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床类型和地质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73
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的基本特征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一座重要的金矿床,其特征与成因机制备受地质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会从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构造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金矿的基本特征。
一、区域地质特征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位于双山子岛斑岩绿岩带中部,它位于古生代尼玛布藏南缘中南段,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南部180公里,属于西伯利亚地块东缘的古太古代岩石带之一。
该绿岩带普遍分布于1.8亿年以前的太古代中,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等构成,是一种典型的后期弧火山岩。
二、矿化特征1.金矿类型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主要为岩浆热液型金矿。
其主要成矿物质为石英、方解石等金锰矿物、黄铁矿、金矿等,其中石英为主矿物。
金矿以石英中为主,常集中在脉状岩体内沿石英脉构成簇状和股状矿体。
2.矿化类型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的矿化类型主要为脉状矿化。
一般矿体呈低温低压脉状石英黄铁矿矿化,成矿浆液具有高盐度、低pH值的特点。
在成矿活动期间,构造运动为矿化提供了开放的通道,使得流体得以在岩石中的裂缝和孔隙中沉淀。
三、构造特征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位于双山子-杨各庄断裂带上,属于一系列断裂构造成矿。
在成矿期间,构造运动为流体的运移提供了必要的通道,矿化也随之在断裂和构造带中得到了富集和沉淀。
因此,断裂和构造影响了该绿岩带的成矿特征和矿床的分布。
综上所述,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金矿的基本特征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和构造特征等。
这些特征构成了该金矿的成因机制,并使其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之一。
同时,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了解这些特征也对于寻找类似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缺乏具体相关数据,我将选择某一领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假设我们所需要收集的数据为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情况,收集的数据包括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治愈病例、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数、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数等信息。
中国深变质绿岩带中金矿床的成矿特征2.2.4 与次火山岩-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这类金矿床主要产在陆相火山岩地区拗陷和隆起的过渡地带,一般为上叠式火山断陷盆地,在辽西深变质绿岩带中较发育。
基底为深变质绿岩带,成矿作用大多与火山岩同源的中酸性次火山岩有关。
容矿围岩有火山岩、次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及深变质花岗岩和绿岩。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辽西的二道沟-金厂沟梁金矿田。
矿田位于E-W向赤峰-开源深大断裂和NNE向承德-北票深大断裂的复合部位,变质基底为辽西深变质绿岩带的建平岩群。
中生代侏罗-白垩纪的陆相火山岩构成上叠式火山断陷盆地的盖层,燕山期浅成侵入体呈岩株状产出。
金矿化有斑岩型Au-Cu-Mo矿化和含金冰长石-绢云母化。
主要有二道沟、金厂沟梁和长臬金矿床。
矿石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和绿泥石为主,少见冰长石。
金银矿物以银金矿和金银矿较多。
围岩蚀变较发育,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冰长石化等。
3 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3.1 控矿因素深变质绿岩带的岩石地层对金的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一般来说初生型脉状金矿床主要产出在以原岩为镁铁质火山岩为主的下部层位,细脉浸染型金矿床则以中上层位原岩为安山质-长英质火山岩较多。
再生型热液金矿床产出的层位较复杂,但仍主要与下部层位有关。
构造对形成深变质绿岩带金矿床甚为关键。
不同尺度的构造既控制着金矿床密集区的产出,又制约着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
在陆块的边缘,由于陆-陆碰撞,构造抬升,使位于下地壳的深变质绿岩带回返到中上地壳部位,在局部地段叠加了退变质型的脆-韧性剪切带,这是形成初生型金矿床的必要的构造条件,可以说初生型金矿床的形成都与线型的脆-韧性剪切带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在脆-韧性剪切作用的早期阶段形成细脉浸染状金矿床,晚期阶段则以脉状金矿床为主。
再生型热液金矿床或金矿床密集区常在深大断裂带一定范围内分布,受其衍生的多级、次级、特别是中生代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所控制。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一、岩桨热液金矿床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
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
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
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
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
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
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
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
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
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
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
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金矿矿床类型(1)作者:h001发布时间:2008-2-1 14:01:52文章来源:矿业常识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我国对金矿分类方法的研究,近年提出的论述较多,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
以金矿容矿岩系与矿化体产出形式为基础的分类方案,可以将我国金矿床分为10类22个亚类(表3.18.8)。
表3.18.8中国金矿床主要类型表(一)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绿岩带)中的金矿(绿岩带型金矿)本类金矿系指赋存于变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部分沉积岩系中的金矿床。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老地台区,如乌拉山—大青山、燕辽、清原—桦甸、小秦岭与胶东地区。
容矿岩系是一套中深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原岩为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一般称为绿岩带)。
它是我国金矿床主要类型之一,极具经济意义,分布点多面广,储量与产量都很大。
已知该类金矿床(点)100多处,约占全国岩金矿床总数22%,储量约占岩金总储量29%,矿床平均规模约为5.5t/个。
据矿体产出形式,可将金矿分为二个亚类:①石英脉(包括石英-钾长石脉)型,如吉林夹皮沟、河北小营盘、河南小秦岭、内蒙古包头金矿;②复脉带(或片理化带),如河北金厂峪、浙江诸暨金矿床。
本类金矿主要地质特征是:1)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老基底隆起区,基底的地球化学场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
大多数金矿分布于深大断裂系统中。
2)金矿化与古老中基性火山岩类变质而成的绿岩密切相关。
容矿层位在夹皮沟地区为鞍山群三道沟组、杨家店组、燕辽地区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迁西群上川组,乌拉山—大青山地区为乌拉山群、集宁群,小秦岭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变质较深,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
3)该类金矿赋存区多有岩浆活动,矿床距中酸性侵入体一般0.5~5km,常见矿脉与岩脉伴生。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为碳酸盐化、钠化、绿泥石化等。
中国典型金矿山(金矿床)1.吉林省夹皮沟金矿(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中的石英脉型亚类)夹皮沟是一个有1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1820 年开始采砂金,1845年开始采岩金。
日本侵华时,曾进行掠夺性开采,生产黄金数吨。
建国后,通过勘查在这先后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金矿5处,构成了夹皮沟金矿田。
夹皮沟金矿位于桦甸县,处于中朝古陆东北缘,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南侧。
北西西向的夹皮沟-大石砬子构造带控制着矿田内各矿床的分布。
该矿带长50km,宽1~3km(图3.18.2)。
图3.18.2夹皮沟金矿田地质略图E.第三系;K.白垩系;J.侏罗系;P.二叠系;D.泥盆系;Pt.元古宇;Ar3.鞍山群三道沟组;Ar2.鞍山群杨家店组;Ar1 .鞍山群四道砬子河组;γ25.燕山期花岗岩;γ34.海西晚期花岗岩;δ34.闪长岩;β.基性岩类;γ1-2.前寒武纪花岗岩;1 .金矿床;2.冲断层;3.挤压片理、片麻理带;4.钾交代带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宇鞍山群为主,自下而上该群分为四道砬子河组(混合岩及奥长花岗岩,厚度3196m)、杨家店组(石榴紫苏辉石麻粒岩等,厚3500m)和三道沟组(厚2339~3038m)。
金矿床赋存于其中的三道沟组中。
三道沟组分上下两个含铁层。
上含铁层为绿泥片岩相,产有大型鞍山式含铁石英岩型铁矿。
下含铁层为角闪岩相,以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为主。
含金石英脉产于斜长角闪岩与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脉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复脉带、脉状等,大小不一。
矿脉长100~700m,延伸200~600多m,厚0.5~17 m。
矿脉有分支复合、膨缩现象。
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带、含金断裂带、含金片理化带等。
全区绝大部分储量赋存于盲矿体中(图3.18.3)。
图3.18.3某盲矿体地质剖面图1.注入片麻岩;2.角闪斜长片麻岩;3. 长石斑岩;4.矿体(含金石英脉);5.蚀变片理化带矿石类型主要有三种,含金黄铁矿型、含金黄铜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
山东鲁西地区绿岩带型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王虹;霍光辉;王宝君
【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
【年(卷),期】2005(11)4
【摘要】山东鲁西地区绿岩带地层总体金背景值较高,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层.无论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绿岩带还是被TTG改造后的花岗-绿岩带,均有利于金矿形成.已知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均与韧性剪切带有关,韧性剪切带是形成绿岩型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强烈韧性变形和破碎并富含绿岩带残留体的TTG岩系与金成矿关系密切.中生代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有利于进一步富集成矿.
【总页数】7页(P350-356)
【作者】王虹;霍光辉;王宝君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黑龙江煤田地质108勘探队,黑龙江,鸡西,15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山东乳山英格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J], 邱介玲;王厚琴;丁正江;周会青;姜瑞源;耿仙湖
2.冀东冀西与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特征 [J], 沈保丰;李俊建;翟安民;曹秀兰
3.与花岗岩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特征--以华北陆块北缘中段为例 [J], 沈保
丰;李俊建;翟安民;曹秀兰
4.鲁西地区绿岩带金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J], 张拴宏;周显强;田晓娟
5.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东部绿岩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J], 崔小军;王建光;彭俊;司建涛;李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岩金矿床工业类型简表岩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尼日利亚矿业管理在尼日利亚的矿产资源方面投资机遇很多,所有固体矿产归你日利亚联邦政府所有,主管部门是尼联邦固体矿产开发部,该部门负责向当地和国外的投资者颁发开矿许可证。
矿业公司首先须向联邦固体矿产开发部申请矿业准入证书,第二部申请开矿许可证后才能申请和得到勘探权(PR)以便能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总体和科学的勘探,公司还可在矿产地申请专有的勘探许可证(EPL)。
开发程序尼日利亚固体矿藏富饶,稀有金属、各种矿石、工业矿十分丰富,如重晶石、石膏、高岭土、大理石等,绝大多数仍待开发。
与探明储量相比,尼矿业开发水平很低。
因此,尼日利亚矿业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尼联邦固体矿开发部负责为本土与外国投资者颁发勘探许可证。
开采许可证的申请程序:公司首先向联邦固体矿开发部申请矿业准入证书。
具体提交的文件包括公司注册证明(由公司注册事务委员会颁发)、技术水平与财务能力的证明文件。
下一步,申请勘探权(简称PR),在PR规定范围内实施全面科学的矿物勘探。
如进展顺利,即可在具体地点锁定具体某种矿物。
接下来,公司向矿物所在地州矿产办公室申请独家开采许可证(简称EPL)。
该许可证限定开采区域及矿物,依法开发面积不能超过22平方公里。
一旦获得该许可证,公司拥有该区域开采专有权。
根据地势特点,该许可证每1-2年需更新。
公司在确信EPL规定区域内矿物开采量可达到规模经济数量要求时,即可申请采矿许可证(简称ML)。
鼓励政策尼政府鼓励私营领域为主导的矿业开发,并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向开发商收取相应的税金。
联邦固体矿开发部制定了有关固体矿开发的鼓励措施,如下:1、5年免税2、依据投资规模与项目情况延迟交纳特许使用金3、探测、勘察支出尽可能资本化4、加强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供电。
5、允许外商独资设立矿业开采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要求矿业开发项目从初始阶段就应制定针对环境影响、健康与安全措施。
浅析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发布时间:2021-04-13T10:13:35.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作者:黄天梁[导读] 摘要:人类对金的利用历史已有6000多年(R.W.博伊尔,1979)。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威海市 264209摘要:人类对金的利用历史已有6000多年(R.W.博伊尔,1979)。
目前,黄金仍是国际货币结算手段和货币信用基础,并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医疗、化工设备、宇航和国防尖端工业,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金首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但是,目前我国黄金资源长期开采,探明资源量日渐枯竭,为此了解和掌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形成规律,对金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简单阐述了我国金矿床的主要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希望能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1前言黄金是国际贸易的硬通货,黄金储备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黄金广泛用于工业、国防及尖端领域,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消耗进一步加剧。
2019年,我国黄金产量500.4t,其中矿山产量380.2t,与2018年相比下降2.6%;我国黄金消费1002.8t,与2018年相比上涨了12.9%。
虽然我国金矿开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产量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消耗。
因此,研究我国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主要金矿类型2.1 绿岩带型绿岩带是蚀变或变质的基性火成岩带,通常指前寒武纪地盾中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基性岩地区,主要岩石类型有细碧岩、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等,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促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
绿岩带型金矿床以角闪岩和辉石岩为主,由火山喷发类型矿物形成,导致岩石化侵入,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此外,金矿床中含大量云母和石英基绿色脆性席状岩,其分布相对突出。
其中吉林夹皮沟金矿和河北迁西金厂峪石英脉型金矿床为本类型的典型矿床例子。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5月上10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杨世权,程进强,陈美莲(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贵金属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直接推动了矿产的开发。
金矿是从金矿石中提取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随着对金矿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改进,对金矿床形成规律和地质特征的把握,可以为其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从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两个角度,对金矿床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100-3Study and analysis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YANG Shi-quan, CHENG Jin-qiang, CHEN Mei-lian(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Center of Henan Ge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450006,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demand for precious metals is also growing, which direc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s. The gold extracted from gold ore not only has high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e grasp of its formation law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principle of gold deposit is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from two angle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杨世权,男,生于1984年,汉族,湖北红安人,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中国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来源2008-01-29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鲁西绿岩带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石玉臣;伊丕厚;刘长春;季顺乐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2002(0)S1
【摘要】鲁西绿岩带型金矿床产于太古宙泰山岩群中,矿体规模较小、变化较大,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电气石化、阳起石化等。
韧性剪切带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绿岩带和TTG岩系与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
呈NW向展布的下港-化马湾-蒙山构造活动带是一个有利的成矿带,其中划分出3个Ⅰ级、8个Ⅱ级找矿靶区。
【总页数】4页(P228-231)
【关键词】绿岩带型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鲁西地区
【作者】石玉臣;伊丕厚;刘长春;季顺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山西东腰庄绿岩带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董培培;刘德武;刘玉翠;王金芳;白卉;杨轩
2.鲁西绿岩带型金矿找矿前景探讨 [J], 陈荣员;刘长生
3.个旧锡矿细脉带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以老厂矿田大斗山式矿床为例
[J], 谈树成;秦德先;范柱国;薛传东;陈爱兵;夏既胜
4.刚果(金)东北部太古宙绿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孙凯;何胜飞;刘晓阳
5.西秦岭德乌鲁岩体矿集区下看木仓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J], 郭素雄;陈明辉;陈孟军;翟中尧;王广有;朵德文;鲍振襄;蔡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