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020年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020年人教版)
第 三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四篇课文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童话故事,一个故事讲明了一个道理。
《巨人的花园》是童话巨匠王尔德的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孤独而自私的巨人与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间的故事,告诉人们快乐需要和人分享的道理。
《幸福是什么》通过三个孩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去年的树》讲述了一只鸟儿和一棵大树间的感人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于友谊和诚信的思考,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小木偶的故事》通过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的遭遇告诉我们:笑是最重要的,但生活是复杂的,要准备着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完整人生。
四篇童话出自不同的作家之手,风格虽然不同,却都是情节曲折,真挚感人,能引发学生对于幸福、友谊、诚信等生活诸多方面的思考。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学情分析及策略建议:童话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教学时不必在激发兴趣上花太多功夫,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人生道理。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文中描写想象画面,采用角色朗读、角色扮演、扩展故事等多种形式来体会人物心理,掌握故事情节,积累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在教学活动的最后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探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以强化认识。单元教学目标预设: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内容,能表演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2、 品味语言,感受童话美好的意境和寓意,激发创作的欲望。3、 领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并能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来。4、 体会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小 学 部 教 学 设 计
备课时间: 月
日
课 题9 巨人的花园
计划
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上课时间: 月 日课时目标
1、认读生字词,正确读写文中有特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知晓故事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4、体会巨人与孩子们的第一次接触,对花园的变化原因有初步猜想。教学重点学习巨人与孩子们的第一次接触,体会巨人的自私。教学难点感受花园景致的变化,对变化原因有初步猜想。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1、在你们看过的童话故事中,哪个故事最让你难忘?哪个角色最让你喜欢?快来把它介绍给大家吧!2、童话是幻想的摇篮。自古到今,它不知净化了多少心灵,孕育了多少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话中的“完美之作”,童话巨匠王尔德的作品------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
1、播放第1、2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提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的开端后有什么感受?2、激发兴趣,鼓励自读:美丽的花园,愉快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情景啊!然而,这个花园里是否能一直洋溢着笑声呢?请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吧。3、指名分段朗读,检查字词的朗读情况。4、组织学生概括故事内容,谈感想。1、 提示阅读:当远行的巨人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2、 提问: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他是一种什么没态度?表现如何?3、 组织讨论:这时巨人心里会想些什么?脸上会是一种什么表情?4、 在引导学生感受了巨人气氛的心理后,知名学生再次朗读巨人的后孩子的话。5、 提问:生气的巨人为了阻止孩子们的到来而做了一件什么事?由此可知他是个怎样的人?6、 提问:当围墙砌起以后,再也没有孩子们来花园里玩耍了,巨人的目的达到了,然而没有了孩子们的花园变成什么样子了?7、 组织讨论:当春天来临,外面鲜花盛开,小鸟欢畅的时候,巨人的花园仍然大雪纷飞。这时巨人躲在坛子里冻得瑟瑟发抖。当时他感叹天气的恶劣,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了这种结果了吗?
第 二 课
时 上课时间:月 日课时目标 1、进一步认读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情景。
2、体会巨人与孩子们的后两次接触,分析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轨迹,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结果。
3、感受本文的表达特点,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语言。
4、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重点1、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轨迹,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明白快乐要和别人分享的道理。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教学难点1、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轨迹,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明白快乐要和别人分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