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语言基础运用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面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遒劲.(jìng)彳亍.(chù)焚膏继晷爬罗剔决B.倔.强(jué)流岚.(lán)佶屈聱牙望洋兴叹C.曙.光(shǔ)跫.音(qióng)默守成规朝气蓬勃D.给.予(gěi)戕.害(qiāng)振聋发聩积腋成裘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像现在这样________风发,斗志昂扬。
②他那黑黑的身体在灰蒙蒙的背景的________下,不过是个模糊的黑点而已。
③经典经受了长时间的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__________,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④阅读杰作使我们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____________的生动联系。
A.义气衬托牢不可破休戚相关B.意气衬托牢不可破休戚相关C.意气映衬颠扑不破息息相关D.义气映衬颠扑不破息息相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李教授在搜狐网上发表的这篇关于网络小说社会影响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特别是八零后的阅读群体。
B.曹操抓来了替袁绍写《讨贼檄文》的陈琳,非但不治罪,反而赏其千金,这也就是曹操为什么虽为世人唾骂,但依然会有一大批文臣武将忠心不二地跟随。
C.九把刀就认准了死理:我过去买过车,买过房,这次我打算用这些年累积下的稿酬去完成一场冒险,那么今后我就可以说,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梦想。
D.此事无关钱权,但关乎着信任与爱,如果说掌握公权的官员对社会的伤害是一种“硬伤害”,那靠虚假故事骗取同情和关爱的普通人,就可能是一种“软伤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参.省乎己(参:检验)郯子之徒.(徒:徒弟)声非加疾.也(疾:洪亮)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老师)B.假.舆马者(假:临时)跫.音不响(跫:脚步声)挥斥方遒.(遒:强劲有力)漫.江碧透(漫:满、遍)C.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跟)圣益.圣(益:更加)士大夫之族.(族:聚集)而绝.江河(绝:横渡)D.木直中.绳(中:合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非能水.也(水:游泳)峥嵘岁月稠.(稠:多)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完成1~3小题。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明天起”表明作者不关心今天的生活状况,只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希望。
B.“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的“闪电”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幸福来去迅疾,感受强烈的特点。
C.“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与“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中的“幸福”的含义完全相同。
D.“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出诗人追求尘世生活而不可能的无奈和郁闷。
2.下面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3分)A.“喂马”“劈柴”“粮食”“蔬菜”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B.比喻、象征、对偶、反复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关爱尘世的博大胸襟和追求完美的执着情怀。
C.全诗三节,首尾照应,结构圆合严谨。
D.本诗的语言具有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的特点。
本诗的抒情基调是热情达观、激昂高亢的。
3.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第一小节中写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认为诗人真有这样一所房子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二)(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上学期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8共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本试卷共l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遏.(è)制说服.(shuì) 岿.然不动(kuī) 谆.谆教导(zhūn)B、百舸.(gě) 寥.(1iáo)廓不屈不挠.(ráo) 婀.娜多姿(ē)C、惆怅.(chàng) 糟粕.(pò) 长歌当.哭(dàng) 锲.而不舍(qiè)D、忸.怩(niǔ) 浸渍.(zì) 病入膏肓.(māng) 神情尴尬.(g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竞自由殒身不恤吉人自有天象B、酝酿东道主峥嵘岁月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挖墙角欢渡佳节明人不说暗话D、道劲元霄节彬彬有礼在其位谋其政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石门山风景区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风景区,景区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草木郁郁葱葱,环境清静,风景独秀,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难以相信。
③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A、忧雅简直作客B、幽雅简直做客C、幽雅几乎作客D、优雅几乎做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旅游黄金周期间,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曲阜市旅游局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两年前开始的家电下乡刺激了农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2019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徐志摩的故乡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
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裂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
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诗人穆旦、作家金庸等。
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
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
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600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栅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座典雅的住宅。
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
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又将他与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
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燕尔娇宠之至。
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
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情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
(一)答案及解析:答案:1.D; 解析:1.A项,原文是“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B项,应是在《史记》对他们的真实呈现中,并非“历史长河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也是无中生有C项,“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不是目的所在2.D;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举例论证”没有在文中出现。
3.D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 “爱憎分明”不属于实录精神。
(二)答案及解析:答案:4.D;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D项,"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的质朴天性和乐观态度”于文无据。
从文中来看,如果说“大海”象征高原上的人们走出家园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的话,高原上的"海子”就是现实世界、现实生活,对爷爷和阿爸的描写,主要表现的是高原上的人们对高原这一生活家园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5.答案:寓意:“海子”是藏区和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园,象征现实;“大海”象征着他们走出家园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作用:二者交替出现,暗示了现实与梦想的冲突。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本题,首先应从文中找出关于"海子”和“大海"的内容,然后分析“海子”和“大海”的象征义,最后结合罗布追寻梦想的足迹分析二者交替出现的寓意。
由文中“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等内容可知,"海子"是藏区和草原人民生活的家园,是现实生活的象征,而“大海”是罗布走出草原、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
2019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其黄而陨.(sǔn)乘彼垝垣.(yuán)肋.骨(lēi)说怿女.美( rǔ)B、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shāng)微蹙.(cù)C、氓.之蚩蚩(máng)濡.养(rú)龋.齿(quán)靡有朝.矣( zhāo )D、菽.粟(shū)贻我彤.管(tòng)静女其娈.(luán)尔卜尔筮.( shì)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豆豉./奢侈.单薄./刻薄.赝.品/义愤填膺.B、即.使/觊.觎倾轧./轧.钢狙.击/含英咀.华C、慨.叹/楷.模狼藉./蕴藉.炮烙./一丘之貉.D、渣滓./恣.意倒.退/倒.影辍.学/掇.拾旧闻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无食桑甚骚首挠耳一劳永逸B、无与士眈夙兴夜寐向隅而泣激流勇退C、糜有朝矣躬自悼矣匪夷所思情投意合D、总角之宴静女其娈踟蹰不前藕断丝连4、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B、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C、这老两口相濡以沫....,过着琴瑟相和的晚年生活。
D、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B、我国的棉花生产,远销德国、法国。
C、我们历来坚持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D、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6、填入下列文段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海与山綢缪在一起,分不出,是,还是,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郝立斯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
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
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
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
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祝考试顺利★一、语言基础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湘江/镶嵌寥廓/括号峥嵘/征兆B.挥斥/钥匙遒劲/追求遏止/碣石C.沉淀/碇石浮藻/急躁斑斓/阑珊D.粉碎/萃取竹篙/枯槁颓圮/枸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挑衅抱歉名信片貌和神离 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杀戮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 D.荆棘伫立挖墙角凄宛迷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近来,木栅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的“大名”可谓____________,尤其在一对企鹅生蛋之后,对他们孵蛋过程的关心与报道,更是达到“举国若狂”的地步。
这对企鹅夫妻原本_____________,相处融洽,但自从母企鹅产下企鹅蛋后,_________________的企鹅爸爸便抢着孵蛋,甚至为了争蛋,不惜与企鹅妈妈大打出手。
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如此超级新好爸爸,(),尝到小企鹅未出生便夭折的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比翼双飞喧宾夺主丧子之痛B.耳熟能详伉俪情深盼子心切丧子之痛C.深入人心比翼双飞盼子心切切肤之痛D.深入人心伉俪情深喧宾夺主切肤之痛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B.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C.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D.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却仍然不敌大自然的力量B.他被大自然的力量彻底打垮C.大自然的力量却把他打败D.大自然的力量让他彻底崩溃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乐府等。
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2018.10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10个题),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
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
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
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
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敌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
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
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
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
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
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
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
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
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
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
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
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
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
,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
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
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
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对“儒家思想”与“封禅泰山”二者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孔子支持封禅泰山,但是他并未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因此封禅泰山直到秦始皇时代才真正成为了事实。
B.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C.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进行封禅。
D.儒家思想因为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泰山因为儒家思想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地位。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14分)湖畔雨趣苏连硕秋已深深,我以为不会下雨了。
没想到,吃了晚饭,便隔窗闻到了刷刷的雨声。
我惊喜地喊,下雨了,下雨了。
正密,正疾,少顷即淋湿了。
好,好,不密,不痰,还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丝风,这雨落得均匀、平实、温柔。
它下它的,我行我的,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步履,不受干扰,若无其事。
正所谓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天籁刷刷,我脚步亦刷刷,不过雨疾我缓罢了。
难得的天人和谐共鸣。
水泥路面有些水了,管它,啪唧啪唧地踩,如小孩子般顽皮。
说是这样的说,顽皮一阵子可以,还是下意识地沿没有积水的碎石子路行了。
到得高大的廊亭,雨且疏了,只有棚顶淌下水的滴答声。
摸了摸铁栏,不湿,遂将腿抬上去。
平时我要喊几声的,此刻噤了喉咙,哑了嗓子。
老夫怎忍心“聊发少年狂”打扰这宁静的夜、宁静的雨呢?看不准湖面的雨点落下的波纹,只有平静复平静,柔和复柔和,温馨复温馨。
多么绮丽的雨夜呀。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名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
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
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春雨贵如油”一样,说“秋雨贵如油”,当秋“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是“喜雨”,也丝毫不过分。
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连个沙尘也压不住。
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沙沙,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涵着坚韧、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
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走它的天使。
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烈的夏,含情脉脉地迎接着冷峻的冬。
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么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么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苍天不老。
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没有大轰大嗡,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地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韧,那么闲适,那么沉静,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当你沉静下心来,你会真切地感到,雨毕竟在轻轻柔柔、袅袅娜娜既很努力很认真又很随意很散漫地落呢。
不只是在脸庞,在眉间,在额头,而是在心灵深处,丝丝清凉,缕缕甘美。
脱了绿叶外衣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没有委靡,伸出裸露的手臂在真挚地呼唤、拥抱着蒙蒙的细雨,脉脉的温馨。
眼前的这般轻微这般柔细的雨,我尤其喜欢。
因为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迎接着姗姗来迟的第一场瑞雪,默默地传承着启后的信息。
(选自《湖瞠散记》,有删节)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写“我”在雨中漫步的情景,抒发了“我”被秋雨陶醉,难以抑制惊喜、愉悦的心情。
B.文中写“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而作者却说秋雨是“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说明作者对春雨很反感,只喜欢秋雨。
C.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苍天不老。
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说明作者人到晚年“知天命”,表达了他的宿.命观。
D.作者为了表现对秋雨的喜爱,在描写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雨匀实、温柔、缱绻缠绵的特点。
5.作者在写秋雨时,还写到了春雨和夏雨,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4分)6.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秋雨的感悟,其中蕴涵着怎样的人生态度?(7分)(三)阅读下面《边城》中的一段选文,完成第7题。
(6分)两人吃饭时,祖父为翠翠说到一些有趣味的故事。
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
两人在豆油灯下把饭吃过后,老船夫因为工作疲倦,喝了半碗白酒,因此饭后兴致极好,又同翠翠到门外高崖上月光下去说故事。
说了些那个可怜母亲的乖巧处,同时且说到那可怜母亲性格强硬处,使翠翠听来神往倾心。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
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祖父说:“后来的事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7.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6分)二、古诗文部分(43分)(一)文言文部分(37分)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分)(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分)(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分)(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分)(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3分)(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可通过外力发生转变。
(2)《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