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博物馆掠影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4
展前、展中、展后作者:宋东陈阳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1期摘要:中华文明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揭开了中国服饰历史的序幕。
孔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中国传统服饰历经数千年的岁月积淀,在因袭与变革中相继相承,从原始的实用之衣,到存礼仪、表文化的礼乐之服,无不向世人彰显着“衣冠古国”的雍容与气度。
关键词:孔府旧藏服饰;服饰展;传承一、孔府服饰的策展办展背景山东省在古代服饰方面有着天然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便是“孔府旧藏传世服饰”。
孔府世家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使之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物化资料,府内珍藏极为丰富。
据统计仅古代服饰一项就有8000余件套,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明代服饰。
上世纪50年代,这批文物的一部分从曲阜调拨到山东博物馆收藏,成为山东博物馆的一组别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珍品,对于东方服饰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1]。
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博物馆人应该从历史文化角度去阐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帮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基于丰富的馆藏服饰文物资源,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山东博物馆于2012年和2020年两次举办以孔府旧藏服饰为主题的展览,目的是让公众切身体验中华传统服饰之美与其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立足当下,继承优秀基因,展示“中国气派”。
二、两次策展办展的理念剖析两次展览以其开放新颖的策展理念和立体多样的办展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展览以“了解传统服饰,体会文化传承”和“让服饰传递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这两个点为办展宗旨,重视展览的观赏性、知识性、启发性,开创性地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与观众及古代服饰爱好者沟通的平台,引入了强大的社会力量办展,不仅让观众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也给予展览新的活力和内涵。
笔者通过以下七个方面来剖析两次展览的策展办展理念。
(一)网络让服饰文物伴回家网络年轻人团体成为服饰展的策展、办展、筹展、歇展的“知识共同体”,是线上展览的参与互动主体。
中华服饰博物馆观后感篇一中华服饰博物馆观后感嘿,朋友们!前几天我去了那个超牛的中华服饰博物馆,这一趟下来,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呐!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都不够使了。
那一件件精美的服饰,就像是会说话一样,向我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几件衣服嘛,有啥了不起的。
但我要告诉你,这可大错特错了!你看那唐朝的华服,色彩艳丽得就像天边的晚霞,那精美的刺绣,简直比仙女的手艺还厉害。
我就在想,唐朝的小姐姐们穿着这样的衣服走在街上,那得吸引多少目光啊?说不定连鸟儿都会看呆,忘记扇动翅膀了呢!再瞅瞅那清朝的服饰,那繁复的花纹,庄重的款式,也许在现在看来有点繁琐,可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呀!这让我不禁怀疑,清朝的娘娘们每天穿这么复杂的衣服,是不是得早起好几个时辰啊?还有那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哇塞,简直是太有个性了!就像那苗族的银饰,亮闪闪的,夸张得不像话,我都在想,戴这么重的银饰,脖子不会累吗?但也许这就是他们对美的独特追求。
在这博物馆里转了一圈,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不同朝代和民族的服饰变迁。
我不禁问自己,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时尚的路上走得太快,而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瑰宝呢?这一路参观下来,真好!让我对中华服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
篇二中华服饰博物馆观后感朋友们,我刚从中华服饰博物馆出来,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一进去,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了。
满屋子的衣服,各种各样的,我都不知道先看哪件好了。
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转。
你能想象到那种感觉吗?就好像突然掉进了一个时间的大漩涡,一会儿看到了汉朝的宽袍大袖,一会儿又瞧见了宋朝的简约素雅。
哎呀,我这小心肝儿都快受不了啦!说真的,我以前觉得衣服嘛,能穿就行,没啥讲究的。
可这次参观完,我觉得自己太肤浅了!那些古代的衣服,哪一件不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就拿那一件丝绸的衣服来说,那光滑的质感,那细腻的纹路,说不定是多少个织女日夜不停织出来的呢!我在想,古代的那些达官贵人,穿着那么华丽的衣服,是不是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弄破了?也许他们在享受着华丽服饰带来的荣耀的同时,也有着不少的烦恼呢。
山东博物馆(四)-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成衣实物,其体系之完整、色彩之鲜艳、款式之齐全、保存之完好、纹饰之精美,在国内甚至是世界博物馆界都是首屈一指。
展览精选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饰文物,辅以古代书画、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共80余件珍贵文物,在定制的展厅中为观众呈现无与伦比的大明风华。
本次展览由“垂衣天下治”“华锦庆嘉时”“香霭入长裾”三个单元构成,分别展示了明代官员服饰、嘉礼服饰和日常起居服饰,从礼仪文化、织绣技术、服饰多样化发展等角度表现了明代服饰的风采与魅力。
入口处。
前言垂衣天下治。
第一单元展示等级森严的官服,提取香色与靛青为主色调,布局亦遵循了服装本身的等级关系,空间中营造出循序渐进、规整、肃穆的秩序感。
梁冠:孔府旧藏,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高27cm,筒径18.5cm。
这件梁冠,是目前已知的、国内现存明代梁冠传世实物。
梁冠是我国古代使用较为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的一种冠式,也叫进贤冠。
它始于汉代,经过历代的承袭和改良逐渐变成我们看到的这种造型。
明代的梁冠由冠额、冠顶、冠耳三部分组成,低的一侧是冠额,佩戴时覆在额头上,高的一侧是冠耳,上端形状像猫耳也像蝴蝶翅膀。
冠额和冠耳相接处有穿扣方便拼合固定,穿扣,上方还有花形纽,方便簪子从中穿过。
冠额和冠耳之间的部分是冠顶,上面还残存着五道皮质的梁。
梁冠上梁的数量,是区分明代官员品级的依据之一-。
一般公爵八梁,侯、伯和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公爵、侯、伯的梁冠.上还会有立笔、香草、玉蝉、貂尾、雉尾等装饰。
据《明史與服志》记载,文武官朝服: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赤、白二色绢,革带,佩绶,白袜黑履。
可能会照射出一具勇猛的罗马半身像,一个眼睛和牙齿发光的阿兹别克面具的影子,甚至也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类,比如一具死于5500年前、蜷卧在重建沙质坟墓中的古埃及人尸体。
展馆都满载着穿越人类历史旅程的艺术品。
即使没有游客,博物馆也从不是万籁俱寂的。
它的主建筑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从那之后一直在扩建和重修,像所有老建筑一样会吱嘎作响,还有空调的嗡1.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帕提农神庙雕像。
19世纪初期,英国埃尔金勋爵将帕提农神庙的半数雕塑拆除下来带回英国,希腊政府多年来一直敦促英国将其归还雅典。
2. 亚述展馆入口处,长着翅膀、人首的尼姆鲁德公牛像(左)和狮子像(右),据说其周围有股莫名的寒意。
体出现在一个从2014年10月持续到2015年1月的名为“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的展览期间。
站在光球体中间的保安怀疑它们可能与其中一件展品有关:一扇来自布痕瓦尔德的纳粹集中营的白色铁门,上面写着:“给每人应得的报应”,“你得到的物体具有能量”。
保安解释称:“那次展览中没有任何其它东西会引起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人附在那个物体上跟随它前来,我真的一点也不会惊讶。
” 直到展览结束,这些球体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时间出现。
“德国展结束后,它们就 没了。
”诺亚·安吉尔是一位美国的艺术家与作家,经常将民间传说和口述历史的方式应用在他的写作和艺术项目中。
他从2016年起就一直在调查大英博物馆的“鬼故事”,这些故事是由别人直接或间接讲述给他的。
除了上面几个例子,还有很多其它传说,比如游客照片中赫然出现的幽灵形象;部门员工在一个有“鬼”的砖厂举办过一场降神会;一对荷兰夫妇为一艘16世纪德国镀金铜铁机械船的模型拍照时,发现玻璃柜映射出了一个女性侏儒的影子,她头发稀少,对着他们微笑,还穿着16世纪的服装。
安吉尔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是在伦敦一家酒吧为一位曾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朋友庆生时,所有在场的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过的同事们开始分享博物馆的诡异轶事。
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衣服介绍词Hangzhou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An Introduction to Its Clothing CollectionNestled within the scenic city of Hangzhou, the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stands as a vibrant testament to the rich history and匠心独运 of silk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museum, with its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silk artifacts, offers a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intricate processes behind silk creation and its significant place in Chinese culture. Among these artifacts, the clothing collection i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exhibiting the elegance and diversity of silk fashion through the ages.Walking through the gallery dedicated to silk clothing, one is immediately transported to a world of华丽与精致. The garments, ranging from ancient robes to contemporary designs, each tell a st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The ancient silk robes, with their intricate patterns and vibrant colors, reflect the sophistication and status of their wearers. These robes wereoften adorned with detailed embroidery, symbolizing power, wealth, and social status.The博物馆's collection also features silk garmen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showcasing the rich variety of silk production across the country. Silk from the Silk Road region, for instance, often exhibited a unique blend of Eastern and Western influences,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 that occurred along this ancient trade route.Modern silk clothing, on the other hand, demonstrates the blending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with contemporary fashion sensibilities. Designers have reimagined traditional motifs and silhouette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silk wearables that are both stylish and culturally relevant. These garments, often incorporating modern cuts and materials, offer 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 of silk fashion.The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s clothing collection is not just a showcase of beautiful garments; it's a living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legacy of silk in Chinese culture. It reminds us ofthe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of the silk workers who have passed down their skills through generations, ensuring that the beauty and craftsmanship of silk continue to inspire and amaze.In conclusion, a visit to the China National Silk Museum i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especially when one delves into its remarkable clothing collection. It offer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ilk's rich history, its diverse expressions, and its enduring influence on fashion and culture.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服装藏品介绍位于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内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丝绸生产在中国丰富历史和精湛工艺的生动见证。
一、前言近日,我国某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汉服文化展”,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汉服的魅力。
以下是本次汉服展的总结。
二、展览概况本次汉服展共分为六大展区,分别为“汉服起源”、“汉服发展”、“汉服服饰”、“汉服礼仪”、“汉服工艺”和“汉服传承”。
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从夏商周至现代汉服的发展历程,让观众全面了解汉服文化。
三、展览亮点1. 丰富的展品:本次展览共展出汉服实物300余件,涵盖历代汉服服饰,如汉唐、宋明等时期的服饰,以及一些珍贵的宫廷服饰、民间服饰等。
2. 精美的工艺:展出的汉服中,有许多采用刺绣、织锦、缂丝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3. 独特的互动体验:展览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汉服试穿、汉服知识问答等,让观众亲身感受汉服的魅力。
4. 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观众讲解汉服文化知识,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四、展览成果1. 提高了公众对汉服文化的认知度:通过本次展览,许多观众对汉服有了全新的认识,纷纷表示要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2. 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汉服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汉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本次展览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本次汉服展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还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了汉服文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汉服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中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苏州博物馆是我国地理博物馆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盛泽湖畔。
这座博物馆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服饰和文物。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馆皇后的衣服,这些衣服多数是历代皇后所佩戴的,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苏州博物馆观本馆皇后的衣服做出评价,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其价值和特点。
一、历史价值苏州博物馆收藏的本馆皇后的衣服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这些衣服承载着我国古代帝王与皇后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审美趣味等丰富内涵,是对古代社会文化的生动展现。
通过这些衣服,人们可以窥见古代宫廷场景,了解皇后们的生活状态,推测社会风俗和时代发展。
这些衣服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艺术价值本馆皇后的衣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些衣服在款式、面料、工艺等方面均体现了我国古代服饰的博大精深。
有些衣服上绣有精美的花鸟图案,细腻而富有动感;有些则采用了宫廷绣工技法,图案瑰丽、线条流畅。
这些衣服的设计和制作无不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是我国传统工艺的珍贵遗产。
三、审美价值苏州博物馆所藏皇后的衣服在审美上极具价值。
这些衣服不仅是皇后们日常穿着的服饰,更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在设计上追求华丽、高贵,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尊贵身份的认可和追捧。
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些衣服堪称古代服饰的典范,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审美理念,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审美资源和借鉴。
四、文化价值苏州博物馆所持有的皇后的衣服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这些衣服承载着古代宫廷文化的沉淀和传统,汇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今社会,人们对宫廷文化的认知多以历史文献和史料资料为主,而这些衣服则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物质文化证据,为宫廷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资料来源。
苏州博物馆所藏皇后的衣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审美价值。
这些价值不仅是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记录和传承,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衣服介绍词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博物馆,位于中国丝绸之都杭州,是国内外了解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以丝绸为主题,展示了丝绸的历史渊源、生产工艺、文化艺术以及其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丝绸服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展示。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丝绸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丝绸服饰更是丝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穿上一身丝绸服饰,轻盈柔软的质地、华丽瑰丽的图案,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宫廷之中。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丝绸服饰的美妙之处,感受到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博物馆展出了大量古代丝绸服饰,其中包括汉代的丝绸服饰、唐宋时期的丝绸服饰、明清时期的丝绸服饰等。
这些服饰不仅在设计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时尚风格,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代丝绸工艺的精湛和华美。
通过这些服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了解古代丝绸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变迁。
其次,博物馆还展示了现代丝绸服饰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丝绸服饰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舒适性和实用性。
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款式的现代丝绸服饰,感受到丝绸服饰在当今时代的新魅力和新气息。
同时,通过现代丝绸服饰的展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丝绸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以及丝绸服饰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除了展示古代和现代丝绸服饰外,博物馆还通过各种方式向观众介绍丝绸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工艺流程。
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资料、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丝绸服饰的生产过程和精湛技艺,让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丝绸服饰的美丽,更可以了解到丝绸服饰背后的故事和传承。
最后,博物馆还通过举办丝绸服饰相关的文化活动和讲座,向观众介绍丝绸服饰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与当今社会的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服饰的魅力所在,进一步感受到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对丝绸服饰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服饰文化博物馆的观后感
服饰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人类服装文化发展历史的博物馆,通过服装、鞋子、手袋、饰品等展品,展现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参观服饰文化博物馆,可以让我了解人类服装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并感受服饰文化的魅力。
在服饰文化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古老的服装展品,包括原始社会的服饰、古埃及的服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服饰等等。
这些展品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历史的悠久和丰富。
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些现代服装展品,包括流行的服装和时尚的流行趋势,这些展品也让我了解了现代服装的发展。
在参观服饰文化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一些关于服饰文化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的介绍。
例如,服饰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不同的服饰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这些介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服饰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参观服饰文化博物馆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我可以了解人类服装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感受服饰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学习到关于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中国素以“衣冠上国”闻名于世,在源远流长的服饰历史中孕育出了绚烂多彩的服饰文明和装饰艺术,绫、罗、绸、缎等丝织品,四大名绣、四大名锦的辉煌成就全部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近年来,中国元素更是国际时尚界的至宝,无论是在艺术界还是在设计界中,它都成为了灵感的归源。
如今,想要一观中国服装的盛宴,纵看五千年服饰文化的历史,终于有了一个好去处——
—中国服装博物馆(图1)。
中国服装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经三南路,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服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2014年7月26日中国服装博物馆一期建成并正式开馆。
中国服装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馆内藏品总数量2,000余件,馆藏丰富,整体规模大。
自开馆一年来已接待参观者近万人。
1历史沿革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北京纺织服装行业、时尚产业外迁,北京市西城区与廊坊市共同打造永清国际服装城,力争打造国家级时尚中心。
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项目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1日在北京国贸大厦举行,国家文化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北京服装学院、河北省社科院及廊坊市委等领导出席会议,对项目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指导性建议和意见(图2)。
开馆一年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项目将彰显国际服装文化元素,引领国际时尚潮流,推动和促进国际、国内服装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建筑布局
中国服装博物馆是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永清国际服装城核心区,占地365亩,投资7.6亿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周边有从北京大红门、木樨园、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地迁移的700多家知名服装厂及大型综合服装商场。
博物馆分为地上
中国服装博物馆掠影
文/赵
波
波,硕士,中国服装博物馆馆
长
图1:中国服装博物馆图标
图2:中国服装文化博览园项目研讨会
两层,地下一层。
一层服装展示秀场大厅———霓裳壹号秀场使用面积达到1,000余平方米,厅内设有600个座位。
博物馆中央建有四水归堂的天井,设计为服装主题公园,有着独特的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二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区及服装展示区。
还有地下一层大面积对公众开放的休闲互动公共空间以及百余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图3)。
3办馆理念
中国服装博物馆成立的宗旨:
传播中国服装文化和推广传统服装文化教育。
中国服装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人类尤其中国的服装文化保管收藏有历史、文化等价值的服装,确保这些收藏安全存放、保管、研究、陈列和为广泛的公众所利用。
为实现这一目的,中国服装博物馆将通过精心展示和完善服务的展厅以及研究性收藏、世界水平的展览、各种教育活动、出版物和对媒介富有想象力的使用,帮助公众全面
了解藏品。
4展厅介绍
中国服装博物馆分区设计本着更好的展示历史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时尚服装文化及服装企业文化的宗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将场馆分为汉服区、清代宫廷服饰区、民族服饰区、企业品牌服饰区、高校创意服饰区、服装文化主题公园、服装展示秀场、历史服饰区及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
(1)汉服区(图4)主要展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汉族男女老幼的服装服饰,包括长袍、长衫、褂、袄、氅衣、云肩等传统服饰。
(2)清代宫廷服饰区主要展示清代帝后及官员的朝服、吉服、常服等服装服饰包括袍、褂、披肩等。
(3)民族服饰区(图5)主要展示中国苗族、纳西族、仡佬族、侗族、藏族等56个民族代表性的服装服饰。
图4:汉族服饰展示区2
图5:民族服饰展示区
图3:中国服装博物馆建筑布
局
(4)企业品牌服饰区的设立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展示形象提供平台,打造中国服装企业最权威展示平台。
(5)高校创意服饰区的设立为了更好地为高校优秀毕业生、杰出青年服装设计师提供展示平台。
(6)服装文化主题公园以服装文化为设计元素,内有服饰主题游乐设施、服饰主题雕塑、建筑、服饰故事等。
(7)服装展示秀场大厅(图6~图7)占地1,000余平方米,配有专业中控室、VIP化妆间、储物室、储藏室等配套设施,灯光、音、视频、窗帘、空调均配有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专业电脑数控设备,为保证最佳音响效果,地面及墙壁为优质吸引设备。
秀场主要以时装展示为主,以承接时尚北京及国内国际各类服装模特大赛,以达到弘扬服装文化的最大社会效益。
(8)历史服饰区主要展示中国历代服装服饰真品、复制品及服装文化背后的故事。
(9)公共服务区包括旅游产品销售区、地下休闲区和停车区。
旅游产品销售区主要是以服装为主的服装工艺品及高级定制服装,开馆以来以新中装为主,推出一系列服饰,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地下休闲区和停车区主要功能是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更好地为日益加大的旅游人数提供基础的设施建设。
通过古老的服饰文化、现代的时装走秀、数字智能化的互动设备和旅游纪念品等共同打造中国服装博物馆作为中国服装文化中心的核心竞争
力。
图7:霓裳壹號首
秀
图6:霓裳壹號--服装展示秀场大厅
5
部分馆藏展品
图8:月白云锦彩云蓝龙纹单龙袍
图9:黄缂丝万寿如意纹褂
图10:大红缎彩绣八团蝶恋花纹夹袍
图11:四合如意式云肩
图12:秋香色漳绒宝蓝四季平安团纹褂
图13:品月绸绣福寿万代夹袍:
图14:石青缂丝地团龙纹朝裙
图15:石青缎平安富贵纹褂
图16:苗族百鸟衣
图17:织机
(收稿日期:201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