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力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 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 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 可用300mmX500mmX400mm 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
用于含水 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 、0.1g 、 1.0g 。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 清洁干燥的砂,约20 — 40kg,使 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压实度测试(灌砂法)一、仪器设备灌砂筒含底盘(规格:Φ150mm、Φ200mm、Φ100mm、Φ250mm、Φ300mm)、台秤(30kg/1g)、金属标定罐(内径与灌砂筒内径一致,上端周围有一罐缘)、分析筛(孔径0.50 mm、0.25 mm)、玻璃板(50cm ×50cm)、量砂(粒径0.25 mm~0.50 mm的干燥清洁标准砂10kg~40 kg)、其他:铁锹、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二、采用标准与适用范围采用标准:TB 10102-2023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现场测定最大粒径<75mm的土的密度。
三、圆锥体内量砂质量的测定1)在储砂筒内装满量砂,筒内量砂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宜超过15 mm。
称量灌砂筒和筒内量砂的总质量m1,每次标定及之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2)打开开关,让量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坑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关闭开关,并称量灌砂筒和筒内剩余砂的总质量m5。
3)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量砂流出,简内量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
4)收集并称量玻璃板上量砂质量,该质量即为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量砂的质量。
5)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平均值m2。
四、量砂密度的测定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①将标定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标定罐质量m7。
②向标定罐中注水,不应将水溅落至台秤上或标定罐外壁。
将一直尺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至水面接触直尺。
移去直尺,读记标定罐和水的总质量m8。
③重复测量时,仅需用吸管从罐中取出少量水,并用滴管重新将水加满至接触直尺。
④标定罐的容积V按下式计算(0.01 cm3):式中V—标定罐的容积(cm3),计算至0.01 cm3;m7—标定罐的质量(g);m8—标定罐和水的总质量(g);ρwT—水在T℃时的密度(g/cm3)1)在储砂筒中装入量砂(灌砂筒和筒内量砂的质量应为m1),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的量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是土工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
土体进行灌砂压实,来评定土体的压实度。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压实
度检测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灌砂法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
以下工具和材料,灌砂装置、标准圆筒模具、天平、干燥砂、水桶、搅拌棒等。
其次,进行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土样放入标准圆筒模具中,并用手轻轻压实,使土样紧实
填充模具。
2. 在模具上方放置一个刚性平板,然后用水平力将其均匀压实。
3. 在压实后的土样表面平整铺设一层干燥砂,并用灌砂装置进
行灌砂,直到砂层高度达到一定数值。
4. 测量灌砂前后的模具重量差,即可得到土样的压实度。
最后,计算压实度。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
样的压实度:
压实度(%)=((灌砂前模具重量+砂重)灌砂后模具重量)/ (模具容积×砂的密度)×100%。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可以得到土体的压
实度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
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土壤力学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它可以用来测定土壤的压实度。
压实度是土壤中颗粒的紧密程度,它对土壤的工程性质和水文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测定土壤的压实度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计算步骤。
1. 实验原理。
灌砂法是通过向土壤中注入一定量的砂子,然后测定土壤的密度变化来计算压实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确定土壤的初始密度,然后通过灌入砂子后的密度变化来计算压实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在土壤力学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土壤样品取出,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和有机物质。
(2)测定土壤初始密度,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密度计中,通过测定土壤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初始密度。
(3)灌入砂子,将一定量的砂子通过漏斗灌入土壤中,直至土壤完全饱和。
(4)测定灌砂后的密度,再次测定土壤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计算灌砂后的密度来确定压实度。
3. 计算方法。
压实度的计算公式为:压实度 = (初始密度灌砂后密度)/ 初始密度× 100%。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 实验数据处理。
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测定的初始密度和灌砂后的密度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以得到可靠的压实度数据。
5.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灌砂法测定得到的压实度数据,可以对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压实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特性,为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6. 结论。
灌砂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土壤的初始密度和灌砂后的密度,可以准确计算土壤的压实度。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灌砂法得到的压实度数据,对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_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挖坑灌砂法是常用的一种测定地基压实度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试验坑中灌入一定数量的砂土,然后根据灌砂的厚度和重量来计算压实度。
下面详细介绍挖坑灌砂法的试验方法。
试验准备:1.首先选取一块代表性的土样,准备一个试验坑。
试验坑应符合当前的土质要求和试验的目的。
2.确定试验坑的尺寸和深度,通常试验坑的尺寸为1米乘以1米,深度为0.5米。
3.准备一定数量的砂土,砂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
4.准备试验设备,包括灌装砂土的容器、称重设备、测量工具等。
试验步骤:1.在试验坑的底部进行初拓坑面,使其水平和光滑。
2.将试验坑两边压实并夯实,以确保试验坑的侧壁为坚硬和垂直状态。
3.进行第一次灌砂试验。
将砂土从灌装砂土的容器中连续均匀地倒入试验坑中,直到达到一定高度。
4.在灌砂过程中需用铁棍轻轻振敲试验坑的侧壁,以使砂土在坑底和坑壁间充分贴合和填充。
5.灌砂完成后,用尺子测量砂土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6.使用称重设备称量灌入的砂土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7.将试验坑中的砂土全部清空,准备进行下一次灌砂试验。
8.依次进行多次灌砂试验,通常进行3-5次,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9.计算压实度。
根据试验中记录的砂土厚度和重量数据,按照特定的公式计算压实度。
计算公式:压实度(%)=(灌砂容器中砂土的重量-试验坑内的湿土重量)/干土重量×100试验注意事项:1.灌砂过程中要保证试验坑的侧壁光滑且坚固,以确保砂土能够充分填充试验坑。
2.砂土的灌装应均匀连续,不能有太大间隙。
3.砂土的灌装过程中,需轻轻振敲试验坑的侧壁,以保证砂土的填充性。
4.砂土的重量应准确称重,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5.在进行多次试验时,需在每次试验之前仔细清空试验坑,保证灌入的砂土数量和质量准确。
总结:挖坑灌砂法是一种简单实用且常用的测定地基压实度的试验方法。
通过严格按照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地基的压实度数据,为地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但不大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 1 及表 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 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 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 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 10--15kg ,感量不大于 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 、0.1g 、1.0g 。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清洁干燥的砂,约 20- 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例题“哎呀,这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啊!”好啦,下面就来详细讲讲灌砂法压实度计算例题。
咱就拿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吧,比如说有个填方路段,我们要检测它的压实度。
首先呢,咱得选好检测点,这检测点得有代表性,不能随便找个地儿就测。
然后呢,就开始用灌砂法进行操作啦。
在检测点挖好试坑,这个试坑的尺寸得符合规范要求哦。
接着把灌砂筒放在试坑上,开始灌砂,直到灌满为止。
这时候我们要记录下灌砂的质量。
然后呢,把试坑内的土样取出来,称一下它的质量。
再把这个土样拿到试验室去,测一下它的含水率。
有了这些数据,咱就可以开始计算压实度啦。
压实度等于试坑内土样的干密度除以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
比如说,我们灌砂的质量是 1000 克,试坑内土样的质量是 800 克,土样的含水率是 10%,通过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是 1.8 克每立方厘米。
先算出试坑内土样的干密度,干密度等于湿密度除以(1+含水率)。
湿密度就是土样质量除以试坑体积,试坑体积可以通过灌砂的质量除以标准砂的密度来计算。
假设标准砂的密度是 1.4 克每立方厘米,那试坑体积就是1000 除以 1.4 等于 714.3 立方厘米。
湿密度就是 800 除以 714.3 等于1.12 克每立方厘米。
干密度就是 1.12 除以(1+0.1)等于 1.02 克每立方厘米。
然后压实度就是 1.02 除以 1.8 等于 0.567,也就是 56.7%。
这样,一个完整的灌砂法压实度计算过程就完成啦。
在实际操作中啊,可得仔细认真,每个数据都得准确无误,不然这计算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而且啊,不同的土样,不同的检测条件,计算过程可能会有些小差别,但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总之,灌砂法压实度计算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大家一定要掌握好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哦!。
填石路基挖坑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计算公式(一)填石路基挖坑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计算公式在填石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需要进行压实度的检测。
其中,挖坑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列举与挖坑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相关的计算公式,并提供例子来解释说明。
1. 压实度计算公式百分模量计算公式百分模量是表示路基压实程度的指标之一,用来评价路基的抗变形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E100 = (Ht / H0) * 100其中,E100为百分模量(%),Ht为振实孔的高度(mm),H0为初始振实孔的高度(mm)。
重度计算公式重度是反映路基的密实程度的指标之一,用来评价路基的抗沉降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Gs = (Ws - Wv) / (Wv - Ww)其中,Gs为重度,Ws为挖坑时沙的湿重(g),Wv为挖坑时石灰石的湿重(g),Ww为挖坑时水的重量(g)。
填石路基密实度计算公式填石路基的密实度常用来评价路基的建筑质量和稳定性。
计算公式如下:μd = (Pd / Ps) * 100其中,μd为填石路基的密实度(%),Pd为填石后的体积(m³),Ps为填石前的体积(m³)。
2. 计算公式举例说明百分模量计算举例假设振实孔的高度为80mm,初始振实孔的高度为100mm,代入公式计算:E100 = (80 / 100) * 100 = 80%因此,百分模量为80%。
重度计算举例假设挖坑时沙的湿重为150g,挖坑时石灰石的湿重为200g,挖坑时水的重量为100g,代入公式计算:Gs = (150 - 200) / (200 - 100) = -2因此,重度为-2。
填石路基密实度计算举例假设填石后的体积为30m³,填石前的体积为40m³,代入公式计算:μd = (30 / 40) * 100 = 75%因此,填石路基的密实度为75%。
总结本文列举了挖坑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所需要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罐砂法: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仪器设备:1.1.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密度测定: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3。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1.2.6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 容砂瓶的容积(VR)。
试验一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土壤、碎石或沥青路面的压实程度。
下面是详细的试验步骤、操作方法、数据记录与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试验地点,清理表面杂物,确保表面干净且平整。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铁锹、钢卷尺、标准筛、灌砂筒、取样器等。
同时,也要准备好足够的水和标准砂。
2.挖坑:在选定的地点,使用铁锹挖一个直径约150mm、深度约150mm的坑。
挖坑时应保持垂直,避免损坏下层结构。
3.灌砂:将标准砂通过灌砂筒注入坑内,直到填满并稍有溢出。
然后轻轻敲打灌砂筒,使砂密实。
4.称重:称取填满坑的标准砂的质量。
重复3-4步三次,取平均值。
5.测定含水率:取部分填坑的砂样,测定其含水率。
6.计算压实度:根据填坑的体积和质量,以及砂样的含水率,计算出土壤的压实度。
操作方法:1.在试验地点挖坑时,应确保坑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要求。
如果土壤表面有杂物或松散颗粒,应清理干净后再进行试验。
2.灌砂时要确保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轻轻敲打灌砂筒的目的是使砂密实,但要注意不要损坏灌砂筒。
3.在称取砂的质量时,应重复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测定含水率时,应取部分填坑的砂样进行测试。
将砂样放入标准筛中,用塑料薄膜覆盖,称取质量后减去塑料薄膜的质量即为含水率。
5.计算压实度时,根据填坑的体积和质量,以及砂样的含水率进行计算。
压实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实度 = (填坑砂的质量 / 填坑体积) x 100% 数据记录与处理:在试验过程中,应记录以下数据:1.试验地点;2.挖坑的直径和深度;3.填坑砂的质量;4.填坑的体积;5.砂样的含水率;6.计算出的压实度值。
在数据处理时,将上述数据输入计算机或表格中,进行统计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平均压实度、标准差等指标,以评估不同地点的压实程度和一致性。
注意事项:1.在挖坑时要注意不要破坏下层结构;2.灌砂时要确保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3.在称取砂的质量时要注意重复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4.在测定含水率时要取部分填坑的砂样进行测试;5.在计算压实度时要根据填坑的体积和质量以及砂样的含水率进行计算;6.在数据处理时要注意统计分析并评估不同地点的压实程度和一致性;。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但不大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如下: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5、试样的干密度(ρd)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1+0.01ω)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注:ω—试样含水率, %。
灌砂法基本原理:
灌砂法(标准方法,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 或0.2~0.50mm 清洁干净的均匀砂, 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 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 , 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筒+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
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
湿土质量/试坑体积=湿密度
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是室内试验求得的。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检测方法对于纯砂或粘聚性差的砂性土,通常采用常规压实度检测方法(灌砂法)进行检测,基本步骤为:灌砂筒量砂标定一选点一挖试坑一灌砂f称量一数据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纯砂经过压实后试坑是不易坍孔的。
至于其他常规方法,在此不赘述。
路基压实度计算方法公式: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1).干密度上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上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上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讣算上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丄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上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T1.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左上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疑。
(2).湿密度岩石的密度与组成岩石矿物密度,空隙和吸水有关。
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和干密度三种,前两种称为岩石的湿密度。
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饱和密度指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在105到110' C下干燥24小时后的密度。
土力学中的湿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 上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上一般是1. 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上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 1.4 g/cm3压实密度压实密度二敷料重量/对馄后的敷料体积最简单的算法是而密度/对馄厚度。
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压实密度二而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一集流体厚度),单位:g/cm3压实密度的il•算公式:压实密度二而密度/材料的厚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试验场地,并确定试验坑的位置和尺寸。
试验坑的形状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根据需求确定尺寸,但要确保试验坑的尺寸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砂;-清除试验坑周围的杂物和植被,确保坑底和坑壁光滑并无裂缝;-准备好适量的标准砂,并过筛以确保颗粒大小的均匀性。
2.开挖试验坑:-使用铁锹或挖掘机等工具开挖坑,确保挖坑的尺寸允许放置标准砂并进行测定。
通常,试验坑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但深度不应小于0.3米;-在试验坑的坑底放置一根垂直的标杆,并以此作为高程基准点,用于测量挖掘过程中的坑深。
3.加入标准砂:-在试验坑的底部平铺一层标准砂,然后使用木板或类似工具将砂层压实并均匀分布于坑底;-根据试验要求,可以分为多次加砂,每次加入一定量的砂,并按照相应的压实方式进行处理。
常用的压实方式有顶压和水平压实。
4.压实处理:-顶压:在每次加砂完成后,使用震动器或类似设备在砂层上施加作用力以进行压实。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进行直到达到所需的压实度为止;-水平压实:在每次加砂后,使用平板压实机或类似设备在砂层上施加水平压力,重复进行直到达到所需的压实度。
5.确定压实度:-在完成坑的压实处理后,将用到的标准砂量记录下来,并测量压实后的坑的尺寸(宽、长和深度);-计算坑的容积,然后根据加入的标准砂量和坑的容积计算压实度。
常用的压实度计算公式为压实度=(加入的砂量/坑体积)*100。
6.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将实测数据整理,包括每次加入的标准砂量、砂的用量、压实度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压实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评估土壤的密实程度。
以上是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并注意记录实测数据和观察结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灌砂法及环⼑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灌砂法测压实度最⼤⼲密度1.861g/cm3最佳含⽔率10.6%椎体砂质量728克标准砂密度1.344g/cm3环⼑体积200cm3⼀、灌砂法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率%)=⼲密度5、⼲密度÷最⼤⼲密度=压实度⼆、环⼑法1、称量环⼑质量2、(环⼑+湿⼟质量)-环⼑质量=⼑内湿⼟质量3、⼑内湿⼟质量÷环⼑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率%)=⼲密度5、⼲密度÷最⼤⼲密度=压实度三、测含⽔率简易⽅法1、先称量铁盒质量;2、把取得的湿⼟,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质量;3、(铁盒+湿⼟)-铁盒=湿⼟质量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
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酒精点燃。
观察⼟是否已⼲。
5、称量(铁盒+⼲⼟)质量6、(铁盒+湿⼟)-(铁盒+⼲⼟)=⽔质量7、(铁盒+⼲⼟)-铁盒质量=⼲⼟质量8、⽔质量÷⼲⼟质量=含⽔率⼀、试验内容及要求:路基路⾯施⼯或验收时对其施⼯压实质量进⾏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掌握路基路⾯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法,并能熟练进⾏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的⽅法,很多⼯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法。
该⽅法可⽤于测试各种⼟或路⾯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此⽅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料径⼩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 100mm的⼩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于15mm,但不⼤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 150mm的⼤型灌砂筒测试。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方法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操作步骤: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 P)÷(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 S)
÷标准砂的密度(P S))。
5、试样的干密度(ρd)={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 P)÷(1+0.01ω)}÷(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 S)÷标准砂的密度(P S))。
注:ω—试样含水率,%。
主要的计算公式:
(筒+砂质量)-(剩余筒中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
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
湿土质量÷试坑体积=湿密度
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是室内试验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