (17)
3、客户壁垒 (18)
4、资金壁垒 (18)
5、人才壁垒 (18)
五、煤炭机械装备行业需求分析 (19)
1、新增煤炭产能带来的煤机装备需求 (21)
(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消费能源 (21)
(2)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22)
(3)新增煤炭产能将带动煤机市场的发展 (23)
2、由于对煤矿开采安全及效率的重视带来的机械化率提升 (24)
3、煤炭装备安装基数的逐年增大带来的大量的更新维护需求 (25)
4、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煤矿信息化建设需求 (27)
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30)
1、综合机械化采掘是煤炭开采业的发展方向 (30)
(1)有效的改善煤炭开采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 (30)
(2)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31)
(3)有效提高煤炭产量 (31)
2、产品向品种多元化、成套化方向发展 (32)
3、服务性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大 (32)
4、国产大功率高端综合采掘设备产品逐步替代进口 (32)
5、煤炭矿井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设集矿井综合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系
统于一体的数字化矿井 (33)
七、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34)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6)
1、有利因素 (36)
(1)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将带动煤炭装备制造行业发展 (36)
(2)煤炭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扩展了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促进了煤炭装
备制造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6)
(3)技术进步将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36)
2、不利因素 (37)
(1)下游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将制约煤机行业的发展 (37)
(2)国内煤机行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37)
(3)研发能力较为薄弱,高端产品技术储备不足 (38)
九、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及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39)
1、煤机行业技术水平特点 (39)
2、行业的经营模式 (40)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41)
(1)周期性 (41)
(2)区域性 (41)
(3)季节性 (41)
十、煤炭机械装备行业的上下游情况 (42)
1、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2)
2、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 (42)
3、煤炭装备制造业的下游情况 (43)
十一、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5)
1、采煤机主要企业 (45)
(1)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5)
(2)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 (46)
(3)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6)
(4)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
2、掘进机主要企业 (46)
(1)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46)
(2)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7)
(4)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47)
(4)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7)
(5)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47)
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煤炭开采企业提供设备的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一、煤炭机械装备行业概述
1、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构成
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装备和服务的行业。
按照煤矿开采的顺序,主要分为勘探设备、综掘设备、综采设备、辅助设备、洗选设备,另外,还包括煤炭安全设备、电气设备以及露天矿设备等。
勘探设备主要有钻探设备及仪器仪表等;综掘设备主要有掘进机、凿岩机等;综采设备主要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等;辅助设备主要有工业泵、提升、供电、排水设备等;洗选设备主要有破碎机、球磨机、筛分设备、浮选设备、过滤机等;煤炭安全设备主要有通风机、瓦斯防治设备、矿井灭火设备及救护装备等;露天矿设备主要有矿用重型汽车、自卸车、铲运机和挖掘机等;电气设备主要有各类变频装置、传感器、组合开关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2、煤炭综合采掘设备的配套使用
狭义上的煤炭机械装备主要指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其核心设备主要包括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
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在矿井中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掘进机与运输设备、支护设备等配套完成各种巷道的掘进;巷道完成后,各种采煤设备及材料等通过巷道运输到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由液压支架支护,使矿工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刮板输送机依靠液压支架支承和推移,采煤机搭载在刮板输送机上并以其为轨道移动采煤。
当采煤机从煤层切割出煤炭后,刮板输送机将煤炭从工作面运送至转载机,破碎机,继而转运至带式输送机,并最终将煤炭提运至矿井地面。
当采煤机沿着工作面完成一次采煤后,整套综采机械设备在液压支架推移下向前移动,沿着工作面进行下一次开采。
通过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配合使用,可实现工作面巷道掘进、截煤、装煤、运煤、支护的全部机械化作业,具有较高的营运效率和安全性。
一般而言,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以“三机一架”为核心,占到煤炭机械设备总投资70%比重,其中液压支架占比较大,一般超过45%,掘进机和采煤机技术含量较高,分别占到大约12%和13%的比重,刮板输送机等输送设备约占到10%,其他各种设备的比重一般约占20%。
3、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
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如:选煤厂集中控制、地面生产集中控制、通风机监测监控、压风机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矿用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井下水泵自动控制、井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以及矿井工业视频监视系统等等。
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融合煤矿自动化控制各类子系统和井下信息化交互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主要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将矿井设备层、中间控制层以及井上管理层的各类子系统利用自动化信息技术集中控制,并最终实现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绿色数字化矿井。
矿用电气设备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型电气没备。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一种煤矿井下用的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它只能用于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
煤矿井下的空
气中瓦斯及煤尘含量达到一定浓度的条件下,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具有防爆性能,根据煤炭矿井不同的防爆要求,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分为矿用隔爆型、矿用增安型、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正压型、矿用充砂型、矿用浇封型及矿用气密型等。
4、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
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煤炭工业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行业,是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煤炭工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至2013年,我国原煤总产量从2006年的23.7 亿吨增长至2013年的36.8 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从2006年的1,459 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5,26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11%,根据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我国主要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在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注册登记)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89.98 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23.1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