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7.87 KB
- 文档页数:2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膝盖伤害,占比约为40%。
其次是腰背部损伤和脚踝损伤,占比分别为30%和20%。
其他部位损伤包括手臂、肩膀和手腕等。
导致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使用和错误的动作技巧。
羽毛球运动需要频繁的跑动、跳跃和转身,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容易导致筋骨疲劳和过度负荷。
不正确的动作技巧也会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容易引发损伤。
针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应采取以下预防和康复措施。
运动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来减少过度负荷造成的伤害。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训练。
应加强核心肌肉训练,提高肌肉稳定性,减少受伤风险。
正确的动作技巧对于减少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运动员应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避免不自然的身体姿势和力量传递方式。
正确的动作技巧可以降低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减少损伤风险。
运动员在受伤后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受伤部位的肌肉和关节稳定性,恢复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应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个体化制定康复计划,根据伤情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羽毛球运动员还应重视保护装备的使用。
合适的鞋子和膝盖支撑器都可以减轻对关节的冲击和压力。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应穿着适合的装备,确保身体部位得到有效的保护。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是一项常见的问题。
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应合理安排训练,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损伤风险,提高运动表现。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黄挺 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摘要:羽毛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运动,也是在学校开展最普遍的运动。
所以,它有一定的条件优越性。
对于羽毛球运动有兴趣的学生在参与羽毛球训练时,不仅促进了我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也提升了羽毛球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
但由于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运动损伤,这就影响了他们的运动生涯,所以本文就对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少儿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羽毛球运动是深受广大学生爱好的运动,所以在学校也经常开展羽毛球运动培训,所以学校也是我国羽毛球运动人才的储存站。
一、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一)对运动装备不重视很多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首先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心,所以就很少有人去注意自己的运动装备是不是规范,也不会注意自己的鞋码是否合适,鞋底的硬度等等,甚至都不会去专门换一身运动服,所以在打球的时候只是为了开心,这样的运动不仅会影响到四肢的伸展,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二)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进行体育锻炼前,一定要有目的的活动身体,这就是活动前的准备。
它有助于帮助少儿羽毛球运动员做好技能的准备,能够使其更好的运动。
并且,做好身体的准备活动,也能够降低内脏器官的身体惰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能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使人从安静的状态像运动状态过渡。
所以,在目前少儿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很多儿童在体育运动时都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所以就不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加强神经和内脏系统的功能,在这种不完备的状态下,就使得运动时机体不协调,关节活动不灵活,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三)动作技术不规范羽毛球运动的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少年儿童在羽毛球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受训时间过短,所以他们的肢体动作还不协调,还有些生硬。
并且,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在每次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较为兴奋,所以就会用尽全力去击球,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就会造成运动负荷,从而对身体造成损伤。
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60名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地点、部位、场地等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发生部位、时间及原因,探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恢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1.前言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成绩不断刷新,对运动训练的要求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询问一些损伤的治疗方法,而且一些损伤经常被提及。
通过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发现,有同一损伤或相类似的损伤往往发生在同一专项的学生中,这一现象反应运动损伤可能与专项运动密切相关。
运动损伤,不仅对教学、训练及比赛有一定的影响,使教学、训练无法正常进行,缩短甚至结束其运动生命,而且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因此,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做出一些建议,以减少和预防损伤的发生。
一是与专项技术有关,此类损伤除有其解剖弱点外,大多由于在瞬息万变的攻防时对大外反攻转体、大内防守体落等术掌握和利用得不正确、熟练而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于比赛期间过度疲劳或紧张而使力量分配不均,自我保护不好而造成的。
二是局部肌肉收缩超过本身承担的能力造成的,加上比期间过度疲劳,平时局部肌肉训练不足等因素则更容易发生损伤,或屈伸肌力量比例不当及肌肉伸展性不良引起。
而羽毛球运动损伤是指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对身体的各种伤害,它与该项目中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心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羽毛球运动本身技术的复杂性及速度快、强度大等特点,在参与过程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特别是羽毛球专修学生,由于专业特点,每堂训练课都会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和技术动作学习,期间常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或技术不正确,或身体状况差,或生理、心理状态不佳,或场地设施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
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1 前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非常高,羽毛球运动对开展场地要求不高,并且易学,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所以羽毛球在进入我国之后受到了广大业余体育爱好者的喜爱。
羽毛球运动能让参与者感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提升运动者的体质健康,但是羽毛球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已经成为了羽毛球爱好者强身健体和享受乐趣的最大障碍。
对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的分析,是进一步推广羽毛球运动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本文将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对当前羽毛球运动出现的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为我国广大的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预防运动损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且羽毛球运动更加安全普及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此外,目前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来看,关于运动损伤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且研究较多,但是当前的研究针对羽毛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缺乏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羽毛球常见的损伤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找出针对性的对策,为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性的参考,让羽毛球爱好者在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的情况下,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感受羽毛球运动的魅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对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论文期刊、浏览网络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综合文献资料的访谈结果,经过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各个层面的逻辑分析,分析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运动损伤的现状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论。
3 调查结果分析3.1 羽毛球常见运动损伤研究羽毛球运动是一种隔网进行对抗的运动项目,虽然不存在身体近距离对抗的情况,但是羽毛球比赛依然非常激烈,在较强的运动对抗之下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而随之而来的是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增加。
本文将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在参加羽毛球比赛或对抗训练的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或曾经有过运动损伤的运动员。
共选取了100名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性占67%,女性占33%。
运动员的年龄在14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岁。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个人信息、训练情况和运动损伤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情况及其特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运动损伤的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最容易遭受到的运动损伤类型为扭伤和拉伤,分别占44%和31%。
其次是肌肉劳损和韧带损伤,分别占14%和11%。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为训练不当和比赛局势突然变化。
训练不当占44%,比赛局势突然变化占38%,其次是装备不当,占18%。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对自身体质的训练(39%)和注意运动前的热身(29%)。
对于治疗运动损伤的措施主要是休养和调整训练计划(44%)和进行物理治疗(32%)。
四、结论和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训练不当和比赛局势突然变化是导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因此,运动员应该加强训练,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
另外,对于已经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应该及时休养和调整训练计划,并进行物理治疗。
同时,还要加强对运动员的预防教育,让运动员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提高其运动损伤的自我防护能力。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有关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深入挖掘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康复方案,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提升。
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促进羽毛球运动员的健康发展,推动羽毛球运动事业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容易受伤的部位和原因。
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深入研究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运动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和运动员的康复速度。
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生活质量和竞技表现,也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羽毛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影响,为羽毛球运动员的健康保障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为相关机构和教练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康复方案提供参考,帮助羽毛球运动员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果,为羽毛球运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也可以为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运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2. 正文2.1 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定义:运动损伤是由于运动活动过程中异常受力或运动方式不当而造成的身体组织损伤。
根据损伤的性质和发生部位,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类。
急性损伤是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通常由外力作用或不当的运动动作导致,例如扭伤、韧带撕裂、骨折等。
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分析作者:薛福建申屠群丽来源:《体育风尚》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羽毛球专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运动损伤的情况,并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根据有关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和防治方法,提出相关建议,减少学生在羽毛球训练过程或比赛中受到损伤的概率,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损伤情况;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和学习。
有些学生在运动伤后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导致伤病加重,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关注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危害,了解羽毛球训练中应注意的部分,过程和问题。
本文提出了有效的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对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开展羽毛球的训练和比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一)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整体情况羽毛球运动损伤率较高的现状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在调查的128人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共115人(90%),其中男生运动损伤率为 91.5%,女生运动损伤率为 86.5%。
运动损伤总次数为 92 次,平均运动损伤次数为1.6 次、其中男生为1.7次、女生为1.5 次。
表明羽毛球专修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严重,男生运动损伤人次高于女生。
(二)运动损伤部位在运动损伤部位的构成比中,踝关节损伤居首位70例,占54.69%;其次为肩部受损67例,占52.34%;手腕关节受损49例,占38.28%;膝关节受损41例,占32.03%;肘部受损34例,各占,26.56%。
(三)损伤类型调查显示,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按类型分:扭伤最多,76例,占总损伤数的59.38%;其次为肌肉拉伤,63例,占总损伤数的49.22%;肩袖损伤42例,占总损伤数32.81%;擦伤29例,占总损伤数的22.66%。
(四)运动损伤后处理的方式调查显示,在运动损伤后,超过一半的学术都选择不进行任何处理,比例达53%,32%的受访者表示会到医院或者医务室处理,还有43%的受访者会选择自行处理。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羽毛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具有灵活多变的战术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运动损伤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对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减少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安全性提供参考。
肌肉拉伤:羽毛球运动中,快速发力、重复牵引和扭转动作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常见的拉伤部位包括大腿后侧、背部和肩部等。
关节扭伤:关节扭伤是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尤其是在处理球的过程中,脚踝、膝盖和腕关节等容易出现扭伤。
疲劳性损伤:长时间进行羽毛球运动,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磨损,进而引发慢性损伤。
撞击伤:与其他运动一样,羽毛球比赛中身体碰撞也可能导致皮肤擦伤、瘀伤等。
我们对本地羽毛球爱好者和专业选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在过去的12个月内经历过至少一次运动损伤。
其中,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足、身体疲劳、场地器材问题等。
大部分损伤者在发生损伤后会采取休息、冷敷、压迫和抬高等方法进行初步处理,但仍有部分损伤者缺乏正确的急救常识,导致损伤加重。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因此,进行全面的力量、柔韧性和灵敏性训练非常重要。
重视准备活动:进行羽毛球前,一定要充分热身,使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提高身体的应激能力。
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
参与者应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避免因技术错误导致肌肉和关节承受过大压力。
检查场地与器材: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检查球拍和球是否完好无损。
避免因场地问题或器材故障导致的意外伤害。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时刻自己的身体状况,感觉疲劳或身体不适时,应适当休息或寻求专业帮助。
不要强行坚持,以免加重损伤。
建立急救机制: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运动急救知识,如发生损伤后如何正确地进行冷敷、压迫和抬高等。
这将有助于减轻损伤程度,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帮助。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羽毛球运动员是经常面临运动损伤的群体之一,由于其高强度、高频度的运动,容易出现各种运动相关的损伤。
为了更好地了解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查对象为一批常年从事羽毛球运动的运动员,他们来自不同的俱乐部和地区。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训练时长、训练强度等方面的数据。
接着我们询问了他们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运动损伤的情况,以及具体的损伤部位和类型。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和规律。
从损伤部位来看,膝盖和踝关节是羽毛球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分别占到了调查对象中近一半的比例。
这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频繁地跑动、跳跃和转身,这些动作都对下肢的关节和肌肉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负担,容易导致损伤。
从损伤类型来看,扭伤和拉伤是羽毛球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这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频繁地进行快速的变向和加速动作,这容易导致关节和肌肉的扭曲和过度拉伸,从而引发损伤。
我们还发现在调查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曾经遇到过因为使用不当的器材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情况。
使用不合适的球拍或者鞋子可能会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因此适当的装备选择和使用也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
除了这些具体的数据和现象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对比和分析。
我们发现女性运动员在膝盖和踝关节的损伤比例要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这可能与女性运动员的韧带和肌肉强度相对较弱有关。
我们还发现长时间训练和高强度训练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控制训练时长和强度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
综合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启示和建议。
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需要关注自身潜在的损伤部位和类型,针对性地加强这些部位的运动健身和力量训练,以增强其抵抗运动损伤的能力。
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羽毛球运动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小学生可以学会团结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比赛道德和品质。
深入研究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揭示羽毛球运动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了解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影响,并为教育部门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羽毛球运动在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中的适宜性和实施方法,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政策和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羽毛球运动是小学生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增强体能素质。
羽毛球运动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羽毛球运动还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可以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自律和毅力,提高学习效率,在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推动羽毛球运动在小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2. 正文2.1 羽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羽毛球运动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
在羽毛球比赛中,球速快、反应快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小学生在练习羽毛球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爆发力和速度,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针对小学生羽毛球训练时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小学生羽毛球训练中,由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在发育阶段,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缺乏专业指导的小学生羽毛球训练往往导致孩子们在训练中无法有效提升技术和能力。
孩子们在进行技术动作时常常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影响了训练效果和比赛表现。
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们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和提升路径,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小学生缺乏自律性和耐心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常常在训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坚持下去。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小学生羽毛球训练的质量。
培养专业指导员,加强技术指导和规范训练,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羽毛球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羽毛球选手。
1.2 问题引出小学生羽毛球训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训练效果,也可能对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专业指导的小学生羽毛球训练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许多小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训练时,没有接受过专业教练的指导,导致他们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存在问题。
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小学生羽毛球训练问题也比较严重。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许多小学生在练习羽毛球时往往出现动作不标准、姿势不正确的情况,这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也是一个问题。
有些小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训练时,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训练效果不明显。
小学生缺乏自律性和耐心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小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训练时,容易缺乏耐心和毅力,不能坚持训练下去,影响了训练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羽毛球训练,提高他们的训练效果和兴趣。
2. 正文2.1 缺乏专业指导的小学生羽毛球训练问题小学生羽毛球训练中存在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这导致许多学生在技术水平和训练方法上存在偏差和不规范的情况。
毕业论文系别体育学系专业体育教育年级2002 级学生姓名韦林义论文题目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指导教师朱剑华完成时间2006 年 4 月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的调查摘要:通过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结果和专业运动员相比多为急性损伤,大多数是由于打球中动作技术不规范而引起的,且易发生的部位多在于手腕和肩处。
关键词: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损伤调查手腕肩预防Training to the teenagers , badminton amateur of Zhaoqing city and the common athletic injury and investigation of prevention method in the matchSummary :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sing the questionnaire to the teenagers , badminton amateur of Zhaoqing city, the result reveals : Fans' results of athletic injury, compared with professional athlete more in order to damage acutly, the great majority are caused by playing movement technology in ball unstandardly, and the position incident lie in wrist and shoulder more.Keyword: Badminton amateurs of teenagers Damage the investigation Wrist The shoulder is prevented1.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羽毛球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业余羽毛球运动也已深入社区、学校,并深受群众的喜爱。
关于⽻⽑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关于⽻⽑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摘要⽻⽑球运动于1860年在英国兴起后,迅速传⼊世界各地。
20世纪初传⼊我国,深受国⼈喜欢,随着⽻⽑球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球技术逐渐发展到国际领先⾏列,随着中国改⾰开放不断深⼊和经济实⼒持续增长,国民⾝体素质和体育运动⽔平在内的国家综合实⼒上升的迅猛势头中国国际地位⽇益提⾼,这些成绩的取得进⼀步激发起⼤众参与体育的热情。
由于⽻⽑球逐渐向⾼度和多拍全⾯进攻发展,对⾝体的要求也逐渐提⾼,由于⽻⽑球运动的⾃⾝特点,⼤多数⽻⽑球爱好者对运动损伤没有相应的预防,在运动中都存在损伤的隐患。
如不采取措施预防会影响⼤众⽻⽑球发展产⽣阻碍作⽤。
⼀、国外⽻⽑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前⼈曾对⽻⽑球运动中出现的损伤及其原因,预防提出了⼀系列的理论,例如我国国家计算机创伤监测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球运动损伤⼤多集中于这⼏个部位:腕关节(34%)、肩关节(44%)、膝关节(14%)、踝关节(8%)。
⼆、国内⽻⽑球运动员常见损伤的部位1、肩关节损伤肩关节是⽻⽑球运动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受伤率为44%。
对于⽻⽑球爱好者来说,肩部损伤是在练习和⽐赛中最常见的事情。
尤其是初学者来说,动作技术不合理,运动前准备活动⼗分重要,是造成损伤的⾸要原因:常表现为肩部疼痛难忍,⽆⼒,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影响运动员⽔平的提⾼。
2、腕关节损伤腕关节是⽻⽑球运动容易受伤的部位,受伤率为34%。
⽻⽑球运动损伤种类繁多,但⼿腕发病率较⾼,⽽且这些损伤通常较严重,治疗恢复较慢,所以⽻⽑球爱好者在进⾏练习中,要特别注意预防,尤其是初学者和打球年限较短的爱好者,要认真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技术动作不规范是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体疲劳,这个⽐例相当⼤,因此在进⾏⽻⽑球运动中,注意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分必要的。
3、膝关节损伤腕关节是⽻⽑球运动容易受伤的部位,受伤率为14%。
关于从事羽毛球运动的青少年身体损伤调查分析作者:鄂妍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我国长期进行羽毛球运动的业余青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发生过损伤,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腰等部位,导致损伤大部分是与运动员年龄、负荷强度、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等等有关。
对于青少年儿童进行羽毛球训练中,教练员及家长应及时提醒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动员自我保健知识的学习,积极进行科学治疗和理疗,加强准备活动部分的充实有效及柔韧性和力量部分的辅助性训练,规范合理的技术动作,以有效的减少与预防伤病的发生。
关键词:羽毛球青少年儿童运动损伤近几年,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喜欢羽毛球运动的青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各省市运动员的调查了解到,业余青少年儿童的训练普遍是没有规范的医务监督及保健指导,根据每位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生理特点的不同,运动负荷也不是因人而异,有时还会精力不集中,所以都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从事羽毛球运动三年以上,每周练习三次以上,每次两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儿童。
2.研究方法2-1.问卷调查法对青岛市各区、市、省体校有过运动损伤情况的青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符合社会学问卷调查要求。
[1]2-2.文献资料法参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资料,研究羽毛球运动的发生损伤的原因、特点,探讨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手段。
二、结果分析1.损伤部位统计结果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儿童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腿拉伤32%,踝关节扭伤21%,膝关节损伤18%,腰部损伤16%,手腕损伤7%,小腿3%,肘关节损伤3%。
2.损伤性质及原因分析肌肉拉伤53%,软组织损伤36%,韧带损伤6%,腰间盘损伤4%,末端病1%。
从损伤性质来看,肌肉拉伤是青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的常见损伤,占53%。
由于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大幅度的跨步,急停变向,挥臂鞭打动作多,起跳扣杀,快速突击,有时为了增大杀球力度需要腰部大角度范围的内屈、伸、侧旋等动作,常常拉伤大腿、小腿后肌肉群、腰肌等,尤以股二头肌和内收肌、大收肌拉伤及腰肌劳损最为常见。
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作者:李晓波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23期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业老师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归纳了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为学生保持更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寿命提供有力的参考。
本文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零基础羽毛球运动训练易发运动损伤;羽毛球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专项技术掌握不熟。
建议:完善场地设备建构运动损伤数据库;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应摆正心态认真训练预防损伤。
关键词:体育教育; 羽毛球专修学生; 运动损伤中图分类号:G847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027-031; 研究對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太原理工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共46人,其中男生36,女生10人。
1.2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2.1 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2.1.1 损伤机率的调查分析由于羽毛球运动课程训练的特点,每节课都会有脚步训练和技术训练,都随时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由调查数据得出,太原理工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受调查者总人数46人,损伤总次数达到82次,损伤率达到95.65%。
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在运动训练中的损伤程度十分严重。
2.1.2 损伤类型的调查分析由表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运动损伤类型可划分为急性运动损伤和慢性运动损伤两种类型。
可见,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而言比较高。
2.1.3 损伤部位的调查分析通过表2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46名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82例。
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是膝关节损伤,占总损伤的26.83%;处于第二位是肩关节损伤,占总损伤的19.51%;处于第三位的是踝关节,占总损伤的18.29%;处于第四位的是腕关节,占总损伤的13.14%;处于第五位的是腰部,占总损伤的10.98%;处于第六位的是肘关节,占总损伤的7.32%;处于第七位的是脚趾部,占总损伤的3.66%;2.1.4 损伤时期的调查分析通过表3调查研究表示,在羽毛球专项学生第一学期接触羽毛球运动时,造成运动损伤人数最多达到32人,而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学生造成损伤人数依次减少,说明部分学生在运动训练中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