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通信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模型一、通信的定义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
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
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1.定义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FM、AM、MODEM)三、通信系统的模型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变换:将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和加密。
目录第1章概述 (2)1.1通信系统的概念及一般结构 (2)1.2传输系统的组成 (3)1.3传输系统的组成 (5)1.4传输系统的组成 (5)1.5同步、异步、准同步的概念 (6)1.6PDH的缺陷和SDH的产生 (6)第1章概述1.1通信系统的概念及一般结构1.1.1通信系统的概念如图1-1所示,通信的目的是为分别处于A、B两地的两个用户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或者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由发送终端设备、传输信道、交换设备、收信终端设备组成。
发信终端是把来自信源的消息变换成与传输通道相适配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并提供额定的信号功率,使其能有效地传送到接收端。
收信终端是将从信道传输来的信号进行衰减补偿、消除或减小畸变和噪声对有用信号的干扰,将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反变换,重现信息原貌。
要实现信息传递,传输通道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任何两个用户都配置固定的通道连接,那么整个通信网将需要多达无可容忍的通道数量,这是利用率极低、极不经济的做法。
因此,引入交换设备是为了提高通道的利用率和网络的经济性。
图1-1 通信系统示意图图1-1中的传输通道只用了非常简单的两条线表示,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专业课题。
传输通道既可以是无力媒质通道,也可以是经过传输终端设备复用/解复用的通道。
传输媒质可以是有线媒质也可以是无线媒质,有线传输媒质可以是明线、电缆或光缆等。
架空明线线路现在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通常由自由空间、光缆、市话电缆、同轴电缆等构成。
1.1.2通信系统的一般构成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1-2所示。
其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机和电脑终端是用户终端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语音或数据信号换成电信号或进行反变换;交换设备的作用是实现局内或局间用户信号的交换和连接;复用设备的作用是实现多路信号复用(汇接),可以采用频分、时分、码分多址形式的复用技术,用于提高物理媒质传输容量;传输终端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将待传输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媒质传送的信号或进行逆向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