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8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弯曲方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值大小的确定(1)等值线的数值规则:在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是相同的,除特别注明外,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或为零(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值关称为等值距),且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递变规律的(2)任意两点产数值差的计算(S)假设n为两点间穿过的等值线条数,d为等值距A、若两点均在等值线上,两点间的数值差为;两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之差或S=(n-1)d.B、若两点均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1)d。
说明: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则该点的数值在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之间。
两点间数值差的最大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大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小值间的数值差,最小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小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大值间的数值差。
即最大值为两点向外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最小值为两点间向内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
C、若一点在等值线上,另一点不在等值经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d。
2、等值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方法——“高低低高”在等值线图中,由于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因素。
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这种规律总结为“高低低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从而可根据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断弯曲部位的海拔、温度、气压、潜水水位、降水量值的高低等等。
除了可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外,还可利用辅助线法解决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3、等值线疏密问题的判读(1)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则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
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一、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是某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用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现象的数量分布的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
(一)等高线图:A .等高线的特点及等高线图的判读:a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意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温差(每升高100m 气温降低0 . 6 ℃)。
根据比例尺可量算实际长度和面积。
b )看等高线疏密,分析坡度的陡缓。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水流愈缓;反之,间距愈小,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
c )看等高线形状,确定地形类型。
(a )山地和盆地为闭合线,但山地等高线是内高外低,盆地是内低外高;( b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点为山谷,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集水线,河流常发源于山谷处,并向低处流。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点为山脊,各等高线凸出部分各点的连线称分水线;( c )两个山顶之间地形相对平缓的地方为鞍部;(d )几条等高线重合,用锯齿状的符号表示的为陡崖;(e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直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也叫降坡线。
据等高线的分布形式,可以识别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
d )等高线与气压、气温的关系: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垂直高差越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等温线也密集;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等压线也越密集。
B、综合应用:( a )选点:修建水库,要考虑库区、坝址及修建水库是否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在水源充足的洼地或小盆地,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集水面积、库容较大。
高考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摘要:近年来地理等值线图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分值比例很大。
等值线图的类型很多,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高考前学生也不知道当年要考查哪一类型的等值线图,但所有的等值线图都其共性。
本文主要是对等值线图的共性作一个探讨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重点知识以应对高考。
关键词:等值线图类型判读应用近年来,等值线图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几乎是每年必考,而且分值比例很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必作题还是选作题,均频繁出现。
笔者统计了近5年(2017年-2021年)内全国Ⅰ、Ⅱ、Ⅲ卷高考地理试题。
发现选择题中涉及等值线图的一般都有2至3个小题,分值在8分—12分左右,综合题中也大都有涉及,主要是在区域图中以某一类型的等值线出现。
等值线图的类型很多,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高考前学生也不知道当年要考查哪一类型的等值线图。
但所有的等值线图都其共性。
下面就等值线图的共性作一个探讨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重点知识以应对高考。
一、等值线图的类型:等值线图又称等量线图。
它是以相等数值点的连线表示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
在地图上表现为数值相等的若干点连接起来形成的若干不规则曲线。
等值线图的类型多样,有等高(深)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深线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地租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等。
在高考中最常考的等值线图主要是前面4种,其中等高线地形图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等值线图。
随着高考考试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新颖的等值线图出现高考试题中。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一)判读的原则:求同存异1、同:所谓的“同”,是指所有的等值线图都遵循的一个共同规律,掌握了这个共同规律,也就理解了等值线的一般内涵,做起题时也就会更加轻松。
概括起来,等值线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同”:(1)同线等值:即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是相等的,不管该等值线有多长多弯。
基础地理教学课案2.4第四节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教学目标】①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②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与应用:等温线图、等压线(等压面)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以及其它等值线图(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等PH值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
【知识要点】一、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文字、数字记载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图像。
按图像类型划分,中学地图主要包括:分布图、日照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
正确读取各类地图中的信息,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的关键。
判读各类地图的一般方法是:(1)看清图名;图名常常概要地表示出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要内容,是一幅地图的“眼睛”。
读清图名,是判读地图的第一步。
(2)细读图例;地图中表示的多种地理事物,需要从图例中找出各自所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再分类观察其在图上分布的特点。
(3)辨别方向和比例尺;(4)依据问题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5)综合分析,归纳要点,组织书面答案,有序解题。
二、等值线图的阅读与应用:等值线图是历年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等值线图的数值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等值线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等盐度线、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等降水量线、等震线等等,是教学和高考中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出题,多以选择题或读图分析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并且题目能较好地体现高考指导思想:即以能力测试为主,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高线只是等值线中的一种,它具有各种等值线分析的共同规律。
等值线图在教学实际中只是等高线图的拓展、延伸。
在理解等高线规律的基础上,再把握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就可以正确地进行各种等值线图的综合分析。
1.等值线的分布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数值处处相等;(2)等值线一侧的数值一般高于另一侧的数值;(3)同一幅图上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或相差1个等值距;或等于0(如在鞍部);(4)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5)在两高值区或低值区之间,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并且这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在两个高值区之间是低值,在两个低值区之间是高值(如等压线图中的鞍形气压场附近)。
专题二等值线图〖专题阐释〗【高考检图】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地理图像系统,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能找到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分析是高考能力考查中最常见的形式和核心知识之一,涉及到根据各种等值线图提取相关地理信息、定性描述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判断或推理分析等值线分布与变化的原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
虽然近几年来,等值线图的“霸主”地位已经逐渐被统计图表所取代,但等值线图的重要地位仍然非常稳固,复习时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7年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等值线的试题有: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全国文综卷第3—5题、天津文综卷第10—11题、山东文综卷第26题、广东地理卷的第11—12题、江苏地理卷第3—4题的等高线图试题涉及到根据等高线推断相对高度和海拔、瀑布位置、推测河流水文和水库建设位置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区域开发等内容;四川文综卷第39题等压线图、北京文综卷第36题和重庆文综卷第39题的等降水量图、宁夏文综卷第9—11题、广东地理卷第20题的等温线图、上海地理卷第63—66题的等日期线。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等高线图仍然是等值线图的“龙头老大”。
【专家梳图】一、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5.等值线密集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等值线稀疏处,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6.等值线平直表示该区域与相邻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等值线弯曲反映出影响该地理事物的因素较多。
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二、等值线的判读方法1.读等值线图的名称: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
即明确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还是等太阳辐射线等。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原创)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雷绍金438300一、等值线的类型1.等高线2.等温线3.等压线4.等降水线5.等深线6.等盐度线7.等太阳高度线8.等震线9.等潜水位线等等二、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三、典型题型讲解读等值线图,a b c的数值依次增大,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相等一,若为等高线图,回答:(1)甲是___________线,乙是_________线,甲乙两处何处易发育成河流_________,此河一年中可能有凌汛现象吗____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AB两地地形可能为,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画出沿CD,EF线穿过区域的地形剖面图(5)在①②两处用虚线各画一条等温线(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二、若为等温线,回答:(1)如果图一图二都位于陆地上:①此时北半球季节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等温线弯曲是由地形影响所造成的,则:A地形为_______,B地形为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是________线,乙是_______线。
(2)如果图二位于太平洋上:①此时一地当地季节________________②若等温线弯曲是有洋流影响所造成的,则:乙洋流的流向________,洋流按性质分类为____________,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__。
专题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值线概述(一)等值线的含义某地理要素数值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值线。
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气温、降水)、水文等人文地理要素:交通、人口、城市、工业等①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等值线越密,说明单位距离内其变化越大;反之,若等值线越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其变化越小。
密集→变率大(陡坡、风力大、温差大等)稀疏→变率小(缓坡、风力小、温差小等)②“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两条相邻的等值线之间若有闭合的等值线,若等值线数值为大的,则其内的值大于该数值;反之,若为小的,则其内的值小于该值。
如上图,甲海拔为:200米<甲<300米,乙海拔为:0米<乙<100米。
(二)等值线的共性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若等值线向数值高处弯曲(凸高),则弯曲处数值低于其两侧数值(为低);反之,若等值线向数值低处弯曲(凸低),则弯曲处数值大于其两侧数值(为高)。
如下图所示:二、等值线描述方法•1.单一线状事物描述:描述角度:走向、延伸方向考虑,如果有拐点要分段描述(1)指出10℃等值线分布特征及原因参考答案:①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②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2.多条线状事物描述:宏观整体表现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趋势微观上的弯曲、闭合(极值)、疏密等值线“五读”也可进行描述①读数值→读递变趋势(总体上从……向……增加或减少)②读延伸方向和走向→反映其影响因素③读弯曲→弯曲处较两侧大或小④读疏密→单位距离内地理事物变化大小⑤读闭合→地理事物的极高值或极低值分布方位(2)描述朝鲜半岛冬季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形成该特点的要影响因素。
南部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数值从南向北减小;影响因素:纬度中部等温线向南弯曲明显---影响因素:地形地势、海陆热力差异东北部的等温线更密集(或西部和南部相对稀疏);简述阿留申群岛南侧海域深度线分布特征,并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说明其成因。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值线(面)的类型和判读2.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主要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Ⅱ、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同图等距: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均闭合: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不相交,一般不重叠(除陡崖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地的鞍部。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 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 000米、3 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 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专题——等值线基本特征及数值判定一、自学(围绕知识点将自学内容题目化、问题化)知识点一:等值线的一般特征1、特点:①等值线图上,同一条等值线数值 (相等或不相等)②不同数值的等值线 (能或不能)相交(只有在陡崖处相交)③所有等值线都遵循递变原则(向同一个方向 或 (递增或递减),两条等值线间隔一个 ,有时相邻等值线数值 ——递变方向分界线)。
知识点二: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判定2、一般按照数值递变原则进行判定:判读回答:A: B: C: (利用知识点一(3)解决)3、判断闭合等值线区域内的数值(以上图为例):若:D=18,则 <M< (大于大值)若:D=16,则 <M< (小于小值)(大小之间隔一个公差——等值差)4、等值线发生弯曲时判断同纬度(或相同海拔高度)数值大小关系的法则:——大的凸向小的,说明本身比较大;小的凸向大的,说明本身比较小。
5、等值线的 状况,反映水平距离(平距)上的变率的大小。
如 :等高线——坡度陡(密)缓(疏); 等温线——温差大(密)小(疏);等压线——风力大(密)小(疏)。
6中高周低—— 地、 压、 温;中低周高—— 地、 压, 温等读图,已知a>b>0,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的海拔小于aB.Q 的海拔大于bC.P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D.Q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温度低于a B.Q 的温度高于b C.P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D.Q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例题2右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b>c 。
据此回答3—5题:3、假如是等高线,则( )A E 表示山谷,F 表示山脊B E 表示山脊,F 表示山谷C E 、F 均表示鞍部DE 、F 均表示河流走向4、假如E 所在区域为陆地,F 所在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此图为冬季等温线B 此图为夏季等温线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D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5、假如是等压线,则()A、E为脊线,F为槽线B、E为槽线,F为脊线C、E处出现晴朗天气D、F处出现阴雨天气二、等高线1、相关计算;(1)陡崖 (2)相对高度(3)温差例3:(2013·四川卷)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1题。
1.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例4:读右图,判断2~4题:2、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3、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00m B.150m C.250m D.300m4、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例5: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5~6题。
5、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A.a B.b C.c D.d6、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B.地震C.泥石流D.火山2、等高线的应用:例6.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地形区,理由是。
E为地形区,理由是。
(2)A地夏季的气候特征是,原因是。
(3)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4)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
(5)A在B的方向;疗养院位于 (南北)坡。
(6)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7)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8)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9)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三、等温线的判读1、判断某地所处半球和季节:例7:据:右图可以判断所示的区域处于半球的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夏季陆地气温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___ __纬凸出,在海洋向纬凸出;冬季则相反。
2、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例8: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①北半球大陆上②北半球海洋上③南半球大陆上④南半球海洋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示意图:下图为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完成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四、等压线的判读1、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图的判读:(1)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不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高空的气压高低相反。
例10:读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面气温a点<b点B.近地面气压a点>点b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D.从冬夏季上说,一般是在冬季出现2、风的大小和风向的判读:例11:读下图,完成下题。
(1)图中A、B、C、D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A.AB.BC.CD.D(2)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A.A B.B C.CD.D3、锋面气旋的判读: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区(气旋),锋面多形成在低压槽处,如右图中AB和CD线处。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③判断冷暖空气(气团):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例12: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五、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主要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___;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___;如右图中,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
(图中单位mm)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1)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右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地形因素——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需重点掌握的山脉: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例13: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例14: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3)洋流因素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4)大气环流的影响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季风环流: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例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课后巩固】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2.若X的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A.海拔等于500米B.海拔高于600米,小于700米C.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D.海拔大于300米,低于400米读图1“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4.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5.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地形部位在图中标注的代号是:山脊、鞍部。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理由是。
(3)修建水库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a.流域面积 b.气候类型 c.海拔 d.太阳辐射强度 e.降水年际变率 f.坝区地质构造(4)根据地形图,F处宜发展以为主的农业,理由是。
(5)G处应发展业为主,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