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恒定电流三个基本学生实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74.00 KB
- 文档页数:16
恒定电流重难点巩固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熟练运用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2. 欧姆定律:I = V/R,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分配规律。
4.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分配规律。
5. 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在复杂电路中的分布规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学生对恒定电流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解决。
3. 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全面检查学生对恒定电流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计划:第一周: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二周: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三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四周: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第五周:复习总结,课程考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路案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根据公式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3. 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串联并联电路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恒定电流的相关知识。
2. 电路图:提供一些典型的电路图,方便学生分析和练习。
恒定电流复习学案一班级: 学生姓名: 评定:一、复习回顾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电流:(1)电荷的 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 。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2)定义: 。
(3)公式: 单位有: 换算关系是:2、电动势(E ):(1)物理意义: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 的物理量。
(2)定义: 。
(3)公式: ,单位:(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 3、电阻:(1)定义: (2)公式:R= (3)单位: 符号表示:4、电阻率ρ:反映材料的性能物理量,国际单位: 符号: 【例1】.图1中1,2为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1)电阻关系R 1∶R 2=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时,电压之比U 1∶U 2=_______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时,电流之比I 1∶I 2=5、电功:(1)定义:在电路中,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叫电功。
(2)公式:W= 单位: 符号:6、电功率:(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些功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
(2)公式:P= 单位: 符号:7、电源的功率和效率:(1)功率:①电源的功率(电源的总功率)P E = ②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③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r =(2)电源的效率:r R R E U EI UI P P E +====η(最后一个等号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二)基本规律:8、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电压U 成 比,跟它的电阻成 比。
(2)公式:I= (3)适用范围: 9、电阻定律:(1)内容: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 正 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 反 比。
(2)公式:R = 式中的ρ为导体的电阻率(3)注意R 是导体本身属性:跟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_______。
【例题2】.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体,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4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它们电阻之比为:R 1∶R 2=10、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跟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 比.(2)公式:Q=(3)电功与电热的关系:在 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在 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
届高考物理恒定电流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掌握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等。
2.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 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方法。
4.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方法。
5. 实际电路分析:含有多组电阻的串联并联电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恒定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定义。
2.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进行串联电路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
4. 讲解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5. 进行并联电路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
6. 讲解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7. 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8.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10.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了解学生对恒定电流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对串联并联电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4. 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程度。
5.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源等。
2. 教学课件: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图示和计算方法。
3. 练习题库: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84讲-恒定电流——电学实验一、知识提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4.电阻定律(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①浓度均匀的电解液.:(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U=IR RUI=(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εR r+ε r路端电压:U = ε-I r= IR R输出功率:P出= Iε-I2r = I R2电源效率:η=PP出总=RR+r①(当R=r(内、外电阻相等)时最大)①(当外电阻R越大时,电源的效率越高。
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η=50%)电路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 P总=P1+P2+P3+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表达式:I=E/(R+r)(2)总电流I和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的变化规律当R增大时,I变小,又据U=E-Ir知,U变大.当R增大到∞时,I=0,U=E(断路).当R减小时,I变大,又据U=E-Ir知,U变小.当R减小到零时,I=E r ,U=0(短路). 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图像U端=E-Ir.上式的函数图像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纵坐标轴上的截距等于电动势的大小;横坐标轴上的截距等于短路电流I短;图线的斜率值等于电源内阻的大小.(1)两种测量电路——内接法和外接法R x〉R V R A为大电阻用内接法R〈x R V R A为大电阻用内接法(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限流式和分压式若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变阻器一定采用分压式。
恒定电流知识点归纳恒定电流是指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是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恒定电流下,电流的大小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以下是有关恒定电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概括。
1.恒定电流的特点:恒定电流的特点是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电流在整个电路中的各个点上的大小保持一致。
2.恒定电流的产生:恒定电流可以通过直流电源或恒定电流源提供。
直流电源提供的电流是恒定的,而恒定电流源则通过自身的控制系统来维持恒定的电流输出。
3.恒定电流和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I=V/R,其中I是电流,V是电压,R是电阻。
在恒定电流下,电阻不变,则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4.恒定电流的测量:恒定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
电流表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一种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大小。
在恒定电流下,电流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将保持不变。
5.恒定电流与电路元件的关系:在恒定电流下,电路中不同的电路元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例如,电阻器基于欧姆定律会产生电压降,电流源会保持恒定输出电流。
6.恒定电流和能量转换:在恒定电流下,电路中的能量转换是恒定的。
例如,在恒定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电能被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电阻器发热。
这种能量转换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7.恒定电流和电路分析:恒定电流可以简化电路分析。
由于电流保持不变,可以使用基本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并解决电路中的未知量。
8.恒定电流和电路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在实际电路中,还存在其他影响恒定电流的因素,如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等。
这些元素会引入电流的变化,并导致电路中的振荡和反馈效应。
总结:恒定电流是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保持不变的状态。
恒定电流不受时间的影响,具有稳定的特点。
恒定电流与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的特性、能量转换和电路分析等有着密切关系。
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来说,恒定电流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于理解电路的行为和性能非常重要。
恒定电流重难点巩固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关系。
2. 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熟悉并掌握恒定电流的功率公式,能够计算电路中的功率。
4. 能够分析并解决电路中的串并联问题,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5. 掌握恒定电流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1. 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变形公式,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恒定电流的功率: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计算电路中的功率。
4. 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并解决电路中的串并联问题。
5. 恒定电流的实验:实验方法、技巧,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功率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串并联电路的复杂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功率的计算。
3. 利用图示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恒定电流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恒定电流的综合题,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掌握程度。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恒定电流的基本概念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介绍。
2.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变形公式。
2.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恒定电流的功率1. 功率的概念。
恒定电流学生实验(五个)实验一: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呈线性关系,也就是U-I曲线是条过原点的直线。
但是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U-I曲线就可能不是直线。
如图3-1所示,根据分压电路的分压作用,当滑片C由A端向B端逐渐移动时,流过小电珠(“3.8V、0.3A”或“4V、0.7A”)的电流和小电珠两端的电压,由零开始逐渐变化,分别由电流表、电压表示出其值大小,将各组I、U值描绘到U--I坐标上,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即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3-1 金属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测得一段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发生相应变化。
本实验通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来研究钨丝灯泡在某一电压变化范围内阻值的变化,从而了解它的导电特性。
【步骤规范】实验步骤操作规范一.连接实验电路1.对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机械调零2.布列实验器材,接图3-1连接实验电路,电流表量程0.6A,电压表量程3V 1.若表针不在零位,用螺丝刀旋动机械调零螺钉,使其正对。
2.电键接入电路前,处于断开位置;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置于阻值最大;电线连接无“丁”字形接线。
二.读取I、U数据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C向另一端滑动,读取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2.逐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3.8V”或“0~4V”范围内记录12组电压值U和相应的电流值I 1.使电路中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大,可在伏特表读数每增加一个定值(如0.5V)时,读取一次电流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调节滑片时应注意伏特表的示数不要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要有估读(一般可估读到最小分度的101三.描绘图线将12组U、I值,描绘到I—U坐标上,画出I—U曲线在坐标纸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纵轴表示电流,横轴表示电压,两坐标轴选取的标度要合理,使得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尽量占满坐标纸;要用平滑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4.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5.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6.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7.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预习通读一遍教材,去了解和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找到它的特点,提前知道公式和定理等。
把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等后面深入学习时解决或者问老师。
新旧知识是一个继承关系,并不是割裂独立的。
预习新知识的时候,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发现哪里不会不明白不清楚,要赶紧补回来,因为老师默认你已经会啦!扫除这些“绊脚石”,才能立即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
预习也要注意时间和效率,一般优先预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拒绝苦思冥想其实是在发呆?,完全可以把问题留到上课听讲的时候解决!尝试自己画出知识点脉络图,能够全面了解整本书的知识点和考点。
听课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主要状况。
提高听课效率要注意: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
钻研课本要咬文嚼字,注意辨析。
概念理解要准确,对概念的确切含义要通过实际例子情景化例静摩擦力中“一起运动”“有运动趋势”,运动学中“二秒”、“第二秒”、“二秒末”,“速率相等”“速度相同”,自由落体中的“真空”“静止开始”等。
第二章《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一、电流1、电流形成的条件:电荷的定向移动。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强度I①定义式:tqI = 单位:安培(A )②微观表达式:nqSv I = 其中:n 为自由电荷的体密度;q 为自由电荷的电量;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v 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二、电源1、电源的作用:①电源相当于搬运工,把负电荷从电源正极搬到电源负极,使正极积累正电荷,负极积累负电荷; ②电源使导体两端存在一定的电势差(电压); ③电源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2、电动势E ①物理意义: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②定义式:qW E 非=单位:伏特(V ),其大小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
③电动势E 与电势差U 的区别: 电动势qW E 非=,非静电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势差qWU =,电场力做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做多少功,就转化了多少能量。
三、欧姆定律 1、电阻R①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②定义式:I UR = 单位:欧姆(Ω),其大小是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③决定式:SlR ρ=,其中ρ为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金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明显;半导体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欧姆定律RUI =注意:这是一个实验规律,I 、U 、R 三者之间并无决定关系。
3、伏安特性曲线I-U 图像:图像越靠近U 轴,导体的电阻越大。
①线性元件:I-U 图像是过原点O 的直线。
如R 1,R 2等,并且R 1<R 2。
②非线性元件:I-U 图像不是过原点O 的直线。
如A 、B 等四、串并联电路的特点P=P 1+P 2+P 31、串联电路①定义:用电器首尾相连的电路。
②串联电路的特点321II I I ===;321U U U U ++=;321R R R R ++=;321321::::R R R U U U =2、并联电路P=P 1+P 2+P 3①定义:用电器并排相连的电路。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恒定电流指的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电路的基本概念知识点串联电路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
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1]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
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
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子元件的电阻和,各处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例如,一个包含两个电灯泡和一个9 V电池的简单电路。
若两个电灯泡分别由两组导线分开地连接到电池,则两灯泡为并联。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1/R=1/R1+1/R2+1/R3+...+1/Rn,各处电压相等。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3.公式的理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高中物理焦耳定律知识点1、焦耳定律反映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化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