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原方法和样本量
- 格式:ppt
- 大小:465.00 KB
- 文档页数:50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确定方法统计学中,样本量的确定对于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合理确定样本量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避免结果偏差,并且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中的样本量确定方法。
一、样本量的重要性在进行统计研究时,我们通常无法对所有感兴趣的个体进行调查或实验。
相反,研究者将从整个群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即样本进行研究。
因此,样本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样本抽取方法之一,它要求每个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取概率。
在确定样本量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总体的大小、总体的方差、误差容忍度和置信水平等。
三、基于假设检验的样本量确定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假设检验的需求来确定样本量。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检测两个或多个群体差异的方法。
样本量的确定可以通过根据所需的效应大小和显著性水平来选择。
四、基于置信区间的样本量确定方法当我们希望估计总体的某个参数,并且给出一个置信区间时,可以使用基于置信区间的样本量确定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控制估计的精确性,以便使置信区间的宽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五、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统计软件来计算样本量。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样本量确定方法的计算工具,使我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准确地确定样本量。
六、样本量确定的注意事项确定样本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明确需要估计或推断的参数;2. 考虑资源和时间限制,合理平衡研究目的和可行性;3. 在确定样本量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技术;4. 根据所选方法和技术,选取适当的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和置信水平。
结论样本量的确定是统计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确定样本量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介绍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样本量确定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基于假设检验的样本量确定方法、基于置信区间的样本量确定方法以及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等。
如何确定抽样方法与样本量在设计一个抽样调查时,我们通常需要做的工作是:定义总体及抽样单元、确定或构置抽样杠、选择样本量的大小、制定实施细节并实施。
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定量研究的抽样和样本量这两个技术环节。
最基本的定量研究的抽样方法分为两类,一类为非概率抽样,一类为概率抽样。
一.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是不能计算抽样误差的,因为它是靠调研者个人的判断来进行的抽样。
它包括偶遇抽样或者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雪球抽样等。
偶遇抽样(方便抽样)常见的未经许可的街头随方或拦截式访问、邮寄式调查、杂志内问卷调查等都属于偶遇抽样的方式。
偶遇抽样是所有抽样技术中花费最小的(包括经费和时间)。
抽样单元是可以接近的、容易测量的、并且是合作的。
但尽管有许多优点,这种形式的抽样还是有严重的局限性。
许多可能的选择偏差都会存在,如被调查者的自我选择、抽样的主观性偏差等。
这种抽样不能代表总体的推断总体。
因此,当我们在进行街头访问或邮寄调查时,一定要谨慎对待调查结果。
判断抽样判思抽亲是基于调研者对总体的了解和经验,从总体中抽选“有代表性的”“曲型的”单位作为样本,例如从全体企业作为样本,来考察全体企业的经营状况。
如果判断准,这种方法有呆取得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样本,但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配额抽样配额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结构特征来给调查员分派定额,以取得一个与总体结构特征大体相似的样本,例如根据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来给调查员规定不同性别、年龄的调查人数。
配额保证了在这些特征上样本的组成与总体的组成是一致的。
一旦配额分配好了,选择样本元素的自由度就很大了。
唯一的要求闵是所选取的元素要适合所控制的特性。
这种抽样方法的目的是使样本对总体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但仍不一定能保证样本就是有代表性的。
如果与问题相关联的某个特征是十分困难的。
另外,用这种方法进行选择严格控制调查员和调查过度程的条件下,可使配额抽样获得与某些概率抽样非常接近的结果。
林业调查样圆计算公式样圆:是一种抽样方法,按照地理规则格网或随机抽样规则确定一个点,再以此点为圆心以一定半径画一个圆,然后调查该圆圈范围内的乔木、灌木、草类、土壤、生物等等信息。
样群:由于小样圆所覆盖的面积有限,其覆盖范围内有时候很难反映样圆周围的真实情况,而扩大样圆半径设计大样圆,又由于林地内行走与调查都比较艰难。
所以,为了扩大调查面积,又方便调查,就设计了用周围连续多个小样圆来代替一个大样圆的抽样方法。
角规测量:一种林木调查方法。
是根据几何学原理设计的一个小工具,将其置于离眼睛一定距离上,由此豁口观察周围的数目。
当树干宽度与角规的宽度相比出现下列三种情况时,分别树种计数,然后再运通特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该测量点的林木蓄积量,进而推算整个林班的森林蓄积量等林分因子。
一种角规计数规定:1、当林木胸径大于角规豁口宽度时,记录为1;2、当林木胸径宽度正好与角规豁口宽度相等时,记录为0.5;3、当林木胸径比角规豁口宽度小时,不计数。
如果角规离眼睛的距离不等,统计方法不同,则计数方法也会不同。
1.简单随机抽样确定样本量主要有两种类型:(1)对于平均数类型的变量对于已知数据为绝对数,我们一般根据下列步骤来计算所需要的样本量.已知期望调查结果的精度(E), 期望调查结果的置信度(L),以及总体的标准差估计值σ的具体数据,总体单位数N.计算公式为:n=σ2/(e2/Z2+σ2/N)特殊情况下,如果是很大总体,计算公式变为:n= Z2σ2/e2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误差在正负人民币30元之间,调查结果在95%的置信范围以内,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统计量为1.96.根据估计总体的标准差为150元,总体单位数为1000.样本量:n=150*150/(30*30/(1.96*1.96))+150*150/1000)=88(2)于百分比类型的变量对于已知数据为百分比,一般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样本量.已知调查结果的精度值百分比(E),以及置信度(L),比例估计(P)的精度,即样本变异程度,总体数为N.则计算公式为:n=P(1-P)/(e2/Z2+ P(1-P)/N)同样,特殊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总体,公式为:n= Z2P(1-P)/e2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知道P的取值,取其样本变异程度最大时的值为0.5.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误差在正负0.05之间,调查结果在95%的置信范围以内,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统计量为1.96,估计P为0.5,总体单位数为1000.样本量为:n=0.5*0.5/(0.05*0.05/(1.96*1.96)+0.5*0.5/1000)=278。
样本量的确定方法.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样本量= (Zα/2 * σ / E)²,其中Zα/2为置信水平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值,σ为总体标准差,E 为允许的误差。
2)对于比例类型的变量,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样本量= (Zα/2)² * p * (1-p) / E²,其中Zα/2为置信水平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值,p为总体比例,E为允许的误差。
2.分层抽样确定样本量,需要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后根据每层的变异程度和大小,计算出每层的样本量,最后将各层样本量相加得到总样本量。
3.整群抽样确定样本量,需要先将总体分为若干群,然后根据群内变异程度和群大小,计算出每群的样本量,最后将各群样本量相加得到总样本量。
总之,样本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调查目的、性质、精度要求、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经费承受能力等,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抽样方法和变量类型选择相应的样本量计算公式。
本文介绍了如何确定抽样调查方案的样本量。
对于已知数据为绝对数的情况,需要根据期望调查结果的精度、置信度、总体标准差估计值和总体单位数来计算样本量。
计算公式为n=σ/(e/Z+σ/N)。
如果是很大总体,则公式变为n=Zσ/e。
例如,如果希望平均收入误差在正负人民币30元之间,调查结果在95%的置信范围以内,置信度为1.96,估计总体标准差为150元,总体单位数为1000,则样本量为88.对于已知数据为百分比的情况,需要根据调查结果的精度值百分比、置信度、比例估计的精度和总体数来计算样本量。
计算公式为n=P(1-P)/(e/Z+ P(1-P)/N)。
如果不考虑总体,则公式为n=ZP(1-P)/e。
一般情况下,取样本变异程度最大值0.5作为P的取值。
例如,如果希望平均收入误差在正负0.05之间,调查结果在95%的置信范围以内,置信度为1.96,估计P为0.5,总体单位数为1000,则样本量为278.确定样本量后,需要进行样本量分配。
抽样原理及方法一、抽样的基本原则随机化是抽样研究的基本原则。
所谓随机化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是否被抽取,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每一个体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二、抽样的几种重要方法抽样有两种方法;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
使用哪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打算对总体进行推断。
非概率抽样用主观的(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单元,它是一种快速、简易且省钱的抽样方法。
但要能从样本对总体进行推算,必须假定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而在非概率抽样情形做这样的假设将有很大风险。
概率抽样则是基于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单元。
与非概率抽样相比,概率抽样较为复杂,费时,费用也较高,然而,由于单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
而且能计算每一个单元的入样概率,因此能得到可靠的估计值及其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并对总体进行推断。
下面介绍的是概率抽样的几种重要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它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适用范围广,最能体现随机化原则,原理简单。
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应有独立的、等概率被抽取的可能。
抽取的样本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代表性和独立性,常用的具体抽取方式有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
有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
尽管在总体构成信息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酌情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如分层抽样方法、集团抽样等,但随即抽样是各种抽样方法内含的基本要求,有四种不同的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还原抽样、放回抽样);不重复抽样(非还原抽样、无放回抽样);有序抽样(既考虑到何元素有考虑到各种元素出现的顺序);无序抽样(只考虑到哪些元素不考虑各元素出现的顺序)。
2、等距抽样它也叫做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在实施时,将已遍好号码的个体排成顺序,在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一般来说,这种抽样方法比简单随机抽样简便易行,而且它比较均匀地抽到总体中各个部分的个体,样本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抽样好。
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抽样方法是指在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的方法,主要有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系统抽样等方法。
概率抽样是指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相等,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非概率抽样是指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不相等,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滑雪抽样等方法;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系统规则选取个体作为样本。
样本量是指在抽样中选取的样本个数,样本量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通常,样本量的大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总体大小、样本误差、置信水平、抽样方法等。
一般来说,样本量越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越高,但也需要考虑成本和时间等因素。
在进行具体研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和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