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介绍和赏析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9
主题旋律:喜多郎-Silk road:旋律线朴实、平缓,不太强调音乐的内在的动力性发展因素。
喜多郎曾经说过:“我与中国的友谊是从创作《丝绸之路》时就开始的。
”所以这部作品中包含着一些中国音乐的元素。
它本是为记录片《丝绸之路》而创作的配乐,然而却成为了喜多郎的成名曲,风靡全球20多年,谱例所示是这首作品的开始片段。
第一乐句A处开始的几个音:D、E、G、A、B,是极具亲切感的五声性旋律音阶式进行,仿佛预示着一幅古老的东方文明画卷即将展开。
B则是经历上行冲动之后的环绕式进行的旋律。
C为下行材料,短+长的基本框架使它显得很平稳。
主题的第一句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性格温和,描绘出丝绸之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随后的旋律主要根据这3种材料进行展开。
同时,展开的程度并不高,也不强调旋律进行的动力性,而是体现出平缓和朴实的特点调式调性:不多讲和声:喜-Silk Road从纵向叠置上来看,和弦显得十分自然和简洁,以三和弦为主,其它高叠和弦使用较少,听起来非常干净、温和、纯粹。
这样就避免了那些富有张力的和声进行给人带来的紧张感,同时也使他的作品能贴近自然,引人遐想。
在横向进行方面,并没有拘泥于传统和声学所限定的连接法,而是和流行和声相互渗透,力求音响的通俗性、可听性,努力营造出一个比较自由的音响空间。
喜-KOI:这首作品的中文名称是“恋慕”,谱例所示是其中的钢琴缩谱片段。
本首作品使用了转调手法,片段所示处正好包含其转调的部分。
在前面的C大调部分可以看到有所谓的“平行和声”式进行,如第6小节至第9小节、10小节至13小节处的ii-iii—IV-V。
“平行和声”带来了根音的二度进行,是现代风格的和声进行模式,最早于19世纪初出现在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中,如谱例2-2-4所示。
平行和声的出现打破了平行5度的禁则,已经成为了流行和爵士和声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进行方式,同时,二度根音关系的和声力度比较弱,不会给音乐带来过强的动力发展意义。
动感的电子音乐概述电子音乐是一种以电子设备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音乐类型,具有高度实验性和创新性。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动感的节奏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电子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常见的电子音乐风格以及电子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1. 电子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电子音乐起初在二十世纪初期由音乐家们通过实验性的音响设备和电子乐器创作而成。
在当时,这些音乐被称为“电子音乐实验”,并且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开始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元素,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电子音乐风格。
2. 常见的电子音乐风格2.1 浩室音乐浩室音乐起源于芝加哥,并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于全球。
这种音乐以连贯的4/4拍节奏和重复的旋律为特点,常用合成器和打击乐器创造出一种简洁而流畅的音乐效果。
著名的浩室音乐艺术家有Frankie Knuckles和Larry Heard等。
2.2 音序器音乐音序器音乐是一种使用音序器软件来创作的电子音乐,它以极富律动性和重复性的音序器节奏为特点。
音序器软件可以通过编排音符和节奏来产生无数种不同的声音效果,使作曲家能够实现对音乐的精确控制。
著名的音序器音乐制作人有Armin van Buuren和Tiësto等。
2.3 电子舞曲电子舞曲是一种以高速节奏和强烈的节拍为特点的电子音乐。
它通常采用合成器、鼓机和采样器来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给人一种充满能量和活力的感觉。
电子舞曲在夜店和派对中非常流行,能够激发人们的舞蹈欲望。
著名的电子舞曲艺术家有David Guetta和Avicii等。
2.4 现场电子音乐现场电子音乐是一种将现场演奏和电子音乐创作相结合的音乐形式。
在现场电子音乐演出中,艺术家通常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来实时创作和演奏音乐,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
现场电子音乐注重即兴创作和与观众的互动,使每场演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体验。
著名的现场电子音乐团体有The Chemical Brothers和Daft Punk等。
音乐风格知识:电子音乐的流派和演化电子音乐是一种以电子设备为主要制作工具的音乐形式,涵盖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主流的电子音乐流派和演化历程。
1.电子舞曲(Electronic Dance Music,简称EDM)电子舞曲是电子音乐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强节奏和多种声效为特点,是舞池里经常播放的音乐。
电子舞曲包括多种子流派,如鼓打贝斯(Drum and Bass)、Dubstep、Techno、House等等。
其中,Dubstep在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以其重低音和断奏为特点,体现了电子音乐的创新精神。
2.环境音乐(Ambient Music)环境音乐是电子音乐的另一流派,它通常是以轻松、柔和的声音为主,用来创造宁静、放松的氛围。
环境音乐常被用于冥想、放松和瑜伽等场合。
Brian Eno是环境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Music for Airports》被普遍认为是环境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3.实验音乐(Experimental Music)实验音乐是一种探索性质的电子音乐,它尝试打破传统音乐的规则和范式,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音乐表现方式。
实验音乐通常使用非常规的音乐或乐器,以及各种新颖的音效技术。
4.合成器流行音乐(Synthpop)合成器流行音乐是一种利用合成器和电子设备制作的流行音乐,它的声音通常柔和、舒缓,并以强节奏为主。
这种音乐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了诸如Human League,Depeche Mode,Pet Shop Boys 等乐队、歌手。
这些歌曲的标志性特点是使用了合成器来产生大量的效果和声音。
以上四种流派只是电子音乐的冰山一角,电子音乐涵盖了许多的流派和风格。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电子音乐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创新。
尤其是在现代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数字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使用电子技术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音乐表达方式。
电子音乐的流派和风格也在这些音乐人的探索和发掘中不断拓展和演化。
电音歌曲引言电音歌曲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音乐流派。
它充满了电子音效和节奏感强的旋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激情和活力。
本文将介绍电音歌曲的起源、风格和特点,以及电音歌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一、电音歌曲的起源电音歌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迪斯科音乐。
那个时代,迪斯科音乐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音乐,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和电子音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音乐设备的发展,电音歌曲开始崭露头角。
二、电音歌曲的风格电音歌曲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包括舞曲、浩室、电子流行等。
舞曲是最常见的电音风格,它拥有快节奏、重拍和强烈的电子音效。
浩室是产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电音风格,它注重延长音乐的构建和创造出迷幻的音乐氛围。
电子流行则是将电子音效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产生出个性鲜明、易于传唱的歌曲。
三、电音歌曲的特点电音歌曲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音乐流派。
首先,电音歌曲注重电子音效的应用,通过合成器和效果器制造出千变万化的音响效果,使听众感受到强烈的音乐冲击。
其次,电音歌曲的节奏感非常强,通常会使用快节奏和重拍,使人们难以抵挡跃动的冲动。
此外,电音歌曲的旋律通常简单且易于记忆,使人们容易上口和跟唱。
四、电音歌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电音歌曲对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电音歌曲的崛起引领了新的音乐潮流,让电子音乐成为主流音乐的一部分。
其次,电音歌曲的创新性和前卫性激发了音乐人的创作热情,推动了现代音乐的发展。
此外,电音歌曲的成功也促使了现代音乐产业的发展,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结论电音歌曲通过其独特的音响效果、强烈的节奏感和易于上口的旋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激情和快乐。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迪斯科音乐,其风格多种多样,包括舞曲、浩室和电子流行等。
电音歌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不可忽视,它引领了新的音乐潮流,激发了音乐人的创作热情,并推动了现代音乐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音歌曲必将继续演变和创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音乐风格知识:电子流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电子流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电子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舞曲音乐,其创作过程和演奏方式以电脑和各种电子乐器为主。
电子流行音乐通常被用来燃起夜店和舞池的氛围,与流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略有不同。
本文将从音乐的结构、节奏、声音、歌词等方面来探讨电子流行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一、音乐结构电子流行音乐的音乐结构通常比较简单,一首歌可能只有几个母体,但是这些母体会被反复地循环使用。
再通过各种效果器、滤波器、重叠、交叉、回声等手法进行加工和调制,就可以形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的音乐效果。
这种结构和处理方式为舞曲的创作和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节奏和节拍电子流行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往往比较坚定和精准,起到了震撼和节奏感的作用。
它的发展源于迪斯科音乐的基础之上,接受了很多氛围采样、合成器鼓点等元素,作为特征节奏的一个核心特征。
电子流行音乐中的节拍一般来自于打击乐器,如鼓、钹、碰撞板等。
而且,在电子流行音乐中,节奏节拍是电脑和音乐软件通过数字电子技术组合和处理生成的。
三、声音特性电子流行音乐的声音,关于声音的制作和使用,是电子流行音乐特有的方面,这就是合成器的作用,使用合成器去构建一个个奇异的声音的痕迹,表现出各种声音特点,可以从疯狂的能力活力到极致的乐器解构。
近年来,一些DJ利用电子音乐风格创造县居乐曲风,这类音乐强调深邃、悲惨、个人风格和即兴性表现,往往是深沉、压抑并且高度积极的音乐风格。
四、歌曲写作电子流行音乐的歌曲写作和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
在与电影和电视剧融合时,写作者往往会对大量的环境音进行采样合成,形成一个复杂,蕴含丰富信息的音效环境,以建立出更为强烈的场景感受。
电子流行音乐的歌词通常只有几句简单的歌词,或是完全没有歌词。
这些简单的歌词和曲调的反复使用,可以制造出一种很强的心理共鸣的效果,让听音乐的人沉浸于舒缓的音乐情景之中。
五、创作方向电子流行音乐通常被用于音乐会、夜店和音乐节等现场表演,或者被用作电影、电视和广播的背景音乐,其去掉了传统音乐中的伴奏和人声,保留了基础元素,强调了音乐的节奏和氛围感,更被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电子音乐的魅力解析电子音乐是一种以电子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音乐形式,它通过电子合成器、电脑软件和其他电子设备来创造和处理声音。
近年来,电子音乐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解析电子音乐的魅力。
首先,电子音乐具有极高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传统音乐通常依赖于乐器演奏和人声,而电子音乐则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和软件来创造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
电子合成器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声音效果。
此外,电子音乐还可以通过采样和混音等技术来处理声音,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这种创造性和表现力使得电子音乐能够表达出更多种类的情感和意境,吸引了广大听众的关注。
其次,电子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
电子音乐通常以强烈的节奏和律动为特点,这使得它在舞蹈派对和夜店等场合中非常受欢迎。
电子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能够让人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释放压力,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此外,电子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也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与传统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次,电子音乐具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由于电子音乐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主要依赖于电子设备和软件,这使得电子音乐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音乐人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新的声音效果和技术来创作出独特的电子音乐作品。
此外,电子音乐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舞蹈、视觉艺术等,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这种无限的创新空间使得电子音乐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领域。
最后,电子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电子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支持,这使得电子音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和传播电子音乐作品,与其他音乐人和听众进行交流和合作。
此外,电子音乐的演出和音乐节也成为了人们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在电子音乐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建立联系和共享快乐,这使得电子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电子音乐具有极高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强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无限的创新空间,以及强大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电子音乐概论Qy ppt照片手打版,错字请见谅,红字为照片模糊不可分辨内容。
谁记得谁补充补充吧。
呜呜呜。
一新声音:新音源,声音的处理声学音源:电子放大采样声音来源:调制声音处理手段:delay,echo,……新的表现方式:磁带音乐,交互式现场演出,多媒体,声音装置。
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是通过电子设备和电子手段生成或处理加工的音乐。
主要涉及严肃(先锋)电子音乐。
Eg:aube,中岛昭文karkowski……历史进程:20世纪20年代,电子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1948,具象音乐的诞生以及电子音乐工作室的建立1952:电子原音音乐的创作。
20世纪50,60年代:现代合成器的产生与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实时电子音乐的诞生。
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的计算机电子音乐。
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的midi控制的电子音乐。
二振荡器:一个电子设备——产生一个周期性的精确频率的信号,通常是一个正弦波,有的时候是一个方波或其他波形。
振荡器通常是在音频设备中,或广泛的作为测试信号发生器使用。
Eg: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方波。
StockhausenStockhausen1953年开始在NWDR工作,第一个作品是为正弦波而作的studie 1。
他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不采用任何的电子乐器,而只用一个从频率发生器中产生的纯正弦波(不带泛音)。
他在磁带上录制了单独的正弦波,用了两个磁带录音机将他们在一个时间内同时回放,然后将他们录制在一个第三方磁带录音机上,依此类推。
接着,他剪切和黏贴这些磁带,制造出很多的磁带复调结构的拼贴,他也依靠一些自然室内回响来在作品中产生回响。
锯齿波含有所有的谐波,而其谐波强度与其谐波次数成反比,如果基频声音的强度为a,第二谐波的强度则为a/2,第三谐波则为a/3,依此类推。
方波则仅有锯齿波内的奇数谐波部分。
三角波也只有奇数谐波,其强度则与其次数平方成反比,如果基频声音的强度为a,第三谐波仅有a/9,第五谐波则是a/25,依此类推。
电子音乐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音乐的区别。
2. 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梳理电子音乐从诞生至今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代表性电子音乐作品欣赏: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如《电子心情》、《超现实主义》等,引导学生感受电子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认识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差异。
2. 掌握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学会欣赏电子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代表性作品。
难点:对电子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材。
2. 学具: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如《电子心情》,引导学生感受电子音乐的魅力。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电子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音乐的区别。
3. 发展历程梳理:讲解电子音乐从诞生至今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4. 代表性作品欣赏: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如《超现实主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
5.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喜欢的电子音乐作品,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6. 板书设计: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代表性作品。
7. 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电子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了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代表性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电子音乐的浓厚兴趣。
但在作业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电子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大电子音乐作品的分析力度,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和理解电子音乐。
同时,拓展延伸至电子音乐的制作技术、流派等方面,丰富学生的电子音乐知识体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章节和详细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电子音乐欣赏》教材,共涉及三个主要部分:1. 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其与传统音乐的差异。