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培训教程共1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5.62 MB
- 文档页数:133
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培训讲义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培训主要内容: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二、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三、公差与配合的注法及查表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举例:灯泡、自行车零件、缝纫机零件、标准件)(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
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图1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
(轴,类同)(a)尺寸公差名称解释(b)公差带图图1 尺寸公差名词解释及公差带图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其数值应优先使用国标推荐的优先数和优先数列。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
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30.010-30=+0.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3.010-29.990=0.020=ES-EI=+0.010-(-0.010)=0.020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
《公差与配合》培训教材
一、公差相关概念:
互换性:在机械工业中,将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挑选、加工,能装
含义说明: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
6、面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举例略)
四、位置公差:(8个项目)
基准
基准
含义说明:圆心点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的圆内,且ø0.1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B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
5、同轴度公差:举例如下图示:
基准平面。
引言概述:
公差和配合是在机械设计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描述部件尺寸变化范围的指标,而配合则是指两个或多个部件之间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关系。
准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是确保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用它们。
正文内容:
1.公差的基本概念
1.1公差的定义与作用
1.2公差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1.3公差的选择原则
2.公差的标准与规范
2.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差标准
2.2美国国家标准(ANSI)公差标准
2.3其他国家和行业的公差标准
3.公差的计算与评定
3.1公差链原理与公差传递
3.2公差的配合与叠加
3.3公差的测量与检验方法
4.配合的基本概念
4.1配合的定义与分类
4.2配合公差与配合紧度
4.3配合的选择原则与设计要点
5.配合的标准与规范
5.1标准配合与非标准配合
5.2公制与英制配合标准
5.3其他国家和行业的配合标准
总结:
公差和配合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准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避免因尺寸误差而导致的装配问题或使用故障。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正确选择适合的公差并合理配置配合,是实现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换性的关键。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计算方法,并提供了实际应用的指导原则。
希望通过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公差与配合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指在机械制造中,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允许的最大偏差。
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标准至关重要。
本培训旨在向读者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差的定义、配合的类型以及相关的标准。
二、公差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
它是机械制造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差的存在是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
如果没有公差,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可能会导致装配困难、运动不灵活或功能失效。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三、配合的类型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式,配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配合类型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滑动轴承和齿轮。
间隙配合可以确保零件在运动过程中有足够的润滑和自由度。
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使得一个零件可以紧固在另一个零件上。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固定和定位的零件,如轴和轴承。
过盈配合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介于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之间。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一定程度的相对运动和固定的零件,如螺纹连接。
过渡配合可以平衡零件之间的运动和固定需求。
四、公差与配合的标准为了确保零件的互换性和功能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公差与配合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配合和相应的公差要求。
常见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包括ISO、DIN、ANSI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公差等级和配合表格,以便设计者和制造者选择合适的公差和配合。
五、公差与配合的应用1. 确定零件的功能和相对位置:首先,需要明确零件的功能和相对位置,以确定合适的配合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