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荃银棉8号
- 格式:pdf
- 大小:127.48 KB
- 文档页数:2
农大棉8号基因组特点
1. 抗虫基因的导入:农大棉8号品种中导入了Bt基因,该基因来自于一种称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细菌。
Bt基因经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棉花中,使得棉花表达Bt抗虫蛋白(Cry蛋白),从而使其对一些棉花害虫如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具有显著的抗虫效果。
2.抗草生基因的导入:农大棉8号品种中还导入了抗草生基因
(JH13-2基因),该基因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RNAi)制备。
抗草生基因通过抑制棉花中的一些天然生长因子的合成及转运,使棉花在无抗草剂喷洒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抵御各类草本杂草的竞争。
3.高效果蛋白转录:农大棉8号品种中的转基因功能基因组拥有高效的转录和蛋白表达能力。
这使得该品种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抗虫蛋白和抗草生蛋白,从而保证了抗虫抗草生特性的高效性。
4.优异品质表现:农大棉8号品种在基因组特点上的改良并未影响其优异的品质表现。
该品种依然保持了传统棉花的优质纤维特性,如纤维强度和长度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纺织性能和良好的纤维度等。
5.遗传稳定性:农大棉8号品种的基因组特点的改良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进行,并经过严格的鉴定和安全性评估。
研究表明,农大棉8号品种的转基因特性在连续繁殖后会保持稳定,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农大棉8号品种的基因组特点主要包括抗虫特性、抗草生特性、高效果蛋白转录、优异品质表现以及遗传稳定性。
这些特点使得农大棉8号品种成为一种具有抗虫抗草生能力、产量稳定且具备优质纤维的
转基因棉花品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转基因棉花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71选育报告与栽培要点杨代刚;周晓箭;周关印;匡冬萍;孟清芹;王海风;裴小雨;马雄风【期刊名称】《中国棉花》【年(卷),期】2011(038)001【摘要】@@ 1选育经过rn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7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1638"为母本、中棉所4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棉F1.核心亲本自2003年开始连年自交保纯.该杂交种2004年在安徽望江、湖北荆州等地参加杂交组合筛选试验,表现突出,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试;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湖北省小面积生产试验与示范;2009年2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8)第238号],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棉2009001].【总页数】2页(P25-26)【作者】杨代刚;周晓箭;周关印;匡冬萍;孟清芹;王海风;裴小雨;马雄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96 [J], 袁有禄;陈婷婷;王艳玲;李俊文;石玉真;龚举武;刘爱英;商海红;巩万奎;王涛;葛群2.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87选育报告 [J], 杨代刚;周晓箭;马雄风;孟清芹;王海风;裴小雨;周克海;张文生3.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109 [J], 郭立平;邢朝柱;吴建勇;戚廷香;王海林;唐会妮;乔秀琴;张学贤4.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中棉所72 [J], 焦光婧5.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9934 [J], 许庆华; 王宁; 周红; 石建斌; 严根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常规中早熟品种演变董灵艳;张洪勇;李凤瑞;袁海涛;贾立洪;杨秀凤【摘要】对1999-2015年山东省审定的42个转基因抗虫棉常规中早熟品种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铃重、麦克隆值、霜前衣分、断裂比强度、皮棉产量年份间呈上升趋势,生育期呈下降趋势,籽指、纤维长度变化不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铃重、霜前衣分、断裂比强度3个性状对皮棉单产的贡献最大,达94.2%.【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中早熟品种;演变【作者】董灵艳;张洪勇;李凤瑞;袁海涛;贾立洪;杨秀凤【作者单位】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德州25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得到选育和推广,我国迎来棉花品种的第6次更换[1]。
中国审定的第1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是美国岱字棉公司的新棉33 B,该品种于199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1998年开始审定了第1批转单价抗虫基因国产抗虫棉品种[2]。
山东省作为重要的产棉大省,自转基因棉花种植以来,转基因抗虫棉常规中早熟品种成为山东省棉花栽培的主要品种类型[3],为黄淮海流域棉区乃至全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山东省审定了第1个转基因抗虫棉常规中早熟品种——国抗棉12号,截止到2015年,共有42个转基因抗虫棉常规中早熟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简介文章摘要: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8个品种通过审定。
现介绍其中5个品种:中棉所41中棉所41是双价转基因抗虫...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8个品种通过审定。
现介绍其中5个品种:中棉所41中棉所41是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
2002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种在黄河流域抗虫棉区域试验,皮棉亩产85.2~99.2公斤,超过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和中棉所38。
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抗虫棉联合试验中,皮棉亩产135.7公斤,比美国33B增产15.2%。
在河南、山东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平均皮棉亩产90公斤以上,比33B增产25%。
绒长29.7毫米,比强度21.9cN/tex,马克隆值4.6。
抗病虫性突出:含有Bt和CpTI 双价抗虫基因,抗虫性有双重效果,尤其中后期抗虫性显著高于33B。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中棉所45 中棉所45是双价抗虫棉新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
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属中熟品种类型。
该品种在黄河流域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皮棉亩产86.5公斤,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12.8%。
绒长30.1毫米,比强度22cN/tex,马克隆值4.8。
抗病性强,枯萎病指9.3,黄萎病指13.2。
SGK321SGK321是中早熟抗虫棉品种,由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将外源Bt+CPTI抗虫基因导入“石远321”中育成,已通过国家审定。
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皮棉亩产78.85公斤,比对照抗虫棉品种“新棉33B”增产3.9%。
绒长28.4毫米,比强度20.1cN/tex,马克隆值4.2。
中棉所47中棉所47为国产双价抗虫杂交棉,2004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
母本为丰产抗病品系P-7,父本为sGK-中23。
黄河麦套棉区试,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11.4公斤/亩和107.4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34.2%和36.1%。
新疆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成功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9X
【摘要】新疆自治区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国抗62(2000—2)通过国家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这标志着新疆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课题组利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构建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抗虫基因,以自育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系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导Bt基因,经多年加代性状聚合、选择、鉴定、基因安全评价研究选育而成。
该品种突出特点是品质优、多抗性,可有效抑制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显著提高新疆棉花品质。
经鉴定,抗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分别达到高抗病、抗病、高抗虫的水平。
该品种还具有光合速率高、根系发达、铃大、早熟、肥水利用率高等特点,产量也比目前普遍种植的中棉35增长7.8%。
【总页数】1页(P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
【相关文献】
1.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选育成功
2.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棉种通过审定
3.新疆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成功
4.新疆第1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成功
5.新疆选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大棉8号基因组特点一、基因组的秘密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不怎么“花哨”,却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农大棉8号的基因组。
要知道,棉花这个大家伙,咱们生活中可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无论是你手里的那件T恤,还是你家里的床单,都可能离不开棉花。
说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棉花就跟大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一样,似乎没啥特别之处?其实不然,农大棉8号就是一颗藏着“宝贝”的小宝石。
农大棉8号的基因组可不是一般的庞大。
它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密林中探险,突然发现了一棵奇形怪状的大树,树上挂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这些果实就是这棵树的“基因”。
农大棉8号的基因组就是这么复杂,包含着上亿个“果实”。
这些基因,负责了棉花的生长、抗病能力、甚至是棉花的纤维质量。
所以说,想要了解农大棉8号的“内在”,真得细细琢磨,它的基因组给了我们无穷的线索。
二、抗性“硬核”咱们再来聊聊农大棉8号在抗性方面的表现。
这棉花可真不简单,它可是有着不怕风吹雨打的硬实力。
农大棉8号可不是那种一碰就碎的软妹子,它的基因组里有很多能帮助它抵御病虫害的“武器”。
比如,农大棉8号的基因组中,特有的一些基因可以提高它对虫害的抗性,让那些对棉花虎视眈眈的虫子知难而退。
有没有觉得它像一个“抗打”的大力士,想打它的小虫子,根本没有机会!棉花的抗性一直是棉农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大家知道,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害虫、真菌啥的都特别喜欢找它麻烦,简直是“天然猎物”。
而农大棉8号就凭借其强大的基因组,能够在多种环境下生长得特别健康,给棉农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说白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咱们的棉花不仅长得快,还能顶得住外面的“摧残”。
三、纤维质量提升说完抗性,再来聊聊农大棉8号的另一项超强技能——提升棉花的纤维质量。
说到这,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棉花不就是用来做衣服的吗?纤维质量怎么了?这纤维质量对棉花的使用价值可是有大大影响的。
你想想看,织成一条光滑柔软的棉布,是不是得有一根又长又细的纤维?这些纤维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你穿在身上的衣服到底是顺滑舒适,还是粗糙扎人。
转基因抗虫棉银棉8号核心提示:银棉8号是由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多抗型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
审定银棉8号是由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多抗型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08。
特征特性银棉8号为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左右。
植株高大,株型松散,疯枝较少,管理省工。
茎秆粗壮,茸毛少。
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
果枝平均始节位6.5节,单株结铃最高110个,铃卵圆形,铃尖较明显,开花结铃集中,单铃重6.2克,衣分42%,子指10.3克,霜前花率92.4%。
铃壳薄,吐絮畅,易采摘。
抗病虫性强,不早衰,丰产性突出,纤维品质好。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3.1公斤、93.9公斤和86.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增产5.6%、6.3%和4.3%;2007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组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4.4公斤、94.2公斤和88.2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增产7.3%、7.8%和6.9%。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营养钵育苗移栽于4月初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于4月上中旬播种,露地直播于4月中下旬播种。
高肥水地每亩栽植1800~2200株,中肥水地每亩栽植2500株,旱薄地每亩栽植3000株以上。
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早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延长有效结铃期。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酌情施用生长调节剂。
适时打顶,搞好整枝抹芽工作。
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以增加铃重。
超高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双抗8号
齐运安;许志谋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17)
【作者】齐运安;许志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抗虫棉新秀——中棉所4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J], 刘朝丽
2.超高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双抗8号 [J], 齐运安
3.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花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 [J], 吴元凤;李刚;修伟明;冀国桢;宋晓龙;赵建宁;杨殿林
4.超高产多抗型抗虫棉:双抗8号 [J], 克鲁
5.抗虫棉新秀中棉所4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J], 刘朝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唐文武;吴秀兰;黄英金【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4【摘要】利用6个优异纤维品质陆地棉品种与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杂交配制30个F1,研究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72~8.32,平均遗传距离为4.38,不同地理来源及表型差异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聚类分析将11个品种分成5种类型.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比强度的杂种优势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值呈负相关,与株高、果枝数、籽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值呈正相关,但上述性状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总页数】6页(P689-694)【作者】唐文武;吴秀兰;黄英金【作者单位】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2.01【相关文献】1.棉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学德;潘家驹2.肉牛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J], 左福元;王玲;刘昌林3.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J], 曲玉杰;王立如;庞保印;杜雄明;孙君灵;耿晓丽;王骁;Zareen Sarfraz;贾银华;潘兆娥;何守朴;龚文芳4.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J],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5.大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倩;李智;于伟;李杰坤;胡国玉;王大刚;黄志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泛棉杂8杂交棉棉花品种
品种名称:泛棉杂8
审定编:豫审棉2021011
转基因生物名称:NY00-122
选育:河南好年景科技实业
品种来源:Z41-4×GK12选系
抗虫鉴定:2007年经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100Bt 蛋白表达量5.82高抗棉铃虫。
20
适宜地区:我各棉区春直播或麦棉套作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平安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栽培技术要点:
1、播和度:营养钵育苗以4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露地直播以4月25日左右播种;每亩度1500株-2200株。
2、田间理: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酌情施好盖顶肥遇旱及时浇水;盛蕾后注意化控以掌握少量屡次、前轻后重的原那么。
3、防治病虫害: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化学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防治1-2次;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盲椿蟓等非鳞翅目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