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者(用)
- 格式:ppt
- 大小:797.51 KB
- 文档页数:44
戴望舒《寻梦者》赏析象征诗真正意义上从中国出现,是在 1920 年。
作为象征诗初期的代表人李金发,其挽救了濒临灭绝的白话诗歌,但是由于受到法国象征诗歌冲击的影响,其写作手法过于生硬并具有复制化,与之相比戴望舒在对生命、生活进一步体验之后巧妙地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融入了音乐美感,再结合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化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他成功地创造出了极具有西方现代诗歌技巧和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新一代意象派诗歌。
而《寻梦者》就是其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最为突出的佳作。
一、关于寻梦者(一)寻梦者存在的意义任何诗歌中都会或多或少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的影子。
而戴望舒一生凄苦,他不断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并将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展示在现代的文坛上,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 20 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苦闷、寂寞、绝望和迷茫成为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心理“感染病”。
而戴望舒这首《寻梦者》正是将其对于人生追梦中所有的苦辣酸甜都化解到诗歌里面,鼓励所有的人与他一样执著向前,永不放弃。
一首《寻梦者》也可以被看做是戴望舒这位“追梦人”与命运拼搏的写照。
正如戴望舒多在诗歌中运用“泪水”、“梦”、“水”等来作为意象传递其自身的对于生活独特的领悟和感慨,表现其特有的敏感与火热。
这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朦胧美的优美句子,它不断给所有同样迷茫的“追梦人”以希冀,并为之指引了追梦的方向,在本诗里,戴望舒极其客观地讲述了梦想的美丽和遥不可及,想实践梦想则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只要在不懈的努力后,在脚踏实地的前行之后,这朵“梦想的花”早晚会带着无尽的芬芳在你眼前绽放。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寻梦者不仅是诗人对自身的写照,更是对在 1920 年左右的所有追逐梦想的“寻梦者”的写照。
因此,这个“寻梦者”作为意象相对于以往的其他意向的塑造来说,更具有着统一性和兼顾性。
(二)寻梦者诗篇的构成《寻梦者》全诗共八个小节,每小节都为三行,其整体节奏明快而且每一小节中的内容或排比或重复,使读者读来既感受到纷至沓来的美感,又感受到饱含音乐美的听觉的美妙。
《寻梦者》原文及赏析《寻梦者》赏析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已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相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点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找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思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找一个梦是多么困难啊!所以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艰难了。
即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爱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在“暗夜里”,可见梦的来临又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梦终究会来到渴望它的人的面前。
当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守候一个梦时,梦啊,它又带给我们多少的欣慰和满足。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又如何!“桃色”是一种非常艳丽与神秘的色彩,“桃色的梦”让人的心灵迷离荡漾,为之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啊!如果在我们衰老时,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
诗歌赏析:戴望舒《寻梦者》戴望舒的《寻梦者》与《乐园鸟》等诗作为组诗以《乐园鸟及其他》为题,发表在1932年11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
读者一般认为《寻梦者》这首诗,以“金色的贝”作为象征喻体,把诗人自己作为象征的本体,通过象征手法,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
《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赏析一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幻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曾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类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遥想,充溢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性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领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觅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义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觅一个梦是多么艰难啊,同时也表现了梦的深远!所以寻觅梦要付出宏大的艰苦:“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困难了。
即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完成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保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干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编号:QMSD/JWC-13-10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形式新授授课章节名称寻梦者使用教具课件教学目的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体会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2.学习象征手法,体会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抒情意象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学习时应理解意象及意象群的的特点和含意,把握作品所表达的“寻梦”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跌宕起伏的抒情气势。
学习时可在梳理作品抒情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情感的起承转换,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抒情意象传达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趋向。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文体知识课外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与练习册教学后记基本能体会诗歌跌宕起伏的抒情气势。
学习时可在梳理作品抒情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情感的起承转换,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抒情意象传达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趋向。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教时一、导入《寻梦者》是一首唱出寻梦者美丽灵魂的歌。
诗中,诗人以“寻梦者”自喻,通过“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描述,唱出了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雨巷,走近这位《寻梦者》。
(板书)二、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创办工作,是现代派最重要的诗人。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等人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的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名篇。
代表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寻梦者》发表在1932 年11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面对黑暗的现实,作为被“五四”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一直笼罩在他敏感的心灵。
《寻梦者》赏析《寻梦者》,一首如梦幻之舞的诗,它就像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心中的梦想之路。
你看那诗中的寻梦者,不就像我们每一个在生活中追逐梦想的人吗?他执着地追逐着那金色的贝,那贝里藏着他心中最美的梦。
这不就像我们一直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肯放弃吗?诗中说“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哎呀,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想想我们自己,为了梦想不也在努力奋斗着吗?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像冰山一样难以跨越的障碍,有时候可能会在像瀚海一样茫茫的困境中迷失方向,但我们还是咬着牙坚持着。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这等待的过程多漫长啊,但梦想不就是这样吗?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培育,去等待它开花结果。
就像我们为了实现梦想,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一点一点地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当那珍珠终于出现的时候,“鬓发斑斑”“眼睛朦胧”,但那喜悦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这多像我们最终实现梦想的那一刻啊,所有的付出都变得那么值得。
读这首诗,就好像在和一位智者对话。
它告诉我们,梦想是美好的,但追求梦想的道路是艰辛的。
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为漫长就放弃。
我们要像诗中的寻梦者一样,坚定地走下去。
它还让我想起了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们,比如那些科学家们,为了一个实验可能要反复尝试无数次;还有那些艺术家们,为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可能要经历无数个日夜的煎熬。
他们不都是现实中的寻梦者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它很渺小,也许它很伟大。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去追寻它,就像那寻梦者追寻他的金色贝一样。
因为只有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啊,让我们都做一个勇敢的寻梦者吧,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向着梦想前进。
让我们在这追梦的旅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读《寻梦者》有感1、读《寻梦者》有感导语:人需要幻想,在幻想中祈求进步,在梦中寻找自己的那块乐土,在梦里你才是真正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寻梦者》有感600字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读《寻梦者》有感600字漫漫人生路,也可谓之“苦苦寻梦路”,而在这布满荆棘的人生旅途中,有一群人却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谱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赞歌,没错,这便是寻梦者。
最近有幸获读了戴望舒所作的《寻梦者》,诗中展示的正是寻梦者寻梦的艰辛历程。
当他决定去寻那“无价的珍宝”时,便不顾风吹雨打,执着追求,而当“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时,无言的欣慰却与面色的衰老不期而至。
读罢全文,思绪浮荡空中。
我相信,寻梦者无怨无悔,即便寻梦的岁月夺去了似水年华,但它却令寻梦者的人生变得更为充实而富有激情。
看那自然万物,又有谁在乎过寻梦历时的长短呢?鹰梦想与白云相伴,于是越飞越高,从而练就了搏击长空,俯视一切的`飒爽英姿;水梦想超越自我,于是穿破石岩,勇往直前,从而绘就了瀑布抛珠洒玉,藐视险阻的雄奇景观。
人生需要梦想,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冯骥才曾说:“当花儿梦想自己变成蝴蝶时,蝶儿们已变成苦苦等待自己的花儿。
”只要你拥有梦想,那么,梦想已在远方静静地等待你。
别再迟疑,朝梦想出发吧!梦想是一座高峰,让我们拥有保尔?柯察金般钢铁的意志吧;梦想是雨后绚丽的彩虹,让我们用奥运冠军夺金后的灿烂笑容来面对,这时,你会发现,原来它是那么美,那么迷人!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催化剂,也是未来给予我们的风帆,让我们如诗中的寻梦者一般努力追寻,实现梦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吧!似水年华,我们共同把握寻梦人生!“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二)寻梦者作文人需要幻想,在幻想中祈求进步,在梦中寻找自己的那块乐土,在梦里你才是真正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是谁为梦辅上双翅,让它在我心中飞翔。
我寻找,梦中的乐土。
我寻找,梦中的幻境。
寻梦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朗读,了解意象特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能力目标: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绚丽的意象美。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了解意象特点,把握本诗赞扬讴歌寻梦者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作为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由《雨巷》导入:“雨巷诗人”是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寻梦者》。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因《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2.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激烈的矛盾,笼罩着他们敏感的心灵。
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体。
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
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最忠实的寻梦者。
3.文体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特点: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音乐美。
4.意象指创作主体经自身情感活动,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一般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朗读课文,注意需要停顿和重读的地方。
例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吧。
..的/珍宝2.整体感知(1)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诗歌的引子。
把梦喻为“无价之宝”,号召人们去“求宝”,即寻“梦”。
第二部分(2-6),写寻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