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背诵题
- 格式:doc
- 大小:356.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新版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完整版一、《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4.《沁园春·长沙》中,“。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6.《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10.《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11.《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
12.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13.“。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14.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15.《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16.《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17.《沁园春·长沙》中“,”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统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
理解性默写160题
《芣苢》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起笔便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
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
2023年1月3-5日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背诵范围:文言文4篇+古诗词15篇文言文4篇:★ 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期末复习)(120分)1.《劝学》(20分)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3.《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5.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7.《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8.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9.《荀子·劝学》中,用“,两句说明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来好好学习罢了。
10.《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师说》(24分)1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2. 韩愈在《师说》中,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指明择师标准是学道的两句是“,”。
13.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1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从师与年纪无关,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的人,还有“,”的人。
15.韩愈在《师说》中,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16. 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学于师的心理。
高一月考语文古诗词填空必背在高一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背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填空题目,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准备月考。
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____。
”答案:恨别鸟惊心。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____。
”答案:更上一层楼。
4.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此事古难全。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
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____。
”答案:却道海棠依旧。
6.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____,笑语盈盈暗香去。
”答案:凤箫声动。
7.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
8. 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____。
”答案:花落知多少。
9. 陆游的《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
10. 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古诗词填空题目涵盖了不同的诗人和风格,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掌握其内涵和韵律,以便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绩。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默写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课文《劝学》中直接指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使自己智慧明达”意思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用俗语来形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种做法可用韩愈《师说》中提到的“_______,____”来评价。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两句借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烘托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5)东风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一例:“______,______ 。
”(6)龙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描写“龙”的语句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皆是,如“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小学而大遗④.吾未见其明也⑤.东船西舫悄无言⑥.唯见江心秋月白⑦.苍山负雪⑧.明烛天南⑨.相见时难别亦难⑩.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⑪. 积水成渊⑫. 蛟龙生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博”“知”“舫”“唯”“堪”“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诵《短歌行》的形象。
专题06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芣苢》《插秧歌》(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答案】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答案】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易错字:(1)掇,捋,袺,襭;(2)兜,鍪,胛。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1.名句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氓》)【答案】隰则有泮【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答案】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答案】忧伤以终老【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短歌行》)【答案】契阔谈【5】,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答案】榆柳荫后檐【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答案】齐彭殇为妄作【7】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答案】渺沧海之一粟【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答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9分)【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答案】泣涕涟涟【2】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答案】其黄而陨【3】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少长咸集【4】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引以为流觞曲水【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答案】哀吾生之须臾【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方。
(苏轼《赤壁赋》)【答案】渺渺兮予怀【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下册背诵篇目情景默写汇编(学考复习必备资料)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必修(上)理解性默写晨读《沁园春.长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2.《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4.《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涉及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默写题目,供学生参考和练习: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2.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5.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这些古诗词是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