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器再热器
- 格式:ppt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82
第七章过热器和再热器第一节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及其特点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过热器的作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在锅炉负荷或其他工况变动时应保证过热蒸汽温度正常,并处在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
再热器的作用是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加热到与过热蒸汽温度相等(或相近)的再热温度,然后再送到中压缸及低压缸中膨胀作功,以提高汽轮机尾部叶片蒸汽的干度。
二、过热器和再热器蒸汽参数的选择为了提高循环热效率,过热蒸汽的压力已经由超高压提高到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
但过热器和再热器蒸汽温度的选择要受到金属材料性能的限制,现在蒸汽温度还维持在540℃左右。
过热器和再热器是锅炉内工质温度最高的部件,特别是再热蒸汽的吸热能力(冷却管子的能力)较差,如何使管子金属能长期安全工作就成为过热器和再热器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如下问题:(1)运行中应保持汽温稳定。
汽温的波动不应超过+5~-10 ℃;(2)过热器和再热器要有可靠的调温手段,使运行工况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能维持额定的气温;⑶尽量减少并联管间的热偏差。
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布置过热器设计和布置时,必须确保其受热面管子外壁温度低于钢材的抗腐蚀和氧化温度,并保证其高温持久强度。
蒸汽参数提高,使锅炉受热面的布置也相应发生变化。
主要是蒸汽参数变化时水和蒸汽的加热、蒸发、过热的吸热比例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受热面布置的变化。
第二节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及气温特性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型式较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型式不同。
按照传热方式,过(再)热器可分为对流、辐射及半辐射(也称为屏式受热面)三种型式。
一、对流式过(再)热器对流式过(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或尾部竖井中,主要吸收烟气的对流放热量。
对流式过(再)热器是由蛇形管组成,其进出口分别用联箱连接。
1、按管子的排列方式分类按管子的排列方式分类,对流过(再)热器可分为错列和顺列两种形式,如图7—1所示。
过热器是负责把锅炉中首次蒸发的蒸汽加热成高品质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中做功后,低压低温的蒸汽(称冷再)被重新引入再热器,再热器就是负责把这部分蒸汽重新加热成高温蒸汽,在再热器中,通常压力不能提高,而是把温度提高到和过热蒸汽通样或略低的温度。
加热后的再热蒸汽(称热再)再进入汽轮机中、低压缸继续做功,最后进入凝汽器凝结成水。
从以上过程可知,再热器和过热器都是用来加热蒸汽的,只是其中蒸汽的参数不一样。
过热器中的蒸汽属于高温高压,材料要求比再热器高,而再热器中的蒸汽属于高温低压,材料要求比过热器低。
设置安全阀,就是因为任何材料都有自己的工作限额,作为过热器或者再热器,其材料同样有一定的工作限额,包括温度和压力。
设置安全阀,就是为了让蒸汽压力超过整定值时,通过安全阀的动作使过热器或再热器泄压,不至于因材料超过承受极限发生爆管甚至爆炉的事故。
什么是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都是与锅炉烟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它们利用了烟气的余热,使锅炉降低了能耗。
同时又与水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1)水冷壁在炉膛四周内壁上竖立布置很多直径为50~80mm 的管子,组成水冷壁。
它的作用是吸收烟气辐射的热量,同时起到保护炉墙的作用。
在烟道前方的后墙水冷壁上部拉稀成数列管束,称为防渣管。
它的作用是防止结渣,同时保护后方的过热器。
从汽包来的炉水经下降管进入联箱,再分布到水冷壁管组,水在水冷壁管内一边上升一边被加热,变为水汽混合物,再回到汽包中。
(2)过热器和再热器为蛇管式换热器,一般由直径为30~50mm 管组成。
由汽包来的饱和蒸汽通过过热器管内与烟气热交换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
烟气离开炉膛与过热器热交换之后,温度降至500~600℃。
在超高压系统常设再热器,又称二次过热器或中间过热器。
由汽轮机高压缸来的蒸汽进入再热器与烟气热交换之后升温送往汽轮机中压缸再使用。
(3)省煤器为蛇管式换热器,管外径一般为25~38mm。
由给水泵送来的给水送入管内与管外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之后提高温度,然后送入汽包。
(4)空气预热器通常布置在锅炉出口。
空气在此与烟气进行热交换,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燃烧器助燃。
空气预热器分管式及回转式两种。
管式为间壁传热,由两端设管板的多根平行管组成,烟气走管内,空气由送风机送来从管间通过,与烟气热交换。
离开锅炉的烟气大约100~200℃。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利用蓄热板传热。
在旋转的转子周围装有许多蓄热板。
当蓄热板转到烟气通道时,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当蓄热板转到空气通道时,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同时使空气被加热到3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