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识图
- 格式:pptx
- 大小:958.41 KB
- 文档页数:49
《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建工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编码:开设时间:第三学期课时数:64课时一、课程概述《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强调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画法几何部分介绍精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相关施工图的能力,另外针对专业特点详细介绍了阴影与透视图。
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是研究如何用规定的投影法和图示法来表达建筑工程图样和装饰工程图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达到能绘制和识读建筑工程图、装饰工程图及其他相关专业图的能力。
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施工型人才;(2)培养能力型人才:(3)培养成品型人才: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绘图技能,并正确的绘制物体的投影图。
(2)熟悉并贯彻建筑及装饰专业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基本规定。
(3)掌握建筑和装饰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并能熟练识读施工图样,准确掌握设计意图,运用工程语言,进行有关工程方面的交流,合理地组织和指导施工。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专业综合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根据职业岗位设计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
2.“主要教学知识点”以i-j编号,核心课程在i-j编号前加H,其知识点应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知识点一致;非核心课程在i-j前加K;3.“学习目标”的编号与“主要教学知识点”一致。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1)选用教材必须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2)选用教材必须符合相关学生层次和学科要求。
(3)选用教材一般为近三年出版和再版的教材。
(4)优先选用获奖教材、推荐教材和规划教材。
《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第一章:建筑工程图的分类(了解建筑工程图分类);第二章:建筑制图标准(图纸的规格形式,和相关图例的运用);第三章:投影知识(了解投影的大体概念,正确作出各类图形的三面正投影图);第四章:剖面图和断面图(剖断面图的大体含义,图示方式);第五章: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的分类,形成,样式);第六章:装饰施工图(了解并绘制建筑装饰施工图,其中以装饰平面图,装饰立面和装饰剖面图为主,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整套的建筑装饰施工图);第七章:幕墙施工图(初步了解幕墙施工图的组成和一般幕墙施工图的绘制方式);第八章: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组成用途和表达方式,重点是钢筋混泥土结构);第九章:设备施工图(给排水,暖通,电气,空调,照明设备施工图图示方式);第十章:轴侧图(把握轴测图的绘制方式);第十一章:透视图(把握一点及两点透视图的绘制方式);第十二章:阴影(了解阴影的形成方式);第十三章:成效图。
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建筑工程图的分类(了解建筑工程图分类。
)1:按投影分类(用途、优缺点及联系)正投影图、轴测投影图、透视投影图2:按工种和内容分类(重点是建筑施工图图纸内容)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暖通空调施工图、电气施工图、弱电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
3:按利用范围分类单体设计图、标准图4:按工程进展时期分类初步设计时期图纸、施工图、完工图第二章:建筑制图标准一、图纸的规格和形式了解制图的大体规定:1:图纸幅面规格和格式(幅面A0—A4幅面规格,图框格式,题目栏和会签栏。
)2:比例(图样的比例是图中图形和实物的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原值比例(1:1),放大比例(5/2/1)×10^n:1,缩小比例1:(5/2/1)×10^n;经常使用比例(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可用比例(放大比例4/×10^n:1;缩小比例1:3/4/6×10^n)。
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108课时学分:6分适用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初步后续课程:专题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是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环境艺术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原则,能对装饰设计施工图纸的基本内容有个初步系统的认识,理解图纸的要求,能正确识读建筑装饰施工图;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分析制图能力,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一方面是装饰制图,结合立体几何,增强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是装饰识图,对建筑装饰图纸全面的了解,掌握图中所有符号代表的意义。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识图。
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绘制的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为达到初级设计员应具备的知识做准备。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原则要求设置的。
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以构建项目、任务课程为主题,以设计岗位从业需要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要求、尽可能形成过程化课程体系。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