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阵与分块矩阵
- 格式:ppt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7
分块矩阵逆矩阵公式分块矩阵逆矩阵是指将一个大的矩阵划分成多个小的矩阵,并对它们进行求逆操作得到整个矩阵的逆矩阵。
分块矩阵逆矩阵的求解可以用到很多公式和算法,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其中的一些常用的公式和算法。
1. 矩阵分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矩阵分块的概念。
矩阵分块是将一个大的矩阵划分成多个小的矩阵的过程。
这些小的矩阵可以是行向量或列向量,也可以是子矩阵。
矩阵的分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是二分法和多分法。
例如,将一个 $4 \times 4$ 的矩阵分成四个 $2 \times 2$ 的子矩阵,可以表示为:$$\begin{pmatrix} A_{11} & A_{12} \\ A_{21} & A_{22}\end{pmatrix}$$其中 $A_{11}, A_{12}, A_{21}, A_{22}$ 分别是四个 $2 \times 2$ 的子矩阵。
2. 矩阵的秩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
矩阵的秩定义为矩阵中非零行的最大个数或者矩阵中非零列的最大个数。
对于任意一个 $m \times n$ 的矩阵 $A$,其秩为 $r(A)$。
3. 矩阵的逆矩阵矩阵的逆矩阵是指一个矩阵 $A$ 的逆矩阵 $A^{-1}$ 满足以下条件:$$A A^{-1} = A^{-1} A = I$$其中 $I$ 是单位矩阵。
注意,只有可逆矩阵才有逆矩阵。
如果一个矩阵不可逆,则称其为奇异矩阵。
4. 矩阵的分块逆矩阵公式对于大的矩阵的求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分块并应用一些公式和算法来实现。
常见的分块逆矩阵公式有以下几种:- 逆矩阵的分块公式对于一个分块矩阵:$$A=\begin{pmatrix} A_{11} & A_{12} \\ A_{21} & A_{22}\end{pmatrix}$$如果 $A_{11}$ 是可逆矩阵,则它的逆矩阵为:$$A^{-1}=\begin{pmatrix} (A_{11}-A_{12} A_{22}^{-1}A_{21})^{-1} & -(A_{11}-A_{12} A_{22}^{-1} A_{21})^{-1} A_{12} A_{22}^{-1} \\ -A_{22}^{-1} A_{21} (A_{11}-A_{12} A_{22}^{-1} A_{21})^{-1} & A_{22}^{-1} + A_{22}^{-1}A_{21} (A_{11}-A_{12} A_{22}^{-1} A_{21})^{-1} A_{12}A_{22}^{-1} \end{pmatrix}$$其中 $A_{11} - A_{12} A_{22}^{-1} A_{21}$ 是一个 $k \times k$ 的可逆矩阵,$A_{22}^{-1}$ 是一个 $(n-k) \times (n-k)$ 的可逆矩阵。
分块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常常用于描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计算线性变换的效果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矩阵进行求逆操作,以便进行矩阵的乘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等操作。
而分块矩阵求逆矩阵的方法是一种比较高效、实用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基本原理分块矩阵求逆矩阵的基本思想是将原矩阵分解成若干个子块矩阵,然后利用矩阵分块的性质,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矩阵运算,将原矩阵求逆的问题转化为对子块矩阵求逆的问题。
具体来说,假设我们要求解一个n阶矩阵A的逆矩阵,可以将A分解成如下的分块矩阵:$$A = begin{bmatrix} A_{11} & A_{12} A_{21} & A_{22}end{bmatrix}$$其中,$A_{11}$是一个$ktimes k$的矩阵,$A_{22}$是一个$(n-k)times(n-k)$的矩阵,$A_{12}$是一个$ktimes(n-k)$的矩阵,$A_{21}$是一个$(n-k)times k$的矩阵。
根据矩阵分块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矩阵分解式:$$A^{-1} = begin{bmatrix} B_{11} & B_{12} B_{21} & B_{22} end{bmatrix}$$其中,$B_{11}$是一个$ktimes k$的矩阵,$B_{22}$是一个$(n-k)times(n-k)$的矩阵,$B_{12}$是一个$ktimes(n-k)$的矩阵,$B_{21}$是一个$(n-k)times k$的矩阵。
我们的目标是求解出$B_{11}$、$B_{12}$、$B_{21}$和$B_{22}$。
根据矩阵分块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原矩阵的逆矩阵表示为:$$A^{-1} = begin{bmatrix} A_{11}^{-1} +A_{11}^{-1}A_{12}B_{22}A_{21}A_{11}^{-1} &-A_{11}^{-1}A_{12}B_{22} -B_{22}A_{21}A_{11}^{-1} & B_{22} end{bmatrix}$$这个式子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它的本质是非常简单的:将原矩阵分解成若干个子块矩阵,然后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矩阵运算,将原矩阵的求逆问题转化为对子块矩阵的求逆问题。
逆矩阵-分块矩阵逆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对于一个可逆矩阵A,存在一个矩阵B,使得AB=BA=I,其中I为单位矩阵。
逆矩阵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求解行列式、计算特征值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因此研究逆矩阵的性质及其计算方法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内容。
分块矩阵是指将一个矩阵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多个小块的矩阵。
分块矩阵在矩阵运算中有很大的便利,在求解高维线性方程组、矩阵分解、计算特殊矩阵的特征值等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逆矩阵和分块矩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介绍如何在分块矩阵中求逆矩阵。
逆矩阵的定义和性质对于一个可逆矩阵A,存在一个矩阵B,使得AB=BA=I,其中I为单位矩阵。
矩阵B称为矩阵A的逆矩阵,记作A^-1。
逆矩阵的存在与唯一性定理表明,对于一个可逆矩阵A,其逆矩阵存在且唯一。
下面是一些逆矩阵的性质:1. (A^-1)^-1=A3. (A^T)^-1=(A^-1)^T,其中A为可逆矩阵。
4. 若A为可逆矩阵,则|A|≠0。
5. 若A和B都是可逆矩阵,则A+B和AB都是可逆矩阵。
求逆矩阵的方法求解逆矩阵的常见方法是高斯-约旦消元法和伴随矩阵法。
高斯-约旦消元法是通过矩阵初等变换将矩阵A转换为单位矩阵I,但这种方法的计算量比较大,不适合求解大型矩阵的逆矩阵。
伴随矩阵法可以较为简单地求解逆矩阵。
对于一个n阶可逆矩阵A,其伴随矩阵的定义如下:设A为一个n阶可逆矩阵,其余子式为Aij,则置Mij为(-1)^{i+j}Aij,称M为A的伴随矩阵。
则A的逆矩阵为A^-1=1/|A|M^T,其中|A|为A的行列式。
例如,对于一个2阶矩阵A=[a11,a12;a21,a22],其伴随矩阵为M=[a22,-a12;-a21,a11],则A的逆矩阵为分块矩阵是将一个矩阵按照一定规则划分成多个小块的矩阵。
例如,对于一个4阶矩阵A,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划分成4个2阶矩阵:A=[A11,A12;A21,A22]其中A11、A12、A21、A22均为2阶矩阵。
线性代数五:逆矩阵、伴随矩阵、分块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逆矩阵、伴随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1、矩阵的逆
2.伴随矩阵
3.逆矩阵的性质,及与伴随矩阵、转置矩阵的⽐较
从性质5可以看出:如果转置、伴随、逆矩阵在⼀起的运算时,随便先做哪个运算,结果都是⼀样的。
⼆、求逆矩阵
1.求逆的三个⽅法
2.常⽤的⼏个求逆公式
3.证明可逆
三、分块矩阵
1.分块矩阵的概念
按任意垂直线分块,⼀般没什么意义:
按⾏或列分块,是有意义的,代表了⾏或列向量:
AB=0的推论:
2.分块矩阵的运算
分块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运算:
分块矩阵,求转置矩阵、逆矩阵、伴随矩阵、⾏列式、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