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单片机串口的两种方法C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也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使用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
1. 硬件准备在开始编写串口通信程序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一块51单片机开发板,内置了串口通信功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连接一个与单片机通信的外部设备,例如计算机或其他单片机。
2. 引入头文件在C语言中,我们需要引入相应的头文件来使用串口通信相关的函数。
在51单片机中,我们需要引入reg51.h头文件,以便使用单片机的寄存器操作相关函数。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入头文件来定义串口通信的相关寄存器。
3. 配置串口参数在使用串口通信之前,我们需要配置串口的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这些参数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51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写入相应的寄存器来配置串口参数。
4. 初始化串口在配置完串口参数之后,我们需要初始化串口,以便开始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初始化串口的过程包括打开串口、设置中断等。
5. 数据发送在串口通信中,数据的发送通常分为两种方式:阻塞发送和非阻塞发送。
阻塞发送是指程序在发送完数据之后才会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而非阻塞发送是指程序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代码。
6. 数据接收数据的接收与数据的发送类似,同样有阻塞接收和非阻塞接收两种方式。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不断地检测是否有数据到达,并及时进行处理。
7. 中断处理在串口通信中,中断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通过使用中断,可以及时地响应串口数据的到达或者发送完成等事件,提高程序的处理效率。
8. 串口通信实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实例,用于在51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
```c#include <reg51.h>#include <stdio.h>#define BAUDRATE 9600#define FOSC 11059200void UART_init(){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为模式2SCON = 0x50; // 设置串口为模式1,允许接收TH1 = 256 - FOSC / 12 / 32 / BAUDRATE; // 计算波特率定时器重载值TR1 = 1; // 启动定时器1EA = 1; // 允许中断ES = 1; // 允许串口中断}void UART_send_byte(unsigned char byte){SBUF = byte;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TI = 0; // 清除发送完成标志位}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_byte(){while (!RI); // 等待接收完成RI = 0; //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return SBUF;}void UART_send_string(char *s){while (*s){UART_send_byte(*s);s++;}}void main(){UART_init();UART_send_string("Hello, World!"); while (1){unsigned char data = UART_receive_byte();//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编写出简单的51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
学校logo[请输入论文题目]专业:[请输入专业]班级:[请输入班级]学生姓名:[请输入姓名]指导教师:[请输入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年3月29日用VC 6.0实现串行通信的三种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平台下串行通信的实现机制,讨论了根据不同的条件用Visual C++ 设计串行通信程序的三种方法,并结合实际,实现对温度数据的接收监控。
---- 在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串口是常用的计算机与外部串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由于串行通信方便易行,所以应用广泛。
依据不同的条件实现对串口的灵活编程控制是我们所需要的。
---- 在光学镜片镀膜工艺中,用单片机进行多路温度数据采集控制,采集结果以串行方式进入主机,每隔10S向主机发送一次采样数据,主机向单片机发送相关的控制命令,实现串行数据接收,处理,记录,显示,实时绘制曲线。
串行通信程序开发环境为VC++ 6.0。
---- Windows下串行通信---- 与以往DOS下串行通信程序不同的是,Windows不提倡应用程序直接控制硬件,而是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设备驱动程序来进行数据传递。
串行口在Win 32中是作为文件来进行处理的,而不是直接对端口进行操作,对于串行通信,Win 32 提供了相应的文件I/O函数与通信函数,通过了解这些函数的使用,可以编制出符合不同需要的通信程序。
与通信设备相关的结构有COMMCONFIG ,COMMPROP,COMMTIMEOUTS,COMSTA T,DCB,MODEMDEVCAPS,MODEMSETTINGS共7个,与通信有关的Windows API函数共有26个,详细说明可参考MSDN帮助文件。
以下将结合实例,给出实现串行通信的三种方法。
---- 实现串行通信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VC++提供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首先,在对话框中创建通信控件,若Control工具栏中缺少该控件,可通过菜单Project --> Add to Project --> Components and Control插入即可,再将该控件从工具箱中拉到对话框中。
51 单片机的SCON 寄存器与C 程序解析
用计算机来控制单片机,进而控制继电器等其他外设,感觉不错啊,怎幺实现呢?一步步来吧。
单片机串行口通信,也就是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要实现,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
(1)实现之前,请确定串口正常,我之前做过串口操作,烧了不能控制,后来才发现,设备管理器里串口有叹号,驱动有问题,可能是开发实验板没有插好或是换了个USB 口造成的(我用的是串口转USB 的,笔记本用)
(2)串口初始化,这方面,最好有相关的书来的,明白消化定时器与中断,这样操作起来就容易了。
一。
设定串口的工作方式:设定SCON 寄存器。
什幺是SCON 呢?。
普中单片机驱动安装初试单片机,什么都不懂,就按照光盘里的步骤开始(先声明我用的是64位win7旗舰版的笔记本)打开软件安装指导.pdf1. USB 转串口驱动的安装这个驱动是最让我蛋疼的,用了很久才搞定。
按照指导,安装驱动发现驱动打开是这个东西与图上不同,这也就算了,蛋疼的是安装失败。
无奈,连上板子,进设备管理器,看到然后右键更新驱动程序软件》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从计算机的设备驱动程序列表中选择》端口(COM和LPT)》从磁盘安装,此时打开光盘的驱动文件夹即找到后打开出现了图中没签名不懂什么意思,再点下一步,结果就悲剧了下图至此完全迷茫了,这又是神马。
特意百度了下错误代码52 ,没有帮助。
回到设备管理器有感叹号就是驱动没没有签名的缘故。
不管了,脸上板子,打开可用的串口不过还是进入了PZISP软件,设置好点下载程序至此,表示尝试失败。
这时,想到烧录软件还有官方的没试,就试了下,结果又失败。
而且光盘中给出了两种官方软件版本STC_ISP_V479.exe 和STC_ISP_V488.exe 都不行。
接下来,本屌认为是驱动的原因,光盘教程图中的驱动是v1.40,而给的却是v1.31,故百度上找v1.40版本,找来了安装,一样的结果,又失败。
又是不停的百度,什么串口、驱动、usb线、还有烧录软件等等各种原因,这一过程虽然累,却让我加深了解单片机。
好了,废话不多说,最后百度CH341SER.INF ,点第一个进下载得到CH341SER.zip,解压后然后猛点SETUP.EXE果断进设备管理器验证,看到表示成功。
(此时,有网友可能还是感叹号,不要紧,右键更新,选择第一个较新版本的文件,回来再看,感叹号已经没了。
迫不及待地下载个程序到板子,果断在没有以前的情况了。
貌似,官方软件还是用不了,以后再搞吧。
至此,所有的单片机驱动安装,学习环境的安装已经完成。
单片机串口烧录程序的实现方法
单片机串口烧录程序的实现方法主要依赖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功能。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
1. 硬件连接:首先,你需要将单片机与电脑进行连接。
这通常通过串口线实现,一端连接到电脑的串口,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TXD和RXD(通常是串口通信的引脚)。
2. 设置开发环境:你需要在电脑上安装相应的开发环境,例如Keil、IAR等。
这些开发环境提供了代码编写、编译和烧录的功能。
3. 编写程序:在开发环境中,你可以编写程序代码。
这些代码将被编译成二进制文件。
4. 编译程序:在开发环境中,你可以将编写的代码编译成二进制文件。
5. 设置烧录参数:在开发环境中,你需要设置串口烧录的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这些参数需要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参数一致。
6. 烧录程序:在开发环境中,你可以选择将编译好的程序通过串口烧录到单片机中。
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程序的长度和单片机的速度。
7. 调试程序:程序烧录完成后,你可以通过串口将单片机与电脑连接,然后启动程序进行调试。
注意:在烧录程序之前,请确保单片机的电源已经关闭。
因为在烧录过程中,程序会覆盖单片机上的原有程序,如果在烧录过程中单片机还在运行,可能会导致程序错误。
以上就是单片机串口烧录程序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会因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嵌入式系统芯片,一直以来都备受工程师和科技爱好者的喜爱。
在嵌入式系统中,51单片机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C语言和RRC汇编编程的技巧和方法。
1.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51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是一种相对简单易学的编程方法。
通过C语言,可以实现对于51单片机的各种功能进行控制和操作。
在进行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时,首先需要熟悉51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环境和开发工具。
常用的51单片机C语言编程环境有Keil C51、SDCC等。
在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后,就可以开始进行51单片机C语言编程。
在编写C语言程序时,需要注意对51单片机的外设进行正确的配置和初始化,以及对硬件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可能需要对中断、定时器、串口等进行特殊的处理。
2. 51单片机RRC汇编编程在嵌入式系统中,汇编程序通常被用于对特定的硬件进行底层控制和优化。
对于51单片机来说,RRC汇编语言是一种常用的低级语言。
在进行51单片机RRC汇编编程时,需要对51单片机的指令集和寄存器进行深入的了解。
通过RRC汇编语言,可以直接对51单片机的硬件进行操作,实现对于特定硬件资源的高效控制。
在进行RRC汇编编程时,需要注意对内存和寄存器的管理,以及对51单片机的中断和外设的处理。
3. 51单片机C语言和RRC汇编编程的应用通过学习51单片机C语言和RRC汇编编程,可以实现对于各种应用的快速开发和优化。
在工业控制、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领域,都可以广泛应用51单片机C语言和RRC汇编编程技术。
通过合理的软件设计和编程,可以实现对51单片机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通过C语言和RRC汇编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和高性能要求。
4. 总结通过对51单片机C语言和RRC汇编编程的初步介绍,可以看出这两种编程方法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MCS-51单片机技术项目驱动教程C语言第二版习题答案第1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单片机?最早的单片机是什么时间推出的?答: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它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和I/O接口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最早的单片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
2. 简述单片机的特点。
答:单片机具有种类众多、性价比高、集成度和可靠性高、存储器ROM和RAM严格区分、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I/O引脚通常是多功能的、外部扩展能力强等特点。
3. 什么是MCS-51单片机?最早是哪家公司推出的?答:MCS-51单片机是所有兼容Intel 8051指令系统单片机的统称,最早由Intel 公司推出。
4. 说出4种以上常用的单片机类型。
答:(1)MCS-51单片机;(2)AVR单片机;(3)PIC单片机;(4)MSP430单片机;(5)Motorola单片机。
5. 什么是总线?单片机中的总线有哪几种?答:总线是指从任意一个源点到任意一个终点的一组传输数字信息的公共通道。
单片机中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
6. 简述单片机中位和字节的概念。
答:一个二进制数叫1位,相邻的8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
7.存储地址的作用是什么?答:存储地址用来定义每个存储单元,以供CPU寻址、操作。
第2章思考与练习1. AT89C51单片机的内部ROM 和RAM分别是多大空间?最多可扩展多少空间?答:分别是4KB和128B,ROM最多可扩展60KB,RAM最多可扩展64KB。
2. AT89C51单片机有哪几个中断源?答:有3个内部中断源和2个外部中断源。
3. 画出MCS-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原理图,包括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并根据参数计算上电复位时高电平的持续时间。
答:复位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STC单片机程序下载、串口调试方法
一、STC单片机程序下载方法
STC单片机和AT89S系列单片机程序下载方式是不一样的,AT89S系列单片机采用USB_ISP下载线或是并口ISP下载线进行下载,STC单片机是采用串口ISP进行下载的.
STC单片机程序下载流程(以STC89C52RC为例):
1、在开发板断电的情况下将开发板用串口线和电脑连接起来,串口线的一端和开发板串口相接,另一
端和电脑的串口相接.
2、打开STC程序下载软件,界面如下:
3、选择单片机类型
4、打开要下载的程序文件
点“打开程序文件”,选择要下载的程序(.hex文件)5、下载设置,这项可以不管,使用默认的就可以.
6、点“”
点完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7、给开发板供电,供完电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到此,整个程序就下载完成了!
注:STC单片机下载时,每次都要先点下载,再上电!
二、STC单片机串口调试方法
1、按上述上法把串口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以串口接收和发送程序+数码管为例)
2、下载完程序后点串口助手进入到串口助手界面.
3、对串口助手进行设置.
5、点打开串口
打开后指示灯会变绿
6、在单字符发送区输入一个16进制数,如:55
7、点发送字符/数据
7、点完后在接收区会看到刚发的数据
以上是以串口接收和发送程序+数码管程序为例对串口调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51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51单片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微控制器,在国内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需要通过串口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的编写方法。
一、串口介绍串口是一种通信接口,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其主要特点是一条通信线路同时只能传输一位数据,因此称为串口。
串口和并口属于不同的通信接口标准。
串口的优点是具有通信距离远、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
串口有两种工作模式: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异步串口通信更为常见。
二、异步串口通信原理在异步串口通信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不同步实现的。
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会发出一个起始位,接下来是数据位,最后是一个或多个停止位。
在接收端,当检测到起始位时,开始接收数据。
根据通信协议,在接收完数据位后,接收端会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再结束本次通信。
1. 硬件连接在51单片机和电脑之间进行串口通信,需要用到串口转USB线。
将串口转USB线的TxD接口与51单片机的P3.1接口相连,RxD接口与P3.0接口相连。
此外,需要一个5V的电源供给51单片机。
2. 准备工作在编写程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将P3口设为外部中断P3口的最低2位是外部中断的2个输入端,需要将它们设为中断输入。
EA=1;EX0=1;(2)设置波特率串口通信需要设置波特率。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9200、38400等。
对应的波特率常数为0xFD、0xFA、0xF4等。
TH1=0xFD;//波特率9600(3)使能串口中断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会不断产生中断,需要将中断使能。
ES=1;//允许串口中断3. 编写程序(1)发送数据void SendData(unsigned char SendBuff[],unsigned int ULength){unsigned int i;for(i=0;i<ULength;i++){SBUF=SendBuff[i];//发送数据while(TI==0); //等待,直到发送完成TI=0;}}(2)接收数据(3)主函数TMOD|=0x20;//定时器1工作方式2TH1=0xFD;//波特率9600TR1=1;//打开定时器1SCON=0x50;//串口方式1,8位数据,无校验,1停止位EA=1;//开总中断ES=1;//开串口中断while(1){SendData(pSendData,4);//发送数据 RecvData(pRecvData,4);//接收数据if(pRecvData[0]=='K'){P0=0x01;//点亮LED}else{P0=0x00;//关闭LED}}}四、总结。
STC单片机程序下载串口调试方法
1.直接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首先,需要在单片机的程序中编写串口通信的相关代码。
通过设置波
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来实现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单片机程序中,使用串口发送函数将数据发送给电脑。
然后,在电
脑端利用串口助手软件,设置好对应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在串口助手的接
收窗口中就能够看到从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
反之,如果要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可以在串口助手软件的发送窗口中
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点击发送按钮即可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
在单片机
程序中,接收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来进行处理。
2.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
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可以简化串口调试的流程,提供直观的界面和功能。
常用的串口调试助手软件有PuTTY、Tera Term、CoolTerm等。
以PuTTY
为例,以下是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进行串口调试的步骤:
- 打开PuTTY软件,选择Serial连接类型。
- 在Serial窗口中选择相应的串口号和波特率,点击Open按钮。
-接着,单片机程序中的串口输出就会在PuTTY的窗口中显示出来。
-如果要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可以在PuTTY的窗口中输入需要发送的
数据,回车即可发送。
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单片机的串口调试。
可以通
过观察串口输出的数据和发送的数据,来判断单片机程序是否正常工作。
总结:。
开源详解(看完如觉得不错,请顶一下哦!)声明:软件版权归作者完全所有。
未经作者授权,请勿在任何第三方杂志、报刊、网站转载或发表,本程序仅供学习研究用,您可以自由拷贝、散发本程序,但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很多网上认识的朋友,提到这个话题,在此用此例给热爱单片机的朋友!---一个简单的串口控制继电器的例子(全部源代码)-- 马工2006-5-8 20:00下面的文章详细的说明了如何在PC端编制控制程序,并且通过串口输出数据来控制单片机硬件,单片机外围连接了若干继电器,达到控制继电器开关的作用。
要说的是,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实现上述的功能,下面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并且出于便于大家学习阅读的目的,很多代码并没有进行优化,而是将其展开编写,在你理解后,你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修改、优化代码,使之更优化和精简,并符合你的其他要求。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觉得给你带来了帮助,我非常高兴。
如果你无法理解,你应该再看一下其他更基础的书籍、文章。
我想应该分成二个部分来讲(单片机部分、PC程序部分),并且希望能写得较为详细,把基础的讲述清楚。
1、单片机部分电路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单片机源代码(asm格式):;--------------------------------------------------;--------------------------------------------------;设置串行口波特率9600;串行口设置MODE1,SM1=0,REN=1,SMOD=1;晶振11.0592,定时设置为0FDH;常用端口设置参数;FD 9600;FA 4800;F4 2400;E8 1200;--------------------------------------------------;*********************************************************** ORG 00HJMP STARTORG 23HJMP UARTORG 30HSTART: MOV SP,#70HMOV SCON,#50HMOV TMOD,#00100001B ;TIM1在模式2 TIM0在模式1MOV TH1,#0F4H ;设置定时时间SETB TR1 ;启动定时器1SETB ES ;允许串口中断SETB EA ;允许总中断MOV P0,#0 ;P0、P2输出低电平MOV P2,#0JMP $ ;等待状态;*****************************************;串行口中断;*****************************************UART: PUSH ACCPUSH PSWCLR ES ;关闭串行口中断MOV TH0,#HIGH(65536-65536)MOV TL0,#LOW(65536-65536)SETB TR0 ;开定时器0MOV 30H,#00 ;同步位MOV 31H,#00 ;数据1MOV 32H,#00 ;数据2MOV 33H,#00 ;结束位MOV R0,#30HREC:jbc tf0,FS ;接收时间是否超时?是则执行FSJNB RI,REC ;接收数据CLR RIMOV A,SBUFMOV @R0,AINC R0JMP RECFS: CLR TR0 ;关定时器0;********************************CALL FUN ;解码并控制继电器SETB ES ;开串行口中断POP PSWPOP ACCRETI ;中断子程序返回;**************************************** ;解码并控制继电器;下面的程序可以更简洁,但为了方便,展开来编制;**************************************** FUN: MOV A,#0AH ;判断第1字节即同步位CJNE A,30H,ERRMOV A,#0DH ;判断第4字节即结束位CJNE A,33H,ERR;****************************************;第2字节即数据位1,代表继电器J1-8;第3字节即数据位2,代表继电器J9-16;**************************************** MOV A,31HMOV P0,AMOV A,32HMOV P2,ARET;**************************************; 数据错误处理;************************************** ERR:MOV 30H,#00 ;同步位MOV 31H,#00 ;数据1MOV 32H,#00 ;数据2MOV 33H,#00 ;结束位RETEND ;程序结束;--------------------------------------------------;--------------------------------------------------单片机源代码(asm格式)+电路图下载:点击浏览该文件电路图说明:这个电路非常典型,串行口(也称RS232)接口集成电路MAX232与单片机AT89S51引脚P3.0(RXD)\P3.1(TXD)连接,构成与主机的通讯接口电路。
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随着单片机的使用日益频繁,用其作前置机进行采集和通信也常见于各种应用,一般是利用前置机采集各种终端数据后进行处理、存储,再主动或被动上报给管理站。
这种情况下下,采集会需要一个串口,上报又需要另一个串口,这就要求单片机具有双串口的功能,但我们知道一般的51系列只提供一个串口,那么另一个串口只能靠程序模拟。
本文所说的模拟串口,就是利用51的两个输入输出引脚如P1.0和P1.1,置1或0分别代表高低电平,也就是串口通信中所说的位,如起始位用低电平,则将其置0,停止位为高电平,则将其置1,各种数据位和校验位则根据情况置1或置0。
至于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说到底只是每位电平持续的时间,波特率越高,持续的时间越短。
如波特率为9600BPS,即每一位传送时间为1000ms/9600=0.104ms,即位与位之间的延时为为0.104毫秒。
单片机的延时是通过执行若干条指令来达到目的的,因为每条指令为1-3个指令周期,可即是通过若干个指令周期来进行延时的,单片机常用11.0592M的的晶振,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奇怪数字的来历。
用此频率则每个指令周期的时间为(12/11.0592)us,那么波特率为9600BPS每位要间融多少个指令周期呢?指令周期s=(1000000/9600)/(12/11.0592)=96,刚好为一整数,如果为4800BP S则为96x2=192,如为19200BPS则为48,别的波特率就不算了,都刚好为整数个指令周期,妙吧。
至于别的晶振频率大家自已去算吧。
现在就以11.0592M的晶振为例,谈谈三种模拟串口的方法。
方法一:延时法通过上述计算大家知道,串口的每位需延时0.104秒,中间可执行96个指令周期。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P1_0 = 0x90;sbit P1_1 = 0x91;sbit P1_2 = 0x92;#define RXD P1_0#define TXD P1_1#define WRDYN 44 //写延时#define RDDYN 43 //读延时//往串口写一个字节void WByte(uchar input){uchar i=8;TXD=(bit)0; //发送启始位Delay2cp(39);//发送8位数据位while(i--){TXD=(bit)(input&0x01); //先传低位Delay2cp(36);input=input>>1;}//发送校验位(无)TXD=(bit)1; //发送结束位Delay2cp(46);}//从串口读一个字节uchar RByte(void){uchar Output=0;uchar i=8;uchar temp=RDDYN;//发送8位数据位Delay2cp(RDDYN*1.5); //此处注意,等过起始位 while(i--){Output >>=1;if(RXD) Output |=0x80; //先收低位Delay2cp(35); //(96-26)/2,循环共占用26个指令周期}while(--temp) //在指定的时间内搜寻结束位。
单片机串口程序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也愈加成熟,并且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而单片机串口程序作为单片机应用程序中的重要部分,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什么是单片机串口、单片机串口程序的基本作用、单片机串口程序的组成及安装、单片机串口程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单片机串口程序应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什么是单片机串口单片机串口,简单来说,是指利用串行传输技术,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单片机串口通过串口通信协议,在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之间建立一种通讯机制。
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数字通信协议,它的特点是使用很少的线路即可建立通信,而且传输速度不会受到传输距离的限制。
二、单片机串口程序的基本作用我们都知道,单片机没有显示器、键盘等外部交互设备,因此想要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需要通过串口或并口通讯的方式来实现。
串口程序作为单片机应用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作用是实现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具体来说,单片机串口程序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数据传输功能:单片机串口程序可以将单片机中处理好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计算机中,也可以将计算机中的命令通过串口传输到单片机中,从而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2、接口功能:单片机串口程序可以将单片机的数据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控制和监测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数据。
同时,它还可以扩展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外部设备,为单片机系统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协议转换功能:由于单片机串口通讯协议并不统一,在单片机与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串口通讯时,需要协议转换。
串口程序可以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4、实时监测功能:在单片机系统应用中,时时刻刻都需要监测各种数据和状态,例如测量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电机等执行器的状态。
单片机串口程序可以不间断地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实时检测系统的各种数据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