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图必修自我小测: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分离规律试验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84.00 KB
- 文档页数:4
典题精讲例1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的一组方法是()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性状)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思路解析:理解自交、杂交、测交三种常见的交配方式的概念和意义,并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体(显性纯合体或隐性纯合体)自交、杂合体自交。
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
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
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体还是纯合体。
由此看来,①④要用测交,对于②可以用杂交,而要提高小麦的纯度应该用自交。
答案:B绿色通道: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测交、自交的方法,其中测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讲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
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不断地自交能够明显地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度。
变式训练决定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的是下列各项中的()A。
亲体的基因型B。
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
隐性个体的配子D.显性基因思路解析: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体相交,隐性个体配子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所以决定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的是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答案:B例2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基因b控制。
对味盲家族统计,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各占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大可能是()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 ⑤Bb×bb⑥BB×BbA。
第1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2节分离规律试验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A代表紫花基因,a代表白花基因,那么从两个小罐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紫花的概率是多少( )A.12B.14C.13D.34【答案】 D2.某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A.杂交A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灰色毛鼠既有杂合体也有纯合体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解析】由杂交B可判断黄色为显性,灰色为隐性,则杂交B子代中灰色均为纯合体。
【答案】 C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有12个。
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解析】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为12个,应为两种颜色的球各6个。
【答案】 D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F1为杂合体,F1产生的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1∶1,因此,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 A5.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后代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C.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D.杂合体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解析】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合体后代中的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但杂合体后代中的纯合体能稳定遗传。
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1.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
2.了解基因、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杂合体等基本概念。
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孟德尔选用只有一对性状差异的纯种豌豆亲本(P)进行杂交实验(如紫花与白花),发现子一代(F1 )全开紫花,那么白花的性状消失了吗?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2)中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白花的,而且紫花与白花的比例近似3∶1.(2)孟德尔连续做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在子一代都只表现出亲本之一的性状,子一代自交,在得到的子二代中都出现了两亲本的性状.(3)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子二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1)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且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子一代中一个遗传因子能够掩盖另一个遗传因子的作用;子一代形成配子时,这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现代遗传学把遗传因子称为基因,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思考:在真核细胞中,基因的主要载体是什么?提示:染色体。
3.模拟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1)过程。
①将2颗红色小球放入一个小烧杯中,再将2颗无色透明小球放入另一个小烧杯中。
②分别从两个小烧杯中随机取1颗小球,并排放在一起,记录从侧面和正面观察到的颜色结果,然后把小球放入一个大烧杯中。
③再取与步骤2的大烧杯中小球颜色组合相同的2个小球放入另一个大烧杯中.④分别从两个大烧杯中随机取出1颗小球,用步骤2的方法观察并记录小球的颜色组合,然后放回原位.⑤重复步骤④多次,记录结果。
(2)对结果的分析。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各形成一种配子,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子一代。
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一节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的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孟德尔遗传试验方法1、2基因分离规律试验3、4、5、6 8、9、10 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揭示了遗传规律,分子遗传学家选用真菌、细菌和噬菌体作为试验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上述事实说明了: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
A.由简到繁的研究方法B.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遗传学研究C.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思维D.实验材料的选取解析孟德尔运用豌豆作试验材料,分子遗传学家选用真菌、细菌、噬菌体作为试验材料,都使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
有力地证明了实验材料的恰当选取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答案 D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棒眼C.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D.人的惯用右手和人的惯用左手解析 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狗的短毛与卷毛是毛的两种不同性状;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羊和兔属不同的物种;果蝇的红眼与棒眼不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合体自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 .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C .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D .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解析 由分离规律可知,A 项正确,因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配子,纯合体自交就是这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两两结合,它们仍是纯合体;B 项不对,如果是显性纯合体测交,后代全部是杂合体;C 项不对,杂合体自交后代有一半是纯合体,一半是杂合体;D 项不对,因为杂合体测交后代也是一半为纯合体,另一半为杂合体。
答案 A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D 代表高茎遗传因子,d 代表矮茎遗传因子,那么从两个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出纯合高茎的概率应是( )。
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B.豌豆间的性状差异明显C.豌豆先开花后传粉D.豌豆成熟时籽粒不脱落2.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4∶4∶1 C.3∶5∶1 D.1∶2∶13.下列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红花大豆与红花大豆的交配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分别占3/4和1/4 ③高秆小麦自交,后代中有25%的矮秆小麦④体色透明的金鱼与体色不透明的普通金鱼杂交,其后代全部为半透明的体色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4.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同种基因分离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足以使它控制的性状得以完全表现,这种A 现象称为完全显性 B.ABO血型的遗传属于共显性 C.生物体显性性状的表现只与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D.金鱼草的粉红色花的出现,是显性现象中的共显性下列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6.检测小麦品种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C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型相同.某种动物的毛色中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该种动物中一对黑毛雌雄交配后生7 )下三只小动物,全为黑毛。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白毛可能是显性性状 A.黑毛可能是显性性状B .亲本可能是纯合子D .亲本一定是纯合子C.8.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为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情况,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遇碘全部呈蓝黑色1B.F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21C.F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1D.F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219.下列各项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分别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10.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3∶1 B.5∶1 C.9∶6 D.7∶11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分离规律试验练习一、选择题1 两杂种黄色子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 B.30 C.60 D.902 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F1全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且高茎∶矮茎=3∶1.实现F2中高茎∶矮茎=3∶1的条件是()。
①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②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两项条件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3 关于杂合体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合体的成对基因中,起码有一对是杂合状态B.两个杂合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体C.杂合体的基因型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D.杂合体至少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4 (2010 ·上海卷)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 B.50% C.67%D.100%5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一行隐性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D.都是显性个体6 (2011·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7 (2011·福州八中质量评估)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一、教学目的: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2.概念的了解二、教学重难点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板书设计:一、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二、研究过程:1、发现问题2、设计假说,解释问题3、设计试验,验证假说4、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一、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二、区分概念:杂交、回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父本、母本三、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第二代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阅读课本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有关内容,回答: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2.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3.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用它?一、基因的分离规律1。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在遗传规律的探索中,达尔文曾用两侧对称花和整齐花的金鱼草做杂交实验,他注意到了子一代的花全是两侧对称的,子一代自交后,下一代有两侧对称花88棵,整齐花37棵。
这一点与孟德尔的实验相同,为什么达尔文没有发现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下列有关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没有作出假设B.对基因的有关知识不熟悉C.没有用豌豆作材料D.没有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3.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6.孟德尔作为遗传学的奠基人,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其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孟德尔选取豌豆这种严格自花授粉的植物,作为杂交实验材料B.孟德尔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发现性状遗传的规律性C.孟德尔为验证自己的假设和推理设计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实验D.孟德尔运用其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并对它进行逐代追踪7.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首先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授粉后套上纸袋8.某些同学在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时,列举了下列生物的一些性状:(1)小麦的有芒和无芒;(2)玉米的黄粒与圆粒;(3)豌豆的高茎与矮茎;(4)绵羊的白毛和卷毛。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分离规律试验尹分层训练 兰解疑纠偏.训练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巩固]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揭示了遗传规律, 分子遗传学家选用真菌、 细菌和噬菌体作为试验材料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上述事实说明了: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 ()A. 由简到繁的研究方法B. 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遗传学研究C. 运用假说一演绎的科学思维D. 实验材料的选取 答案 D解析 孟德尔运用豌豆作试验材料,分子遗传学家选用真菌、细菌、噬菌体作为试验材料, 都使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
有力地证明了实验材料的恰当选取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 键。
2.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 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 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体的实验组合是( )F i 呈甲性状 F i 呈甲性状、乙性状 F i 呈甲性状 F i 呈甲性状、乙性状A. ②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 其中甲性状为显性, 则乙性状必为隐性。
假设甲性状个体为 显性纯合体,早甲X 父乙、早乙X 父甲,无论正交还是反交,都应表现为甲的性状,②和④ 与假设相矛盾,可以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体自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 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C. 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D. 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 答案 A解析 由分离规律可知,A 项正确:只产生一种配子,纯合体自交就是这种类型的雌雄配子 的两两结合,它们仍是纯合体; B 项不对:如果是显性纯合体测交,后代全部是杂合体;CB.①③C.②③项不对:杂合体自交后代有一半是纯合体,一半是杂合体; 也是一半为纯合体,另一半为杂合体。
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出纯合高茎的概率应是 ( )A. 2 1 C.3 答案 B解析 从两桶中抓取D 的概率均为扌,因此出现DD 的概率应为1X 2 = 土5. 小麦的抗病(T )对不抗病⑴ 是显性。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I --------------------------- 概念检测 ------- 1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题型一测交实验]1 •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F i X隐性类型一测F i遗传因子组成B •通过测定F i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 F i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 i X隐性类型一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 •测交时,与F i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答案D解析测交时,与F i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
2•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下列哪一项来决定的()A •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B . F i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 •隐性个体的配子D •显性基因答案B解析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反映F i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进而可确定F i的遗传因子组成。
因此,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F i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来决定的。
[题型二分离定律]3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㈣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 i)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 . F i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i/4呈红褐色C. F i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 . F i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 i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项直接证明F i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题型三假说一演绎法]4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过程。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A.3/8 B.3/8或5/8 C.5/8 D.1/16 2.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
F2种子为560粒。
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4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5.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A.1/16 B.3/16 C.7/16 D.9/166.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按理论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植株约为()A.160株B.240株C.320株D.480株7.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二、非选择题8.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自我小测
1.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
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可知黄花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
D.F2中,开黄花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5∶3
2.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
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体②雄性黑马是纯合体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
3.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体分别为()
A.
4.两杂种黄色子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粒B.30粒C.60粒D.90粒
5.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一行隐性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D.都是显性个体
6.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基因为H、h,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1)上述实验中所获得的高茎纯合体占高茎植株总数的________。
(2)豌豆G、C、A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的交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高茎基因与矮茎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规律。
7.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参考答案
1.解析:由图中③白花自交后代有黄花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黄花是隐性性状。
由图可知,亲代中的黄花基因型为aa,白花基因型为Aa,F1中的黄花aa∶白花Aa=1∶1。
F2中白花为1/2×3/4=3/8,则黄花为5/8,所以黄花∶白花=5∶3。
答案:A
2.解析:由纯种枣红马的后代有黑马可知,枣红色为隐性性状,亲代雄性黑马为杂合体。
答案:C
3.解析:由甲(顶生)×丁(腋生)的子代全部为腋生。
可知腋生为显性性状,且丁为显性纯合体。
顶生为隐性性状,则甲为隐性纯合体。
答案:B
4.答案:B
5.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只能自交,所以隐性个体产生的子一代依然是隐性的。
答案:C
6.解析:(1)表中所给的四组杂交组合,都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表中第一组杂交,后代高茎∶矮茎=210∶70=3∶1,由此判断,属于杂合体自交,矮茎属于隐性性状,由此可判断其他三组杂交组合为:②hh×hh,③Hh×hh或hh×Hh,④HH×hh。
所有子代中高茎纯合体=210×1/3=70,占高茎总植株比例为70/(210+190+300)×100%=10%。
(2)由(2)推知G、C、A的基因型分别为HH、hh、Hh。
(3)①②③的交配方式分别为杂合体自交、隐性纯合体自交、测交。
(4)高茎基因与矮茎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答案:(1)10% (2)HH、hh、Hh (3)杂合体自交、隐性纯合体自交、测交(4)分离
7.解析:据B组实验可确定黄色对黑色为显性,联系B和C两组实验结果可推断,不能存活的个体为纯合的黄色鼠(AA),则存活的黄色鼠只能是杂合体(Aa),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
答案:(1)Aa aa(2)AA
(3)
B:P Aa×Aa
黄色↓黄色
F11AA∶2Aa∶1aa
不存活黄色黑色C:P Aa×aa
黄色↓黑色
F11Aa∶1aa
黄色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