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轿车进气系统布置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503.42 KB
- 文档页数:4
毕业论文:汽车进排系统浅析通过整理的毕业论文:汽车进排系统浅析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知行交通工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论文题目: 汽车进排系统分析学校: **知行交通工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汽车运用与修理班级: 19级1班姓名: **指导老师:**摘要为了满足节能环保,低碳社会的发展须要,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发动机上。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变凸轮相位技术效果明显,实现起来相对简洁是通过限制进排气门开启时刻来提高充气量并内部废气再循环来降低排放,即在怠速区域,接受较小的气门重叠角,避开各缸内簇新空气影响进气系统回流,以保证怠速稳定性;在发动机高速转速区域推迟进气门关闭,削减流淌阻力和利用过后充气,以提高冲量系数来实现大功率;在中等转速区域限制进气门较早关闭,以提高进气效率来实现大扭矩。
关键词:气门相位;气门重叠角;充气效率;可变进气歧管;增压前言近年来,说到发动机消费者最关切的莫过于发动机的动力,油耗,噪音之类的性能。
当然动力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性能,不过,通常能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渠道很有限,只能通过厂家公布的发动机参数来推断发动机的各方面性能,这些数据,都是在理论状态下测得的,而且各个厂家的测试方法都有少许区分,所以厂家公布的功率,扭矩,油耗等参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汽车的实际性能。
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最大的是发动机排量。
理论上,排量越大的发动机能产生的功率就越大。
在相同排量下,功率越大说明发动机工作效率越高。
这就意味着燃烧同样多的空气和汽油能释放出来的热量和把热量转换成动能的实力也越强。
作为现代汽车发动机,通常都是向着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目标进行改进发展的。
书目第一章接受多进气门技术1其次章接受可变配气定时机构12.1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原理22.2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的气门重叠角大小对进气效率的影响分析2第三章接受可变进气歧管43.1可变进气歧管原理43.2可变进气歧管在各种转速下选择的分析4第四章接受谐振进气系统64.1谐振进气系统原理64.2谐振进气系统在各种转速下的分析6第五章接受增压技术75.1增压原理75.1.1机械增压的原理75.1.2涡轮增压的原理75.1.3气波增压的原理7第六章两种可变进气系统的比较86.1VTEC系统86.2VVT-I系统8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第一章接受多进气门技术在上世纪80年头全球各大厂家都还接受每个气缸两气门进排气(一个气门进气,一个气门排气)的时候,日本的厂家就开发出了多气门的发动机,所谓多气门就是指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大于两个的配气方式。
汽车进气系统开发探讨作者:施昭林杨悦易斌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372-02摘要:本文对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现状和在设计中的三种重要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性能开发1、前言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进气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门户”,因而进气系统是整车开发过程中极其需要重视的子系统。
本文下面将进行阐述。
2、进气系统现状及面临问题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制造企业在应用新技术上想尽了办法,在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上更是花了大力气。
事实证明,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应用在汽车节能、环保开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主要的发动机新技术包括增压、缸内直喷、进排气气道优化设计、可变进气控制、废气再循环、减磨技术等。
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法规要求,但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发动机成本。
由此,低的成本增加带来高的发动机性能提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比如:进排气气道优化设计,特别是进气道优化设计,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增加甚至是零成本增加大幅提升发动机的性能,改善发动机的排放与油耗。
作为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开发新技术,为国内发动机厂广泛采用。
近几年随经济的发展,汽车作已经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的汽车导致道路拥挤、城市交通不堪重负,堵车现象时常发生,使得发动机更多时间工作在中低转速范围内。
而传统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主要注重发动机高速性能,根本无法适应当前整车的动力需求,有的还致使整车的部分工况恶化。
所以说,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必须兼顾发动机中低速性能。
化油器发动机的空气和燃料是在进气系统前端开始预混合的,进气系统气道的结构对油气混合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气道的长度影响更甚。
在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进气系统气道上附着的油膜也随之改变,导致燃烧效果不良,性能降低、排放恶劣。
为了缓解这种影响,采用一般采用短而直的气道,这种设计结构对发动机高速性能影响不大,但也无法利用进气道波动效应来提升中低转速的性能。
汽车进气系统开发探讨摘要:本文对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现状和在设计中的三种重要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性能开发1、前言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进气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门户”,因而进气系统是整车开发过程中极其需要重视的子系统。
本文下面将进行阐述。
2、进气系统现状及面临问题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制造企业在应用新技术上想尽了办法,在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上更是花了大力气。
事实证明,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应用在汽车节能、环保开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主要的发动机新技术包括增压、缸内直喷、进排气气道优化设计、可变进气控制、废气再循环、减磨技术等。
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法规要求,但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发动机成本。
由此,低的成本增加带来高的发动机性能提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比如:进排气气道优化设计,特别是进气道优化设计,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增加甚至是零成本增加大幅提升发动机的性能,改善发动机的排放与油耗。
作为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开发新技术,为国内发动机厂广泛采用。
近几年随经济的发展,汽车作已经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的汽车导致道路拥挤、城市交通不堪重负,堵车现象时常发生,使得发动机更多时间工作在中低转速范围内。
而传统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主要注重发动机高速性能,根本无法适应当前整车的动力需求,有的还致使整车的部分工况恶化。
所以说,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必须兼顾发动机中低速性能。
化油器发动机的空气和燃料是在进气系统前端开始预混合的,进气系统气道的结构对油气混合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气道的长度影响更甚。
在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进气系统气道上附着的油膜也随之改变,导致燃烧效果不良,性能降低、排放恶劣。
为了缓解这种影响,采用一般采用短而直的气道,这种设计结构对发动机高速性能影响不大,但也无法利用进气道波动效应来提升中低转速的性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排放法规的日益加严,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逐步取代了化油器,电喷系统的喷油器基本上设计在进气歧管支管或缸盖进气道上方,距离进气门较近。
迈腾进气系统分析报告图一、引言迈腾作为一款大众品牌的中型车型,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驾驶体验,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发动机的一部分,进气系统的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本报告通过对迈腾进气系统的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进一步提升迈腾的汽车性能。
二、迈腾进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气系统是指引导并控制发动机工作所需空气进入燃烧室的系统。
迈腾的进气系统主要包含进气管、增压器、节气门、空气滤清器等组成部分。
1. 进气管迈腾进气管负责引导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设计上应考虑流线性和降低阻力,以保证充分进气,并减小能量损失。
进气管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耐高压性和抗腐蚀性。
2. 增压器迈腾采用涡轮增压器来提高进气密度,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排出的高温高速气流带动涡轮转动,进而驱动压气机压缩空气。
增压器的结构和材料应具备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3. 节气门迈腾的节气门由电动执行机构控制,起到控制空气流量和发动机转速的作用。
通过控制节气门的开闭度,可以调节进气系统的气流速度和气流量,从而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气缸充气需求。
4. 空气滤清器迈腾的空气滤清器位于进气管前部,主要用于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燃烧室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优良的滤清器材料能够有效过滤空气,同时保证较低的气流阻力,不影响空气的进入。
三、迈腾进气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对迈腾进气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进气管设计不合理迈腾的进气管存在一定的设计不合理之处。
一方面,进气管的内径和长度并非完全适配发动机的燃烧室,导致气流速度损失和能量损失。
另一方面,进气管采用的材料不够耐高温,存在一定的变形风险。
2. 增压器性能有待提升迈腾的涡轮增压器在高转速下工作时会产生明显的涡轮滞后现象,降低了增压器的效率。
同时,增压器对高温环境下的耐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过热或损坏的情况。
进气系统改装的设计(注意:如有涉及汽车改装,需要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安全的改装。
本文仅为讨论进气系统改装的设计,不鼓励违法行为。
)进气系统是汽车引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空气和燃油混合后送入汽缸中燃烧,影响着车辆的动力、油耗、排放等方面。
在进行车辆性能提升时,改装进气系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引擎的吸气效率和燃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动力、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等效果。
进气系统改装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车型、引擎型号、驾驶方式以及改装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下面将从改装策略、改装方案和改装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改装策略改装进气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引擎吸气效率和减少气流阻力,因此改装策略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一般来说,改装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理性的改装方案。
市面上有很多进气系统改装方案,有些容易安装但效果有限,有些则需要追求高端的性能装备。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车辆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 重视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在进气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灰尘,从而保持引擎的清洁度。
在改装时需要选择高效的空气滤清器,并根据需要进行清洗或更换。
3. 合理选择进气管道。
进气管道需要保证充分的气流通道和低阻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气管道,包括进气管道长度、口径、材质等方面。
4. 预留强增余地。
进气系统改装可以预留强增的余地,方便后续进行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等强增方式的改装。
二、改装方案根据不同的改装目标和策略,可以选择不同的进气系统改装方案。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改装方案:1. 离心式进气系统改装。
离心式进气系统一般包括高效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道、离心式风机等,可以大大提升吸气效率,增加动力,减少油耗。
它的原理是利用风机产生的离心力将进气气体压缩,并快速送入引擎中,提高进气气体密度,从而实现增压效果。
2. 圆锥形高性能进气系统改装。
这种改装方案一般包括高性能的空气滤清器、圆锥形明亮进气道、增压管道等,可以提高排气效率,增加动力,提升声音效果。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布置规范1范囲本标社规定了汽车发动机逬P系统布虫的槪述、术语和定义以及进气系统各寒部件的布置要求. 本标淮适用于本公司在研车型整车总布宣设计中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设计布比对于口然吸气式发动机和增斥式发动机同时适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足必不叩少的"凡足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足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兀最新版本(•包摘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CC SJ599-2014保安场天布置仙隙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进岂口original inlet进气系统在整车上空气的宜接入口・进气管路intake pipe逬气系统中导流空气的管閒*注:包括空濾留遴"首和空津容舟花咎,堪圧炎型的进*1索焼还包括中冷器连接笞等.3.3空气滤清8S air filter去除恳浮丁被发动机吸入的空P屮杂.质的護置"4概述把空岂或混合气体导入发动机气気的零部件棄令体祢为发动机逬气系统,Jt主要组件有空气沌泊辭进气管、空P滤清帚・空气注消器岀气管,茹功能足为发动机捉供清洁、干燥、充足的空发动机足汽车的心脏,而逬勺系统则足发动机的聘吸系统,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布食.安装直按影响发动机功能的发挥、T:作的花定性及可维性.环保性,彩响发动机的寿命"统计表臥发动机的早期.曆损、油耗高、无力等故叶,绝人数请况与进气系统设计布宣不合理有关,故障所占叱例住85%以ho通帮进气口、连按管路殺面积越人.管路走向罐平顺.管壁越國滑,以及空气沌荷髀倾定渝址越大,则整个进气系统性廃就J8好*发动机性茂也越好.5进T系统各零部件的布直要求5.1进汽口的设计布直5.1.1进勺疾统进气口位运布宜应能防止雨、日进入迸气系统,時陳位宣应设有防商日及水分离給构. 避免桐坏发动机.5.1.2产禁将空气酒洽髀逬U 口作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
5.1.3进T口不得布置左车辆行较时产生的负斥区、集灰区、甩泥区.5.1.4进岂口布氏商哎町初步设计为整车涉水深腹与MOmm〈经脸值)之和.井可根据整车涉水要求程皮対经脸但进行消狂但不低丁250 mm,并且其芯面决足空池进U口的山倍左右,以确保能吸进十净、充足的空伍.5 1.5进气口的布3&fi通常有如下=•沖「1) tt点:进U口远肉锯驶皇,对减少进气嗓芦传到驾杖室有利:还能保证有足够的冷空气进入到进吒系统:2)統点】水、召和空气中的躱尘齐质I匕较容易)t入进气至统•・b)拔岂口布買于散超器上方,如图2所示;图2L)S点】进气口延离驾驶室,对减少进T噪声传到驾驶室有利:有足够的新祥空气进入,能够訪止杂质、水和雪进入进气骨:2)缺点」进气口育歆热踊较近,空气SftiHff・发动机的堀焼效率低.c)进气口布爲于凳子板内,如图3所示:1)优点,館够肪止杂咸、灰尘.水和雷进入进气普:逬气温度足够低22)決点:进气口肉驾皺室较近•传到驾驶室的噪声较宵;且易与翼子板形成共鸣产生瓶外的5.2空HSJSS布直插則与要求5. 2 1布査原则5.2.1.1空久滤淸器一般布置丁•整车机输内,安装在机枪车身上或动力总成匕亦置时网远离发动机热源。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发展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动机进气系统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和改进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对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改进,是实现汽车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提高的关键。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研究可以通过改善进气管道和进气道设计来提高气缸内进气效率。
研究表明,合理设计的进气道和进气管道可以优化气流,并提供更好的进气效果。
采用进气道内附设的隔板或喷嘴可以增加进气道内的气流湍流,进一步增加进气效果。
采用合理的进气管道设计,如减小进气管道的弯曲半径和减少管道内的阻力等,也可以提高进气效率。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增加进气温度和增加进气压力来提高功率输出。
增加进气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采用增压器或涡轮增压器可以将进气温度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进一步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增加进气压力也可以通过改进进气道和进气管道的设计来实现。
采用进气管道内的涡轮增压器可以增加进气压力,并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研究还可以通过改进燃料喷射系统来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研究表明,采用直喷技术和多点喷射技术可以改善燃烧效率,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采用电喷射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进一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研究还可以通过改善进气阀门和进气歧管的设计来提高发动机的吸气效率。
采用多气门技术可以增加进气道的宽度和流量,并提高进气效率。
采用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载和转速变化,优化进气道的几何形状和流量分配,提高发动机的吸气效率和动力输出。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时代汽车 乘用车进气系统前期设计罗宏锦 胡德勇 李锐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7摘 要: 本文介绍乘用车进气系统常用的布置方式及进气系统理论模型的计算,为进气系统前期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进气系统 计算 布置设计 声学设计 消音容积 压力损失 噪声1 前言进气系统作为发动机空气管理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发动机气缸中燃料需要同适当比例空气混合才能完全燃烧,通常1kg的汽油所需空气约为1418kg。
发动机的进气量受多种因素制约, 如果进气管路阻力过大会导致发动机进气量不足,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其次,进气系统应尽量避免水、雪、灰尘和杂质进入系统内,否则容易加大发动机磨损,影响发动机寿命;再次,进气系统噪声是整车噪声主要贡献之一,还需保证进气口与节流阀体之间具备足够的空间消声元件从而达到控制噪声作用。
因此进气系统的设计需从整车布置综合考虑,找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使进气系统能为发动机提供洁净且充足的空气,确保发动机性能的正常发挥以及可靠性,同时能达到消音降噪的作用,提升整车噪声水平及舒适性。
2 计算模型2.1 按吸气量计算以宝骏车型为例,其匹配的是四冲程四缸1.5L汽油发动机,该机型基本参数如下:缸径D=74.7mm;行程H=84.7mm;额定功率Pe=82KW(ne=5800r/min);汽缸数i=4。
忽略充气效率和进气阻力的影响,该发动机理论进气量可按以下方式求出:根据四冲程发动机作功原理,曲轴每转两周,发动机每缸各做功一次,吸气一次,则在额定功率下,发动机各缸做功次数j=ne/2:单个汽缸的理论进气量 Vi=jπ(D/2)2H设定发动机发出功率为额定功率,则单位时间里发动机理论充气量V =iVi=ijπ(D/2)2H=4×5800/2×π×(74.7/2)2×84.7×10-9=4.304(m3/min)由于发动机燃烧时实际所需空气要远大于理论空气量,因此,该发动机实际消耗空气量要远大于4.303m3/min。
整车进气系统的设计布置探究摘要:现如今,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汽车产业也随之取得了很大的创新与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的汽车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从汽车的进气系统而言,当前由于进气系统的设计与布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汽车发动机容易出现磨损油耗高等故障情况。
因此,为了能让汽车的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节约能耗,减少故障产生的频率在整车进气系统的设计方面就应该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从而使进气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改善。
关键词: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汽车一、序言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指将空气导入到发动机汽缸内部的零部件当中,使之能为发动机提供足够的空气,主要拥有原始进气道、空气滤清器和一些连接管路构成。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重要的一部分,进气系统则是为支撑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可以说汽车的进气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功效,对发动机的寿命也有直接的影响。
调查显示,发动机在早期产生的磨损,以及油耗高等情况,多数都是由于汽车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布置不合理。
而如何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进气系统,主要依靠于空气滤清器和原始进气道等部件。
通常来讲,原始进气道的面积越大,整体设计直线越多,汽车的整体进气系统性能就会更加完善。
二、原始进气口的设计布置要求在设计原始进气口时应当合理,考虑到对于汽车本身性能以及对于发动机的影响,参考汽车排放量以及噪声等情况来对原始进气口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例如:(一)原始进气口的位置宜高不宜低,并且需要布置在雨雪等不易进入的地方,并且布置一些雨雪的过滤装置,防止水分进入进气系统,从而影响发动机。
(二)设计原始进气口时应当注意周围不应有其他零部件的阻挡,如果进气口的位置与其他零部件的位置产生冲突,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三)原始进气口的位置十分重要,应当避免将汽车散热器排出的热风,以及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重新吸入进气口内。
(四)一些汽车应当注意禁止将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作为整个进气系统的进气口,并且空气滤清器的位置不能过低,以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上积水等情况导致空气滤清器内部有雨水进入。
汽车工业研究·季刊2020年第2期乘用车进气系统概述乘用车发动机根据其进气形式不同可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增压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主要由冷空气进气口、空气滤清器、进气连接弯管(部分带消声元件)等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会包括增压器、增压器至中冷器管路、中冷器、中冷器至发动机管路及一些传感器等,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进气口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发动机排气歧管冷空气进气管进气连接弯管消声器图1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示意图进气口空气滤清器冷空气进气管进气连接弯管消声器图2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示意图本文以配置涡轮增压进气系统的某上市SUV 车型为设计案例,详细介绍进气系统布置设计,其进气系统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各总成具体功能如下:冷空气进气口:引导外界空气进入空气滤清器,并具有一定的挡泥防水作用(部分车型设计有专门的进气挡板)。
空气滤清器:滤除空气中的硬质灰尘颗粒等杂物,降低灰尘对发动机缸体的磨损。
部分车型空气滤清器内部设计有消声降噪结构,对进气噪声具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进气连接弯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器,引导过滤后的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器。
部分车型进气连接弯管上集成消声元件,如1/4波长管、赫尔姆兹谐振腔、宽频消声器及Po⁃rous 管等[1]。
增压器至中冷器管路:引导增压后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中冷器进行冷却。
该管路一般为耐热耐压的橡胶管,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还应该能够有效的吸收发动机的振动,避免对零部件造成损害。
中冷器:对增压后的空气进行冷却,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提高发动机功率,常见的有风冷式和水冷式。
中冷器至发动机管路:引导冷却后的增压空气进入进气歧管。
因为此处为进气歧管节流阀体前经常会附加额外真空及传感器接口。
图3进气系统结构图乘用车进气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邵奎伟王魁博24汽车工业研究·季刊2020年第2期关键部件及管路布置1.1冷空气进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布置时除应满足法规及性能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布置位置及开口朝向应尽量避开机舱的负压区、高温区、积灰区、甩泥区等区域,并具有足够的高度以保证一定的涉水深度。
汽车进气系统开发探讨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进气系统也在不断的进化和升级。
汽车的进气系统是指把空气引入汽车引擎中,以供燃烧的系统。
汽车进气系统对车辆性能和燃油消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它的开发探讨也非常重要。
一、常见的汽车进气系统1.常规进气系统:通过进气道引入空气,将空气直接送至汽车引擎中。
这种进气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但进气阻力较大。
2.中冷器进气系统:在常规进气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从而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功率。
3.涡轮增压进气系统:通过涡轮增压器增加进气空气的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效率。
4.可变进气系统: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调整进气道长度和面积,使进气马力、转速范围和燃油经济性等都得到了优化。
二、汽车进气系统开发探讨1.进气阻力的降低:进气阻力往往是影响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降低进气阻力成为开发目标之一。
采用流道改变、滑动减摩、气流增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进气阻力,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功率。
2.进气温度的降低:进气温度高会导致发动机效率降低。
降低进气温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中冷器冷却进气空气。
3.进气空气的净化:进气空气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沙尘、杂质、有害气体等。
这些杂质不仅会损害发动机的部件,还会加速发动机的磨损。
因此,进气空气的净化也是进气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方向。
4.进气口的形状:进气口的形状不仅能影响进气阻力,还能影响进气空气的流向和流速。
例如,有些高性能车型采用了“鲨鱼嘴”之类的独特进气口设计,使得进气温度更低,进气空气流速更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总结:汽车进气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将有更多新颖技术与理念被引入进气系统的设计中。
汽车企业也将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运行成本效益。
进气系统设计方案进气口位置:进气系统的设计须满足以下条件:●避免机舱内热空气吸入●避免雨滴和雾气直接吸入●避免排气灰尘吸入●从空滤器至涡轮增压器入口之间的进气管必须由耐蚀材料制成●进气系统使用的分离式接头(如罩与空滤器外壳的接头)必须位于空滤器上部●进气系统必须能够进行定期维护,且进行维护时不需要打开空滤器和涡轮增压器之间进气 系统的任何部件●尽可能低的系统阻力,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利用柴油机功率●进气系统部件之间的接头和其它接合处,比如与空压机的接头,必须保持有效密封,避免灰尘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过滤空气中。
进气口尺寸应设计得足够大,且没有锐弯和面积改变,为减小阻力,还应有平滑的转换导管来与进气管相连。
发动机舱应充分通风,来发散出这些热量。
为保护热敏元件,发动机连续运转时机舱内的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推荐)空滤器的选择及布置:一、根据发动机厂家推荐在2200rpm 是所需空气流量为1500m3/h ,结合以下计算:1、 发动机性能参数:发动机性能参数发动机型号:L340 20额定功率Ne(kW):250额定转速n(r/min):2200排量Vh(L):8.9(C 系统8.3)2、 空滤器流量VG (m 3/h )的确定⑴增压后发动机所需的空气流量V (m 3/h )的确定V=Vh ×n 2×601000=8.9×22002×601000=587.4(m 3/h ) ⑵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Vo (m 3/h )的确定(汽车设计理论)Vo=ε×(To T)0.75×V ×ηvo ×ψs 式中:Vo-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m 3/h )To-大气环境温度(k )取313(273+40);T-增压中冷后气体温度(k )取333(273+60)(要求不高于环境温度的20);ηvo-充气效率取0.87(推荐);ψs-扫气效率取1.05; ε-增压比2.18.1;Vo=2.18×(313333)0.75×587.4×0.87×1.05=1116.67(m 3/h )⑶空压机流量Vk(m3/h)的确定(推荐为320L/min)Vk=Vkh×nk×601000式中:Vkh-空压机公称排量(L);nk-空压机的转速(r/min)Vk=0.229×1400×601000=19.2(m3/h)⑷空滤器流量VG的确定(空滤器流量上述设计的储备流量)VG=1.066×(Vo+Vk)=1.066×(1116.67+19.2)=1212(m3/h)考虑到以后布置功率加大380马力发动机结合两者得出按照发动机厂家的推荐空滤器流量≥1500 m3/h二、流通面积的确定在确定了空滤器容积大小的同时,还应校核一下系统中所允许的气流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