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3
会跑的“黑板”
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杰出的科学家叫安培。
他研究问题全神贯注,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
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他一边心算,一边用手指在自己衣襟上写着、画着。
他多么希望能有个地方计算哪。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是特地为他准备的。
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慢慢地动了。
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我就算好了!”可是“黑板”还在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跑越快,安培累得气喘吁吁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初一作文叙事:我见到了巴尔扎克今天我学习了《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这篇文章。
没想到晚上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我环顾四周,才发现这是1845年的法国。
我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走着,突然“咚”的一声,我撞到了一个人。
抬头一看,竟是巴尔扎克爷爷!见到他时,我既兴奋又紧张,说话竟也结结巴巴了:“哎呀!巴……巴尔扎克爷爷,您好。
我实在太佩服您了,您写作时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您一生勤奋写作,创作了九十多部长篇小说。
我最喜欢《欧也妮。
葛朗台》和《高老头》了。
您真是太有才了!”巴尔扎克爷爷面带微笑的说:“孩子,这没什么,走吧!去我家做客吧。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像巴尔扎克爷爷这么著名的大作家能邀请我去自己家做客,心中甭提多激动了。
不大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巴尔扎克爷爷的家,巴尔扎克爷爷热情地招待了我。
然后他抚摸着我的头,和蔼的说:“孩子,你也想当作家吗?”我急忙回答:“那当然了,可是就不知怎么能写好?”巴尔扎克爷爷听了,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我们读书应该学会下面这三种动物:蚕、牛和蛇。
”我听了一脸茫然。
巴尔扎克爷爷看着我迷惑的样子,笑眯眯地说:“读书首先要像蚕食一样,一口一口的吃,细嚼慢咽,细细品味;然后像牛一样的反刍,把学过的知识再巩固一下;最后把所学知识蛇吞下去!如果读书掌握了这三种动物的吃食方法----蚕食、牛反刍、蛇吞,就一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听到这,我才算明白了一点。
巴尔扎克爷爷继续说:“孩子,读书要注意这几点,写文章也要注意下面几点:写作首先要有信心,不要看到自己的作品没有发表就灰心丧气,对自己失去信心;其次要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样既能增加自身的知识,还能够博采众家之长;最后作品写好后,要耐心地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仔细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最后我还是恋恋不舍的与巴尔扎克爷爷分手了。
我慢慢地走着,心里不断回想着巴尔扎克爷爷说的那些话……“高点儿,吃饭了!”我耳边传来妈妈的喊声。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巴尔扎克写作人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从巴尔扎克写作人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阅读建议]1、本文为略读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习作紧密相关,比较浅显,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2、指导过程。
(1)、导人新课。
可以联系前面学习的两篇课文导入。
(2)、自读课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①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②按阅读提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围绕写作人迷,写了巴尔扎克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
③感悟内容。
这是学习的重点。
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从巴尔扎克写作人迷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习作的启示。
先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儿遍、做一些批注,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
最后,全班交流,明确一些写作的方法。
下面两点可以让学生明白:一是写作需要情感乃至全身心地投人;二是要想自己的作品感动别人,首先自己应该先受感动。
当然,学生还可能有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只要学生的体会正确,就要加以肯定。
在交流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习作的体验来谈。
3、拓展阅读。
可以再推荐类似作家的故事,让学生阅读。
或者建议学生读读巴尔扎克的有关事迹,从其他方面比较全面地了解巴尔扎克。
4、词语积累。
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
写作文的巴尔扎克一个简单的字,在一些人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它就好比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那一束美丽、温暖的阳光,它为你照亮了人生一切的一切,它替你刷洗了心灵上一切的污垢……我的外婆,她是一个时时刻刻都是那么悠闲的人,好像已经脱离了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
记得在我5岁那年,在一个下雨的日子,我倚在外婆身旁,问她:“外婆,外婆,你为什么不会哭啊?难道你的一生都没有忧愁的事吗?”外婆看了我一眼,微笑着问我:“你想知道吗?”我使劲点点头:“像我,妈妈打我我就哭。
”她说:“你看,”说着望了望窗外“那雨。
”我看着雨,说:“那不就是雨吗?”“不!那还是神。
”外婆说。
“神?”我疑惑了。
当时心里想:难道这雨还会给我们幸福,给我们幸运?“对,是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神,”外婆说,“它可以洗去你的污垢,不管是外表上的,或者是心灵上的。
”后来,没过几年,外婆去了,永远的去了。
屋子里哭做一团,我没有哭,并不是因为我不爱外婆,我爱她,我爱我的外婆。
可是今天,老师讲了一个作文,这个人令我喜欢、欢笑,甚至令我佩服。
巴尔扎克,法国出生,是一个大作家,写过多个作品的他,其实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巴尔扎克出去散步,突然考虑到约会者来访,就在门上写了字: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请来访者下午来。
突然感觉到肚子饿了,连忙回家,可是,他看到了门上写的字,说:‘‘哦!原来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
’'于是,便走了。
我想对巴尔扎克先生说:‘‘你的认真令我欢笑,你的认真令我喜欢,你就是合格的作家,认真的你,故事写得让人意想不到,结局总是不一样,不一样的结局,不一样的心情,故事被您写的独一无二,精彩多多,也因为你,故事才精彩。
’'最后一自然段:巴尔扎克的认真,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习的!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