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 格式:doc
- 大小:943.00 KB
- 文档页数:15
关于1的知识点一、数学中的1在数学中,数字1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数,也是最小的自然数。
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1.1 自然数的起点数字1是自然数的起点,自然数从1开始逐个增加。
没有比1更小的自然数,所以1被认为是自然数的最小值。
1.2 一元运算1还可以表示一元运算,即某个数值与1的乘法运算。
乘以1等于原数本身,这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特性。
1.3 1的幂任何数的1次幂都等于1。
换句话说,一个数字的1次幂等于数字本身。
这个性质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
1.4 单位元素在代数学中,1通常表示单位元素。
对于加法运算,1是加法单位元,即任何数与1相加都得到其本身。
对于乘法运算,1是乘法单位元,即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到其本身。
1.5 二进制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数字1经常被用来表示二进制数系统中的“真”或“是”。
二进制数系统只由两个数字0和1组成,其中1表示为真或是。
二、1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除了在数学中的应用,数字1在物理学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2.1 物理常数在物理学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以1开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光速,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通常用1表示。
2.2 单位计量在物理学中,1还广泛应用于单位计量。
例如,时间的基本单位是1秒,长度的基本单位是1米,质量的基本单位是1千克等等。
2.3 能量转换在物理学中,1还用于能量转换。
例如,1焦耳(J)表示一单位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动能等。
三、1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数字1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数学和物理学,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1 逻辑学在逻辑学中,1通常表示真,用于逻辑命题的真值表达。
3.2 工程学在工程学中,数字1经常用于表示单元、单位和比例。
例如,比例尺上的1表示比例尺的实际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值为1。
3.3 统计学在统计学中,1用于表示单位概率。
例如,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时,意味着该事件一定会发生。
3.4 信息科学在信息科学中,数字1用于表示存在某个事件或情况。
第一课复习案学习目标:总体感知哲学的内涵及其功能;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知识点回顾:一.哲学是什么⑴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⑵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方法论含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哲学的含义理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哲学≠世界观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⑶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个性、特殊性)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抽象的、共性、普遍性)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训练案:知识点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人教版五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一)一.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3.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剪纸)(书法)(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是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
6.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7.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二. 学会沟通交流1.不同的成长环境使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某些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2.交流中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坦诚地提出意见,(平和)、(冷静)、(友好)地沟通和交流。
3.与人沟通,还要学会(倾听)。
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4.对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5.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语气要平和,音量适中,适当辅以手势;要耐心倾听,用点头等方式表示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1.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语文知识点1. 识字与拼音:认识常用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学习拼音字母,掌握字母与音的对应关系。
2. 词语运用:学习认读常见的单音节词和一些常见的双音节词,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3. 语法知识:学习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类,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学习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4. 阅读技巧:培养对图画故事、课文等的理解能力,学习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阅读技巧。
二、数学知识点1. 数字与数的认识:认识1-100内的数字,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学习简单的数的读写和比较,如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数的组成:学习数字的组成结构,如个位、十位等,理解数字的位数概念。
3. 加法和减法:掌握1-10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连加、连减等。
4. 数的排序和比较:学习数字的排列顺序,进行数字的排序和比较,了解大小关系。
5. 图形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三、英语知识点1. 日常用语:学习基本的问候语、自我介绍和感谢语等,培养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
2. 单词学习:认识一些常见的英语单词,如动物、水果、家庭成员等,通过图片和游戏的方式进行词汇记忆。
3. 句型构建:学习简单的英语句型,如"I am...;"My name is...;"等,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4. 听力训练:通过听听力练习,培养对英语语音和音调的敏感度,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四、科学知识点1. 声音与光: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声音的传播;了解光的基本特征,如直线传播、能量传递等。
2. 植物与动物:了解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不同种类等。
3. 季节变化:观察和了解四季的变化,如天气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等。
C语言语言个)一选择题(50个)1. 在程序中可以用来作为变量名的合法的标识符是:___c_ A sta c B 23_b1 C stu_1t D #33 2. 下列运算符运算级别最高的是:__D_______ D ! A && B += C >= D ! 3 已知:char str1, str2[10]; 选择正确的输入语句选择正确的输入语句 :__D______ 选择正确的输入语句A scanf ("%s%c", &str1,str2); B scanf ("%s%s", &str1,str2); C scanf ("%c%c", &str1,str2); D scanf ("%c%s", &str1,str2); 4 选择正确的运行结果:___D ______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b=10; do{ a++; b-=a; b--; }while(b>0); prin ("a=%d,b=%d",a,b); } A a=2,b=-1 B a=2,b=-2 C a=4,b=-1 D a=4,b= -2 5. 有一个二维数组s[3][4], 其第2行第3列元素的正确表示是:___B____ A *(*(s+2)+3) B *(s+2)+3 C s[2,3] D s[3][2] 6. 以下正确的描述是:___B______ A con nue 语句的作用是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
语句的作用是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
B con nue 语句的作用是结束本次循环的执行。
语句的作用是结束本次循环的执行。
C con nue 语句和break 语句都可以在switch语句中使用。
语句中使用。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高中数学讲义必修一第一章复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能够归纳在一起的对象构成的整体,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构成集合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元素a是集合A的一部分,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知识点三:集合的特性及分类集合元素具有唯一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有限集包含有限个元素,无限集包含无限个元素。
知识点四: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可以通过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
列举法是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描述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属性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知识点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子集是指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此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
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如果A是B的真子集,B是C的真子集,则A是C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是指A是B的子集,B是A的子集,此时称A与B相等,记作A=B。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A∩B。
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A∪B。
1.自然语言中,由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2.交集的运算性质包括:A∩B=B∩A(交换律)A∩A=A(恒等律)A∩∅=∅(零律)A⊆B⇔A∩B=A(吸收律)3.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4.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除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UA。
第一单元重点总结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1、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图阴影部分。
分数()分数()小数()小数()2、涂一涂。
1.30 1.74 0.43、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4、3.45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读作()5、小数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如:()个0.01就是0.1。
6、 0.8表示()个0.1,还可以表示()个0.01;0.025表示()个0.0017、 0.25的计数单位是(),把它变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8、大于0.4且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个;大于0.4且小于0.5的小数有()个。
9、一个小数由6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10、在☐0.☐2中,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要使这个数最接近50,这个数是()知识点二:小数的性质1、小数的末尾()或()“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8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是()3、2.04是( )位小数,3.600是( )位小数。
4、(判断题)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三:单位换算。
3千米60米=()米 17千克50克=()千克 3千米400米=()千米8元8分=()元 7.8米=( )米()分米7.09吨=()吨()千克1.05千米=()米 11分=()角 0.4元=()角 0.7小时=()分378千克=()吨知识点四:小数比较大小1、把4.56,4.65,4.065,4.605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4.32米米5厘米3、比2.26多0.36的数是();()比5.88少2.38知识点五:找规律1、找规律,填数(1)9.2, 8.7, ( ), 7.7, 7.2, ( )……(2)0.32, 0.44, 0.56, ( ), 0.8, ( )……知识点六:简便运算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信息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变化(红、黄、绿)是一种信息,它传达了交通通行或停止的状态。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自然界中的季节更替信息,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信息等。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体现在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如股票市场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有决策价值。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过了这个时期,信息的价值可能会降低甚至消失。
例如,天气预报信息在当天有价值,过后就失去了对当天天气预测的价值。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共享而不会减少其本身的信息量。
例如,网络上的开源知识,多人可以同时查看和学习。
3. 信息技术的概念。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4.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如结绳记事、烽火传信等,这些方式简单且传递信息的能力有限。
- 近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标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能力。
例如书籍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 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标志。
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处理,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远距离传输,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5. 信息技术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对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如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业交易模式,使全球商业联系更加紧密。
- 对科技进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加速了科技创新的速度。
例如,超级计算机在气象模拟、基因测序等领域的应用。
关于1的知识点一、1的基本概念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正整数,也是整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字之一。
它表示一个单位、一个事物的个数或数量。
1是仅有的一个奇数同时也是一个素数,它除了能被自己整除外,没有其他的因数。
二、1的性质1^1 = 1,1的1次方等于1本身。
这意味着任何数的1次方都等于1。
例如,2^1 = 2,3^1 = 3等等。
1是任何数的乘法单位元素。
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都等于原来的数本身。
例如,1 * 4 = 4,1 * 7 = 7等等。
1是任何数的除法单位元素。
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原来的数本身。
例如,4 / 1 = 4,7 / 1 = 7等等。
1是加法的单位元素。
任何数加上1,结果都比原来的数大1。
例如,3 + 1 = 4,8 + 1 = 9等等。
1是减法的单位元素。
任何数减去1,结果都比原来的数小1。
例如,6 - 1 = 5,9 - 1 = 8等等。
三、1的应用1在数学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用于计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1来表示一个单位、一个事物的个数。
例如,我有1个苹果。
1用于比例和比率。
当表示比例或比率时,经常会使用1作为基准。
例如,比例可以写为1:2,表示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的关系。
1用于几何中的直线。
在几何学中,直线由无限多个点组成,而这些点可以通过一个点和斜率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1的斜率被定义为1/1,表示从一个点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后向上移动一个单位。
1用于代数中的单位向量。
在向量代数中,单位向量是长度为1的向量,通常用于表示方向。
例如,i表示沿x轴正向,j表示沿y轴正向。
1用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二进制。
在二进制系统中,1代表一个二进制位的值为1。
四、1的象征意义除了其数学和科学上的应用,1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例子:1作为团结的象征。
当我们举起一根手指时,表示我们的团结和一致,这也是为什么1经常与团队、合作和团结相关联。
1作为开始的象征。
八年级物理复习学案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例题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 .(1)(2)B .(2)(4)C .(1)(3)D .(3)(4)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3.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4.(2009·黑龙江鸡西)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5.(2009·湖北仙桃市)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 .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 .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知识点三:环保问题例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图1甲乙丁丙抽气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2.(2009·甘肃天水)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目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3.(2009·福建惠安)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2)列举超声波的其它用途(至少两个);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达标练习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4.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5. 小红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小红,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红奇怪地问小刚:“你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小刚说:“凭经验听出来的。
”请你用物理知识向小红解释其中的道理。
考点1.光源和光速例 1.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1.5×10 8 km,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例2.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①太阳②月亮③燃烧着的蜡烛④镜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D.树在水中的倒影考点3.光的反射例 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A.40°40°B.40°50°C.50°40°D.50°50°例5. 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
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A. 75°B.60°C. 15°D. 45°。
例6.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
,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A.45°。
B. 90°。
C. 60°。
D.30°。
考点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背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
(填“亮”或“暗”)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黑板“反光”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C.反射面粗糙时,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考点5.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例9.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他的像距他。
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
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例10.一人站在平静的湖岸边看到水中有鱼在“云”中游动,他所看到的()A.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B.云是光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C.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虚像D.云是光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例11. 如果一人以5米每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来,则他所成的像相对于他的速度是()A.0.5m/sB.5m/sC.10m/sD.0考点6. 反射光路图作图或应用例12.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工作的,它的镜片是。
例13.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界面MM’上发生折射,则入射角为界面的方是空气,方是玻璃。
例14.如图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完成此光路图考点7. 光的折射现象例15.在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
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现象形成的。
例16.清澈见底的游泳池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因为从射向的光线,从水面处发生的缘故。
达标练习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2.某人的身高是1.58米,站在穿衣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米,像高_______米;当他向镜面前进0.5米,人与像间距离是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3.某同学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去测量一烟囱的高,他测出直立米尺的影子长为0.2米,同时测出烟囱在地面的影子长为12米,则此烟囱的高为_________米。
4.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 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 .变矮了的人的实像B .变高了的人的实像C .变矮了的人的虚像D .变高了的人的虚像6.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是长方形的7. 某发光点S 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线如图8所示,请完成光路并确定S 的位置。
8.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反射面示意图,夜间行驶时,后方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尾灯变得十分明亮,便于司机看见,请画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考点一: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1. 完成下列光路图。
2.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5.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考点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7.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8.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考点四:眼睛和眼镜9.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0.如图所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