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洋水文要素观测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23
海洋水文观测的要求和观测方法介绍海洋水文观测方式有哪些一、海洋水文观测的要求:1.准确性:观测数据应具有高准确性,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实时性:观测数据应能够及时获取和传输,以满足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需要。
3.连续性:观测数据应能够连续地获取,以获取水文过程的完整性和变化规律。
4.综合性:观测项目应能够综合考虑多种要素,包括海洋温度、盐度、流场、海洋酸化度等。
5.空间性:观测项目应能够在空间上进行覆盖,包括区域性观测和点源观测。
二、海洋水文观测方法:1.航行观测法:通过在航行途中测量海洋水文参数,如温度、盐度、酸碱度等。
该方法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灵活性,但其观测数据受到船舶运动、测量仪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2.浮标观测法:通过在海洋中放置浮标,通过遥测等方式获取海洋水文参数。
该方法能够长时间连续观测目标区域的水文参数,但受制于浮标的耐波能力和遥测设备的通信能力。
3.定点观测法:通过埋设固定观测设备在特定海域进行水文观测。
该方法能够准确观测特定海域的水文参数,但受制于观测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需求。
4.卫星遥感法: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海洋风场等水文参数。
该方法具有广覆盖、连续性好以及观测范围大等优势,但受制于卫星分辨率和云层干扰等因素。
5.声学观测法:通过声学设备在水下测量海洋水文参数,如水深、水温、盐度等。
该方法适用于水下环境观测,具有高精度和较长距离的优势,但受制于水下能见度和声学传播的物理特性。
综上所述,海洋水文观测的要求包括准确性、实时性、连续性、综合性和空间性;观测方法包括航行观测法、浮标观测法、定点观测法、卫星遥感法和声学观测法。
这些观测方法在不同的研究需求下,在海洋水文观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1)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和海底等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3)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15~20m等深浅一带,这里既是波浪、潮汐对海底作用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也是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其内界,海岸部分为特大潮汐(包括风暴潮)影响的范围,河口部分则为盐水入侵的上界。
(4)海岸线:近似于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
(5)潮上带(海岸):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里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风暴潮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潮上带。
⑹潮间带(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故又称为潮间带。
(7)潮下带(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为潮下带。
(8)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也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
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组成。
(9)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大陆架外缘)为止。
(10)内海:亦称内水,指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
(11)领海:沿海国主权之下的、与其陆地或内海相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
(12)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
(13)毗连区:一种毗连国家领海并在领海外划定的一定宽度、供沿海国行使关于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方面管制权的一个特定区域。
(14)大陆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国家管辖水域。
(15)绝对精度(点位精度):指确定的点相对于某一参考点或坐标系的可靠性,属于外符合精度。
第一章绪论1. 名词解释(1)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息的地理分布,及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和海底等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3) 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15~20m等深浅一带,这里既是波浪、潮汐对海底作用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也是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其内界,海岸部分为特大潮汐(包括风暴潮)影响的范围,河口部分则为盐水入侵的上界。
(4) 海岸线:近似于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
(5) 潮上带(海岸):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里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风暴潮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潮上带。
(6) 潮间带(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故又称为潮间带。
(7) 潮下带(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为潮下带。
(8)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也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
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组成。
(9) 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大陆架外缘)为止。
(10) 内海:亦称内水,指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
(11) 领海:沿海国主权之下的、与其陆地或内海相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
(12) 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
(13) 毗连区:一种毗连国家领海并在领海外划定的一定宽度、供沿海国行使关于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方面管制权的一个特定区域。
(14) 大陆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国家管辖水域。
[单选题]1.我国海洋测绘深度基准采用的是(江南博哥)()。
[2013年真题]A.平均海水面B.大地水准面C.似大地水准面D.理论最低潮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第3.3.3条规定,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3.3.3条规定,以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
[单选题]2.中国沿海地区深度基准目前采用的是()。
[2012年真题]A.当地平均海面B.海洋大地水准面C.平均大地高潮面D.理论最低潮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98)第6.1.4条第1款规定,确定深度基准的一般原则:①中国沿海采用理论最低潮面(旧称理论深度基准面);②远海及外国海区采用原资料的深度基准;③不受潮汐影响的江河采用设计水位。
[单选题]3.现行海道测量使用的高程系统是()。
A.理论深度基准面B.当地平均海面C.吴淞零点D.1985国家高程基准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98)第3.3.2条规定,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单选题]4.下列航行图地理位置说明中,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中国、辽东半岛、黄海B.黄海、辽东半岛、中国C.中国、黄海、辽东半岛D.辽东半岛、黄海、中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98)第7.4.2条规定,总图不配置地理位置说明。
航行图应配置地理位置说明,其文字要简练、明确,由一至三组注记组成:①航行图的地理位置说明一般取海名及著名的岛、群岛、半岛、湾等名称,名称前加注所属国国名,如“中国黄海辽东半岛”。
②港湾图一般取海、湾、半岛、群岛、岛屿、江河等名称作地理位置说明,名称前应加注所属国国名,如“中国东海舟山群岛”。
[单选题]5.海图内容的三大要素是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
[2011年真题]A.水部要素B.陆部要素C.助航要素D.辅助要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海图是以海洋及其毗邻的陆地为描绘对象的地图。
海洋水文观测:海冰观测要素及观测项目介绍海冰是海洋中一切冰的总称,它包括由海水冻结而成咸水冰以及由江河入海带来的淡水冰,也包括极地大陆冰川或山谷冰川崩裂滑落海中的浮冰和冰山。
海冰观测的要素包括:浮冰观测、固定冰观测和冰山观测。
检测具有国家认可的测绘资质,拥有多名专业级海洋测绘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
我们将利用自身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表示。
记录时取整数。
观测时环视整个海面,估计浮冰分布面积占整个能见海域面积的成数。
海面无冰时,记录栏空白;浮冰分布面积占整个能见海域面积不足半成时,冰量记“0”;占半成以上,不足一成半时,冰量记“1”,余类推。
整个能见海面布满浮冰时,冰量记“10”,有缝隙时记“10-”。
海面能见度小于或等于1 km时,不进行冰量观测,记录栏记横杠“-”。
2、密集度观测密集度为浮冰覆盖面积与浮冰分布面积的比值。
密集度观测和记录方法与冰量相同。
海面无冰时,密集度栏空白;冰量为“0”时,密集度记“0”。
当浮冰分布的海域内有超过其面积一成以上的完整无冰水域时,此水域不能算作浮冰分布海域。
当海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浮冰分布区域时,应分别进行观测,取平均值作为密集度。
3、冰型观测冰型是根据海冰的生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海冰类型。
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根据要求判断其所属类型,用符号记录。
当海面上同时存在多种冰型时,按量多少依次记录;量相同时,按厚度大小的顺序记录。
每次观测最多记五种。
当海冰距离观测点很远,无法判定冰型时,冰型栏记横杠“-”。
4、冰表面特征观测冰表面特征是指浮冰在动力或热力作用下所呈现的外貌。
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按要求判断其所属种类,用符号记录。
b)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冰表面特征时,按其数量多少依次记录﹔量相同时,按要求所列顺序记录。
每次观测最多记三种。
海冰观测:固定冰观测1、冰型观测固定冰冰型是依冰的生成和形态等划分的固定冰类型。
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按要求判定其所属类型,用符号记录。
《海洋水文环境要素,老神奇啦!》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海洋水文环境要素这事儿。
这海洋啊,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奇妙的大地方,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啦。
咱先说说水温吧。
这海洋里的水温那可不像咱家里的洗澡水那么稳定。
在不同的地方,水温那是千差万别。
有的地方热得像个大温泉,有的地方呢,冷得能冻掉你的脚丫子。
这水温可是很重要的哦,它能影响好多东西呢。
比如说,海里的小鱼小虾们,它们就喜欢找水温合适的地方待着。
要是水温太高或者太低,它们可就不开心啦,说不定就搬家了。
而且水温还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就像风会吹动云彩一样,水温不一样,海水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跑。
再说说盐度。
嘿,这盐度就像是海洋的味道。
有的地方海水咸得很,就像喝了一大口盐水。
有的地方呢,就稍微淡一点。
这盐度也有大作用呢。
它能决定哪些生物能在这片海里生活。
有些生物就喜欢咸一点的水,有些呢,就喜欢淡一点的。
而且盐度还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密度不一样,海水的分层情况也不一样。
就好像我们吃的蛋糕,一层一层的,可有意思啦。
还有海浪。
哇哦,海浪那可真是个调皮的家伙。
有时候它温柔得像个小绵羊,轻轻地拍打着海岸。
有时候呢,它又凶猛得像个大怪兽,能把大船都给掀翻。
海浪是由风啊、地球自转啊这些因素引起的。
它可不光是看着好玩,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影响呢。
比如说,海边的渔民们就得看着海浪的大小来决定什么时候出海打鱼。
要是海浪太大,那可就危险啦。
最后说说海流。
这海流就像是海洋里的高速公路。
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的海流能把温暖的水带到寒冷的地方,让那里的冬天也不那么冷。
有的海流呢,能把营养丰富的海水带到鱼儿们生活的地方,让它们吃得饱饱的。
海流还能影响气候呢,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总之啊,这海洋水文环境要素可真是太神奇啦。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我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海洋,让它一直美丽下去。
嘿嘿,下次咱再聊海洋的时候,就更有得聊啦!。
海洋水文观测:海浪观测目测法和仪器法详细介绍海洋水文观测是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基础,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洋水文观测中的海浪观测主要观测要素为波高、周期、波向、波型、海况、风速和风向。
检测具有国家认可的测绘资质,拥有多名专业级海洋测绘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
我们将利用自身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
海面无浪,波型栏空白。
风浪,F:受风力的直接作用,波形极不规则,波峰较尖,波峰线较短,背风面比迎风面陡,波峰上常有浪花和飞沫涌浪,U:受惯性力作用传播,外形较规则,波蜂线较长,波向明显,波陡较小混合浪,FU: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和涌浪波高相差不大F/U: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明显大于涌浪波高U/F: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风浪波高明显小于涌浪波高海浪观测:仪器方法1、以船只为承载工具观测波浪1)仪器设备目前一般采用浮球式加速度型测波仪。
2)观测步骤和要求在船上采用测波仪观测海浪的主要步骤和要求如下:a)当船只进入作业区后,应根据风向和海流确定船只的工作方式(漂移或抛锚)和测头的施放位置。
b)依观测点水深和海况确定仪器记录量程,按8.1.4的要求,选定采样时间间隔,在采样的时间长度(17 min~20 min)测定不少于100个波的波高和周期,取其中100个连续波求得各特征值或记录波面模拟曲线。
c)观测位置应避开影响海浪的障碍物,如暗礁、浅滩、岛屿和人工建筑物等。
测点附近有障碍物时,应记录影响海浪的情况。
d)在强流区测波时,不宜采用海流会导致海浪记录漂零等误差的测波仪﹔测点附近有强电干扰时,不宜采用遥测波浪仪。
2、锚碇测波1)仪器设备锚碇测波常使用声学测波仪和重力测波仪。
2)观测步骤和要求锚碇测波的主要步骤和要求如下:a)应根据项目要求以及观测现场的海洋环境,选用测波仪类型,并确定浮标系留方式。
b)锚碇系统连接前,应对仪器各项性能进行测试,确认仪器良好方可使用。
海洋仪器设备定义海洋仪器设备是指用于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各类仪器设备。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揭示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海洋测量仪器设备1. 声纳测深仪:声纳测深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水深的仪器设备,通过发送声波并接收回波的方式来测量水深。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水文测量、地质勘探、海底地形测绘等领域。
2. 海洋浮标:海洋浮标是用于测量海洋表层水体温度、盐度、流速等参数的装置。
它通过携带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气象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浮标探测器:海洋浮标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海洋环境参数的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海洋温度、盐度、流速等参数。
它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可以被投放到海洋中进行长期观测。
4. 海底地形测绘仪:海底地形测绘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海底地形的设备,它通过携带声纳和定位系统,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高度、坡度等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勘探、海底管线布设等领域。
二、海洋观测仪器设备1. 海洋气象观测仪器:海洋气象观测仪器用于测量海洋中的气象要素,如风速、风向、气温、湿度等。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海洋气象的变化规律,为海洋气象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2. 海洋水文观测仪器:海洋水文观测仪器用于测量海洋中的水文要素,如水温、盐度、流速等。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海洋的水文特性,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 海洋生物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用于测量海洋中的生物要素,如浮游生物密度、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强度等。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海洋采样仪器设备1. 海洋水样采集器:海洋水样采集器用于采集海洋中的水样,以获取海水中的溶解氧、营养盐、有机物等成分。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海洋化学特性,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海洋水文观测海浪观测目测法和仪器法详细介绍目测法是通过观察海洋表面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水文观测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
目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测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观测员直接观察海浪特征进行测量,如利用目测方法分别测量波高、波周期和波长。
其中波高是指波浪顶部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波周期是指两个相邻波浪顶部通过其中一点所需的时间;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浪顶部之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时,观测员一般站在船舷或岸边,利用目测手段,通过直接观察波浪的特征并估计数值。
第二种是利用浮标、航标等固定设施进行测量,如测量海面的涨退和涨干的周期与幅度。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长期观测,通过记录固定设施上标志物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测量。
浮标和航标会随着涨退和涨干的周期进行上升和下降,观测员可以通过观察标志物的变化来估算涨退和涨干的周期和幅度。
仪器法是利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海洋水文观测的方法,常用的仪器包括浮标、声纳、雷达等。
仪器法的优点是观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进行长期连续观测。
浮标是一种常用的水文观测仪器,通过将浮标投放到海洋中,利用浮标上安装的传感器测量海洋水文要素。
浮标可以通过测量设备记录海洋表面的波高、波周期等水文要素的变化。
声纳是一种用于测量海洋底部形态和水深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并根据声速来计算出水体的深度。
声纳可以用于测量浅海和深海的水深信息。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海洋表面的风速、降雨量、波高等水文要素。
通过利用雷达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的特性,可以获得水文要素的相关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仪器用于测量海洋水文要素,如气象球、CTD仪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在海洋水文观测中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数据,为海洋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海洋水文观测是通过目测法和仪器法对海洋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海洋环境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
目测法通过直接观察波浪特征以及浮标等设施的变化,进行波高、波周期等水文要素的估计;仪器法则通过使用浮标、声纳、雷达等专业设备进行准确测量。
人类与海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海洋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怎样学习这个课程?参考答案:既要勇于探索,又要讲究科学;要求听众能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二十一世纪人才重任在肩,要勇于解决21世纪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
参考答案:对3.“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掠夺最血腥时期。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神农氏哪个部落早在5000年之前就学会了煮海为盐?参考答案:宿沙氏2.中国____(公元29-97年)在《论衡.书虚篇》中明确指出潮汐运动对月球的依赖关系:“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参考答案:王充3.以下哪些文明属于地中海文明?参考答案: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爱琴文明4.新时期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鱼鳞表明在4000-5000年以前中国沿海先民已经能够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
参考答案:对5.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及其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起点是广州。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1405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____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的编队下西洋。
参考答案:郑和2.1492年,航海家____登陆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群岛,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欧洲至每周的新航路?参考答案:哥伦布3.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人____第一次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西南部城市卡里卡特,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参考答案:达伽马4.以下哪些航海家进行过环球航行:参考答案:麦哲伦;库克;德雷克5.1768-1779年,英国人库克进行了5次世界航行,足迹遍及太平洋,揭开了地球上最大水域的地理秘密。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_____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参考答案:哥伦布2.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的时间是_____年?参考答案:15883.继英吉利海峡海战之后,_____一举取代西班牙“海洋霸主”地位,开启了长达300 年的帝国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