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陀区高中小学三年级一模语文作文范文(含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29.63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含点评)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

做智慧勇敢的逆行者(65分)

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时,作为思考个体的你是否也曾面临两难困境: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可能太愚顽。但我希望:你能做智慧勇敢的逆行者。

布鲁诺不慕“地心说”的潮流,坚定地抬眼眺望星空,贯彻了理性唯物的信念。梁启超不顾“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主流,坚定地公车上书求变法,践行自强救国的主张。潮流,往往以其声势浩大的主张和无与伦比的权力和舆论,不断吸纳盲从的追随者。而逆行者突破重重阻力,以热忱的心无畏前行——布鲁诺被迫害至死,梁启超流亡海外。你也许畏惧、唏嘘,他们放弃紧跟社会主流,却在时代发展的路上逆向迈出一步。你能说,他们愚顽吗?

然而,徒有勇气而缺少审视时代的理性智慧,便可能在冲破重重束缚后,误入歧途,陷入自我沉迷或否定的死胡同。尼采早年提出“只要与大众脱离,我们就能维持自己的纯粹性。”你看见了他不盲从潮流的勇气,逆向而行的举动。可他晚年固执己见,进而醉于一家之言,蔑视女权。这种执意便是愚顽,和那些附庸风雅之人别无二致。光有勇气是不够的,逆行者要警惕刚愎自用,逆行是走向另一片天地,绝非与现实、时代、真理彻底脱节。

你要做智慧勇敢的逆行者,就得先扎根于现实,再谋求打破单行的轨道。现代,逆行往往被赋予全新的含义:并非单纯的颠覆和推翻,而是冲破潮流的成见与干扰,在名为不可能的土壤上孕育可能的鲜花。你既要深刻洞察盲从的本质诱饵,即主动放弃思考辨别之能力,亦应借助已有技术不断创新,绝不闭门造车。你能成为逆行者,便是自盲从和愚顽中艰难蜕变,相信自己,而非放弃自己或迷失自己。

当你意识到逆行的成果,会否不假思索地追随那崭新的旗帜?时代在变,方向在变,谁能保证上一秒的逆行不变为下一秒的潮流?恰如现今再起的“国学热”,你会紧跟四书五经还是对一切经典充耳不闻?你要对一个方向的集体盲从保有怀疑,也要对那些不问时代,一味求少数逆行的荒诞行径说“不”。一个智慧勇敢的逆行者,不会为成为受人瞩目的少数派沾沾自喜,他会意识到多数人的智慧也有结合可取之处,不能用“盲从”盖棺定论。他不愚顽地盯着书桌,也会常常眺望窗外。

你要做智慧勇敢的逆行者,可能仅是事物多样性中的小小一隅。说到底,逆行即冷静、智慧、勇敢地做出你的选择,不必过分趋向潮流的真炎,无需过分珍爱逆向的冰寒。在而今这个飞速变化、创新的时代,一个领域的突破往往需要这样的“逆行者”——这个名号不能概括全部,全是你智慧勇敢、相信自己的最佳表现。

【点评】在讲学生的作文之前,先想讲讲题目。不是讲题目的好坏,而是讲当一个题目出现以后,学生的思考起点和终点在哪里。我们可以尝试比较两个题目。其一就是原题,其二是: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你会选择紧跟潮流呢,还是执意逆向而行呢?这两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但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原题呈现了问题的复杂的同时,也基本上把学生逼进了一种困境,起点就是终点,能说的话不多了。虽然我们知道思无止境,但是我还是想说,学生写作文最多一小时时间,学生写作文是在做了前面那么多题目以后,学生写作文时基本上无所依傍,学生不是一辈子都在学语文,只学语文。那么,能在考场上写出的那些真实的完整的优秀作文,每个语文老师应该心存敬意,应该啧啧称赞,应该自愧不如。本文作者已经很了不起。但接下来我的点评却还是以挑毛病为主,只能希望小作者原谅我对于君子求全责备之心了。

关于这篇,首先就是关于第三段尼采的例子。想借助尼采来说明逆向而行要有审视时代的理性智慧,这样才不至于误入歧途,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是不是在具体分析时,应该主要呈现的是尼采面对的潮流究竟是什么,他如何逆向而行,然后如何误入歧途,而不是以尼采对待女性的态度来说明这一问题。然后是第四段,小作者给了“逆行”一个现代的全新的含义,一方面我觉得能有所界定,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方面又有所隐忧,毕竟逆行和创新还是有所区别的。接着是第五段,考量到潮流方向的转变,担心逆行成为潮流,这是小作者洞悉世事的表现。但是接着的国学热的例子,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国学热到底是逆行还是潮流。最后就是收尾的时候似乎无力了,但是其实文章后两段很多地方都可以收尾,关键是要刹得住,才会有余味。

走自己的路(64分)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这样描述群体: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能再算作智人,他们屈从于某个简单的手势,而放弃思考能力。

或许这正是这本书即便缺乏逻辑论证也在几百年来始终畅销的原因,它折射出我们对“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某种程度上的恐惧。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看完电影的片尾而其他人都在理包,于是只好也站起身;站在路口看见人潮向同一个方向涌去,于是跟上。许多时候我们在心里质问这是不是盲从,进而联想到许多“群体失智”的案例,不由得进退失据。

集权主义是“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典例,无论是虚构的动物农场和大洋国,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十年文革,都让我们不得不警醒,面对盛意邀请的潮流产生犹豫;而相对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也是在潮流的推动下进行的。从游猎的部落到城镇与国家,从封建王朝到民主革命,任何我们认为“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主体其实从来是一个由大多数人构成的行进方向,执意逆向前进,或许就会成为“原始人”,或者“满清遗老”。

但,无论在自己眼里我们有多么与众不同,我们都无可避免地构成人类群体的一员。

勒庞否认群体中的个体,但仍不能否认群体有与任何一个个体的相似特征:即,它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我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人非全知全能,任何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都必然有局限。所以,何必纠缠于“盲从”和“执意逆行”?自己的路由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决定,而群体本身不具备价值选择的能力,是否与一切都同向前进,最终只取决于我们本身对这个方向的判定。

认为它是对的,是光明的,就顺着人潮,为一个新的方向欢欣;而认为它不对,也不必担心成为鹤立鸡群的顽固分子,勇敢地抗争,等待星星之火燎断一个错误的进程。

即便最终证明我们的选择并不那么正确,至少我们在走自己的路时从来问心无愧。

所以,保持自身的逻辑完密和良心的清醒,就不必在“似乎太盲从”和“可能太愚顽”中逡巡,只需走自己的路,发自己的光,尽自己的热。

【点评】关于此篇,《乌合之众》我没有读过,所以无法判断是否真如小作者所说是一本缺乏逻辑论证的书。但是这篇作文却应该感谢这本书,因为正是这本书和小作者的书缘,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