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仿真测试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6
思博伦4G LTE测试解决方案
多数LTE部署很可能要升级,因此LTE设备和服务需要与现有的网络技术实现无缝的兼容性。
选择LTE设备的消费者希望此类设备能够从服务部署的第一天起便开始提供完善的服务,因此要想实现成功,其中的秘诀便是在设计、开发和部署阶段对网络组件及设备进行全面的LTE测试和验证。
而且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巨大的入市时间压力背景下尽快完成。
移动性
在语音和视频等服务中,理想的终端用户体验质量(QoE)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LTE网络和设备支持无缝技术内和技术间
(UMTS、GPRS、CDMA等)移动性的能力。
在部署前,必须在实验室中对这一系列复杂的场景进行测试。
性能
多模式LTE设备必须在LTE、UMTS和/或CDMA网络上提供无缝的性能,同时还要支持GPS和Wi-Fi等其它信号。
尽管运营商承诺的速率每。
基于鼎利软件进行的LTE测试方法鼎利软件是一家专注于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为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大型通信系统测试服务。
在LTE测试方面,鼎利软件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和流程,用于验证LTE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覆盖范围。
以下是基于鼎利软件进行的LTE测试方法的详细介绍。
1.网络规划与优化测试:LTE网络规划与优化测试是验证网络设计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
鼎利软件通过模拟真实用户行为进行网络拥塞、时延、吞吐量等测试,以验证网络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小区规划、邻区关系、天线配置、频域资源配置、时域资源配置等。
2.网络性能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是衡量LTE网络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鼎利软件通过多设备、多任务、多业务场景进行并发测试,验证网络的吞吐量,同时评估用户体验。
测试内容包括速率测试、连接成功率、保持率、丢包率、平均时延等。
3.覆盖测试:覆盖测试是评估LTE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鼎利软件通过室内外场景测试、走航测试和数据指标分析,评估网络的覆盖性和辐射功率分布。
测试内容包括RSRP、SINR、FTP速率、服务区边界等。
4.安全性测试:鼎利软件进行LTE安全性测试,验证网络的防护能力和抗攻击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攻击、伪基站攻击等。
同时,还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信令完整性保护等测试。
5.服务质量测试:服务质量测试是评估LTE网络提供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鼎利软件通过模拟实际用户场景、应用场景进行综合测试,验证网络的服务质量和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呼叫成功率、呼叫保持率、呼叫掉话率、视频质量等。
6.移动应用测试:移动应用测试是评估LTE网络支持各类移动应用和业务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鼎利软件通过模拟用户需求、业务需求进行测试,验证网络对各类应用和业务的兼容性和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视频通话质量、移动办公应用性能、电商应用性能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LTE测试方法,鼎利软件可以全面评估LTE网络的性能、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提供优化建议,确保LTE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
基于HARQ的TD-LTE基站性能测试方案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LTE系统在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小区边缘速率、频谱利用率、控制面和用户面时延以及降低运营和建网成本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同时,LTE系统与现有系统(2G/2.5G/3G)能够共存,并且实现平滑演进。
LTE系统按照双工方式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
其中LTE-TDD制式相对于FDD 制式具有频谱利用灵活、支持非对称业务等诸多优势,是中国通信业界力推的国际标准。
系统吞吐率是衡量TD-LTE基站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
吞吐率的测试需要基站(eNB)与测试仪器(模拟UE)之间实现实时反馈并动态调整。
测试仪器不仅需要能够生成符合3GPP标准的TD-LTE上行信号,同时还需要模拟相应的信道衰落模型,并且根据基站下发的ACK/NACK指令实时地调整发射信号的编码冗余因子,以模拟真实的通信环境。
本方案采用安捷伦基带信号发生器与信道仿真仪N5106A PXB或安捷伦最新信号发生器N5182B/N5172B作为测试平台,通过Real-time版本的Signal Studio N7625 for LTE TDD 生成TD-LTE测试信号并经过信道衰落后送给基站进行解码从而可以统计出基站的吞吐率。
1 HARQ测试原理1.1 上行HARQ方式LTE系统将在上行链路采用同步非自适应HARQ技术。
虽然异步自适应HARQ技术与同步非自适应技术比较,在调度方面的灵活性更高,但是后者所需的信令开销更少。
由于上行链路的复杂性,来自其他小区用户的干扰是不确定的,因此基站无法精确估测出各个用户实际的信干比(SINR)值。
由于SINR值的不准确性导致上行链路对于调制编码模式(MCS)的选择不够精确,所以更多地依赖HARQ技术来保证系统的性能。
因此,上行链路的平均传输次数会高于下行链路。
LTE基站性能测试解决方案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马志刚摘要:随着LTE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含HARQ功能)已经成为目前LTE基站测试的难点,基于R&S公司LTE选件中的自动反馈功能,可以按照3GPP 的要求完成相应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求。
本文结合ASTRI公司的Femtocell,给出了真实基站的测试结果,可以满足3GPP的测试要求。
关键词:LTE 基站;HARQ; 3GPP 36.141; Femtocell, SMU/AMU-K691. 简介随着LTE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对于LTE基站的射频收发测试已经趋于成熟。
目前主流的设备厂家都可以根据3GPP 36.141的规范完成相应的收发测试。
但36.141在收发测试的基础上还对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给出了相应的需求(对应规范第八章)。
基于此,R&S公司在原有收发测试方案的基础上率先推出了满足LTE基站性能测试的SMU/AMU-K69选件,以满足3GPP对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要求。
对于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要验证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功能,此时需要矢量源产生的上行LTE信号可以在和基站的闭环测试状态中,根据基站发送的ACK和NACK信息对上行信号进行实时的调整。
R&S公司的矢量源SMU/AMU 在配置相应的K69选件后可以方便的满足相应性能测试的需求。
这个新功能可以允许测试设备动态的控制发送的数据。
根据从被测设备发送给SMU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ACK/NACK 信号(HARQ反馈)和时序调整等功能,其工作原理与基站通过空中接口在PDCCH/PHICH 信道给UE发送反馈信息类似。
2. SMU/AMU自动反馈功能介绍:根据3GPP 36.141规范的要求: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要根据ACK/NACK指令,测试设备可以实时控制相应PUSCH信道编码配置(如冗余版本等),其测试过程完全符合3GPP对于真实环境的HARQ处理过程。
LTE移动终端天线技术及测试1引⾔近年,伴随着⽆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线移动终端的普及应⽤,新通讯系统不断追求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的信道容量。
在全球范围内,以WCDMA、TD-SCDMA和CDMA为代表的3G技术向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及LTE-Advanced为代表的4G技术演进。
2013年底中国政府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布TD-LTE牌照,开启了中国LTE商⽤的新纪元。
LTE系统在物理层采⽤正交频分复⽤(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多输⼊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天线等作为关键技术,具有更⾼的数据速率。
传输信道理论峰值速率可达上⾏75Mbit/s、下⾏300Mbit/s。
⽽LTE-Advanced进⼀步采⽤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多层空间复⽤(Multi-layer Spatial Multiplexing)等技术,理论峰值传输速率得到提升,可达上⾏1.5Gbit/s、下⾏3Gbit/s。
作为商⽤的LTE移动终端,必须满⾜多模多频的需求,⽽天线必须兼顾宽带化⼩型化的要求。
LTE移动终端⼀般要求内置天线,⾄少两个以上的接收天线,多通道RF接收信号处理能⼒,可⽀持LTE、GSM、CDMA、WCDMA、TD-SCDMA等多种制式,并实现多种模式之间/语⾳和数据业务之间的切换。
从天线设计层⾯,LTE终端产品频率覆盖范围更宽(从700MHz到2.7GHz)。
⼀⽅⾯市场要求⼩巧精致的ID设计、⾼质量的⽤户体验;另⼀⽅⾯频率较低的700MHz频段需要较⼤的天线尺⼨,MIMO天线系统的双天线以及射频⾼性能指标(⾼隔离度、低相关性系数等)的要求导致产品尺⼨增加,这两⽅⾯的⽭盾使终端天线设计和测试成为LTE移动终端的⼀个关键技术难点。
LTE基站性能测试解决方案摘要:随着LTE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含HARQ功能)已经成为目前LTE基站测试的难点,基于R&S公司LTE选件中的自动反馈功能,可以按照3GPP 的要求完成相应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求。
本文结合ASTRI公司的Femtocell,给出了真实基站的测试结果,可以满足3GPP的测试要求。
关键词:LTE 基站;HARQ; 3GPP 36.141; Femtocell, SMU/AMU-K691. 简介随着LTE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对于LTE基站的射频收发测试已经趋于成熟。
目前主流的设备厂家都可以根据3GPP 36.141的规范完成相应的收发测试。
但36.141在收发测试的基础上还对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给出了相应的需求(对应规范第八章)。
基于此,R&S公司在原有收发测试方案的基础上率先推出了满足LTE基站性能测试的SMU/AMU-K69选件,以满足3GPP对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要求。
对于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要验证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功能,此时需要矢量源产生的上行LTE信号可以在和基站的闭环测试状态中,根据基站发送的ACK和NACK信息对上行信号进行实时的调整。
R&S公司的矢量源SMU/AMU 在配置相应的K69选件后可以方便的满足相应性能测试的需求。
这个新功能可以允许测试设备动态的控制发送的数据。
根据从被测设备发送给SMU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ACK/NACK 信号(HARQ反馈)和时序调整等功能,其工作原理与基站通过空中接口在PDCCH/PHICH 信道给UE发送反馈信息类似。
2. SMU/AMU自动反馈功能介绍:根据3GPP 36.141规范的要求:LTE基站接收机的性能测试需要根据ACK/NACK指令,测试设备可以实时控制相应PUSCH信道编码配置(如冗余版本等),其测试过程完全符合3GPP对于真实环境的HARQ处理过程。
罗德与施瓦茨:LTE测试解决方案作者:来源:《通信产业报》2015年第18期名称:LTE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类别:测试推荐指数:★★★★★近几年来,LTE已经成为通信业界的最为主要的话题。
而测试仪表和测试系统作为LTE 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对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了推动LTE产业的发展,罗德与施瓦茨(下文简称R&S)公司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系列测试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测试需求。
● LTE基站测试解决方案对于任何一个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标准的制定和不断完善,基站设备是整个产业最先发展的部分。
针对基站的测试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测试方案,另一种是外场测试方案,下面针对两种方案分别作简要介绍。
基站实验室测试方案针对TS 36.141中的测试项目而言,其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测试属于传统测试项目,利用矢量信号源和信号分析仪即可实现测试。
比较复杂的测试项目集中在性能测试上面,LTE基站性能测试需要验证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功能,此时需要矢量源产生的上行LTE信号可以在和基站的闭环测试状态中,根据基站发送的ACK和NACK信息对上行信号进行实时地调整。
R&S信号源SMW200A可以接收HARQ信息并且内置Fading和AWGN模块,并且可以在一台仪表内可配置最多8个基带,因此无需其它的测试设备就可以完成规范定义的性能测试。
为了方便地进行MIMO及Beamforming 测试,R&S公司提供了基于R&S示波器RTO的测试方案。
LTE分析软件可以控制示波器RTO的4个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得到LTE多天线发射系统的解调结果。
此外,对于多达8天线的TD-LTE的Beamforming测试,R&S公司示波器RTO配合R&S切换开关OSP,可以完成8天线的Beamforming测试。
毕竟团结乡补点分析报告
一、测试轨迹图
1、测试RSRP轨迹图:
2、测试SINR轨迹图:
二、测试指标:
三、补点方案:
2.1、补点详表:
2.2、补点分析:
2.2.1、问题点1:团结乡主干道附近路段补点分析
图2.2.1-2 弱覆盖路段视图
图2.2.1-2 Google视图
问题分析:
测试车辆行驶在团结乡附近路段时,UE占用7BJ-团结新街1小区信号(PCI=309),由于建筑物阻挡严重,平均接收电平低于-110dBm,邻区中无更好小区,导致此路段弱覆盖,需增加站点覆盖。
调整建议:
在七家湾附近新增站点解决弱覆盖,站址:E:105.3676995 N:27.7187;站高25M;方位角120°,240°,300°。
如下:
四、总结
本次对团结乡的LTE网络覆盖进行测试,团结乡镇现存的网络情况,主要由于房屋阻挡导致弱覆盖现象,需要通过增
加站点满足信号的连续覆盖,提高覆盖质量,提升用户感知。
中国移动T D-L T E I P v6终端测试方案(M i F i/C P E分册)C h i n a M o b i l e I P v6T e s t P l a n f o r T D-L T ET e r m i n a l s(M i F i/C P E)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测试方案主要用于测试TD-LTE MiFi/CPE终端的IPv6 功能以及与网络的兼容性。
本方案版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解释。
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方案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本方案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本方案主要起草人: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测试相关要求 (5)4.1网络拓扑 (5)4.2BIH/PNAT测试环境 (5)5 基本测试 (6)6 MIFI/CPE IP地址分配 (16)7 切换测试 (28)8 典型异常状态测试 (46)9 BIH/PNAT 测试 (52)1、范围本方案规定了中国移动TD-LTE MiFi/CPE类终端IPv6功能的相关测试内容及方法,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IPv6过渡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IPv6终端技术要求》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测试相关要求4.1 网络拓扑4.2 BIH/PNAT测试环境5 基本测试6 MiFi/CPE IP地址分配7 DNS测试8 重选测试9 性能测试10 MTU功能测试11 典型应用场景12 典型异常状态测试。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LTE仿真实验,研究和评估LTE系统的性能,包括吞吐量、延迟、覆盖范围等参数,以便优化系统设计及性能提升。
实验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和广域覆盖等特性。
在LTE系统中,主要包含了无线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络。
RAN包括基站(eNodeB)和用户设备(UE),核心网络包括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网络。
实验中,通过搭建仿真模型,模拟无线信道传输,并根据模拟结果评估系统性能。
实验步骤:1.设定仿真参数:包括系统带宽、载波频率、传输模式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仿真。
2.生成基站和用户设备:根据设定的参数生成虚拟基站和用户设备,模拟真实LTE网络场景。
3. 生成信道模型:选择适当的信道模型,如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等,进行信道仿真。
4.进行数据传输:根据设定的传输模式,模拟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过程,记录传输的吞吐量和时延等性能指标。
5.进行覆盖范围测试:通过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评估LTE系统的覆盖范围。
实验结果:通过对LTE系统的仿真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吞吐量:在不同载波频率和系统带宽条件下,系统的吞吐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随着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增加,吞吐量也相应增加。
2.延迟:通过模拟数据在信道上传输过程中的时延,得出系统的平均延迟,延迟主要和传输距离、信道质量等因素有关。
3.跨区干扰:在LTE系统中,会存在跨区干扰的问题。
通过信道仿真,评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4.覆盖范围:通过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模拟系统在不同覆盖范围下的性能表现。
评估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边缘效应。
实验总结:通过LTE仿真实验,对LTE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研究。
实验结果证实了LTE系统在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和广域覆盖等方面的优势,并为系统的优化提出了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