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习课)我的经济文化权利
- 格式:ppt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七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了解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某某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某某犯罪作斗争。
4.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X,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中考要点】1.预防某某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法律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4.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学法指导】学生应联系生活中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理解各种侵害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影响,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名题点击】1.中学生姜某平时成绩较好,但是虚荣心强,追求名牌。
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财,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设备,后被抓获。
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姜某有期徒刑3年。
这一案例说明()A.一般某某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某某必然发展成为犯罪C.预防某某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D.某某就是犯罪,犯罪就是某某解析:解答此题,应该理解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某某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姜某由不良行为发展到一般某某和犯罪。
这说明一般某某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预防某某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因此,A、C是正确的;B将问题绝对化,是错误的;D混淆了某某和犯罪的关系,是错误的。
答案:AC2.2002年2月底至3月初,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X海洋先后几次用硫酸伤害动物园的黑熊,造成黑熊重伤。
X海洋伤熊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谴责X海洋的恶劣行为。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1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形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3、现代家庭结构类型:一般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还有少量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4、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家(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保护我们,使我们享尽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平安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和今后开展的大本营。
我们在家中享尽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5、父母之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无微不至的)(不求回报的)爱。
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6、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教育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7、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教育和哺育我们成长,为家庭做出了奉献。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是我们的天职。
8、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政治权利: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基础性政治权利)4.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行使: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5.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网络举报的方式监督。
6.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三单元我们的文体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知识助我成长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唤起人的潜能,不断的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3.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奠基。
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它活动中获得成功。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4.受教育权的含义: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5.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6.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7.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1)强制性: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统一性(普遍性):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公益性(免费性):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珍惜学习机会1.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八下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是什么)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是什么)我国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5.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为什么、怎么样)(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该怎么做?(怎么样)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我国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为什么)(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022年标准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7套)第一套:单元复习课教案——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2. 环保知识3. 和谐相处的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保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套:单元复习课教案——社会规则与秩序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内容1. 社会规则的含义和作用2. 遵守规则的方法3. 维护社会秩序的技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案例引入社会规则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会规则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4.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遵守规则的行为。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套:单元复习课教案——安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保持健康习惯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安全与健康的意义2. 遵守安全规定的方法3. 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的技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案例引入安全与健康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单元总
复习资料(1-27课)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纠纷解决
- 纠纷解决的概念和重要性
- 协商解决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 研究与他人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法律是什么
-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 研究遵守法律的意义和好处
- 认识一些基本法律知识
第三单元:从家庭到社会
- 家庭成员的权利和责任
- 社区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方式
- 研究如何尊重他人和友善相处
第四单元:我与他人
- 研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 培养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 了解并且解决同学间的冲突
第五单元:让我们学法律
- 基本法律知识的复
- 研究法律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 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取得帮助的渠道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 研究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了解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第七单元:传统法律文化
- 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传统法律文化- 体验尊重法律、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法律的情感
第八单元:文明礼仪
- 研究和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 了解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 体验文明礼仪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第九单元:科技与法律
- 研究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了解科技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和挑战
- 掌握科技使用的规范和法律知识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单元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和意识。
加油!。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第一课大家之家1、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叫归属感。
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
2、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是”指:班级和学校3、班级和学校对我们的作用是:(1)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2)班级和学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3)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第二课我与我们1、集体是指: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2)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3)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
3、集体的作用是什么?(1)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就是因为人类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为密切。
(3)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班集体和学校集体,同时,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4、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中同时存在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3)从长远看,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4)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5、集体主义是指: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
6、个人主义是指: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7、小团体主义是指:一切以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为中心,把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一心谋取和扩大自己所在的小圈子的特殊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不过大集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