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笺》看郑玄对诗功用价值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6
郑玄以礼笺《诗》研究郑玄是汉代书法家,以其出色的书法著称于世。
在汉代书法史上,郑玄以礼笺《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郑玄以礼笺《诗》的研究,从文本内容、作者艺术表达、以及礼笺诗语言的角度解读郑玄的书法作品,以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首先,要讨论郑玄以礼笺《诗》的内容,必须从概念上谈论礼笺《诗》。
从概念上讲,礼笺《诗》是一种书写形式,它把书法家通过礼笺书写技艺编织成一篇唱礼笺诗,其中包含礼节、抒情,以及议论性的文字。
郑玄以礼笺《诗》也不例外,他书写的礼笺诗涵盖了各种内容,一方面,它表达了对礼仪的热爱,另一方面,它也向受礼者表达了对字帖的尊重,这表明郑玄的书法作品具有文本指向性,也具有强烈的审美性。
其次,要从郑玄以礼笺《诗》的艺术表达上讨论。
他的书法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观察其书法作品,可以看出郑玄使用了流畅的笔触,并注重字体的妥帖,使书法变得更加简洁大方,也很有感染力。
郑玄也很注重书写诗句的连贯性,比如在礼笺诗中,他分别用小卷、中卷和大卷顺序表达节奏,以及将长句和短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艺术表达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使郑玄的书法作品更显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最后,从礼笺诗的语言角度来说,郑玄的书法作品是一种尊重语言的形式。
作为一位书法家,郑玄在书写礼笺诗时,把字句组织在一起,使各种表达更加流畅、精致,从而让文字更有力量、感染力。
郑玄也特别注重书写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的书法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总体而言,郑玄以礼笺《诗》的研究无疑对汉代书法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郑玄以礼笺《诗》的内容、作者的艺术表达、以及礼笺诗语言本身。
只有充分理解郑玄以礼笺《诗》的书法作品,才能更好地掌握汉代书法史中郑玄以礼笺《诗》的地位和重要性。
试析《毛诗传笺》引谶纬释《诗》
《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诗经》研究著作。
二十三卷。
汉郑玄撰。
成书于东汉末年。
郑玄,字康成。
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
东汉经学大师。
曾入太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
后师从马融学古文经,学成后聚徒讲学,门行达千数百人,因党锢事被禁,杜门修业,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说,谝注群经,著述颇丰,计百万余言,其中以《毛诗传笺》、《毛诗谱》、《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等影响最大。
《毛诗传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已意,使可识别。
”(《毛诗正义》引郑玄《六艺论》)按照唐代孔颖达的说法:“笺者,表也,识也。
郑玄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义,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毛诗正义》)《郑笺》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通发挥,以阐扬儒学。
因其主要是对《毛传》作补充,因此它比《毛传》更为详明,同时又保存了不少“今文”家说。
在文字训话方面,《郑笺》与《毛传》互有得失,除文字训诂外,《郑笺》偶有借题发挥,伤感时事之语。
另外,郑玄给《诗经》作《笺》在他给《周礼》作《注》之后,所以往往以《礼》注《诗》,这与《毛传》也不尽相同。
《郑笺》的主要缺陷在于,
论《诗》主旨方面,把《诗》当作圣贤垂教的经典,比附义理,作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这与《毛传》的“以史证诗”和牵扯政教伦理等倾向大体相同。
编 号:硕士学位论文题 目: 郑玄《毛诗笺》训诂研究培 养 单 位: 文学院专 业 名 称: 汉语言文字学指 导 教 师: 洪丽娣 教授研 究 生: 段虹羽完 成 时 间: 2015年5月15日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摘要汉代是中国训诂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毛诗笺》是汉代训诂学中的重要作品,无论其训诂内容、训诂体例、训诂术语还是训诂方法,均是集前代之大成,又有独到见解。
不仅集中的体现了汉代训诂学的成就,也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总结性的运用了前代的方法,又对后世的训诂有着规范性和指引性的作用。
本论文以郑玄的《毛诗笺》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于《毛诗笺》中的训诂内容、训诂体例、训诂术语和训诂方法进行了研究。
因为,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重“三礼注”轻《毛诗笺》的现象,对于郑玄的《毛诗笺》仍然留有很多空白的地方。
笔者从《毛诗笺》本身出发,对于《毛诗笺》中解释词义、说明修辞方法、串讲大义、分析篇章结构的内容进行的探索,总结出了郑玄《毛诗笺》训诂内容上的三个特点:训诂内容更加全面,训诂内容更加准确,训诂内容分类更加细致。
在训诂体例和训诂术语上,郑玄使用了“互训”“义界”“推原”三种体例进行训释,创作了新的术语,扩大了原有一些术语的训诂范围,进而归纳出郑玄在训诂体例和训诂术语上对于训诂学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郑玄在《毛诗笺》的训诂体例中表现出了独创解经体例、训诂体例全面多样的特点,在训诂术语上表现出了增加新术语和扩大训诂术语训释范围的特点。
郑玄主要使用了义训、声训、核证文献语言和随文而释四种方法进行训诂,丰富的训诂方法使得郑玄的《毛诗笺》具有了多用今义解释古义、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注解方法更全面的训诂方法特点。
关键词:郑玄;《毛诗笺》;训诂AbstractHan dynasty is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China's most popular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MAO ShiJian"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Han dynasty exegetical study, regardless of its exegetical content, the most popular style, terminologies or exegetical methods, are set before the generation, have unique insights. Han dynasty not only concentrated reflects the exegetical study achievement, also has the role of continuity, concluding the use of the former generation method, and has a normative and guidance on the exegesis of future generations.This paper by Zheng Xuan's" MAO ShiJi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MAO ShiJian" exegetical content, the most popular style, terminologies, and most popular method is studied. Because, at present exist in academia focuses on "three rites note" light \MAO ShiJian" phenomenon, for Zheng Xuan "MAO ShiJian" still have a lot of white space. The author embarks from the "MAO ShiJian" itself,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MAO ShiJian book, illustrate the rhetoric methods, construe positively's sense of honor, analysis the content of the chapter structure, summarizes zheng Xuan "MAO ShiJian exegetical content on four featur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synonym interpretation to define, sentence the germs of ideas and rhetoric.And terminologies of layouts in xian, zheng Xuan used "HuXun" "righteousness" explaining "on the original" three kinds of style, to create the new terms, to expand the original scope of some terms of xian, which induces the zheng Xuan and terminologies of layouts in xian for the important role of xian science development.Zheng Xuan is mainly used to righteousness, xun, certified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the contex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methods are most popular, abundant exegetical method makes zheng Xuan "MAO ShiJian" with the release with this righteousness traditional meaning sees exegetic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Zheng Xuan;MAO ShiJian; Exege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郑玄和《毛诗笺》 (1)(一)郑玄 (1)(二)《毛诗笺》 (1)二、训诂和训诂学 (2)(一)训诂 (2)(二)训诂学 (2)三、选题研究现状 (3)(一)对《毛诗笺》训诂影响的研究 (3)(二)对《毛诗笺》训诂方法的研究 (4)(三)对《毛诗笺》训诂内容的研究 (5)四、研究意义 (6)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7)(一)研究内容 (7)(二)研究方法 (7)第一章《毛诗笺》训诂内容 (7)一、郑玄《毛诗笺》训诂内容 (8)(一)解释词义 (8)(二)说明修辞方法 (9)(三)串讲大意 (11)(四)分析篇章结构 (12)(五)阐明语法 (13)二、郑玄《毛诗笺》训诂内容的特点 (14)(一)训诂内容更加全面 (14)(二)训诂内容更加准确 (14)(三)训诂修辞内容分类更加细致 (15)第二章《毛诗笺》训诂体例和训诂术语 (16)一、训诂体例 (16)(一)义界 (16)(二)推原 (16)二、训诂术语 (17)(一)词义训诂术语 (17)(二)句意训诂术语 (19)三、《毛诗笺》训诂体例的特点 (20)(一)独创解经体例 (20)(二)训诂体例全面 (20)四、《毛诗笺》训诂术语的特点 (20)(一)增加新术语 (20)(二)扩大术语训释范围 (21)第三章《毛诗笺》训诂方法 (22)一、《毛诗笺》训诂方法 (22)(一)义训 (22)(二)声训 (23)(三)核证文献语言 (25)(四)随文而释 (27)二、《毛诗笺》训诂方法的特点 (29)(一)多使用今义解释古义 (29)(二)注解时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 (30)(三)注解方法更加注重全面 (30)结语 (32)参考文献 (33)绪论一、郑玄和《毛诗笺》(一)郑玄郑玄出生于公元127年,卒于公元200年,北海高密人,字康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献学家、训诂学家和经学家。
从《毛诗笺》看郑玄对中国训诂学的贡献
洪丽娣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0)004
【摘要】汉代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兴盛时期.东汉郑玄是其奠基者之一.从《毛诗笺》我们可以看到郑玄对中国训诂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一种训诂体式,创立一个训诂
流派;实践随文而释、因文为训的训诂原则,保存字词的古义;以声音贯穿义诂,实践了形、音、义的统一;说明修辞表达方式.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洪丽娣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世界尾毛看中国,中国尾毛看张店
2.郑玄在中国注释学上的贡献
3.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薛涛诗笺(修订版)》之学术贡献刍论
4.从《中国训诂学史》看胡朴安的训诂学思想
5.简论郑玄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秋笔法”之系列论文论“诗无达诂”与“微言大(2010-08-12 09:00:48)转载标签:杂谈论“诗无达诂”与“微言大义”关系彭贤光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春秋》是鲁国重要的一部编年史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春秋》所作的传。
饶有兴味的是,同是解读阐释《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在汉代先后都被纳入了“学官”,在唐代又都成了倍受推崇的“经”。
这一解读阐释实践对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和文化“《诗》无达诂”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第五》。
从字面上看,“《诗》无达诂”就是对《诗经》的理解无法通达于以今语释古语,或对《诗经》的解释无法或难以做出通达、确定的解释,难以取得共同的见解。
在今存董氏的所有言论中,是说仅此一见。
但是从董氏提出“《诗》无达诂”的思想和《春秋繁露》27处征引《诗经》说事的实际来看,其核心思想却是由《春秋》的“微言大义”衍生的,并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通约性。
第一,专治“公羊学”的董仲舒,其“《诗》无达诂”上承《荀子·大略》,而这种“赋诗断章”的现象在春秋时代,非常普遍,虽然人言人殊,但却无人不晓。
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第二,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微言大义”的解读阐释一致,董氏对《诗经》作品也进行了政治化、伦理化的定向阐释。
如《楚庄王》篇所举之诗引自《大雅·假乐》,原诗是歌唱周王赐宴群臣时国泰民安君臣和乐的盛况,而董氏却用它来说明远近亲疏、礼义秩序的普遍合理性。
不仅如此,董仲舒还从理论上对这种政治化、伦理化的定向阐释实践做了概括说明。
后人在引用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时,往往忽略了后文的“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这句话。
其实正是“从变从义”理论的提倡,才在本质上决定了“《诗》无达诂”与《春秋》“微言大义”的衍生、相通性。
何谓“从变从义”?所谓“从变”是指解释者可以依据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诗经》作品进行灵活自由的理解和解释。
从《郑笺》看郑玄对《诗》功用价值的认识及其影响摘要郑玄是两汉时期的学术巨匠,他在两汉社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本着“述先圣之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崇高理想,在两汉传统的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改造,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他的《郑笺》中透漏出的对诗歌的社会功用价值的认识和理解远承先秦诸子的思想,直接的影响乃是自《诗经》以降的儒学思想,其中又以孔子的“诗言志”和“兴观群怨”和孟子“”以意逆志”等思想为影响的源头,近受两汉重视经学,兼容并蓄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郑玄对《诗》的公用价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美刺”和“谶纬思想”两方面。
在承前的基础上又影响到唐宋以致后世。
影响了《毛诗正义》《诗集传》等一大批学术论著。
在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郑笺》;社会功用价值;认识;影响From the "Zheng Jian"see Zheng Xuan on the "poetry" and its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the functionABSTRACTXuan Han Dynasty is an academic master, he in the Han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is very harsh circumstances, the spirit of "the meaning of the above sage, thought the whole hundred of the missing," the lofty ideal of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Texts in the Han study conduc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cess, and then later on had a profound and dramatic impact. His "Zheng Jian" reveal out i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oetry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pre-Qin philosophers thought much commitment, but from the direct impact, "Book of Songs" dynasty of Confucianism Confucius Among them, "Poetry Expressing "and" Xing Guan "and Mencius," the "intention" and other thoughts of the source, near by Han importance of classical studies, inclusive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Zheng Xuan on the "poetry" of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valu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Ugliness" and "Divination" in two way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itments before the Tang and Song which will 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 of the "Mao justice", "Collection of Poetry" and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treatises. in Chinese academ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Key words:Zheng Jian;The value of social functions;cognition;nfluence目录前言…………………………………………………………………11《郑笺》的“诗歌社会功用价值”思想形成的渊源…………21.1 先秦儒学的思想余绪………………………………………………21.1.1 《诗经》文本对《郑笺》的影响…………………………………21.1.2 先秦儒学对《诗经》的认知传统对《郑笺》的影响……………21.1.2.1 孔子“思无邪”“诗言志”等思想的影响……………………21.1.2.2 孟子“以意逆志”及“知人论世”等思想的影响……………31.2 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熏染…………………………………………32 《毛传郑笺》对诗歌社会功用价值的认识和特点………………52.1 美刺之说……………………………………………………………52.2 谶纬思想……………………………………………………………63 《郑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83.1 对《毛诗正义》的影响......................................................83.2 对《诗集传》的影响.........................................................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前言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后汉书·郑玄传》中记载郑玄“博稽六艺,粗揽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他在前代及同时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又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
从《毛诗郑笺》看“郑学”作者:孙州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摘要:郑玄遍注群经,建立以《三礼》为核心的包罗甚广的经学理论体系,即所谓“郑学”,历代学者对此都有一定认识与评价。
乔秀岩先生在其著作中专门探讨郑学,提出了“结构取义”、随文求义,“每据经书为解”,“避免经文之间矛盾”等观点,有理有据。
今以乔氏观点及基本方法解读《毛诗郑笺》,则郑玄注《毛诗》亦用了“观经立义”、“以礼训《诗》”等方法,更得见郑学之广大精微。
关键词:《毛诗》;郑玄;郑学;经学东汉大儒郑玄一生“博稽六艺”,遍注群经,对后世尤其是南北朝、隋唐的经学发展影响巨大。
其著述之目,见于后世之目录书志;其中虽有不少已经亡佚,但九经中重要的四部经典的注释——《周礼注》、《礼记注》、《仪礼注》、《毛詩笺》仍完帙倶在。
永嘉之后,《毛诗》独行,欲理解诗义,必须循《毛传》、《郑笺》而入。
郑玄注《周礼》、《礼记》、《仪礼》,始有“三礼”之名。
孔颖达云:“礼是郑学。
”,那么究竟何为“郑学”?孔颖达所谓“礼是郑学”,明确提出“郑学”这一词,清末学者陈澧在其著《东塾读书记》中专设一章内容——《郑学》,研讨郑玄著述之主旨、特点,且范围不限于三礼;又近人张舜徽著有《郑学丛著》,受现代学科建构的影响,张氏视郑玄为文献学家,则张氏眼中的“郑学”自然就是“郑玄的文献学”——包括校雠、训诂、文字等对群经的整理工作。
今人乔秀岩著有《郑学第一原理》一文,专门探研郑注《三礼》的解经方法与旨趣。
乔氏视郑玄为经学家,谓“在经学还盛行的时代,每一学者都有自己遵奉履行的经学方法,据以评判古代学者的经学观点”,强调郑玄学说的体系性。
我们综合比析孔颖达、陈澧、张舜徽、乔秀岩诸人的看法与观点,首先可以确定“郑学”属经学或经学研究范畴,非现代学科视阈下的“文献学”。
故本文所谓“郑学”,即郑玄在诠解儒家经典时所遵奉的具有体系性经学方法,所表现出的具有体系性的经学观点以及所建构的经学理论体系。
论析郑笺《诗》中的神话色彩余微【摘要】通过对《郑笺》的梳理与论证,指出郑玄《诗》笺中对神话故事的保留和增改,并列举以易笺《诗》的部分,探讨《诗》笺中片断和不连贯的神话记载,以便日后更全面地探析注经大师郑玄的思想构成因素.【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郑玄;《诗经》;神话色彩【作者】余微【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郑玄,字康成,东汉末年著名易学家、经学家和文献学家,其作为遍注群经的通儒,皮锡瑞赞其“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1]。
他融汉代今古文经学于一体,打破师法与家法界限,对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古至今各家关于郑玄的研究成果已然颇多,合而观之,主要集中在训诂和学术思想及对经学贡献三个方面。
围绕这三个主流方面的争论也持续不断,然笔者认为郑玄在笺《诗》中对神话故事方面的记载与保留不失为全面探究郑玄对文学、学术贡献的思路之一。
针对古往今来少有对郑玄笺《诗》中记载神话故事的关注,笔者试从郑笺《诗》中神话故事的分类、对神话故事的增改及探究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力图从新的视角全面关注郑玄作为一代大家对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以供学者交流、批评之用。
“笺”,《说文解字·竹部》释为:“笺,表识书也。
”[2,p91]徐锴《说文系传》曰:“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
”[3]郑玄《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
毛义若隠略,则更表明。
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辨别。
”[4,p2]以上可知,作为注疏体例之一的“笺”是在经文本上对其进行注释,是对前人之注加以补充、订正或阐发的一种注释,郑玄的《毛诗笺》就是对《毛传》进行的批注和增加。
郑玄对《毛诗》的批注和增加,前人已有多种深入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需要注意,也是历来被忽略的是郑玄笺《诗》时,在神话方面的记录和增改。
《诗》历来被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神话部分被后人以历史化的方式保留下来。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1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页码: 7-李世萍[1]页
年卷期: 2009年 第2期
主题词: 从对《毛诗笺》的具体分析来看,郑玄引用谶纬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今古文诗学融合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其批判现实、警戒君王的重要手段。
郑玄引纬释《诗》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前人对郑玄引用谶纬一般多有微词,其实,这是在当时的政治时局和统治者的倡导下,深受时代思潮影响的结果,也与郑玄注释纬书有关。
摘要:
K03ZhengXuan; mystical Confucianism ideas;
MaoShijian。
郑玄对《毛诗》笺注鉴赏刍议肖振宇【摘要】郑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语言学家,同时也是诗歌鉴赏家.他的诗歌鉴赏是通过对<毛诗>笺注的方式来完成的.统观郑玄对<毛诗>的鉴赏,其具有阐发诗句之义,联系诗之背景,揭示诗之手法,体悟诗之情感四方面特点.郑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在给<毛诗>作笺注中,践行了对诗歌的鉴赏,并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鉴赏特点,这是非常可贵的.【期刊名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郑玄;《毛诗》鉴赏;方式;特点【作者】肖振宇【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东汉末年的郑玄,人们一般都把其看成是经学家、语言学家。
的确,郑玄一生以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职业”,遍注群经,成果斐然。
他所注的古书有《周易注》、《尚书注》、《毛诗传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论语注》、《孝经注》等。
故人们认为郑玄是经学家、语言学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对古书的注释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注重对字、词的解释,有的注重对名物的解释,有的注重对方言的解释,有的注重对句、章的解释,还有的在解释字、词、句、章的同时注重对寓于其间隐意的阐发和表现手法的揭示。
后两种的古书注释已不是单纯的古书注释,而是在古书注释中包含了对古书内容的鉴赏(鉴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诗歌鉴赏也就是人们对诗歌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郑玄的《毛诗传笺》就属于此类的古书“注释”。
如他对《诗经·卫风·氓》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几句诗注释说:“用心专者怨必深。
则笑则言,喜之甚。
”[1](P294)这里的“用心专者怨必深”是郑玄借助诗句阐发的一种普遍的人的情感。
“喜之甚”是郑玄对“载笑载言”诗句深刻含义的揭示。
显然郑玄对这几句诗的注释,没有停留在对诗句中字、词、句表层意思的解释上,而是跳出诗句,阐发其由诗句引起的联想,阐述其对诗句的感悟。
从《郑笺》看郑玄对《诗》功用价值的认识及其影响摘要郑玄是两汉时期的学术巨匠,他在两汉社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本着“述先圣之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崇高理想,在两汉传统的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改造,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他的《郑笺》中透漏出的对诗歌的社会功用价值的认识和理解远承先秦诸子的思想,直接的影响乃是自《诗经》以降的儒学思想,其中又以孔子的“诗言志”和“兴观群怨”和孟子“”以意逆志”等思想为影响的源头,近受两汉重视经学,兼容并蓄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郑玄对《诗》的公用价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美刺”和“谶纬思想”两方面。
在承前的基础上又影响到唐宋以致后世。
影响了《毛诗正义》《诗集传》等一大批学术论著。
在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郑笺》;社会功用价值;认识;影响From the "Zheng Jian"see Zheng Xuan on the "poetry" and its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the functionABSTRACTXuan Han Dynasty is an academic master, he in the Han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is very harsh circumstances, the spirit of "the meaning of the above sage, thought the whole hundred of the missing," the lofty ideal of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Texts in the Han study conduc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cess, and then later on had a profound and dramatic impact. His "Zheng Jian" reveal out i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oetry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pre-Qin philosophers thought much commitment, but from the direct impact, "Book of Songs" dynasty of Confucianism Confucius Among them, "Poetry Expressing "and" Xing Guan "and Mencius," the "intention" and other thoughts of the source, near by Han importance of classical studies, inclusive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Zheng Xuan on the "poetry" of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valu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Ugliness" and "Divination" in two way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itments before the Tang and Song which will 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 of the "Mao justice", "Collection of Poetry" and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treatises. in Chinese academ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Key words:Zheng Jian;The value of social functions;cognition;nfluence目录前言…………………………………………………………………11《郑笺》的“诗歌社会功用价值”思想形成的渊源…………21.1 先秦儒学的思想余绪………………………………………………21.1.1 《诗经》文本对《郑笺》的影响…………………………………21.1.2 先秦儒学对《诗经》的认知传统对《郑笺》的影响……………21.1.2.1 孔子“思无邪”“诗言志”等思想的影响……………………21.1.2.2 孟子“以意逆志”及“知人论世”等思想的影响……………31.2 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熏染…………………………………………32 《毛传郑笺》对诗歌社会功用价值的认识和特点………………52.1 美刺之说……………………………………………………………52.2 谶纬思想……………………………………………………………63 《郑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83.1 对《毛诗正义》的影响......................................................83.2 对《诗集传》的影响.........................................................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前言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后汉书·郑玄传》中记载郑玄“博稽六艺,粗揽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他在前代及同时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又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
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籍文献专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教育家、训话学家,仅由他批注的就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尚书大传》等诸篇,他的著作丰硕,其中又以《毛传郑笺》成就斐然。
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汉之后世,直到今天学术界对《毛传郑笺》的研究从未停止,而受其影响的著作更是卷帙浩繁,出现了一大批诸如《毛诗正义》等优秀著作。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郑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研究的主流方向是对《郑笺》的训诂校勘方面的研究,其二,对注释和释义方法的考据,其三,对论著中的声训方面研究。
其四、对论著中的语法、修辞方面的研究。
学术界对《郑笺》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有着良好的传统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郑笺》中反映出的对《诗》的社会功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的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郑笺》为切入点,以期大致梳理和分析自先秦以来,学者们对《诗》的公用价值的认识和《郑笺》对这种认识的扬弃的继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郑笺》的“诗歌社会功用价值”思想形成的渊源1.1先秦儒学的思想余绪研究《郑笺》中所表现的社会功用价值,首先要搞清楚何谓《郑笺》秦汉之际,鲁人毛亨为这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诗经》做训诂,是为《毛传》,后人把附有《毛传》的《诗经》称作“毛诗”。
东汉人郑玄又为“毛诗”做注解。
因为郑玄做的注解有阐明、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所以他的注解叫做“笺”。
作为是《诗经》最有权威的注释之一,《郑笺》一直为我国历代学者所重视。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不妨诗歌的源头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注重诗歌的社会公用价值”作为我国的诗歌创作和鉴赏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两汉时代,强调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就已经成为诗人学者的普遍共识,这一点从孔子、孟子等诸子的诗论思想及相关的文学典籍中便可见一斑。
1.1.1《诗经》文本对《郑笺》的影响《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编辑的本身就在于应用于现实生活,约略来看,似乎应该有一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诗经》作为学习诗歌的工具性读物,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实际作用;其二,作为宴飨、祭祀时的仪礼歌辞,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
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的引用工具。
在先秦及以后的多数时代里,《诗经》固然有其作为文学方面上的重大意义,但是就当时的实际而言,其社会功用价值远大于前者。
《诗经》的社会功用价值,似乎还不仅仅在于其文本本身,我国先秦时代就有的“诗言志”传统使得《诗经》的真正功用还在于“赋诗言志”,诗人学者想言什么志,则引用何种什么诗,诗为志服务,不在乎诗本意,而在乎称引用的内容是否能说明所言的志。
这是《诗经》在春秋时代的一个真正的社会功用。
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诗歌认知体系,由此来看,《诗经》的创作初衷是强调它的社会实践性,是针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的文本创作,《诗经》文本的创作本身所体现的这种务实的现实主义倾向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郑玄的《郑笺》,更在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内涵上,《郑笺》的思想更多传承自《诗经》,该书对《诗经》的政教思想的关注和探析也必然远大于其文学意义。
1.1.2先秦儒学对《诗经》的认知传统对《郑笺》的影响1.1.2.1孔子“思无邪”“诗言志”等思想的影响先秦儒学的代表主要是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其地位之重要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孔孟思想”。
本文主要摘取两人的思想,以期一窥先秦儒学思想对《郑笺》的影响。
《诗经》由孔子编订而成,在孔子看来,诗歌的功用主要是“讽喻、劝诫”和“颂扬、赞美”两种,赞美如《大雅·民》等等,讽喻则如《魏风·硕鼠》等,这在两汉时期被郑玄概括为“美刺”二字。
不论是讽喻亦或是赞美,其内涵都不过是强调诗歌作用于现实政治,服务于社会生活。
这相对于仅从文本本身来理解《诗经》的政教功能又更深一层。
我们来看孔子对《诗经》的认识。
他自己在《论语·为政第二》对《诗经》的总体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里的“思无邪”,是“归于正”,其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如果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在创作时对社会教化作用还是朦胧的、不是有意识的,那么,在经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阐释之后,《诗经》所蕴含的政教思想被大大的加强和有意识的明朗化了,并由此引发出孔子对《诗经》做出的“兴观群怨”的高度概括。
当然,孔子的这种观点过分的强调了诗歌的政教功能,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诗歌的文学性,但这似乎也恰恰说明社会功用价值在孔子及所处的时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虽然《诗经》的教化作用是在儒学者的推崇下被强化的,但《诗经》本身所蕴含的教化意义对我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则是不容否定的,无论是“思无邪”还是“诗言志”这两个命题作为诗学纲领和批评标准,虽然各有不同的含义,但都注重《诗》的礼义教化功能,在解诗和用诗的时候,都于《诗经》本义之外做政治伦理意义的引申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